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香草美人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金道行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是屈原二千三百年后的读者。我从年轻时起,大半生都在屈原出生的下里巴人发祥地读他的作品,每每用心去聆听心。读到了古稀,我还想写出自己的读书笔记。    ……    屈原的人格是矛盾的,他愈到后来愈陷人人格的矛盾。用精神分析通读屈原作品,读出了他在《橘颂》时期少年意气式的原始自恋;《九歌》时期则陷入婚恋的狂热;在《天问》时遭到婚恋的挫折,转而对女人反感。于是,到《离骚》时崇父情结达到高峰。他自恋而又自卑。怀抱美的理想而又与现实脱节。他恃才傲物,仿佛刚强,却很脆弱。他不齿于阴阳两面,却又不会审时度势。他空怀“美”的理想,却与现实矛盾。他坚持独立的人格,但又害怕孤独,非常计较君王和别人的理解。他有时也很果敢,但面对“远逝”和“死直”,却又“犹豫而狐疑”。综观屈原一生,早期陷人极端的自恋与美人之恋这两个中心的矛盾中,后期他又钻进自恋与忠君的两个中心的矛盾里。总之,屈原终生都处于两个心理中心的矛盾,它们不能调和、不能统一,在心里打架,以致一生痛苦,不得安宁。班固说屈原“露才扬己”,闻一多说屈原“最突出的品性毋宁是孤高与激烈”;我觉得这都很确切,但却只看到了一半。孙次舟说屈原“天质忠良”,“心地纯正”,及“忠款与热情”[4.252.]我觉得也很中肯,但也只说了一半。我认为,屈原的人格乃是“孤高与激烈”和“天质忠良”,‘‘心地纯正”兼而有之,并且矛盾着、抵牾着、冲突着,以至拼命地压抑,在痛苦中煎熬、挣扎。屈原活得太痛苦,他的痛苦只有向他的诗倾吐。屈原终于精神崩溃,“怨怼沉江”,他成了政治迫害狂。但从精神分析读他的自杀,未尝不是人格矛盾的必然。屈原的死是人格的悲剧。    我读屈原作品,除了用精神分析以外,还把屈原及其作品放到下里巴人的文化背景下考察。我在巴人发祥地工作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我似乎见到了巴人的热血在屈原心中及其楚辞的字里行间流淌,这是内在的精神血脉。尤其是以《天问》为代表的不羁的越轨思维,和以《离骚》为代表的“酒神精神”,以及真诚地抒写自我的勇气,仿佛都从巴人的血脉中来。屈原的人格弱点似乎也与巴人的精神血脉不无关系,如他就耿耿于怀自己的“身之贱贫”。于是,我的书里不惜花费很大的力气寻觅下里巴人的足迹,希望有助于对屈原的精神分析。    对屈原进行精神分析,以屈原为镜子,可以审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及其定位。中国知识分子有的是热情,有的是才华;但始终没有健全成熟的人格,以致常常出现自我错位,才华横溢而昙花一现。两千多年前的屈原,以他的文字和生命,提供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精神财富。他不是神,不是圣;他是人,他有七情六欲,也有人格弱点,更有人格矛盾甚至冲突。他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我的《读屈十五小品》,就是以屈原为典型,慢慢说到知识分子的人格启示上去。用精神分析读屈原的24篇作品,读出了一个人间屈原。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打破两千年“屈学”模式与局限的书!
 本书第一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去解读屈原、解读楚辞,第一次将两千年来被送上神坛的屈原还原为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人;一个自恋与恋君永不协调,灵魂永不安宁的人。第一次提出“美”是屈原争鸣于诸子百家的一家。他的美虽然失败了,但他写成了诗,他成功了,他成了中国和世界的第一个以美为最高理想的抒情诗人。第一次从屈原故乡的大量民歌中、从巴人的图腾崇拜、婚丧习俗的研究思考中,找到了屈原与巴人的心灵感应,读出了楚辞与巴文化的水乳交融,从而认定楚辞应为“巴楚辞”。

作者简介

金道行(1937-),武汉市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写作心理学研究,同时也写随笔。出版的专著有:《中学作文技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写作心理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写作心理探微》(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作文心理素质教育》(文心出版社,2002),《文心探珠——文学写作心理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人人写作》(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发表论文、随笔200余篇,其中《论下里巴人》、《论艺术思维》、《文学创作的心理冲突》等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本书部分章节在网上发表引起热议,并被评为“最值得阅读”的博客。

书籍目录

读出一个人间屈原(代序)
 一屈原是精神分析的极好典型
 二屈原全集与屈原全人
 三屈原的人格分析
 四屈原的人格悲剧
A卷:屈原全集意译
 屈原自传(屈原作品摘录与意译)
 第1篇青春颂(《橘颂》意译)
 第2篇迎神曲(《九歌·东皇太一》意译)
 第3篇太阳神曲(《九歌·东君》意译)
 第4篇云神之恋(《九歌·云中君》意译)
 第5篇湘君恋(《九歌·湘君》意译)
 第6篇湘妃恋(《九歌·湘夫人》意译)
 第7篇神女恋(《九歌·山鬼》意译)
 第8篇命运之神(《九歌·大司命》意译)
 第9篇爱之神(《九歌·少司命》意译)
 第10篇洛神恋(《九歌·河伯》意译)
 第11篇送神曲(《九歌·礼魂》意译)
 第12篇英雄颂(《国殇》意译)
 第13篇楚魂归来(《大招》意译)
 第14篇怀疑赋(《天问》意译)
 第15篇牢骚赋(《离骚》意译)
 第l6篇忠的辩白(《惜诵》意译)
 第17篇美人怨歌(《抽思》意译)
 第18篇美人之恋(《思美人》意译)
 第19篇流浪江湖(《涉江》意译)
 ……
B卷:我看香草美人
C卷:我听下里巴人
D卷:读屈十五小品
E卷: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本来是想把心中的忠诚和郁结写成一首《离骚》,呈送到君王面前,坦言我的心志。然而,岂料被上官大夫当场把诗夺去,并断章取义,抓住其中大发牢骚、冒犯君王的话不放。君王因此气急败坏,似乎我犯了弥天大罪。从此我又断了路,想退而不语。可是,我的心愈加没有人知。提起这场“《离骚》诗祸”,我就忧伤愁苦。因此不惜再写一首《惜诵》,抒发我的冤情,为我的忠心辩白。如果我的诗不是忠心耿耿,可以向苍天赌咒!我被放逐出了宫廷,像一只小鸟从南方飞来,栖息在汉水北边的荒野。这一只鸟儿美丽而可爱,可惜独自离群到异乡流浪。想起郢都的路程多么遥远,在梦中我的灵魂一夜飞回去了九趟。这是我被第一次放逐,《抽思》就是这时的作品。我思念心中的美人啊,你是我的理想!江湖流浪,我为你擦干眼泪,望穿秋水。媒人绝了,道路断了,满腹的相思我真担忧化成泡影。忧愁和冤屈在我的心中壅塞,压抑积郁我无法宣泄。通宵达旦,冤情难申。于是我又写了《思美人》。后来(楚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我又第二次放逐南方的蛮荒,一大早就悲哀地渡过长江而去湘江。当登上武昌的高岸时,回望远去的故土,秋冬的寒风令我喘息。早晨从枉渚启程,晚上才到辰阳歇息。到了溆水之滨.我徘徊而犹疑起来,心里迷惑要往哪儿去啊?哀叹我的人生太多忧患,竞来到这深山里幽居。在这里我写下了《涉江》。回想来江南的那年仲春,我离开故乡郢都,沿着长江夏水流亡。甲日那天早晨,我走出郢都的国门时,不住地长叹。回望故都高高的梓树,我的泪水如雨雪纷纷飞流。船过了夏首向西转弯,我想最后看一眼国门,然而已经看不见了……谁知这一去匆匆就是9年,我再也没能回到故都,长江夏水也不能回头。我为庙堂哀思,于是抒写了《哀郢》。新年来了,春气萌萌,我独自流放在南蛮异乡,极目千里,怎不触发我伤心至极!又到了招魂的时候,于是我便为自己写下《招魂》,呼唤“我魂啊!回来吧!”我已经彻底失望,决心一死,让我的灵魂跟我一起为流落江南而哀伤!我作出沉江的决定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悲回风》就是这时写的。秋夜的旋风摇落了蕙草,使我的冤结的心也被摇得痛苦不堪。岁月将尽,我也要老死。我宁可死去,让身体消亡,也不愿受这无穷无尽的愁苦。我打算在秋风怒号中纵身波涛,到彭咸沉没的所在去殉美的理想。赴死江流,由江人海,去追随伍子胥,在大海中去展开美的抱负。

后记

我在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写作的梦,好梦、坏梦、噩梦,更多是黄粱梦,现在基本上都做完了。我最后梦见了香草美人,这是一个美梦。    回想十几岁喜爱文学之初,正值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入“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我是多么自豪。进入大学中文系后,读屈原的作品成了我的专业,我还读了闻一多、郭沫若、游国恩、浦江清等先生的屈原研究。我激情洋溢地朗诵郭沫若的话剧《屈原》里的《雷电颂》,愁肠寸断地唱着他写的《湘累歌》:“泪珠儿快要流尽了,爱人呀,还不回来呀?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海枯石烂了,爱人呀,回不回来呀?”后来观看由吴楚帆主演的香港电影《屈原》,我更敬佩得五体投地。然而,奇怪的是,屈原愈“伟大”,我的印象愈模糊;我的印象愈活灵活现,屈原愈不“伟大”。这样,屈原对我成了一个谜。    1963年,我告别了武汉,发配到宜昌山区教书。我知道这里是屈原故土,年轻的心也曾浪漫地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是十多年来我连屈原的一丝文物也没有看到。1979年春天来了,我还呆在长阳土家山寨的一个中学,等待“改正”历史的冤假错案。我穷得要靠借下月工资生活,又患着肝炎,不能如闻一多先生那样“痛饮酒”,但却有了“熟读《离骚》”的心情。于是轻轻地掏出浩劫时藏在床下的《楚辞选注》,白天在温暖的阳光下读,晚上伏在油灯下摇头晃脑地背。这应该是我认真读屈的开始,不禁心如奔马。想到屈原是中国最痛苦的知识分子,而他最痛苦的莫过于生前没有一个人理解;想到屈原死后两千年未必就得到了人的理解;想到我从屈原作品读到的为什么与前人不一样?……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的研究方向选择了写作心理学,却常常不由自主地用屈原做例子。如分析写作的潜动机举了屈原的性意识为例;论述读者意识时谈到屈原在作品里怎样把楚王当做倾诉的对象;我在阐释文学的审美与非审美的心理冲突,以及“苦闷的象征”时,更多举证了屈原投水自杀的“死谶”。世纪末我退休了,我的写作心理“三探”也探完了。随着三峡大学把“三峡文化研究”定位为办学的特色之一,我开始整理和思考数十年所熟悉和陶醉的三峡——长阳民歌。很快我写出了《论下里巴人》,论述下里巴人的源头是三峡——长阳民歌。学报主编邓新华先生给我发表出来,接着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这给我极大的鼓舞。    我在研究写作心理学的时候,认为写作是复杂的精神活动,所以特别用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当我读着屈原作品的时候,感受屈原的精神活动更加丰富。我甚至发现屈原是精神分析的最好典型,比弗洛伊德与荣格分析的达.芬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哈姆雷特有过之而不及。于是,决心以晚年的心血,投人对屈原进行精神分析的研究。其间,我几度去过北京,还常去北大借书买书,博雅、野草、风人松、国林风等纯学术书店使我大开眼界。书店还给我打印楚辞和精神分析的书目,我觉得与屈原的精神靠近了。我恍然觉得屈原不仅在《天问》里提出了172个问题,而且他的每一篇每一句都在疑问,诘问,反问,质问。毋宁说,全部屈原作品就是他的惊世骇俗的“天问”!由此,屈原仿佛从他的“天问”里破谜而出。于是,我读出了他的人性,他的血,他的泪,听到了他的灵魂的呐喊……    读屈原和分析屈原,我紧紧地置于43年身处的三峡背景之下。这使我在《九歌》、《国殇》、《天问》和《招魂》里读出了下里巴人的声息和气质,从而发现屈原的精神血脉里流淌着巴文化的激流。于是我大胆以下里巴人梳理楚辞的渊源,看出楚辞实际是“巴楚辞”。这时我怎能不喜出望外:我曾经半个世纪踏着的文化土壤,原来正是屈原的原始遗迹!    精神分析和下里巴人就这样给我打开了通往屈原的精神世界和人性真实的思路。我自知本书打破了传统屈学的宁静,是一本另类的研究。但我只是把本书当做“阅读史”的“这一个”。我没有专业的束缚,也没有功利的所求。故我的翻译、论文和小品,怎么想就怎么写。纵是错读,也不亦步亦趋。我希望得到指正,以求真知和认识一个历史的真人。本书虽是晚年的心血,却动用了我一生的积累,包括经历的苦难。所以我才能与屈原心灵相通,而不再是对神的敬仰。学术是知识分子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看香草美人》不期然成了我的精神寻根,也成了我最快乐的学术。    本书于2009年完成。三峡在线热忱帮我在网上发表了部分章节,并为我提供屈原故里的精美图片。我的学兄和第一部中华民族史诗《龙凤神州》的作者刘泽僖最早看了我的初稿,给我写下近3000字的长信,他对屈原的“美”的生成背景作了历史的考察,使我受益良深。学兄彭泽福是在楚国郢中的故土执教一生的特级教师,他为我拍摄了兰台书院的照片,照片情谊弥足珍贵。在本书付梓前,长阳文化人林汇泉与戴曾群无保留地寄来哭嫁、跳丧的照片,原生态里跃动着《九歌》的神韵。八秩学长胡浩然寄来他亲手拍摄的沅江照片,为此手机电话传真信件快递电子邮件六管齐发,其急公好义,不减当年。三峡大学热心资助本书出版,已经是两年之中连续第三本了。老干部处组织老年科技协会专家对本书评审,表现了科学严谨的精神。其间石亚非、黄悦华、田强、唐暄富、吴卫华先生和晋久平女士对本书出版最为给力。承蒙长江文艺出版社和责任编辑秦文仲先生厚爱,给我连续出版了三本书,而且本书早在一年前就签署了出版合同。多得他们不计繁琐,使本书文质增辉。在此,我并表示衷心感谢!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但我仍然不无知音的爱护。我感念符号先生电子邮件里“天涯若比邻”的文人相亲,感念张道葵先生临别送我工艺品时说“看到它你会想起还有个朋友”的无价真情,感念吴柏森先生从座上站起来吟诵赠诗“几度思君寻白鹿”的书生本色,感念杨兰鑫学兄千里迢迢寄我中草药方的心之良苦,感念王德金先生帮我于危难时说“不是亲戚而胜似亲戚”的真诚善良。我感念我的休戚与共的家人。我感念绿叶与根的深情。    我痛惜青春的丧失,但从44岁到74岁,我用30年“赶快做”赶回了我应有的青春。写作心理学的“三探”耗尽了我的盛年精力,《我看香草美人》滴尽了我的最后心血。我终于可以说:我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懊悔。    然而,我的学问的快乐是以身体的透支为代价。每日伏案笔耕,吃饭午睡散步做家务仿佛都是围绕着写作。我总以为身体还过得去,可是为写作心理学我却大病一场,为本书我又病了三次。有一次在北京还送去急救,这次我看校样和写这篇后记也是在连续37度以上的酷暑。现在,我最感对不起的是我的身体:多亏这瘦骨嶙峋,残年余热,熬出了300余万字……我把屈原还原为人,我自己也一样是人。因此,当本书问世之后,我要由写作转移到以健康为中心。我确实老了。我需要慢一点,懒一点。人生的美味我还没有尝过,我多么想与知我者一起在夕阳下玩一会儿。    2011年8月20日于武昌归去来居

编辑推荐

《我看香草美人:对屈原的精神分析》编辑推荐:一本在网上热议,并被评为“最值得阅读”的书,一本解读屈原上下而求美的书,一本把屈原从神还原为人的书,一本首次对屈原做出精神分析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看香草美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书很好 叙述很详细 易懂
  •   对屈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是封皮很脏,没包装。
  •   好。这本书非常好,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