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对书艺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刘正成  页数:566  

前言

  形式当然不能决定内容,但一种有益的形式,将使思想得到有效的展示与递增。中国古代有两部最伟大的经典,一是《论语》,一是《六祖坛经》,都是对话体,塑造了儒、释两学的核心观念。巧得很,奠定西方两千多年学术观念基础的经典也是对话体,一部是色诺芬整理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一部是《柏拉图对话集》。记录整理而成的对话,并非简单地将两个人,或更多的人的思想罗列在一起,它有着一般文体所不及的复合功效。  如果对话者对自己专业所知甚浅,必然言之无物。言之无物就无法把对话进行下去。对话者必须抛出自己的某种核心观念,言简意赅,直指本心。如果对话者仅仅使用本专业的行内语言,对方听不懂,对话也难以进行。使用公众语言,把自己所在学科的学术语言规范化、现代化,剔除那些范畴概念模糊,甚至连本人也搞不清的行帮词汇,是学术对话的基础。  不同学科的对话,往往是在边缘地带展开的。边缘与边缘的叠化,必然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从而促成本学科的拓展。这就是本文题目的含义:1+1〉2。20世纪90年代初,书法艺术作为艺术学的二级学科,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下文确定下来,虽然教育部至今尚未落实书法学科教育,但引起了书法界学科建设的热烈讨论。与此同时,新时期群众性“书法热”已持续了二十多年,“书法家”在与日俱增。书法的形式技法突破了某种神秘性后,书法技术实现了全民大普及。很明显的一个例子,80年代初的那种写字不像颜、不像柳,就称没有“体”,就不是书法的陈旧观念已一扫而空。但是,另一个问题却也滋生‘出来了,难道中国古代几百年、几十年才能出一个大书法家的时代结束了,几年、十几年就可以成就一个书法家?中国人谁不会看书写字?那些有权位的一拿起毛笔写字,就是书法?书法是一种文化,还是仅仅是一种技艺?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悠久的文化,它还具有什么别的成分?书法家除了临字帖,他还需要具备哪些文化元素构筑整体知识结构?书法到底是什么?中国当代第一流的学者虽然大多在书法圈以外,他们也几乎同时在问这个问题,例如熊秉明、叶秀山、韩玉涛……但并没有引起书法大众的整体关怀,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大都被吸引到参加书法展览、争取中国书协会员——书法家的身份竞争中去了。中国书法的文化品质如果继续流失,也许书法真会走向文化的反面去。出于寻求答案的思考,由我主持的《中国书法》杂志社与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国美学学会等学术机构联合举办了六个多学科书法讨论会。1993年8月21日,我与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著名古文字学者赵诚先生共同主持了“著名古文字学家‘文字与书法’座谈会”,参加的古文字学家有张政娘、李学勤、裘锡圭、高明、骈宇骞、刘宗汉、张亚初、李家浩、王世明诸先生,胡厚宣先生当天有事请假,随后也补来了发言稿。座谈会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古文字学家对书法的渊博知识和深入思考,给书法工作者们带来莫大的惊喜。于是,我们接着召开了“著名哲学家谈书法”、“著名美术史论家谈书法”、“著名古书画鉴定家谈书法”、“著名文学家谈书法”、“著名艺术家谈书法”座谈会,共六次跨学科对话会,在《中国书法》上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后来由荣宝斋以《学界名家书法谈》为名出版专集,热销全国。中国当代这些人文学科顶级专家对书法的精辟之论,给予书法界很大的震撼与启发,其影响的确有些始料不及。有一点我始终坚信,把书法引向多学科的领域,是促成书法艺术学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之一。这也是本文题义“1+1〉2”这个学术思考的实践来源。  六个座谈会以后,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学科对话的方法继续运用,甚至引向深入,便以访谈的形式,把这种对话坚持了下来。十多年后,便有了这本对话集。山东出版社苏海坡先生为之取了一个书名:《晤对书艺》。我觉得这是点了一个很好的题:面对面对话谈书法艺术。当然,这种对话,我尽管选择当代各学科的前沿学者,但鉴于我的浅陋,显然不能跟起首所提到的经典去攀比,但对这种经典方法的学习倒是可以立竿见影的。  记得20世纪90年代中,我去日本访问,在所住宿的东京上野的宾馆里,与初次见面的日本文化学者、二玄社总编辑西岛慎一先生就有一个很好的探索性的对话。当时,他就拿着一本《中国书法》,上面正刊载有“著名古文字学家‘文字与书法’座谈会”。我注意到西岛先生在那些谈话文字上画了不少红线标志,显然是中国学者的对话引起了他的关注。他又向我提了大量内容广泛的问题。我们都深感这些问题的探讨使相互均受启发。可惜没有想到录音,丰富的内容只留下片断的记忆。两年以后,我再去东京时,便把我们的对话又继续下去,并进行了录音。于是,便有了本集中的那篇《中日两国书法发展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传统的经典。西岛慎一先生所强调的对二王以来中国书法的经典不能轻易抛弃的忠告,促成了我关于清代以来碑学书风对近现代书法影响的思考,撰写出了后来发表于“康有为书法国际讨论会”上的论文《论康有为的书法历史观》。我想,如果没有西岛先生基于日本现代书法史所提出的问题,我便不可能在当时就思考和提出康有为碑学思想对二王以来书法经典解构后所造成的选择困境。其后,我又与日本著名中国书法史学者西林昭一先生有过对话,亦用比较的方法,从中日两国不同视角的观照中深受启发。在香港本岛那间并不宽敞的寓所里,我拜访饶宗颐先生的谈话,一下子把中国书法拉向了中西历史文化大视野背景下,让我似乎进入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宝库中。当时,饶宗颐先生要把他谈话中所提到那张罗塞塔(Rosetta)石碑照片找出来给我看,虽然当时没有找到,是我后来回到北京才找到,但他以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化作比较所提出来的关于文字与书法的问题,使我不仅仅关注到人类艺术起源的共同性特征,还让我摘到了“汉字树”(饶公所赠新著之名)上所结出的许多果实。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利用工作的便利,先后拜会了上海的赵冷月与山东的魏启后两位书坛耆宿,他们与我交谈时都有一句很相似的话:“这些话我只说给你听,对别的人我是不会说的,他们听不懂!”显然,他们的话并非我一人才懂,但有一点是事实:真经不与不知者道!他们几十年创作的经验,他们藏于肺腑之言,没有这种“晤对”,仍将藏于名山而不为人知,这种“天机泄露”难道不足以称之为学书人之大餐吗?  与陈振濂先生的三篇对话当年分别发表于《书法报》上。当时,书法界正在开展对“学院派书法”的批评,我坚持在学术上必须“百家争鸣”,不仅在北京,也到杭州的浙江美术学院教学现场,与陈振濂教授面对面作了直入主题的探讨。我相信这些对话是具有某种前沿性的。我们的谈话,特别是对书法史、书法创作、“学院派书法”的阐述,是放在整个人文大学科的视野里的,是超出“书法学”的一种“跨学科对话”,今天读来,还令我怀念90年代的书法界学术氛围。今天在书法界已罕有这样的对话者和对话机会了。  已故的熊秉明先生在90年代与我有无数次的对话,令我增长见识。只可惜仅有一次用录音记录下来,即编入书中的《艺术也有规律,但和科学要求的不一样》。熊先生对我一再阐发的“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观念,始终贯彻于他晚年的所有学术谈话之中,每一次谈话,都使我的理解力递增。在当今,称得上学贯中西的大师中,对书法本体的探索,尚无出熊先生之右者。我想,如果这种谈话能继续下去,将于我有多大的教益呵!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谈话,肇始于本世纪初我赴中国科技大学的讲课之行。那一次,我认识了中科大校长、著名物理化学家朱清时院士,以及好几位中科大关心书法探索的教授。我与朱校长的订交即始于此。其后,我们成了笃交,尤其在最近两三年内,他不仅如兄长般关心着我的境遇,也就多学科话题与我作了三次有记录的重要对话,发表在“中国书法在线”网上。还有一次有李学勤先生参加的关于广泛的文化问题的谈话,因录音带遗失未及整理出来而颇令人遗憾。朱清时院士作为一个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他对人文科学的关注的广度与深度可以从本集所选人的谈话中窥见一斑。《从藏传佛教到认知科学的崭新链接》一文甚至引起了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热烈争论,从“中国书法在线”这个专业书法网站延伸为“搜狐”、天涯社区“关天茶社”及中科大BBS等网站的大讨论,充分显示了自然与人文跨学科对话的前沿性。我作为一个书法专业的学人,不能不受到此类新知识的深刻影响。此文似乎离书法远了些,但苏东坡有教诲:“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一个书法学人的视野,庶几有益于同道。  本世纪初,我结识了仰慕已久的两位同乡学者王岳川教授和徐寒教授,于是我进而拜识了金开诚教授,并与早已拜识的季羡林先生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这些北京大学学者的广博与深邃,使我的书法观念受到熏陶。他们站在中西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背景中关注书法问题,这令我获得了更为巨大的民族文化现代阐释的学术自觉性。在谈话中,季羡林先生对《中国书法全集》的赞赏,不仅使我获得了荣誉感,更重要的在于明确了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是迎接属于中国与东方文化新世纪的重要准备并由此而具备某种责任感。  这些年来,尤其值得我提到的是被称之为“首席科学家”的历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第一次与李先生谈话,是在1993年的古文字学家书法座谈会上,其后在荣宝斋座谈会上,李先生与顾廷龙先生、季羡林先生、冯其庸先生、金维诺先生对《中国书法全集》进行了点评。算来,我拜识李先生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与李先生更频繁的近距离接触,是从90年代后期我对考古学感兴趣与关注之时。李先生是横跨历史学、古文字学及考古学的一代大学者,他对书法的关注,非常直接地切人我的中国书法史观念中。本集所收人的《中国文字从起源到形成和书法同时产生》,记录了我是如何从李学勤先生的学术观念中接受和派生出书法发生学观念的。李先生“走出疑古时代”的学术呼吁,更成了我书法研究的座右铭。今年初的《中国书法全集·甲骨文》卷编撰座谈会上,作为该卷学术顾问的李学勤先生的谈话,不仅体现了他精辟的古文字学术见解,也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他贯彻于学术工作中求实与民主的学风,实为难得。  我主持《中国书法》杂志工作十七年,没有在这本期刊上发表过一件自己的书法作品,更没有发表过对我进行介绍的专题文章。同时也没有在兄弟专业刊物上做过专题。我坚持不作任何非学术的利益交换。然而,自去年以来,即有四五家专业刊物为我做了专题介绍。真正使我难以释怀的一件事是我与周汝昌先生的那篇访谈,两年前我下台当月从发排稿件上撤下来后,至今未得以发表。在谈话中,周汝昌先生曾感慨地说:“这么多年来,我还没有遇上过像你这样提问和谈话的人!”那一次谈话,是从周先生再版的《永字八法》开始的,我非常感佩他对“法”的深人浅出的洞察力,这对当代书法是一剂良药。他提出的“讲书学比讲红学难”,为我们当代学人提出了一个书法学科的品质定位。而后,我们把谈话外延到他专擅的“红学”上,再外延到对传统学术精神的讨论上。凡阅读者,皆称为妙论。事隔已两年,不久前,周老的女儿来电时,还询问那篇访谈发表了没有。我们告之在“中国书法在线”网站上发表过了,而深深愧疚于因我的原因没有如约在《中国书法》上发表,以回报周老的真挚之言与精妙之论。这篇对话能借本书的出版让更多读者看到,实在是可以告慰于周老的幸事。网友谷雨生在跟帖中说:“两个有学问的人,一个问得精,一个答得妙。深受教益!”在下未敢称有学问的人,但我可以断言,周先生之论是必使读者“深受教益”的。巴蜀鬼才魏明伦是我的乡兄,他才情横溢,每有所言,必惊海内。有一回,我们在峨眉山上品茗论道,他说他不懂书法,也不搞书法,但很羡慕书法。他说,现在书法很“热”,而川剧很“冷”,什么原因?书法成本低,一支笔就行了。  川戏、京戏行头一大堆,演完了就算了,就一次性消费完了,而书法呢,有市场,还可以倒来倒去,不断增值!他敏锐的直觉与观察力,几句话,对“书法热”的动因就阐发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一个戏剧作家对书法的观念,当然会影响一个书法家的,因为他有独特的视角,他能道人所未道。茶香清洌,当时只觉得万年寺冷杉林中天花乱坠——魏明伦用他惊世骇俗的睿见创造了一种思维的独特境界。这两年来,在京城,在川中,我们相见聚首,每有所论,我皆有获,可惜记录下来的,便只有峨眉山的这一回“龙门阵”了。  最令人遗憾的要数与张铁林先生的对话了,非常精彩,但竟无录音留存。按张先生的话说,这两年来,我们走得特别近。只要有拍戏的空当,松竹草堂便溢荡着他热情感人的笑声和恢宏幽默的谈话声。他最近出了一本《张铁林写生笔记》,令世人惊叹他的速写绘画之功。还有人说,他在速写旁边添注的文字描述更精彩。确实,张先生创作了六个电影文学剧本,有三个剧本在台湾获了大奖。他在英国国家电影学院读了电影编导硕士,他的电影艺术观念绝不是《还珠格格》、《纪晓岚》等电视剧所能展现和囊括的。通过其获奖剧本自编自导的电影《椅子》,就足以看到他的别样才能。他笃爱书法三十年。甚至到今天已放弃了绘画,然而于书法却“一日不可无此君”。他每天除了练字还要用毛笔记日记。然而,他对书法观念的追求却更执著。对当世书法,他眼睛特别“毒”,优劣高下判断极准。难怪他会用二百五十万买下赵之谦信札。这既成了收藏佳话,又成了他有眼力的佐证。我们时常聚谈书法,有时甚至海阔天空,彻夜不眠。我当然也常把话题引向他兼擅的其他领域,竟也让我每有所获。从中西文化交流,自经典到流行,从书法到京戏,自电视剧制作到书法人物的褒贬,让我发现了一个真理:一个人创造艺术的深度,必然是这个人的深度。绕过做人这一道门槛,艺术价值不足一谈。这两年,我和我的家庭正在度过人生的低潮,张铁林先生每每来跟我谈艺论道,都会增添我人生的勇气,也就是艺术的底气,令我时时萦怀于心。这一切,我们没有想到用录音保存下来。不过,即使想到了录音,无数次并无安排的“晤对”,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是难以用语言保存的。人生几许知己,也许“晤对”而无言,但心灵已经感知到了力量与境界。我的另一个老友李廷华,二十多年来,相互间不知做过多少次的“晤对”,却也没有用录音记录下来。这是遗憾——包括其他不少高明的朋友在“晤对”中的许多教益。但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吉光片羽,羚羊挂角。当你留心于“晤对”,又岂止可以从这些文本的遗存中获取了!  这些对话可能得意忘言,点到而已;也可能雾里看花,无迹可寻。热心书法的读者,当然不必刻舟求剑,而只需把这些或许有所可取的对话,作为启发你思维的“引子”,打开你智慧的多方想象空间,去追求高蹈超凡的书法境界。亲爱的读者,这又变成经由文本的形式让您也加入的“晤对”了。我要为自己的多言和失言抱歉;我要感谢“晤对”的良师益友们给我的机缘;我也要感谢读者诸君的赐读与指教!  谨代为序。  2004年9月20日于松竹草堂

内容概要

书法是最大众的艺术,又是最神秘难解的精英艺术!《晤对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不是一般文艺记者或综艺主持人的浅层次访谈,而是杰出艺术家与艺术家的性灵切磋!是睿智学者与学者的智慧交锋!是艺术家与学者的跨学科知识杂交!更是艺术家对激情粉丝的艺术解码!
《晤对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作者刘正成先生是一个被称为引领一个时代的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位历史小说作家和资深编辑家,他关于艺术的谈话均是原创性经验心得,他选择的谈话对像大多是该学科中泰斗级的人物如季羡林、饶宗颐、周汝昌、熊秉明,以及前沿性的旷世奇才如魏明伦、朱清时、王岳川等,谈话所及皆是书法与多门艺术学、文学、哲学、美学、历史学、考古学、自然科学和诸多人文科学的跨学科难题,其中许多谈话对象已作古而成一代绝响,如季羡林、熊秉明、金开诚、梁披云、魏启后、赵冷月、马国权等。
这是一本关于书法艺术的绝无仅有的奇书!这是一个书法艺术前沿与高端的知识盛宴!

作者简介

刘正成,1946年生于四川成都,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及主编;现为国际书法家协会首席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并担任全国展、中青展的组委会、评委会主任。著有《刘正成历史小说集》、《刘正成书法文集》、文化随笔《英伦行色》等;主编《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出版《当代书法精品集·刘正成》等书法作品集。曾荣获韩国美术家协会和韩国美术文化院颁发的“世界书法功劳牌”,中国书协的“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2005韩国全北国际书艺双年展”大奖。

书籍目录

1+1>2和1+n>2——前序与后序
《中国书法全集》四人谈
——与冯其庸、沈鹏、包立民的对话
与陈振濂关于书法创作观念的对话
与陈振濂关于书法史研究的对话
与陈振濂关于“学院派书法”暨创作观念和创作模式的演讲与对话
中日两国书法发展面临许多共同问题
——与西岛慎一关于书法的对话
要阳春白雪不要下里巴人
——与赵冷月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对话
微言大义妙趣横生
——与魏启后关于书法创作的对话
与饶宗颐关于古文字与书法的对话
古文字·篆刻·书法
——与马国权谈篆刻、文字与书法
与梁披云畅谈其一生与书法结缘
艺术也有规律,但和科学要求的不一样
——与熊秉明谈科学与艺术及其他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特的文化
——与季羡林、王岳川畅谈书法
中国文字从起源到形成和书法同时产生
——与李学勤关于历史学现状与追求的对话
中日两国中国书法史研究现状与追求
——与西林昭一关于书法研究的对话
科学与书法艺术
——与朱清时等科学家谈书法艺术
全球化趋势下的书法意义
——与金开诚、王岳川谈书法艺术
竞争的书法
——与湖北电视台“财智时代”节目主持人对话
书法需要人文精神和文学底蕴
——与魏明伦的峨眉对话
书法本土立场与书法外交问题
——与王岳川关于书法文化发展的成都对话
关于中青展和流行书风
——接受汪永江等的访谈
讲书学比讲红学难
——与周汝昌谈书法及其他
与考古学家刘一曼、冯时谈眉县青铜器
与李廷华谈《边缘》及当代期刊的现状
通过墨迹成分分析来鉴定中国古字画
——与朱清时关于墨的研究对话
关于批评的批评
——与王南溟、许宏泉、徐聚一关于书法批评现状的对话
从唐代的省油灯谈到文明的起源
——与朱清时关于瓷器和陶器的对话
王立鹏北美归来畅谈书画艺术面面观
从藏传佛教到认知科学的崭新链接
——与朱清时院士关于藏传佛教的对话
当代书法的人文关怀
——与余杰、许宏泉的对话
时代环境的影响与艺术个性的追求
——再与魏启后对话
当代书坛热点伺题答问
——与艺术部落网闻正的访谈
跨学科对话:关于甲骨文的艺术问题
——与李学勤、赵诚、刘一曼、冯时关于
《中国书法全集·甲骨文》卷的对话
中国当代水墨画三问题
——与周韶华关于中国画当代性的对话
关于甲骨契刻方法的新认识
——与朱清时关于书法研究与科学技术的对话
王岳川、卢跃刚、楚默、马啸与刘正成畅谈《中国书法全集》
翰墨与粉墨
——与魏明伦关于书法与戏剧的对话
书法艺术与国际文化交流
——与新华网书画频道袁思陶的视频访谈
我崇尚有行为意识的书法
——与《书法杂志》石开、肖文飞关于书法创作的访谈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与《中国书画博览》马汉跃的访谈
就当代书法答中国书法网网友问
关于书法艺术审美的标准
——与中国书法网风行客、Medialei的访谈
中国文化与书法的现状和前瞻
——刘正成李廷华昆山对话
水墨传奇之一:美女博士对话书法名家谈书法人生
——与新浪网郑勤砚博士谈书法
关于章草:十家论坛之名家访谈
——与《书谱》张培元谈书法
书法艺术现状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与朱清时峨眉山对话
甲骨文·书法·汉字起源
——与《书谱》张培元的访谈
刘正成专访:大话碑帖与书法
——与《中国收藏》孔祥祥访谈
人物研究:刘正成专题
——与《书谱》张培元的访谈
关于当代书法研究的现状
——与《书谱》张培元的访谈
楚简书法与当代书坛现状
—答《楚天都市报》高层视点记者问
创造的途径和“北漂”的优势
——与《藏画导刊》马龙的访谈
褚遂良书法的意义和《雁塔圣教序记》
——答《书谱》杂志记者问
文化外交和书协去行政化
——与书法网一痴的访谈

章节摘录

  包立民: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已出版了15卷。在文化界、学术界、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今天召开一个座谈会,先请主编刘正成同志来谈谈《中国书法全集》这个选题的意图和背景。刘正成:今天有机会谈《中国书法全集》,我认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对我的工作是一个支持和鼓励。  主编《中国书法全集》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所谓外因就是,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在近40年受到日本的促进。二战以后,日本的生活方面基本上全盘西化,但书法却一直作为保持民族精神的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同和服一样保存了下来。早在四五十年代,日本就编了一套《书道全集》(平凡社),其中中国、日本各占15卷,尔后还相继出版了《定本书道全集》(50年代)、《中国书道全集》。这几套书都是用日文出版流行于全世界,致使西方人误认为书法是日本的。70年代台湾大陆书店将日本《书道全集》中的中国部分15卷翻译成中文出版。我初学书法史时即用这套书。这对我们从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自己编一套《中国书法全集》呢?调到北京从事专业书法工作后,我想在书法界众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成功。这不仅是涉及民族自尊心的问题,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  所谓内因,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文化也应该发展,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主要靠民族文化来塑造。在书法方面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历史上宋太宗编了《淳化阁帖》、清高宗编了《三希堂法帖》,这两部帖沿用至今,成为书法研究者不可或离的典籍。但因时代的局限,其数量和印刷质量都存在局限。特别是二者都只选刻了作品,却没有文字研究,对书法家也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今天,现代印刷术的使用,研究手段的更新,学术成果广泛而迅速的交流以及图书资料的充分利用,使我们完全可以弥补历史上的不足,对我国书法进行一次空前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包括对那些为历代丛帖所遗漏忽视的民间书迹的整理和研究。这对今天我们的书法研究工作者来说,既是基础,也是关键。作为书法的母国,我们在研究上完全应该,也完全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  包立民:在编的过程中,碰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刘正成:困难当然很多,很巨大,其中第一个问题是经费问题。《中国美术全集》、《大百科全书》等都是国家运用行政力量调集相当财力,由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的。40年来,书法较美术、文学发展较慢,书法家协会成立也较晚,国家尚未将书法当做一个马上要搞的专题来处理。不少出版社如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友谊出版公司、中国文联出版社、红旗出版社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都想出版,但不愿直接进行人力、财力的投入,大概有一个经济风险问题,这是第一个难题。但是,我们调集民间财力,征得了四川锦桥印务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克服困难,就运转起来了。第二是资料的困难。书法的出版竞争很大,特别是同日本。日本的各个出版社竞相出版我国国内主要大博物馆的历代书法精品。由于他们能提供大量的外汇或通过别的办法,我们的博物馆大都非常积极地为他们提供资料,甚至有极少数博物馆和日本订协议,把资料提供给日本,并接受日本人的不正当条件,即在日本出版两年以后,这些资料才许可我们中国人使用,且都是一二级品。对国内的出版提供资料却相当困难,这不仅对国内的出版,同时对国内学者的研究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日本的中国书法出版物价格昂贵,国内的专家、老百姓买不起,也看不到。我们出版《全集》的目的,就是让国内的爱好者也能看得见。当然大多数博物馆还是本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而给予积极支持的,例如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等。第三个问题是:一个庞大的出版工程需要比较严密、系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编、撰、组稿、审稿、改稿、出版、发行等一条龙的工作都需要我们自己做。我们计划5至8年将全集出齐,现在两年多出了15卷,还有5年多的时间,能不能完成呢?我们的计划是争取把它出齐,为祖国的文化发展作点贡献。包立民:下面请各位谈谈《中国书法全集》的特点。  冯其庸:我觉得这部大书出版得非常好,非常及时。书法代表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能够世世代代在世界上站立起来,没有民族精神是不行的。民族精神里就包含了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从新石器算起在世界上发展了8000年,对全世界的文化贡献是巨大的,许多东西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书法是其中之一,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书法具有一个牢固的传统,应该继承。过去也印过不少,但没有计划、有头无尾,来龙去脉都不明白。我觉得这部书的优点之一是把中国的所有书法精华都包容了进去,使中国的老百姓对书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第二是对历代流传的名碑名帖作了很精密的考订,特别是对书法家的经历、作品风格和成就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介绍。这对鼓励人们从事书法研究大有用处,从长远看,这书是有生命力的。  沈鹏:刚才两位都讲了中国书法在中国艺术里的地位。过去有人认为书法不算是一门艺术,但从历史上看,书法作为艺术的一项是确切无疑的,它是在汉字基础上产生的值得骄傲的中华民族的艺术。现在出版这套书从“书法热”的大环境和经济物质条件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搞这套书克服了很多困难。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一些特点。搞这套书过于年轻,恐怕不行,功力不够;过于年老,精力和考虑问题的角度又不大一样。实际上担任这套书的总主编、主编的都是中年的骨干,都是学术研究的最佳人选,出成果的最佳年龄。通过这套书把他们的力量组织起来、发挥出来,应该说是一个成绩。《中国书法全集》是一个集大成的东西,与《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书道全集》、《中国美术全集》以及今后还要搞的《碑刻大全》、《墨迹大全》等相比,从目前来说《中国书法全集》100卷,规模是最大的,收录完备、齐全,鉴别审慎、严谨,也很注重学术质量,有比较高的学术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书法全集》也给我们一些启发。我们在书法史上应该进一步研究整理出版。从“书法热”的角度看,是一种对历史和传统的回顾。这套书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书法真正的传统:传统就在我们生活当中。传统不是遥远的过去,就在昨天的作品中,作品活的灵魂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对“传统”的看法应该是活的存在而不是僵硬的,在普遍的“书法热”和大普及当中,这套书系统地告诉了我们老祖宗是怎么创造传统的。这套书给我们的启发很多,我们可以搞《墨迹大全》、《碑帖大全》,将来还要搞书法史包括通史、专史和个别书法家的历史、印史、书法批评史、美学史等。应该有这样的考虑,前人没有做到的,我们要做,一个人做不到的,我们可以依靠群体来做。这套书在这点上做得比较好,它用“民间”的方式来做,这也是一种胆略。  ……

编辑推荐

  《晤对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收录了:刘正成17年来的学术对话。本书为作者极具心力智慧的对话录。这些对话无论是作者作为采访者采访长辈学者,还是作为被访者的“真话告白”,但是篇篇都洋溢着至深的学术价值,句句都能流露出作者对艺术的感悟。这其中不仅能够体现出作者博大精深的知识涵养,严谨问学的治学态度,而且可以引领读者走进作者,让读者感觉到话语者的灵魂与脉搏。这本对话录完全超越了作者本身的个人艺术生涯记录,而更多的体现出对人生、对艺术、对书法深度思考后的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气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晤对书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真实、专业、冷门的对话很少见到了,在这本厚厚的砖头书中见到了真实的、专业的对话录,还有一些书界的冷门,读刘正成先生的大作受益匪浅
  •   没看完,前面还可以
  •   刘和很多“书家”一样,少些宽容之心,缺“双百”意识
  •   内容虽然很旧,但还是很有启发意义
  •   老刘的新书,文献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赞!
  •   该书总体不错,内容很好,但印刷排版太满,逼边,充塞,读起来不轻松。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