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5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郑魁训 页数:2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光阴的故事——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图鉴》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深度介绍台湾流行音乐的音乐图书,也是第一本关于台湾流行音乐唱片的收藏图鉴。《光阴的故事——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图鉴》推荐了台湾流行音乐史上最具收藏价值的2250张唱片,涵盖了从1969年至2010年的五个发展阶段。每张唱片均附有精美的唱片封面、唱片公司名称、发行时间及CD化年份,并提供了作者根据多年的聆听和收藏经验给出的收藏指数。《光阴的故事——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图鉴》特别推出由资深唱片收藏者共同评选出的台湾流行音乐30张最佳专辑,每张专辑都有简短精悍的唱片赏析,成为音乐爱好者聆听音乐、购买唱片的捷径指引。
作者简介
郑魁训,1968年出生于河北,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第一人。毕业于河北联合大学,大学期间参加“蓝星岛诗社”,并组建“七色星光园”,多次在校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获奖。初中开始接触港台流行音乐,进入大学后疯狂迷恋上台湾流行音乐,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收藏港台原版CD唱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目前收藏量超过一万两千张,堪称中国最大的台湾流行音乐唱片资料库,近年来致力于台湾流行音乐的研究和探索。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台湾时期”流行音乐(1969—1974)
第二章 台湾民歌时代(1975—1981)
第三章 台湾乐坛黄金十年(1982—1991)
第四章 风起云涌、偶像盛行的年代(1992—1999)
第五章 多元化、扑朔迷离的21世纪(2000—2010)
附录历届台湾“金曲奖”获奖名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83年,沉寂多时的邓丽君发行了专辑《淡淡幽情》,这张根据唐诗宋词谱曲演唱的专辑,召集了当年港台最有才华的音乐人共同创作,极富原创性,既彰显了邓丽君情歌演唱的绝代风华和旷世才能,又突破了通俗小调老框框,是当年港台流行乐坛艺术突破的空前创举。 1983年,罗大佑和苏芮领导的“黑色狂潮”把整个乐坛“闹”得沸沸扬扬,1984年罗大佑的《家》专辑一面世,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人们争论最多的就是他风格“温馨化”。在专辑推出后不久,罗大佑离开了这个被他称之为“家”的地方——台湾。 黑色时代另一位重要人物苏芮在1984年推出了第二张国语专辑《蓦然回首》,这是一张经过整体企划制作而成的唱片,作品大胆地抛弃了以往成功的框架,尝试着以不同的曲式及不同的音域来展现苏芮更多样的面貌,专辑中的九首歌曲就是人生中九个不同的片段,这张专辑也成为苏芮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民歌手出身的蔡琴1984年推出专辑《此情可待》,身为飞碟唱片老板的吴楚楚亲自作曲并担当制作。这张专辑在企划创意、作品水准、编曲制作上都非常精良考究,成为华语流行乐坛最优秀的概念专辑之一,蔡琴也完成了从民歌手到流行歌手的蜕变。 1984年,费玉清推出专辑《梦驼铃》,专辑仍由已制作过费玉清另两张专辑《送你一把泥土》及《走过我自己》的刘亚文担任制作人,谭健常、小轩夫妇合写了包括《梦驼铃》在内的三首歌曲,这张专辑推出后空前热卖,蝉联华视《综艺一百》节目流行歌曲排行榜十三周冠军,也让费玉清攀上了个人歌唱事业的巅峰。 为了迎接1986年的“世界和平年”,全世界都行动起来,表达自己的爱心。1985年,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捷足先登,推出了45位美国歌星联合演唱的唱片《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在台湾,由张艾嘉、李寿全、罗大佑发起了公益作品《明天会更好》,这张专辑打破了地域、公司的限制,汇集了中国港台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62位歌手,邀集台湾当时最知名的唱片公司参与这张专辑,作品推出后在华人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短短几个月内,这张专辑便在台湾、香港等地售出20万张以上,作品所代表的综合意义,至今无人能及。 1985年,齐秦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狼的专辑》,以桀骜不驯的孤独形象成为歌迷心目中的创作歌手的典范,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英雄,引发了国语乐坛最为巨大的一次音乐革命,专辑中一首《狼》红遍中国大江南北,齐秦也成为大陆最受欢迎的台湾男歌手。
编辑推荐
《光阴的故事(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图鉴)》中优秀的唱片推介,精炼的唱片赏析,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唱片封面,不仅可以让你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众多台湾歌手,也能让你全面回顾台湾流行音乐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体验台湾流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与魅力。《光阴的故事(台湾流行音乐唱片收藏图鉴)》的宗旨就是把“值得收藏的声音”集合在一起,是一本实用的鉴赏流行音乐、收藏CD唱片的重量级指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