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沈复 页数:233 字数:168000 译者:张诗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人沈复以一枝深情率真之笔刻画了一位憨而真、惠而美的女性形象——芸娘。她既是沈复相濡以沫的结发之妻,也是沈复乃至所有中国男人心目中的红颜知己。从俞平伯到林语堂,从冯其庸到曹聚仁,从古人到今人,无不为之心仪折服!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一书分读、品、悟三部分。读,是沈复之作原汁原味的呈现,让你领略古典文字的意韵兼情韵;品,是沈复原作的全译文,译文突破对译樊篱,用雅致婉约的文字传其温暖悲凉的神韵。悟,是从沈复原作生发的随感。执子之手的欢欣,林下风致的诗意,相濡以沫的温情,无法与子偕老、情深不寿的宿命!沈复给世人呈现的不止是一个知己兼发妻的美好女性,更是一幅在平淡生活中活出诗意与幸福的范本。
作者简介
江南女子张诗群,文字清丽唯美,哀婉沉凉,如江南流水,在石拱桥下低声潺湲,絮絮诉说着旧日缠绵,却又能滤去感性泛滥的浮沫,于情美中现出理性思辨的光芒。理想生活状态:植一片向日葵,心向草原,种字,吹风。
书籍目录
一 原著·读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册封琉球国记略
二 译文·品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册封琉球国记略
三 随感·悟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若只如初见
芸,最美的女人
诗意的栖居
浪漫古典情
最朴素的奢望
到底是意难平
两朵野蔷薇
吃粥记
明月依旧在
四 附录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扑朔迷离《海国记》
浮生六记英译自序/林语堂
重印浮生六记序/俞平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重九日,余与鸿干俱在苏,有前辈王小侠与吾父稼夫公唤女伶演剧,宴客吾家。余患其扰,先一日约鸿干赴寒山登高,藉访他日结庐之地。芸为整理小酒楦。越日,天将晓,鸿干已登门相邀。遂携楹出胥门,入面肆,各饱食。渡胥江,步至横塘枣市桥,雇一叶扁舟,到山,日犹未午。舟子颇循良,令其籴米煮饭。余两人上岸,先至中峰寺。寺在支硎古刹之南,循道而上,寺藏深树,山门寂静,地僻僧闲,见余两人不衫不履,不甚接待。余等志不在此,未深入。 归舟,饭已熟。 饭毕,舟子携楦相随,嘱其子守船。由寒山至高义园之白云精舍。轩临峭壁,下凿小池,围以石栏,一泓秋水,崖悬薜荔,墙积莓苔。坐轩下,惟闻落叶萧萧,悄无人迹。出门有一亭,嘱舟子坐此相候。余两人从石罅中入,名“一线天”,循级盘旋,直造其巅,日“上白云”,有庵已坍颓,存一危栈,仅可远眺。小憩片刻,即相扶而下,舟子日:“登高忘携酒楦矣。”鸿干日:“我等之游,欲觅偕隐地耳,非专为登高也。”舟子日:“离此南行二三里,有上沙村,多人家,有隙地,我有表戚范姓居是村,盍往一游?”余喜日:“此明末徐俟斋先生隐居处也,有园,闻极幽雅,从未一游。”于是舟子导往。 村在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舍,不愧隐者之居。中有皂荚亭,树大可两抱。余所历园亭,此为第一。园左有山,俗呼鸡笼山,山峰直竖,上加大石,如杭城之瑞石古洞,而不及其玲珑。旁一青石如榻,鸿干卧其上日:“此处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旷且幽,可以开樽矣。”因拉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土人知余等觅地而来,误以为堪舆,以某处有好风水相告。鸿干日:“但期合意,不论风水。”岂意竟成谶语! 酒瓶既罄,各采野菊插满两鬓。归舟,日已将没。更许抵家,客犹未散。芸私告余日:“女伶中有兰官者,端庄可取。”余假传母命呼之入内,握其腕而睨之,果丰颐白腻。余顾芸日:“美则美矣,终嫌名不称实。”芸曰:“肥者有福相。”余日:“马嵬之祸,玉环之福安在?”芸以他辞遣之出,谓余日:“今日君又大醉耶?”余乃历述所游,芸亦神往者久之。 癸卯春,余从思斋先生就维扬之聘,始见金、焦面目。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看见这书的作者自身也表示那种爱美爱真的精神,和那中国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乐恬淡自适的天性。 ——林语堂 父亲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记》的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 ——林太乙 (林语堂之女,作家) 《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俞伯平(著名作家) 我读《浮生六记》并不很早,却是好几回用这本书做语文教材,读得很细;我曾用它教美国学生,效果很好。 ——曹聚仁(著名作家) 我喜欢这本书,第一是因为作者沈三白写得很坦率真实,不论是哪一章,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作者的思想是很自由的,尤其是开头第一篇就是写夫妇生活的《闺房记乐》,而且写得那么大胆和自然……我读《浮生六记》,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一种散文来读的,事实也确是如此。 ——冯其庸(著名红学家)
编辑推荐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是一幅在平淡中活出诗意与幸福的范本。描述了作者沈复和妻子陈芸情投意舍、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名人推荐
我们看见这书的作者自身也表示那种爱美爱真的精神,和那中国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乐恬淡自适的天性。 ——林语堂 父亲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记》的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 ——林太乙 《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俞平伯 我读《浮生六记》并不很早,却是好几回用这本书做语文教材,读得很细;我曾用它教美国学生,效果很好。 ——曹聚仁 我喜欢这本书,第一是因为作者沈三白写得很坦率真实,不论是哪一章,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作者的思想是很自由的,尤其是开头第一篇就是写夫妇生活的《闺房记乐》,而且写得那么大胆和自然……我读《浮生六记》,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一种散文来读的,事实也确是如此。 ——冯其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