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奈的铁路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陈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讲的不是马奈的《铁路》。
这本书里有另外一些专有名词:新小说、午夜出版社、罗伯-格里耶、图森、兰东、艾什诺兹、博尔赫斯、广东快车、广州、巴黎、阳江、布鲁塞尔……以及一般名词:文学、艺术、出版、书店、速写、写作、拍照、策划、旅行……
这本书讲的大概就是一个人如何可以靠着这些名词活出意义的事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奈的铁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有天晚上,和一个地产界的策划精英出去喝茶,他提到,北京有个创意分子搞了一个地产案名,名叫“马奈草地”,灵感来源是印象派大师“马奈”的杰作《草地上的午餐》,案名阐释中说:草地,“这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象征”!
      然而在我看来,这是房地产商炒作文化概念的一个醒目例证。因为在我们这个“诗人被踩在脚下”的时代(赵丽华语),“房地产商人”正取代诗人,玩味语言,在房产楼书、案名上华丽的玩着语言的魔术,由“马奈草地”延伸,可以弄一大堆案名来,比如“凡高公园”、“毕加索蓝色海岸”……
      幸亏“铁路”是不能够做房地产案名的。否则是否有人把它当作商业时代的另一创意案名呢?尽管这书名显得暖昧不清——《马奈的铁路》,它既不写马奈,又不写铁路,更不写马奈的名画《铁路》,看,多像擅长将文字分筋错骨、重新组合的房地产商的作风啊,这本书它写“新小说、午夜出版社、罗伯-格里耶、图森、兰东、艾什诺兹、博尔赫斯、广东快车、广州、巴黎、阳江、布鲁塞尔……以及一般名词:文学、艺术、出版、书店、速写、写作、拍照、策划、旅行……”
      暧昧不仅在于书中“专有名词”的驳杂,它还在于《马奈的铁路》的文本混杂,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最接近的文体定义也许只是“随笔”:一本纠缠着文艺青年、前卫艺术家、素描癖患者与出版家的混合体味,随性写作的随笔集——因为作者陈侗,正是游移于这些角色定位之间。
      喜欢独立属性文学的人,大概都知道广州有个“博尔赫斯”书店,店中所售,基本上都是法国文学、哲学等作品,就像法国文学权威柳鸣九对法国文学的推介一样,陈侗致力于将法国“新小说”的概念、作者与作品导入到中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博尔赫斯”书店在南方文艺圈内的影响力,就像北京“雕刻时光”在影迷+咖啡迷心目中的光辉一样。温情,又带着些许神秘。据说,博尔赫斯书店的主人鲁毅的另一重身份,竟然是广州某税务局局长,这种身份游离于政界的身份,为博尔赫斯书店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毫不讳言的说,当初正是抱着一种“揭秘博尔赫斯书店”的好奇心理,选择了这本书来看。
      结果,这种心术不正的目的必定遭受了打击。但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条“小众的铁路”,这条“铁路”经由陈侗个人的心路出发,交叉、分岔,引领我通向一些驳杂景色中。这些景色不是经由“导游员”一本正经的庄重讲述的“名胜古迹”,却是一个善于旅游者,把自己或是惊鸿一瞥、或是剑走偏锋的感悟,转述过来的“景色”,这些“景色”中包括一些“非常边缘且小众”的人物,比如罗伯•格里耶、让•菲利普•图森……作者喜欢的书;一些不怎么“正经”的批评;亦庄亦谐、奇形怪状的“随笔”;还有一些似乎莫名其妙的“问答”……
      这就是该书的内容构成,似乎乱七八糟,但是,这岂不正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混搭”的特色?
      在这个当马奈被用作楼盘名称,博尔赫斯被当作书店名,这本“讲的大概就是一个人如何可以靠着这些名词活出意义的事情”的书,也许,经由一条“小众的铁路”,能将我们带到一片空域狭窄,但享受的心境却宽阔的空间。
      
  •     这本书讲的不是马奈的《铁路》;
      为什么起名为《马奈的铁路》呢?我也不清楚,呵呵。
      
      简单地说,作者陈侗最先是一位画者,通过画画迷上了摄影和小说;
      他目前是一位法文小说翻译家,身居广州;
      推崇‘新小说’和‘当代艺术’,
      曾在广州开了一家名为《博尔赫斯书店》的书店,
      关注不被大众读者亲睐的小说和艺术。
      关于他的这些身份和职业,他都在书中进行了有趣的描写。
      
      
      《马奈的铁路》由无数个小短篇构成,再分为六个大纲:
      1)《人物》,即陈侗与法国小说家的正面接触,陈侗翻译了很多他们的作品;
      2)《书》,陈侗最喜欢的十本书,以及喜欢点在哪;
      3)《随笔》,相对于前面来讲,这一部分轻松很多,非常有趣。
      4)《批评》,批评是严肃的;
      5)《游记》,何止轻松,甚至很搞笑;
      6)《问答》,机智、明快的一份一问一答式笔录。
      
      
      
      在看完《马奈的铁路》
      之后,
      我用铅笔在第一页的空白处写道:
      
      “作者陈侗是一个很会阐述自己观点与心得的人,
      通过他不紧不慢、深思熟虑的文字思想可得出以下结论----
      
      《马奈的铁路》
      比小说耐看;
      比课本耐读;
      比杂志有趣;
      比资料更灵活更生动。”
  •     我太崇拜陈侗了!
      在《马奈的铁路》中提到作家们爱写的故事,“百分之八十的家庭中所发生的事情,因为吵架,因为还有其他女人的介入,因为生存的困难,因为这个时代的所有特征……再加上适时出现人物的指点,于是寻找——有目的的逃避——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各自分摊一半的篇幅。”陈侗说艾什诺兹爱写这样的故事,我最近也读到类似这样的情节,就在拉什迪的《Fury》里面。主人公说,“我不想在银色年纪才开始金色时代”。
      
      比自由走得更远---回答陈红云的提问 P155 《马奈的铁路》
      ——为什么你的书店以“博尔赫斯”而不是其他命名?
      这是为了把多余的路赌住,不让一项系统工程被商业上的各种可能性歪曲。此外,博尔赫斯代表着一种怀疑精神和不合作精神,这对于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
      
      ——你说,一封情书经过折叠、展开,思想和感情才在书信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产生变化,一幅画的魅力也是如此。为何你如此强调折叠的意义?
      这是德勒兹的书告诉我的。我想,在此之前我并不明白所谓“一波三折”是什么意思,但是,在编辑德勒兹的《褶子》的过程中,我懂得了思想和表现都是带有皱褶的。如果说我的速写和别人的有所不同,那不是别的,正是一波三折的线条和结构所富有的难以捉摸的表现力。而且,我的画面所强调的幽默感也是靠了这种折叠、再折叠。
      
      【……】我想,即便是悲剧作品,也应当富有幽默感。美院教师李行远再她的书评中建议我多关心弱势群体,我想我已经关心了,只是不那么容易被发现。我的报复心比同情心更重。在我看来,苦中作乐是很好的人生态度,这正如图森在小说中所写的:在与现实的较量中,你还是乖乖地败下阵来吧。
      
      文学批评的基本立场,是应当承认和保护一部作品的局限性;政治则不然,它承认局限性,但从不保护它,却总是在合适的时候改变它、封存它。所以,尽管有为政治服务的文学,但政治从来不是文学。政治是文学的远房亲戚,究竟谁先探访谁,取决于各自所怀的利益。
      p69 《发自左边的声音》
  •     买这本书前才在路边摊美美地饱啖了一打炭烤生蚝,正沿着一条破旧不起眼的小马路散步消食。同伴眼尖,看到对面有一间咖啡书店,于是信步逛了过去。走得近前,才惊喜地赞叹一声:原来博尔赫斯书店藏在这里!
      
      几年前曾特地循着传说中的旧址探访,可惜早已人去楼空。听闻店主曲高和寡,经营惨淡,无力支持,只好关门大吉。不曾想竟能在这么偏僻的小巷里偶遇这家书店。
      
      一楼是咖啡馆,书店设在二层。曲曲折折的楼梯上去后,不过十几平方大小,小小斗室,仅容数人。四面沿墙低矮的书架,架上品种不多,乍见之下竟有见面不如闻名的失望。细细浏览书籍,渐渐觉察出店主的用心和创意。书籍的摆放不似其他书店常见的小说散文历史传记等分类法,倒学着国外书店不拘古今中外文史哲地,一律按作者姓氏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分类指示牌也颇有新意:比一本辞典略宽略高略厚几公分的灰色铁皮"书立"散置于一排排书中,"书脊"上标着英文字母方便索引。结帐区前摞着一堆堆读者邮购的书籍,平邮和挂号免邮资,这种免费的午餐大概只有书生开店才做得出。最令人惊喜的是,买了这本《马奈的铁路》,店员帮我敲书章时竟搬出了钢印机。博尔赫斯书店的书章是一个挥着铁锤的劳动者的剪影,初以为是仿三联书店的LOGO,从书中得知是1994年左右,当时书店营业不到半年,旧楼拆除时摄下的场景。之后书店搬迁到对面的平房,97年迁出广州美院,之后大大小小的换址有八九次,店面越来越小,中间甚至停顿过很长一段时间,它的继续存在似乎只是因为店主不愿中断理想。陈侗说,他对博尔赫斯书店的所有期待不过是在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的情况仍然有人喜欢它。
      
      《马奈的铁路》这样介绍书名来由:"为了确立这个书名,作者曾在巴黎徘徊于圣拉扎尔火车站和马奈的作品前,以便保证不在这本书中谈论马奈和他的《铁路》,借用翁贝尔托·艾柯的话来说,这是为了把事情搞乱。""这本书讲的不是马奈的《铁路》。"因此,所以,我的书评讲的也不是马奈和他的《铁路》或《马奈的铁路》。
      
      http://www.borgeslibreria.com/
  •   鲁毅曾经是阳江市税务局某分局副局长(副科级),2002年已辞去公职,来到博尔赫斯书店。他是诗人和小说家。这在他的简历有写,你道听途说了。
  •   对陈侗老师,只一次讨论会上见过一次。低调,话语却极其有力量。
    果然,是那个被朋友赞其极有才华的人呵。
    读此书,仿佛在听他说话。
  •   07年循着《城市画报》的介绍路线找寻一家旧书店,未想自己在闲逛时发现了这家独具一格的小书店,尤其里面的书籍、概念民间书法和装饰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多次看过陈侗老师的作品,对他策划打造的这么个有味空间,令我更加敬佩一层。(不明白自诩为“新生活的引领者”的城市画报,为何不对此进行报道宣传,却对一家反映平平的旧书店予以报道推广,更费解的是对一张非常普通的名片还美其名曰赞为有古意,看来这杂志并没发现新生活,也并未是引领者,尤其是2011年后的内容和风格,已经让我没有期待的感觉,稍好点就介绍魏壁那期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