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7-4-1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潘运告 页数:294 译者:云告
Tag标签:无
前言
盛唐及其以后中晚唐的书论,除张怀璀单列专辑外,其馀较有价值者几乎都收录于此,其中还包括五代李煜两篇。 张怀璀的书论,虽也论及唐初以来十馀位书法家,但他重心在论述唐以前的书迹。对于体现盛唐书风的大家颜真卿,以及另外两位狂草大家张旭和怀素,还有一位较早一些的草书大家贺知章,不但在他写于开元、天宝问的《书断》、《书估》朱予列名,就是在他乾元元年写的《书议》也未涉及。而对盛唐书法家进行论述,给予理论概括的,可说还是此辑。 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性好饮酒,醉则取笔,其笔纵横,醒后再写,已不可及。他是乘酒兴发“狂”,表现心中的郁闷。窦皋《述书赋下》云:“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嗣寡仇。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张旭也往往借助酒兴,进入陶醉境界,变得狂逸不羁。正如《述书赋下》所云:“张长史则酒酣不羁,逸轨神澄,回哞而壁无全粉,挥笔而气有馀兴。”其书如龙蛇飞舞,有纵横不尽之势。怀素作书与饮酒更是密不可分。他是个酒豪,常常狂饮火醉,然后挥毫。
内容概要
本书所论著为唐代名家选本。在中国书法绘画理论史上产生过影响,有一定理论价值或史料价值。
盛唐及其以后中晚唐的书论,除张怀瓘单列专辑外,其馀较有价值者几乎都收录于此,其中还包括五代李煜两篇。
张怀瓘的书论,虽也论及唐初以来十余位书法家,但他重心在论述唐以前的书迹。对于体现盛唐书风的大家颜真卿,以及另外两位狂草大家张旭和怀素,还有一位较早一些的草书大家贺知章,不但在他写于开元、天宝间的《书断》、《书估》未予列名,就是在他乾元元年写的《书议》也未涉及。而对盛唐书法家进行论述,给予理论概括的,可说还是此辑。
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性好饮酒,醉则取笔,其笔纵横,醒后再写,已不可及。他是乘酒兴发“狂”,表现心中的郁闷。窦臯《述书赋下》云:“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嗣寡仇。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张旭也往往借助酒兴,进入陶醉境界,变得狂逸不羁。正如《述书赋下》所云:“张长史则酒酣不羁,逸轨神澄,回眸而壁无全粉,挥笔而气有余兴。”其书如龙蛇飞舞,有纵横不尽之势。怀素作书与饮酒更是密不可分。他是个酒豪,常常狂饮大醉,然后挥毫。他作的《自叙》引录窦御史冀的诗,很好地描绘了他醉后作书的神情:“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他们都是乘酒醉作书,而且作出了他们书迹的最佳作品,醒后再写,反不可企及。窦臯《述书赋》言及贺知章此一点,怀素《自述》引录许瑶和戴叔伦的诗,也谈到这一点。许瑶诗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澌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戴叔伦诗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这可能有些不好理解,何以艺术创作酒醉比清醒更好?细一想来,这与我国古代历来讲求的艺术创作要“虚静”的审美心胸的理论是一致的,与蔡邕《笔论》所云“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的论断也相符合。他们借助酒醉,使自己“虚静”下来,散去胸中的一切“俗念”的羁绊,以使更好地发挥书艺,表现自己的兴致。
他们都是通过草书来表现自己,抒发自己的感兴的。贺知章的草书,“实一望而写忧”;怀素则是“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而张旭在此一点上,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表述得更清楚。其文云:“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当然,这种表现自我,是通过意象来进行的,即通过书法家的审美心胸对外界事物的感发,形成为书法意象。正如《送高闲上人序》表述张旭所云:“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盛唐书风的代表颜真卿,也是通过书法来表现自我的。他那刚毅、端庄的书风,正是他的刚直、忠诚的人格精神的体现。他的正体书迹,与张旭等人的狂草虽有很大不同,但通过意象来表现自我,抒发感兴,则是一致的。陆羽《僧怀素传》所载:张旭草书师“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邬彤作草书“竖牵似古钗脚”;怀素学“夏云奇峰”,还学“壁拆之路”;颜真卿就谈到学“屋漏痕”。他们都是通过对外物形象的感受,将其融化为书法意象。
这种重视表现自我、抒发感兴的思想,与唐初以来继承传统,学习古法,就有了明显不同。这种思想,在张怀瓘的《文字论》中已开始有了,只是还不很明确而已。他说:“仆今所制,不师古法,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探彼意象,人此规模,忽若电飞,或疑星坠。气势生乎流便,精魄出于锋芒。”他这里提出不要模仿古法,要自己去探索,用“神情”去“润色”,从而形成自己的格局情调。到窦臮《述书赋》,就提出了“自然”的概念。要书法审美意象显得自然,当然不是模仿古人所能达到的。他提出要“生动”,生动如有“神凭”,才可通向自然。他述史籀书道:“籀之状也,若生动而神凭,通自然而无涯。”他又提出了“忘情”的要求。其述韦诞道:“皆迹遗情忘,契入神悟。”述范宁道:“去凡忘情,任朴不失。”述应詹道:“真率天然,忘情罕逮。”他要求作书要“忘情”,并非不要激情,而是要忘掉“俗念”,忘掉世俗的喜怒哀乐之情的羁绊,有一个“虚静”的审美心胸,这样才能对书法意象“契入神悟”,使之显得“真率天然”。因此,从张怀瓘进到窦臮,其理论观点与盛唐书法家的书法创作是完全一致的。
收录此书的,有不少讲作书技法的文字。这反映了唐代书法的繁荣和随之而来的对作书技法的讲求。唐人已不满足于魏晋就有了的“永”字八法的传播,而增进了许多自己作书体验中总结出来的执笔用笔技法。而且他们在谈书艺技法时,往往与自己感受到的书法意象联系起来,把技法融入意象之中。如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此“笔法十二意”,钟繇就有了,张旭传授颜真卿时,又谈了他对褚遂良提出的“印泥画沙”的体验,将此意象同用笔相融和,说明下笔有力,深而且稳。这表明,在书艺技法上,他们也是很重视自己的体验的。
书籍目录
序——盛唐书风及其书论
窦臯
述书赋
窦蒙
《述书赋》注文
《述书赋》语例字格
蔡希综
法书论
徐浩
论书
古迹记
何延之
兰亭始末记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李华
字诀
陆羽
僧怀素传
论徐颜二家书
怀素
自叙
附李白《草书歌行》
韩方明
授笔要说
林蕴
拨镫序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
石鼓歌
刘禹锡
论书
卢携
临池妙诀
韦续
二十六种书并序
李煜
书述
评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薄首孔肩:薄绍之的头孔琳之的肩。体格:人的姿态、模样。喻指书的形体。唯肖:非常逼真。首肩皆逼真,不像一个人了。 惊弦:谓尝受箭伤,遂闻弓弦声而惊惶。履险:身处险境。遍地:谓迁地避灾祸。膺峭:内心严峻。此喻其书由几家混成之不自然也。 言“薄首孔肩”,再加前“大令”、“中散”二语,才可谓“则献之、羊欣,绍之、琳之”矣。 神凝:精力专注。《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郭庆藩疏:“凝,静也。”笔迟:笔势迟重。 雅景:优美景象。士规:贤者法度。士:智者;贤者。 衣薜:谓衣薜衣。薜衣为隐士服饰,由薜荔叶制成。言时:言时势。时,时势,时局。门寒道高,一衣薜言时:喻其书不和谐也。 翩翩:形容有风度。恭己:谓恭谨以律己。 师资:谓从师;效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阃域:境界。 逸气: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未详:不够详尽。 正色:《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孔颖达疏引皇侃日:“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引汉孔安国日:“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 徐僧权:南朝梁东海人。领秘书。同朱异、姚怀珍等一起奉武帝诏装裱图书。 绵密:细致周密。娉婷:姿态美好貌。 任性:听凭自己的秉性。工隶:擅长于隶书。工,擅长也,精巧也。工笔画,亦取此义。师羊:师法羊欣。过青:即青过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凫鸥:野鸭、鸥鹭。泛指水鸟。雁鹜:鹅和鸭。亦泛指水禽。沙汀:水边。这些水鸟游戏水边,缜密而不致碰撞,以之喻其绵密娉婷也。 变古:改变过去的法度。所属:自己隶属的,即隶属一种法度。指二王改变古法又有法度。 兢兢:小心谨慎貌。《诗·小雅·小曼》:“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即恐惧小心貌。敛翰:节制毫翰。谨束:谨慎拘束,指行笔。 仙童:即仙僮。仙人前执役的童子。三国魏曹丕《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可欲:指能引起欲念的事物。 循常:遵守常规。迩俗。接近一般人。
编辑推荐
《中国书画论丛书:中晚唐五代书论》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