温病学

出版时间:1999-9-1  出版社:宇航出版社  作者:郁觉初,王灿晖,杨进  页数:367  

前言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温病学》,是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温病学》(1984年)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补充编写而成的。教材汲取了高等中医院校以往各种版本《温病学》教材的优点和精华以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在内容上力求详尽系统,鲜明准确,切合实用,易学易懂。教材定位在本科,但教学大纲则分为本科和专科两类,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  全书在体例上分总论、各论、名著选读三部分。总论系统介绍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病因病机、温病的辨证、温病常用诊法、温病的治疗和温病的预防等。各论分别介绍四时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具体病种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疟疾、霍乱等。名著选读选编了温病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原著《温热论》、《湿热病篇》和《温病条辨》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归类编排,分条阐述,旨在加强对温病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深化。书后附篇附有3套模拟试题,供学习时自我测试,并附方剂索引,以备查找。  由于本教材是以自学为主,所以各章所列的自学时数仅供参考。各章所附的复习思考题,虽多为重点所在,但其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内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应结合每章的“目的要求”进行全面学习。本教材各论所列的方剂,考虑到其中古方的药物剂量与现代有较大的差别,还有少数处方原出处未列剂量,所以为了便于自学者参考,多数按现代通用的剂量标出。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不宜把古代用药剂量机械地折算成现代剂量。  本教材的编写,尽管我们在主观上做了努力,但限于水平,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创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热忱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修订。本教材分总论、各论、名著选读三部分。总论介绍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各论分别介绍四时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名著选读选编了《温热论》、《温病条辨》等的部分内容。

书籍目录

总论
绪论
 一、温病学的性质、内容和地位
 二、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一)战国时期至唐代——温病学的萌芽阶段
  (二)宋、金、元时代——温病学的成长阶段
  (三)明清时代——温病学的形成阶段
  (四)民国时期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三、《温病学》内容结构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和特点
 一、温病的概念
 二、温病的特点
  (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二)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一)温病的范围
  (二)温病的分类
 四、温病与伤寒
  (一)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联系和区别
  (二)温病与狭义伤寒的证治区别
 五、温病与温疫
  (一)温疫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疫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
  (三)前人对温病与温疫关系的认识
 六、温病与温毒
  (一)温毒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毒在概念上的关系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一)温邪的概念
  (二)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二、温病的发病
  (一)发病因素
  (二)感邪途径
  (三)发病类型
第三章 温病的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形成
  (二)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二、三焦辨证
  (一)三焦辨证理论的形成
  (二)三焦的证候与病理
  (三)三焦证候的传变
 三、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一、辨舌
  (一)辨舌苔
  (二)辨舌质
  (三)辨舌态
  (四)温病舌诊注意点
  (五)舌诊的现代运用
 二、验齿
  (一)牙齿润燥
  (二)齿缝流血
  (三)齿龈结瓣
 三、辨斑疹、白痦
  (一)斑疹
  (二)白痦
 四、辨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口渴
  (三)汗出异常
  (四)呕恶
  (五)胸腹不适
  (六)大小便异常
(七)神志异常
(八)痉
(九)厥脱
(十)出血
 五、温病诊法的现代补充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则
 二、温病治法的确立依据和运用
  (一)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二)温病治法的运用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泄卫透表法
  (二)清解气热法
  (三)和解祛邪法
  (四)祛湿泄热法
  (五)通下逐邪法
  (六)清营凉血法
(七)开窍醒神法
(八)熄风止痉法
(九)滋阴生津法
(十)固脱救逆法
(十一)外治法
 四、温病兼夹证的治疗
  (一)兼痰饮
  (二)兼食滞
  (三)兼气郁
  (四)兼瘀血
 五、温病瘥后调理
  (一)体虚未复
  (二)余邪未尽
第六章 温病的预防
 一、温病预防的意义
 二、我国古代预防温病的成就
 三、温病的预防方法
  (一)培固正气,强壮体质
  (二)及时诊治,控制传播
  (三)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各论
第七章 风温
 【病因病机】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二)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则治法
  (三)分型辨治
   1. 邪袭肺卫
   2. 邪入气分
   3. 邪入阳明
   4. 热人心包
   5. 余邪未净,肺胃阴伤
 【护理预防】
第八章 春温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二)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则治法
  (三)分型辨治
   1. 发于气分、营分
   2. 阳明热炽
   3. 热燔气营(血)
   4. 热盛动风
   5. 邪陷正衰
   6. 热灼真阴
   7. 邪留阴分
 【护理预防】
第九章 暑温
 【病因病机】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二)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则治法
  (三)分型辨治
   1. 邪在气分
   2. 暑人心营
   3. 暑热动风
   4. 邪在血分
   5. 暑伤心肾
   6. 余邪未净,痰瘀滞络
 【附】冒暑、暑秽
……
名著选读
附篇

章节摘录

  春温包括了现代医学的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其他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凡发生这些疾病,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是冬日感受寒邪,郁而化热,至春外发,或为感受温热病邪,内因是阴精先亏,正气不足。由于正虚邪袭,病邪在里,故起病即见里热炽盛表现。若兼见表证者,为时亦很短暂。根据本病初起临床表现的不同,可把其发病类型分为两种:一是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证的,称为“伏邪自发”;二是兼有恶寒、头痛等卫表证的,称为“新感引发”。  至于春温发病的内因,早在《内经》中即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清代医家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中也指出:“经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分而言之,则一言其邪之实,一言其正之虚。合而言之,则惟其冬不藏精而肾气先虚,寒邪乃得而伤之。”显然,肾气先虚乃是其内在因素。但此处所言肾气先虚,就一般而论,应以阴精亏损为主,而肾阳亏损者,也不能完全排除。故柳氏进一步说:“寒邪潜伏少阴,寒必伤阳;肾阳既弱,则不能蒸化而鼓动之。每见有温邪初发而肾阳先馁,因之邪气冰伏,欲达不达;辗转之间,邪即内陷,不可挽救,此最难着手之危证。若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则更为突出,一旦呵护失当,或为阴伤,或为阳损,甚或阴阳皆虚,则更易感寒而伏藏,至春而发病,更是变证蜂起,甚至不可挽救。即使救治脱险,部分患者尚可留有后遗之症。故对机体内在因素的认识,即应重视阴精不足这一主要因素,但也不能忽视阳气亏损在春温发病中的重要地位。  寒邪伏于体内何处,历来医家看法不一。有的从邪气特征考虑,认为寒邪入内,当伏于少阴寒水之脏;有的则认为当因体质而异,劳作体健之人,正气相对较盛,寒邪多伏于肌肤、膜原、三焦、胆腑等部位;若在禀赋素弱之体,则寒邪伏之较深,多在少阴、厥阴等处。以上看法皆有其合理内涵,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从临床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则一般春温发病之初,以里热首先发于少阳为多见,即可认为寒邪所伏部位在少阴,而病发于少阳。这种看法虽不一定准确,但对辨证施治有一定指导意义,故当前仍为多数医家习用。  对于春温的病因,现代有医家提出春温亦可直接感受温热病邪而发病。所谓温热病邪,也是春季的一种温邪,但它不兼具风、暑、湿、燥等病邪的特点,而具有温热性质显著的特征。此说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春温初起病理变化以邪郁内发或新感引发、里热炽盛为特点。近代医家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中阐述道:“是以寒气之中人也,其重者即时成病,即冬令之伤寒也;其轻者微受寒侵,不能即病,由皮肤内侵,潜伏于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即能暗生内热,迨至内热积而益深,又兼春回阳生能发其热,或更薄受外感以激发其热,是以其热自内暴发而成温病,即后世方书所谓伏气成温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温病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