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李少君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本书《李少君自选集》收录李少君的诗歌100多则,另收录随笔文论8篇,小说5篇。
《李少君自选集》是中国诗人自选集文库中的其中一本。
作者简介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蓝吧》、《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要《21世纪诗歌精选》等,主张的诗歌“草根性”已成为21世纪汉语诗歌关键词,现为《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书籍目录
诗歌卷
致
抒怀
碧玉
故乡感
傍晚
南渡江
西湖边
除夕夜的短信
妈妈打手机
轻雷
春寒
少年时
春天的福利
江南小城
鸟群
偈语
潜伏
雨中想你,犹如一首咏叹调
自道
偶过古村落
冷兵器时代
站在大海边
两代人
好事近
境界里有芬芳
二十四桥明月夜
春
四合院
可能性
暴风雪之夜
南山吟
咏三清山
边地
山中
同学
旅行者
雾的形状
夜晚,一个人的海湾
自白
安静
她们
乌蒙山间
初春
春色
春信
自由
东湖边
没有西西不好玩
一个戒烟主义者的忠告
一个戒烟主义者的忠告(续)
事故
上海短期生活
异乡人
撞车
并不是所有的海
花坛里的花工
神降临的小站
海边怀人
在江南的青山上
河流与村庄
恩河之夜
某苏南小镇
佛山
石梅小镇
夜行
夜深时
海上小调
鄱阳湖边
山中小雨迷谁人
暴雨
江湖
仲夏
雪国
朝圣
隐居
中秋
春夜的辩证法
野猫
夜行人
早归人
北国之秋
摩的司机
海岛之夜
玉蟾宫前
落叶之美
鸟的迁徙
圣米歇尔大街的下午
河季
青海的草原上
绿翠鸟
一对夫妻
春光
反对美的私有制
三角梅小院
远望
老女人
假如,假如
在青藏高原的小旅馆里
流水
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
在纽约
探亲记
旧年
诗
随笔文论卷
在自然的庙堂里
那些岁月的风云
诗人的失踪现象
沉香:古典诗歌的一缕缕芬芳
读《山南水北》
印度的知识分子
诗歌的草根性时代
《天涯》十年:折射中国思想与文学的变迁
小说卷
蓝吧
海口之恋
人生太美好
1999年的A城
我们的发烧年代
附录
非诗意年代中的诗人
坐到寂静的深处
日常的诗情
生态主义的诗学与政治
重建诗意栖息的家园
自然有美,诗歌有“根”
论李少君的“草根诗学”及其诗歌创作实践
李少君创作年表(1980—2011)
章节摘录
诗歌的地方化其实很早就有历史渊源。在历史上,中国地方文化之多样性,就成为奇特的景象。这首先与中国地形地貌之复杂性有关。世界上最具有多样性的国家,仅从地形地貌上来说,只有两个国家,就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同时拥有沙漠、森林、大海、高山、冰川、雪地,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有,其他的国家地形比较单一。而我们都知道,文化与地形地貌是有很紧密的关系的。我们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中国文化这样一个概念,中国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是在遭遇现代性危机,和西方文化发生碰撞后产生的。我们以前说文化,我们习惯性地说有所谓江南文化、岭南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乃至西域文化、藏文化等等,为什么?其实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文化中心始终在不断移动之中,从未固定在一个地方,这就造成了多元化的各种文化互相竞争、相互融合促进的状况。 我个人认为这种文化的多样化及其自由竞争,恰恰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能够不断自我更新升华的原因,其原由是常常在一种主导主流文化衰落后。又有新的地方性文化注入新鲜因子,激发其内在活力。所以孔子说:“礼失,求诸野”,可以理解为其实说的是“礼”在当时的中心地区衰败后,可去偏僻边缘地区寻找,那些地方也许保存有,并反过来反哺中心地区;近代最典型的例子是清朝的所谓“中兴”,其实是湘楚文化拯救的,因为中心地区早已衰败。当代诗歌正在恢复这一古老的传统,地方性诗歌及其团体及其活跃……这样的局面与情况,与1980年代确有不同,那时候朦胧诗一枝独秀,集中在北京,至第三代,情况稍有好转,但也还是只有四川、华东两三个中心,四川诗人更是靠游走、诗歌串联来自创传播流通渠道。如今,尤其是互联网诞生后,却是处处皆中心,反过来也可以说处处无中心,诗歌在各地顽强茁壮成长,地方性诗歌团体如雨后春笋,向上争夺生存发展空间,充满生气活力。地方性文化保留的元气、阳刚之气,野性,也正是当下萎靡不振的文化重新振兴所需要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