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潦寒 页数:254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解析品特、拉什迪、萨特、西蒙娜·薇依、阿契贝、索尔仁尼琴等十八位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们一方面因特立独行的思想引发争议;另一方面以实际行动对权威,对社会不公做出反抗。萨特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左拉在德雷福斯事件中发出控诉,索尔仁尼琴流亡海外二十年……因为不迷信权威,坚持自己的良知,他们在艺术和思想领域开辟出了自己的道路。
作者简介
潦寒,学者、作家,1977年出生于栗门张。主要著作:《文化营销》。随笔《故乡在纸上》《反抗者》。长篇小说《封口》《歇斯底里》《沉默无处安放》。
书籍目录
威胁喜剧大师品特
用命写作的拉什迪
身份误读的赛珍珠
命运斗士贝多芬
血浇灌出来的阿契贝
殉道者西蒙娜?薇依
理想主义者托马斯潘恩
反抗自己的托尔斯泰
知识分子的楷模左拉
无冕之王法拉奇
自由主义的精神偶像萨特
永不妥协的索尔仁尼琴
不再暧昧的大江健三郎
百般争议的耶利内克
纸上的“建筑师”帕慕克
绝命反击的茨威格
含蓄有力的勒克莱齐奥
左右开弓的巴尔加斯?略萨
章节摘录
“作家的生活是脆弱的,几乎是没有保护的行为。我们不必为此事掉眼泪。作家做出了他的选择,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你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风浪,有些风浪的确是冰冷刺骨的。你完全得靠自己,你完全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你找不到遮风避雨之处,找不到保护伞,除非你撒谎。”2005年以前,既使国人知道说这句话是品特是说,或许会不断的疑问,品特是谁?诺贝尔文学奖将这一切都改变了。这一年,推迟一周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曾引起种种猜测。有人说,因为去年瑞典文学院院士克努特?昂隆德因为不满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奥地利女作家埃尔芙蕾德?耶利内克而递交了辞呈,今年才慎重延期。有人说,因为候选人实力相当,各有千秋,难以决断;也有人说,因为评委意见不一致,争执不下。总之,出人意料的是,热门候选人没有获奖,而获奖的竟是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为什么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说法是:“他的戏剧揭示了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恢复了戏剧基本的要素:一个封闭的空间和不可预测的对白”。 尽管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论一切都没有停止过。但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不容置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对获奖作品的洞察不容置疑,就如他们对品特作品的解读,切中要害且一针见血。 品特的剧作确实具有这样的特点。品特的主要剧作通常都以单独的一间房为背景,房子里的人受到一些无名的力量或人的威胁,剧中人常常为生存和身份而斗争,而对威胁他们的那些人的真正意图,读者却很难确定。情欲、背叛、道德之间的争斗与制衡,一直是品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热衷思考的问题。在一个传统道德与价值观摇摇欲坠的年代,个人如何在不断膨胀的情欲和道德伦理的框架之中寻找平衡?人对情爱的奢欲是否能够在和平的方式下实现,并且无伤大雅?所有这些都是品特所感兴趣的,并在戏中予以探讨的。他经常运用沉默增加紧张感,运用克制的表述发人深思,运用微不足道的谈话暗示生存的艰辛和意义。因此,戏剧的主题常常是无名的威胁、性爱的幻想、迷恋和嫉妒、家庭憎恨和精神错乱。之所以认为品特是诺贝尔奖的爆冷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与戏剧日益衰落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奢侈品消费有关,再加上品特戏剧本身的严肃性,远离了消遣和娱乐,自然也很难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