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湖南美术  作者:廖正华  页数:143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系《语文新课标•名著阅读书系》之《边城》分册。本书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全面呈现名著原貌。从宏观阅读和微观阅读两个方面有机结合的角度考虑,我们将作品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篇目。精读主要设置了:人物关系表  将作品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及其之间的关系,以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精彩语段  主要将作品中最为精彩的描写语段收录与此。书路导航  主要将作者的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主要概述、主人公等呈现给同学们,使大家在进入作品阅读前,对作品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导读  生动的语言,趣味的问题,引领你进入本章(节)的快乐阅读。旁注旁批  对文中的重点或经典的语段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点评,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曾桁  体现了对典型人物、典型语言、典型心理描写及创作手法的鉴赏。相关评介  主要将历代文学大师和评论家对作者风格、主人性格等的相关评价客观的收录在这里,帮助同学们拓展知识。思考题  从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和小说文体的写作特点出发而设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内容概要

  这部作品是根据我国文学泰斗沈从文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湘西一个偏僻闭塞的小镇——茶峒,船行老板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渡口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老船夫担心翠翠重蹈其母不幸婚姻而殉情的覆辙,对她的婚事尤为小心谨慎,不料出了差错、闹了误会……  大老天保怀着郁闷的心情驾船离开了家,不幸在茨滩落水身亡;二老傩送也因不能心安理得地娶翠翠,又不愿顺从父命与王团总女儿结亲而远走他乡……  老船夫眼看翠翠的婚事无望,无法承受这一系列打击,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死去。翠翠接过外公的渡船,她在等待,等待那个在月光下唱歌,使她在睡梦里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  本书于199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美术优秀作品奖。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插图作者简介:廖正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湖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湖南省益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益阳市文联副主席益阳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教授)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及“中国现代艺术”出国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中国画、油画大展”金、银、铜奖;获文化部“群星奖”银奖、铜奖。作品被日、韩、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艺术机构、画廊收藏,10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题记新题记边城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这部作品是根据我国文学泰斗沈从文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湘西一个偏僻闭塞的小镇——茶峒,船行老板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渡口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老船夫担心翠翠重蹈其母不幸婚姻而殉情的覆辙,对她的婚事尤为小心谨慎,不料出了差错、闹了误会…… 本书于199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美术优秀作品奖,获“国家级奖”湘版连环画图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读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湘西凤凰县人。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    凤凰城墙外绕城而过的清澈河流,是他儿时的乐园,给予他无穷的享受。他与小伙伴在这里游水嬉戏,也常常在河滩上看见被处决犯人的尸体。这美与野蛮的奇异组合,都对沈从文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沈从文十五岁当兵,五年行旅生涯,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西沅水流域。河水不但滋养了两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从文的性情。所以,他的小说、散文,大都与水有关。可以说,对水的生命体验,培养了沈从文特殊的审美心理,转化成他小说优美的诗意。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采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只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的他,最终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后来一边在香山慈幼院打工,一边勤奋写作。在他生活最绝望的时候,曾写信给郁达夫求助,郁达夫登门看望了这位衣衫蓝的湘西青年,慷慨解囊,并写下激愤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1924年,沈从文迎来命运的转机,他的作品陆续晨报》、《语丝》、《京报副刊》上发表。四年以后,当他迁居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创办《红黑》杂志时,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随着创作的渐入佳境地,他在社会上也渐渐有了令人羡慕的地位。    但是,他发现,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膜,他将这种隔膜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膜。他与“城市”的隔膜,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悬殊和所谓文明教养的差异,最根本的,他与城市人在生活、经验、知识乃至价值观上,具有后天无法沟通的天壤之别。他的生命、情感,已经留在了那个给他生命、知识和智慧的湘西,他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却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    在沈从文看来,“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他要为现代的都市人呈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情,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要展现这种人生的境界,为民族灵魂的再造提供他独特的方案。他常常说,他的创作是建“希腊小庙”,“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们需注意的是,沈从文所醉心的人性,与五四启蒙主义崇尚的人性是有区别的。沈从文强调的人性,基本不包含理性,是特指自然状态的人性;与浪漫主义者不同的是,他崇尚的自然人性,又主要不是心灵的自由激情,而是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    沈从文有一部分小说是写都市生活的,如《第二个狒狒》、《如蕤》、《八骏图》等,这类小说讽刺性强,但流于表面化;他还有一类小说,在展示湘西原始的民风和朴素的人性时,暗带对人生的些许哀怜,如《萧萧》、《丈夫》;而《月下小景》、《菜园》等,则对愚昧的习俗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批判。但真正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边城》这一类“牧歌”小说——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旨在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这些小说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远的牧歌,倾诉着沈从文对湘西的眷恋,对自然的感怀,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和谐宁静理想境界的想象。沈从文特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在这类小说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是沈从文小说中最隽永的部分。    1943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说在这种极其朴素而又娓娓动人的语调中开始叙述,一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但爱情却不是小说所要表现的全部。翠翠是母亲与一个兵士的私生子,父母都为这不道德的、更是无望的爱情自我惩罚而先后离开人世。翠翠自打出生,她的生活中就只有爷爷、渡船、黄狗。沈从文用平淡的语言淡化了翠翠与爷爷孤独清贫的生活,却尽量展现他们与自然和乡人的和谐关系: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白日喧嚣夜里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   ……

编辑推荐

《边城》于199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美术优秀作品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边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