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甘地自传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印度]甘地  译者:叶李,简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传主甘地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一个谦虚和朴实的人,一个精神、理智、心灵上的王者,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通过几十年不屈不挠的非暴力斗争和不合作运动,赢得了自己国家的独立。也正是他的精神,给迷茫和狂乱世界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光明。
  20世纪最摄人心魄的精神领袖不怒而威以无形胜有形的传奇全球最畅销的自传作品之一。他是印度独立之父甘地,他有宗教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甘地是个属于全世界的人物,随着本书的展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后世之人大概不会相信,像这样一个有血有泪的人,曾在这个地球上走过。莫·卡·甘地是全人类良知的发言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出生与家世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童婚
第四章 做个丈夫
第五章 中学生活
第六章 一个悲剧(上)
第七章 一个悲剧(下)
第八章 偷盗和赎罪
第九章 父亲去世与我的双重耻辱
第十章 涉猎宗教
第十一章 准备去英国
第十二章 从本种姓中被开除
第十三章 终于到了伦敦
第十四章 我的选择
第十五章 做起英国绅士
第十六章 改变
第十七章 饮食试验
第十八章 羞涩给我庇护
第十九章 谎言之害
第二十章 接触各类宗教
第二十一章 罗摩赐予力量
第二十二章 纳拉扬·亨吕德罗
第二十三章 大博览会
第二十四章 当了律师又怎样
第二十五章 我的无助(1)
第二十六章 我的无助(2)
第二十七章 开始新生活
第二十八章 第一宗案子
第二十九章 头一次打击
第三十章 准备去南非
第三十一章 抵达纳塔耳
第三十二章 一些经历
第三十三章 去比勒陀利亚途中
第三十四章 更多磨难
第三十五章 在比勒陀利亚的第一天町
第三十六章 与基督教徒的交往
第三十七章 设法与印度人接触
第三十八章 何谓“苦力”
第三十九章 为打官司做准备
第四十章 宗教体验的升华
第四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
第四十二章 定居纳塔耳
第四十三章 纳塔耳印度人大会
第四十四章 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第四十五章 巴拉宋达朗
第四十六章 三英镑人头税
第四十七章 关于宗教的比较研究
第四十八章 居家过日子
第四十九章 回国
第五十章 在印度
第五十一章 两种热情
第五十二章 在孟买参加集会
第五十三章 浦那和马德拉斯
第五十四章 速归
第五十五章 暴风雨在呼啸
第五十六章 一场风暴
第五十七章 考验
第五十八章 暴风雨过后的平静
第五十九章 儿童教育
第六十章 服务精神
第六十一章 禁欲(1)
第六十二章 禁欲(2)
第六十三章 简单生活
第六十四章 波耳战争
第六十五章 卫生改革和救济饥荒
第六十六章 返回印度
第七十章 寇松勋爵的朝觐会
第七十一章 与戈克利相处的一个月(1)
第七十二章 与戈克利相处的一个月(2)
第七十三章 与戈克利相处的一个月(3)
第七十四章 在贝拿勒斯
第七十五章 到孟买定居
第七十六章 信仰经受考验
第七十七章 再赴南非
第七十八章 “失去了爱的劳动?”
第七十九章 来自亚洲的专制者
第八十章 忍受屈辱
第八十一章 鼓舞人心的牺牲精神
第八十二章 自我反省的结果
第八十三章 为素食主义所做的牺牲
第八十四章 土疗与水疗试验
第八十五章 警告
第八十六章 同当权的人斗争
第八十七章 喜忧参半的回忆
第八十八章 与欧洲朋友的亲密交往
第八十九章 与欧洲朋友的接触
第九十章 《印度舆论》
第九十一章 印度侨民的生活
第九十二章 黑瘟疫(1)
第九十三章 黑瘟疫(2)
第九十四章 火烧印度居民区
第九十五章 一本书的魔咒
第九十六章 凤凰村
第九十七章 第一夜
第九十八章 伯拉克毅然前来
第九十九章 神灵保佑谁
第一百章 家庭生活一瞥
第一百零一章 祖鲁叛乱
第一百零二章 心灵的探索
第一百零二章 非暴力抵抗和不合作主义的诞生
第一百零四章 更多的营养学实验
第一百零五章 加斯杜白的勇气
第一百零六章 家里的非暴力抵抗
第一百零七章 向着自我克制的方向
第一百零八章 绝食
第一百零九章 当校长
第一百一十章 文化课学习
第一百一十一章 精神训约
第一百一十二章 良莠不齐
第一百一十三章 把绝食当作苦修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前往伦敦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战时的我
第一百一十六章 精神的难关
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型的非暴力抵抗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戈克利的仁慈
第一百一十九章 治疗胸膜炎
第一百二十章 回家
第一百二十一章 当律师的一些回忆
第一百二十二章 法庭上的狡诈?
第一百二十二章 当事人变同事
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初次体验
第一百二十六章 和戈克利在浦那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这是不是威胁
第一百二十八章 圣提尼克坦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等车乘客的悲哀
第一百三十章 追求
第一百三十一章 坎巴庙会
第一百三十二章 拉克希曼·朱拉
第一百三十三章 建学院
第一百三十四章 左右为难
第一百三十五章 废除契约移民
第一百三十六章 靛青的污渍
第一百三十七章 温和的比哈尔人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明的不服从
第一百三十九章 撤销案件诉讼
第一百四十章 工作方法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伴们
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乡村
第一百四十三章 碰到一个好官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与劳动者打成一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学院搬迁
第一百四十六章 绝食
第一百四十七章 凯达的非暴力运动
第一百四十八章 洋葱贼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非暴力抵抗运动的结束
第一百五十章 走向联合
第一百五十一章 征兵运动
第一百五十二章 命悬一线
第一百五十三章 被迫违背誓言
第一百五十四章 奇 观
第一百五十五章 难忘的一周(1)
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忘的一周(2)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大的错误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生活》和《青年印度》
第一百五十九章 在旁遮普
第一百六十章 印穆联合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阿姆利则国大党大会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国大党的入党礼
第一百六十三章 土布的诞生
第一百六十四章 终于找到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次有益的对话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势所趋
第一百六十七章 在那格浦尔
第一百六十八章 告别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那一夜,我通宵未睡,忙着写信,忙着给布拉基索尔巴布下指示,以防万一。 我将上庭受审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地区,据说,莫提哈里从未出现过这么轰动的场面,戈拉克巴布家里和法庭上都挤满了人。幸亏我在头天晚上就忙完了所有的事,所以我才能应付这么多人。我的同事们一直都在帮助我维持秩序,因为不论我走到哪儿,那些人就跟到哪儿。 那些当官的——收税官、县长、警察局长和我之间产生了某种类似友情的东西。从法律上讲,我可以拒绝通知单上的要求,但事实上,我却完全接受了,而且我对待官员的态度也是相当尊重的,因此他们看出我并非有意冒犯他们,只是对他们的命令进行了文明的抵抗而已。这下,他们觉得放心了,不仅没有为难我,而且还帮我和我的同事们维持秩序,这充分说明了一点:他们的权威地位被动摇了。在那一刻,人们暂时忘记了对刑罚的恐惧,而被他们新朋友的爱的力量折服了。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说过,在三巴朗,没有一个人认识我,这儿的农民都很无知。三巴朗,在恒河北岸很远的地方,正好是喜马拉雅山靠近尼泊尔的地方,与印度其他地区都很隔绝,在这儿没人知道有国民大会党,即使听说过这个名字,也不敢去参加大会,不敢公开提到这个名字。可是,现在国民大会党及其党员来到了这个地方,虽然不是以国民大会党的名义出现,但却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在和同事们商量后,我决定:不用国民大会党的名义开展工作。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多做事而非追求名利;重要的是实质而非形式。因为大会党是政府和种植同主都不喜欢的名字,他们认为那不过是代表律师们互相争吵的地方,是律师们利用法律漏洞来破坏法律的工具,代表炸弹和无政府行为,代表外交辞令和讹诈。我们必须打消这种偏见。因此我们决定不提国民大会党的名字,也不必让农民知道有这么一个组织,只要他们了解并遵循大会党的精神就足够了。 我们没有以党派的名义做这项工作,所以不论公开或秘密地都没有派人到这儿,为我们做任何准备工作,帕基库玛·苏克拉没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们就这样义无反顾的投人调查,按照事先约定,我们没有对农民开展什么政治工作,他们也不知道外面还有个国民大会党,但他们接待我就像老朋友一样,这么说,一点不夸张,和他们在一起,我看到了神、非暴力和真理。 人民之所以尊称我为“圣雄”,正因为我对他们的爱,而我对人民有那么深的感情,正是我坚不可摧的“非暴力”信仰的一种表现。 在三巴朗的这一天我终生难忘,这件事不论对于我,还是对于那些纯朴的农民来说,都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根据法律,我要受审,但事实上,却是政府站在了被告席上,那个地方官员只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胜利——他成功诱使政府陷入了他原本为我设下的圈套。

编辑推荐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甘地自传》记叙了唤醒三亿人反抗精神的“非暴力之父”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传奇的一生。此传记以优美流畅、生动写实的风格对历史事件进行了阐述,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自传的文体更多地体现了甘地的个人生活、个性性格和心理分析,对于人物和情景的分析更为出神入化,读《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甘地自传》可以使读者更清晰的描绘出“圣雄甘地的真实的整体画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甘地自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0条)

 
 

  •   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一个谦虚和朴实的人,一个精神、励志、心灵上的王者,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通过几十年不屈不挠的非暴力争斗和不合作运动赢得了自己国家的独立。也正是他的精神,给迷茫和狂乱世界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光明
  •   我更喜欢这部自传的另一个名字——《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正如他所自述的那样,终其一生,甘地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他的真理,他的上帝,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政治、宗教、种族,这些他为之忙碌了一辈子的事业,仿佛只是他肩上的灰尘,他只是在不经意间背上了而已,惟有真理,是他生活的唯一主题。在英国的求学生活,在南非的律师生涯,甘地的生活都显得十分特立独行:他坚定的素食主义、频繁的绝食;他从洗衣到做饭的自力更生;他广泛的交游、广泛的兴趣、广泛的学习;他近乎过分地善良与友好;他无私的、无止境的为印度侨民的服务;他“托尔斯泰农场式”的理想家园凤凰村……我实在无法形容他的顽固与古怪,甘地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我们难以理解的艰苦生活。这不是自虐的偏执,不是借以求名的劣行,而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对真理的忠诚。回到了印度之后,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领袖,甘地把他的每一分钟献给了印度的富强。他参加所有有益于印度的事业;他不辞辛苦地乘三等车厢周游全国,体验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他组织人员服务于瘟疫泛滥地区,创建供贫苦人上学的学院;他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会、请愿。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人民的幸福,为寻找心中的终极真理,甘地不断地前行。即使是在有了“圣雄”的称号之后,他的脚步没有一丝的变化,他还是出现在任何需要他的场合,依然光着头,如同一个僧人,他还是为了别人的过错伤心,为了别人的失职以绝食惩罚自己。此时,我看不到甘地有什么事不是为了体验真理,寻找上帝。此外,甘地的坦然尤使我感动与敬服。他在自传中如实地记载了童年时违反了宗教的信仰偷偷吃肉;童婚的他少年时代纵情欲望;以及他一生中有过的种种毁誉。试问,不是真正的智者、勇者,怎会有如此的坦荡呢?以前高中历史课本评价说:甘地生活的印度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甘地的思想复杂而又矛盾。这样说让我难受。甘地当然也有缺点:他的行为古怪,如他对用土法治疗疾病的坚固信仰;尼赫鲁对甘地也下过“专制”的评语。但请不要说他脑子里的东西充斥着矛盾,因为他的眼睛如星星般闪亮。与其说甘地是个伟大的领袖,毋宁说他只是一个尚未长大的赤子。他有一个孩童的天真和坚定,试图在大地上建立完美的天国:和平、宽容、纯洁和爱。即使种种挫折与不幸也无法让他放弃他的信仰,因为那是真理。一个瘦小的老人,宗教般的守着自己的理想,就这样坚定地走在路上,永不停息。我们只能肃然起敬,面对如此伟大的人格。(说明:买这本书以后我竟然看了3个月!然后写了这些文字!真理永不磨灭,真理和金子一样永远发光而不是反光。)
  •   很真诚,很感人,我中间哭了好几次。第一次知道他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只是记住了个名字和“非暴力不合作”。大学看了电影《甘地传》,哭得一塌糊涂,就跑到图书馆找他的传记和相关资料看。别人写的关于他的介绍,都不如看他自述。一个伟大的人,特别是关爱他人,心中装下世界的人,敢于暴露自己的真实内心,尤其是缺点。比他人的讲述更可信。是一本可以送给朋友的好书
  •   所有的伟大和渺小都在自己的内心里,一个如此的神,用其生命的光芒,照耀了人类文明的天空,甘地,你不仅仅属于印度,你属于整个人类。人来到这个世界,从最初的蒙昧状态到认清事理,生命到底应该在那一个轨道上运行?我们为什么被别人统治?我们的幸福是什么?去哪里寻找生命的最终意义?一定要去实践,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一定要释放自己生命的光芒。人最终只有一次,不能在人云亦云和庸庸碌碌中渡过,苦乐在心,超凡脱俗,最终可以超凡入圣。
    如果你选择伟大,你就要去体验。
  •   才看一半,但是甘地确实很伟大,他的意志力真的很坚韧,这是我们缺少的。对宗教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甘地是印度教徒,但是可以看到他不是盲目信教的人,他对多种宗教进行过比较,而且将宗教应用在生活中,发扬了宗教的教义,更多的展现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说他的精神其实也是一种宗教,适合广大无神论的国人学习,最起码我是打算将他的精神作为我的信仰。
  •   甘地自传也写的很好,很喜欢看伟人在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写的详细,喜欢
  •   甘地事实上是我的第一位偶像。从来没有这样地喜欢过一个人。或许只有心怀愧疚才能读懂他吧。真的是很伟大的人物。
  •   甘地自己写的自传,大家从书中亦可感受圣雄的力量!
  •   甘地就是人间耶稣。他的世界观,他的克制欲望,他的精神,感染了整个读完书后的我。
  •   有些观念,实行一时可能是轻而易举,但是坚持一生,真的很难,所以甘地,坚持了他的信念一生,遇到的困难真的我们这些人不可想象,但是成为伟人,成为圣雄的他,的确是这样坚持了一生。
    我们很多东西要学习要坚持,人如果失去了坚持,那么做人的意义是否也会失去?
  •   甘地的电影看过,第一次买他的书,翻开的感觉就让人兴奋,很值得买的书!!!
  •   看到很多西方人都很崇拜甘地,买来看看。
  •   看完这本书,很震撼,更是非常感动。很佩服甘地的所作所为和他强烈的责任心。他是真正的英雄,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   书里面的内容旁征博引,讲了甘地的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让你真正走近这位圣雄,书的性价比高
  •   这是一本顶级的好书,甘地用他的智慧征服着那些善良的本性
  •   很喜欢甘地的宽容和智慧
  •   早就听说过甘地,一定要好好读读。
  •   一代胜雄甘地
  •   真的很伟大啊 而且还写了很多一般名人会掩盖掉的东西 非常敬佩 希望可以践行非暴力不合作
  •   书的质量很好,人物自传写得也很好
  •   一提圣雄二字,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全世界人对他的评价如何已经足够,他是什么样的人物,各位独自去体会吧。
  •   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他,读传记让人思考很多
  •   一个人,一位伟人,竟如此的谦卑,这种谦卑让许多人惭愧。
  •   看伟人的书,犹如和伟人交谈,值得阅读
  •   非常好的一本书,拿起来一看就吸引我,书中内容真实、感人,愈加体会到信仰是多么的重要。
  •   好书,敬佩的人
  •   还未看完,但很吸引人
  •   一本好书、一位圣人,建议心灵浮躁的现代人们闲暇之余捧起来一读。
  •   不错的书,心灵鸡汤
  •   伟人的书值得一读!
  •   还没看呢,这次网购最值一提的就是快递公司了,不过后来顺利解决了,很好!当当加油!
  •   是本好书建议认真读!
  •   还没开始读,翻了翻,感觉不错
  •   中国如果是佛教国家。。。。。。。
  •   就是书在运输中被磨坏了,已经是第二次了。
  •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很多理念和行为方式。
  •   不过,不是我想看的那个版本,这本书没有前言,也没有译者序,感觉很突兀,
  •   喜欢本书,刚开始看
  •   初次在当当上买书,感觉很不错,自己买的书也很满意。
  •   挺好的书,留着慢慢看,孩子以后也可以看。
  •   我的老师专攻心里学。所以一直从当当买书。
  •   看一遍电影,再看书~~~非常喜欢
  •   很好 书很好 书很好 书很好 书很好
  •   这边书很好,慢慢研究
  •   适合阅读的文字大小 书很轻 方便携带
  •   很好呢,好看
  •   朴实无华的一本好书
  •   圣雄不愧为圣雄、优点很多。敬佩!
  •   长度少于10字的评价得不到积分,这个规定实在是无聊~~
  •   很好,当当网的确不错
  •   东西不错,很可能是正版
  •   非常不错的图书。。。很好看。。体会到很多
  •   还没细看,但感觉还不错
  •   很好。是大开本的。
  •   感受圣雄的能量,拜读,尊重。
  •   很受影响
  •   還沒開始讀,應該不錯
  •   版本适合中学生
  •   非常好,还有图画!赞!
  •   书页质感很好,看起来很舒服。
  •   给儿子买的学习推荐书目,和孩子一起看
  •   很好看,很受教育
  •   这本书记录了圣雄甘地的点点滴滴,无处不透露了甘地对待人处事的睿智。但纸张有点小瑕疵,总体满意。
  •   一直都很佩服甘地,瘦弱的身躯却有着极其伟岸的灵魂!!他的身体力行,让无数人获益。他的执着坚持,给无数人力量!这样一个无私的大人物,值得好好学习。
  •   还没有看完,但是不管怎样,甘地的作品还是要看一下的。
  •   印度的伟人!
  •   甘地自传(新版)
  •   一般,算满意
  •   偶像甘地
  •     甘地是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的食物主要是新鲜水果和干果。没有肉食,甚至没有牛奶,生活至为简朴,行文波澜不惊,似乎根本无法和那个被尊为“圣雄”的历史伟人联系在一起。可他确实是,就是那个甘地。也只有印度那样的土地才能出产这样的圣人吧?而我捧着这本书,除了地名和人名有时被弄晕外,感觉就象和一位最真诚的朋友在对话。
  •       1999年,《时代》杂志评出了20世纪风云人物,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评为第三。而甘地的景仰者之一、20世纪风云人物第一的爱因斯坦曾对他做出中肯的评价:一位不靠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本民族领袖的人;一位不是凭借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技术装备,而是纯粹依靠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而成功的政治家;一位一贯反对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智慧与谦逊、果敢与坚定的人;一位将全部力量都用来推动民族崛起与改善民族命运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残暴,并在任何时刻都不屈服的人。
        自传不是历史
        选择《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是出于填补历史空白和探索反抗精神的目的。我迫切想要了解圣雄甘地是如何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是如何带领印度人民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他在南非到底进行了哪些活动……以及圣雄是如何成为圣雄,他是如何养成坚韧的性格品质,甘地到底有怎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成长历程……
        然而在逐渐进入甘地的世界的时候,我却迟迟不能对之前的疑问有很好的解答,尤其是南非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而当我阅读过半的时候,书中的一句话却点醒了我“自传不是历史”。于是我开始笼统思考这本自传的内涵,摒弃了为了连贯历史事件而迫使自己牢记书中出现的复杂庞大的人名和地名的阅读习惯,直到翻完这本承载着个人磨难与民族兴衰、见证与实践真理的写照的书后,我才理解为何这本自传的副标题是“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这本自传可以用两个词归纳“真理”与“非暴力”。甘地一生所践行的所有活动,也正是为“真理”和“非暴力”信条服务的。“非暴力”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实践“非暴力”的方法是“坚持真理”。
        圣雄之所以为圣雄
        所有被载入史册被历史铭记的人都注定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甘地的不平凡,甚至难以让未来的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但并不是每个不平凡的人在少年时都被打上“天才”“圣人”的标签,甘地的年少的时候也同其他普通的孩子一样,他认为印度的童婚习俗理所当然,他逃避体育课程并认为体育与教育无关,他也不喜欢练习书法还自以为是地认为书法不属于教育……但是随着他思想的成熟眼界的开拓,他才改变了少年时的观念,他认为荒唐的早婚毫无道德依据,体能训练与智识的培养应受同等重视,糟糕的书法可以认为是教育的不完善。
        那么到底是什么塑造了这位现代印度的“国父”呢?我想大概是“宗教信仰”与“法律背景”了。最初的印度教信仰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之后对宗教的理解是在与各种宗教信仰人士的交流与宗教典籍的阅读中形成的,而正是宗教信仰的目的——自我实现,使得甘地开始了他为人民和民族斗争的道路。而他的法律背景,也正是他踏上南非这片土地并开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端,他在南非体验的经历加上他的法律背景,提升了他的理解力,强化了他运用证据的能力。因此,他才能在一次又一次“非暴力”中运用言语的力量和群众的信念为人民争取权利。
        信仰及其他
        书中用了极大篇幅来描述作者的宗教信仰,我记得在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派问作家相信哪个故事,作家回答第一个,派说“那么你追随上帝”。有信仰的人更倾向于美好的结局,他们相信人性的善良,他们对错误的想法和行为进行忏悔,净化心灵。
        甘地信仰印度教,他用他的信仰指导生活中的一切:饮食、禁欲、处事、待人,还有生死。信仰也并非易事,在甘地看来,用信仰克服内心微妙的情欲比用武力征服外部纷乱的世界难得多。最初的宗教情怀来源于保姆为消除小甘地恐惧而念的“罗摩呐摩”,随后宗教在甘地心里内化成了真理,真理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神灵。在甘地心中有一个看法是不可动摇的,即道德为一切事物的基石,而真理又为一切道德的本质。在此可以看出,甘地的信仰与他的法律背景有了天然的共通,法律为了寻找事实,而事实即真理。我们一旦追随着真理,法律自然就会站到我们这边。
        阅读这本自传的一大阻碍在于我常常怀疑,甘地说怀疑就是缺乏信仰或信仰脆弱的结果。当一个已坚信科学的无神论者去尝试了解宗教是十分痛苦的额,他必须探索宗教信条的内涵与外延,又自觉地将宗教与已内化的科学素养相互比较,甚至尝试用科学解释宗教。也许两者可以并存,但二者是否可以互溶?或许在进入一个新邻域前,我们应该先放下根深蒂固的观念,抱着接受的心态。我想我们不必排斥宗教,而将宗教所传递的信、善、美变成生活的态度。
        非暴力不抵抗
        甘地最早的非暴力体验是在他仍是个懵懂的孩子时,他偷了金子后觉得不安并向父亲坦白恳求他的饶恕,父亲读完甘地的悔过书后泪水不住地流。那天父亲那些慈爱的珍珠般的泪水,涤荡了甘地的心灵。那不止是父爱,更是纯粹的“非暴力”。于是,这颗种子在父亲泪水的滋润下成长,当以“非暴力”包容一切时,任何事物都会改变,它的力量是无限的。
        甘地也曾参加过战争,他曾为战伤的士兵护理,也曾招募过士兵参加战争,而这并不与他的非暴力理念相冲突。“非暴力”狭义是指不杀生、不杀害,进行文明的抵抗,在多数时候甘地都是采取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一系列亲身体验、访谈、材料收集、立会、宣传,用真理和事实争取权利,用爱去感化“暴力”,文明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最困难的部分,文明不是指斯文的外表,而是对敌人也有一种内在的善意。而广义的“非暴力”更是超出了个人的能力,它的原则是维持所有生命的统一,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做到不杀生,只要他依然是社会中的一员,就会不可避免地卷入社会本身为存在而进行的杀戮中。一旦出现战争,一个信仰“非暴力”的人的职责就是阻止战争,但事实上一个人是无法承担这种责任的,也是没有力量、没有资格抗拒战争的,他能做的就是参与战争,同时竭力把他自己、他的祖国和整个世界从战争的伤害中解救出来。
        在之后践行“非暴力”时,甘地也曾走入过如“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后来他明白,一个非暴力不合作者应该自觉地遵守法律,因为他将其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只有当一个人小心翼翼地遵守法律时,他才能判断哪些法律是好的、公正的,那些是坏的、不公正的,也唯有如此,他才具有采取有限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权利,这个必要的限度是不可逾越的。
        得道者多助
        甘地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在他的自传中,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名,而这些人都是在他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当然,在这些名字之外,一定还有更多的人因为甘地的人格魅力而给予支持。我们可以想象,在甘地进行生命中最后一次绝食时,整个印度都高呼着“拯救甘地”的口号,各教派与各界领袖代表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拯救甘地生命委员会”,数十万人举行聚会,为甘地祈祷。甘地之所以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与爱戴,离不开他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道主义宗旨,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挑战权威与规则。
        关于教育、公共卫生、医疗
        常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打破种族歧视及种姓歧视之前,除了固定思维中传统的歧视外,印度四大种姓人群对“不可接触人群”及南非白人对“印度侨民”的歧视也确有其他原因,例如他们不讲究卫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所处的地方总是脏乱差,传染病流行,而因为受到的教育低,所以他们素质不高,较多人甘于平庸的生活,也没有意识去争取权利,这种愚昧造就了他们的生活。
        有个信仰佛教的认识了近十五年的朋友最近在尼泊尔旅行,她总能在巴士停靠点见到拿着乐事求买的孩子,他们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她,她说,这不应该是孩子们的童年,这时候的他们应该在田间玩耍,在阅读,在享受母爱,而不是为了生计在遭遇陌生人的冷嘲热讽,世上受难的人数不尽,物质上的给予跟不上贫穷的速度,需要更多的人去做心灵的公益。我对这一观点提出过质疑,我也问自己,是否心灵的纯净能改变贫穷,答案是令人失望的。就好像印度千千万万的信徒,为什么他们之中只有一个甘地,造就甘地的除了他的信仰,还有他的教育。因此,要改变贫穷落后,非教育无疑。什么是教育,教育不仅是文法、算术,教育还要对一个人行为习惯素养的养成负责。三字经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甘地是个格外重视公共卫生的人,这个习惯是他在英国留学期间养成的。在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帮助外,甘地还尤其注意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他在比哈尔发现农村很不卫生,路边堆满了污物,水井周围泥泞不堪、臭不可当,村民许多都得了皮肤病,于是就做了很多卫生清洁工作,改善生存环境,还请来了医生为居民服务。教育、卫生和医疗,也是甘地尝试改变居民原有不堪生活的开始,他的改革不仅始于革命,更始于新思想新行动。
  •     这本自传写于1929年,距离甘地被刺身亡还有18年,由于对“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给人一种进行时的感觉。虽然是序时记录,但因为有取舍,而且省略掉了一些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经历,甚至是应该予以浓墨重彩的事件,读起来有一种跳跃感,不连贯,有时候读着读着他就会说这件事在什么什么书里介绍过了,在这里就不再敷述,俨然一部阅读指南,又有点自我推销的嫌疑。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言语比较啰嗦,不象电影截取的演讲那样文采斐然,写得既谦卑又自恋,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也许哪一个都是真实的甘地,自认为追求真理的人嘛,没有一些偏执,一些自以为是,恐怕也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原本怀着无限景仰和一份莫名的亲切,读完之后发现这老头儿也不是那么可爱。其实伟大的人从来都不可爱,只可敬!
      
      当初看完电影《甘地传》,心潮澎湃,觉得它简直是我2012年看过的最佳影片,虽然拍摄于30年前,但画面、音乐、叙事一点也不老气,宛若今天。非暴力不合作犹如神迹,在没有信仰的中国不会显灵。而印度独立33年后英国能够拍摄出那样的电影,同样让人钦佩。第二天就从亚马逊订了这本《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甘地自传》。其实不太想读自传,总觉得难免主观,且言多必失,但不管自传他传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公正,况且国内也没有别的甘地传记可供选择。真是恨死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几乎每一页都塞满了各种照片和名人名言,对阅读绝对是一种干扰!到后来对于这些名人名言我只有直接忽视,略过不读了。
      
      甘地的种姓是吠舍,并不是婆罗门。刚到伦敦的时候,朋友告诫他不要像在印度那样叫别人Sir,在英国这是佣人对主人的称呼。想起我去班加罗尔出差,在餐厅、宾馆和大街上被人Sir,Sir的叫,心里还是很受用的,比国内别人叫你先生听着要舒服很多,尤其是碰到长得很cute又善解人意的waiter的时候。
      
      在1890年代通过英国的律师考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年举行四次考试,只有两项考试内容,罗马法和普通法,罗马法的通过率高达75%,当时一些连英语都不算精通的印度人漂洋过海就是为了求一纸资格证书,镀一身金,然后当海归。然而通过了执业资格考试也未必代表有能力执业,所以当甘地到南非帮助客户打官司的时候,心事重重,并不像电影里展现的那样踌躇满志,而且他始终戴着印度头巾(除了在南非最高法院受限被要求摘除),不是火车上那一幕中免冠西装革履的精英装扮。他确实被乘警抓着手推出了头等车厢,行李也被扔了出来,但是否摔了个脸朝地就不得而知了。显然电影的表现形式要更戏剧化一些,也不排除夸张的可能性。
      
      甘地最得我心的,除了发明非暴力不合作这种抵抗方式之外,就是作为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对不可接触者(贱民)制度和印度人不讲卫生的习惯持批判态度。在宗教方面,甘地思想开明,虽然自己是印度教徒,但既不墨守成规(如不可接触者制度),也不强求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人改弦易辙,总体上反映了一种兼蓄并包的气度,只是在民族主义上还是略微显得有点狭隘,但放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中也情有可原。题外话,如果说人种、民族、血统、宗教甚至方言是一条连结人与人的纽带,那性取向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具备这种功能?有些纽带牢靠,有些松散。因为宗教、民族问题,昨天邻里和睦今天相互残杀的事件在人类历史上不断上演,想不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都不行。
      
      甘地把耶稣与佛陀做过一次比较,很有意思:“看,乔达摩多么慈悲!他的仁慈并不限于人类,而是推及到一切生灵之上!当我们想到那快乐地蜷伏在他肩头的羔羊,怎能不叫人充满爱心?可是在耶稣身上,却看不到这种对于一切生物的爱。”
      
      甘地也不提倡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这一点与基督教倒是暗自吻合。他说:“一对夫妇若是明白这些道理,就永不应当为满足情欲而过性生活,除非是想要孩子。有一种观点认为性欲是一种独立的生理功能和必要的生理需求,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依我看,这观点相当无知。”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禁欲主义者,甘地的修行不知到了第几层?
      
      成就一个伟大的灵魂必须有人为之做出牺牲。圣雄牺牲掉的是他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对妻子的严格控制(他可能自己没有意思到),不让儿子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及自谓的水疗、土疗实验,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实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灵魂,甘地却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喜欢替老婆孩子做种种决定,有时候顽固自大得不近人情,而且他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种人太可怕了。真想骂一句贱人,自己年轻的时候吃过肉,儿子病重,医生建议用鸡蛋和鸡汤补养身体,他就要坚持宗教信仰,死活不肯了,而他自己病得快不行的时候又两度喝羊奶……
      
      饮食男女真的不是小事,就拿忌口来说,印度巴布在自传里来来回回唠叨了N遍,可见信守承诺不易。吃饭是人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不论何时何地,痛苦、欢乐、疾病、健康,若能始终坚守如一,不茹荤腥,绝对可以算人生一大成就。什么是荤菜向来有种种歧义,在英国有些人把鱼排除在荤菜之外;有些人则把一切动物肉类视为荤食,但不包括鸡蛋;最严格的是把鸡蛋和牛奶也视为荤腥。印度有许多吃素的胖子,一来因为不禁奶制品,二来因为晚食早睡的生活习惯。据说吃素可以降低性欲,蛐蛐儿以自己的体验含糊地认同了这种观点。甘地则觉得喝牛奶使禁欲变得困难,他不喝牛奶的另一个原因是觉得人们在挤奶的时候给牛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并不是所有的印度教徒都不吃肉,但印度教徒基本上都不吃牛肉,因为牛被视为神明。不知道印度素食主义家庭怎么向小孩子灌输不要吃肉的思想?甘地的朋友曾有食肉强国的说法:“我们的民族之所以羸弱,就在于不吃肉。而英国人之所以能统治我们,正因为他们食肉。你知道我身体强健,跑步也快,那就是因为我也吃肉。吃肉既不会长包又不会长瘤,就算偶尔长了,也很快就好。”这样看来,似乎在印度曾经流传着吃肉会长包长瘤子的谣言。
      
      关于誓约与誓词的解释,我很赞同甘地的体会。不管誓词多么明确,人们总能按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加以扭曲。甘地提出两条原则:第一条应当遵循的金科玉律,即坦诚地接受监誓者对于誓词的解释。如果可能存在两种解释的话,接受弱势那一方的解释。但甘地自己也不能始终遵循这两条原则。当甘地病重医生建议喝点奶的时候,他终于妥协喝了羊奶。事后甘地自己承认他只是遵守了誓言字面上的意思(他曾对母亲许诺绝不喝牛奶),而违背了誓言的本意。
      
      甘地对于自己成为别人盲目崇拜的牺牲品早有领悟,对于群众运动他也是心明眼亮:群众只喜欢搞一时激动人心的运动,而不喜欢埋头苦干参加建设。当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变得失控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撑控力,一把火点着容易,扑灭难,即使亲自现身劝说,也没有人听他的。然后他才使用必杀技――绝食,一场席卷全国轰轰烈烈的暴动居然就停息了,只是这些自传里都没有提。
      
      英国人也很逗,死要面子。甘地发起一个文明不服从的行动――售卖禁书,很成功,重新印刷的禁书《印度自治》和《人人幸福》很快销售一空。英国政府看堵不住,就宣称原来的禁书没有出售,这次出售的禁书是新版本,出售新版书并不违法。这结果让想犯法却被宣称没有违法的甘地很失望。
      
      1947年8月,印度人民终于把英国人从南亚次大陆赶了出去,印度独立了。同时独立的还有巴基斯坦。国父甘地看着儿子分家,却无可奈何。
      
  •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这本书是如此的平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描述,也没有什么励志的言语,或者是教导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内容,完全是甘地真实的自述,他也没有站到教导者身份来说教,只是描述自己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还很零散,有时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事情。
       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自律,甘地一生都保持了对母亲的誓言,永远不吃肉类食品,甚至牛奶也被他列为了肉类。无论生病有多么厉害,即使医生以恢复健康为由,他也没有打破誓言。甘地的自律让人感到震惊,这让人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人。
       其次,读了这本书,对素食有了新的认识。以前认为素食者何必强迫自己只吃素菜,现在理解素食对人是有好处的。素食能帮助我们减轻对欲望,能让人感到清新。最近也尝试每天吃素食,感到肠胃也没有之前的难受。
       我从这本书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两点,读书读少了,感悟也就这么点。
  •      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感觉。年轻的甘地有不少缺点:沉迷于肉体的享受,对女性,主要是他老婆,有很强的控制欲,曾经偷过东西。所有这些给我的感觉,甘地要和大家表达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没有谁是特别的,在你们眼中所谓的圣雄,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有七情六欲,但只要有一颗向往真理的心,每个人都可以与上帝取得联系。
       但怎么提升,怎么向真理的上帝接近,甘地给了我们两种方法,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外在的包括了改变饮食习惯,比如素食,进食时间限制等,以抑制肉体上由于吃肉而加强的欲望;回归原始生活的凤凰村,不要被身外的物质蒙蔽了心灵,体验与大自然相贴近的生活;还有就是个人觉得不太科学的土疗法,水疗法等一些治疗方法,个人觉得甘地所做的实验,在现在科学看来似乎不太科学,虽然在甘地身上起了作用,但一来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变量,二来不知道是否可以推广,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但在我记忆里面就主要是这几点。而所有的外在的做法,都是为了内在的心灵所服务的。素食是为了抑制甚至消除肉体上的欲望来达到心灵的纯净,回归肉体上原始生活是一个更加丰富心灵上的生活,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在心灵上取得自身的解脱,不去恼恨谁,不自高自大,和其他人平等,自身的谦逊在甘地这本自传的笔锋上面体现得很彻底,连我这个没有什么文学感悟的人都能感受得出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对真理的渴望,追求真理是人生的最高信条!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做的,违背真理的事情,甘地拒绝为之。
       甘地因这种不恼恨谁,谦逊的个性,又不向统治阶层低头,让他极力不懈为底层人民从上层社会中争取平等的权利,而又不在争取过程去恼恨任何一个不接受他要求的统治者,和平地继续非暴力不合作的抗争,比如出必杀技,绝世!这个真让统治阶层没办法。在漫画《守望者前传——笑匠3》里面有一个场景,美国街头上一群黑人在非暴力游行争取自己的权利,由于他们不打砸,非常和平地游行,因此警察拿他们没有办法,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去镇压他们,这时候笑匠,作为警方这边的人,出来把一家商铺砸个稀巴烂,里面所有的商品全都暴露无遗,这时候游行群体收到了刺激,开始进行砸,强活动,警察也有了理由去镇压他们,问题顺利解决。因此,我非常佩服甘地,可以以自身行动,心灵的力量,让印度,南非的人们非暴力抗争到如此地步,虽然不是从来没有暴力,但在大多数抗争的时候就连被打印度人们都没有还手。这是如此让人敬佩的力量。记得有一次人民反抗中出现了暴力,甘地为了替人民赎罪,并呼吁人民不要再暴力抵抗了,所以决定自己进行绝食21天(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可以看到,甘地的威力有多大!
       说说甘地的绝食!甘地喜欢绝食!以前听到说甘地在监狱中绝食以反抗,哇塞甘地好大的牺牲,以自己生命为代价来抗争。但看完这《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之后,甘地完全就是享受绝食的一个人,因为绝食能让他更接近真理!而甘地绝食反抗的方法,其实就近乎于别人做了不对的事,我来绝食帮你赎罪,让你觉得内疚,然后你就会改了!这就摆明是伤害自己,让他人痛苦(是让他人真正感觉自己的过错)!这招高!真高!特别是在媒体作用不小,世界人道主义当道的年代!
       最后,谨以我这篇凌乱无序的感悟来向甘地致敬!
      
  •     怎么说呢?
      
      感受一:甘地爷爷真的很能写!!这本书我从5月读到6月。书一共快370多页,那可是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370多页啊,绝没有水分的!!
      
      感受二:看晚了,至少晚读了5年。
      
      感受三:甘地真的了不起!!
      
      
      
      首先,觉得甘地真的是个很坦诚的人,他的书里剖析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包括对自己的错误也能够坦诚,让后人去评判。觉得真的是至圣之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吧。或许,最伟大的人应该是能够将自我降低到0的人。只有能够舍弃小我,才能够去追求真理。我不求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希望能够向这个方向努力。
      
      摆脱对物质的过分依赖是解放精神的必要途径。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能够将对物质的要求降到很低,并能够对人对己都坦诚和公正。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做到他们一样,但是,我很幸运,能够在生命中结识这样美好的人,让自己能够有鲜活的例子去比对自己。
      
      素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记得大学时候,系里头有一位教授,很受人尊敬。她曾经在学生中间宣传素食主义,主要是从健康科学还有对于动物的人道主义角度上。那个时候,素食对我来说感觉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想,可能是因为自己还不懂得精神的力量。现在,做到一天或者几天不吃肉对于我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在这里,我不想细述我的原因,但是我想说,素食之后,让我觉得对自己更加有控制的力量,而对人生也有更多的掌控之感,内心也有更多的平静了。或许,真的当我们能够摆脱这些肉体上的诱惑之时,才能清楚的看到自己需要什么吧。如果,在读我的文字的人有心的话,可以读一下甘地的这本书,尝试3天食素,或许感觉会很不同哦!
      
      ”真理是世界上唯一的神灵“。我觉得在我们的教育中,过早的将”神“的概念定的狭隘了,为了统治所有人的精神和意志,似乎统治者们过早的用唯物主义杀死了各种异教。我相信共产主义的合理性,但是我觉得所有宗教中都充满着真理和最基础的自然法则。而且,我相信,有一种宇宙的规律、一种伟大的力量是目前人类没有办法领悟和解释的,而它其实就是各种宗教里的“神”。科学其实也是一种信仰,对于宇宙规律的一种解释罢了,它也同样的很不完善。而很多科学家,在晚年都相信神,比如牛顿,而这一段,早在中学的政治教科书里面就被否定掉了。
      
      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抵抗,让我不禁也联想到了中国,联想到在抗日或者内战期间这种做法是否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如果真的可以,可能抵抗的时间会更长,但死亡的数量或许会减少很多,但是应该不至于像今天这样,社会里有那么多物质的天堂和道德的荒漠并存的地方。
      
      不管怎样,我相信,如果我没有办法改变别人,至少,我可以做好我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我也相信,“不要对人性失去信心。人性就像汪洋大海,即使大海中有几滴脏水,但大海并不会变脏。”
      
      向甘地致敬,向所有心存美好的人们致敬,更向我周围的那些美好的人致敬。
      
      
  •   dodo最近睇好多书
  •   haha哩本书睇咗有一段时间,最近研究科哲,扫书扫得比较快~
  •   交流qq2462251922
  •   写的很赞!希望LZ以后可详细谈谈素食主义~ 倒数第三段的假设不认同。
  •   说的很好,但我还是不吃素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