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全译本 礼品装11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长江文艺  作者:威廉·萨克雷  译者:纪秋山  

前言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狄更斯齐名。如果说,狄更斯的小说主要是反映伦敦生活,一个别人从未如此全面描述的世界,那么萨克雷向读者表现的则是一幅幅中上阶层生活的画面,与狄更斯描写的角度有所不同。他笔下的人物主要是来自布卢姆斯伯里和肯辛顿等地。他塑造的人物之多、速度之快,除了狄更斯以外,没有任何一位英国小说家可以与之相比。    1811年7月8日,萨克雷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父亲里士满·萨克雷像祖父一样在东印度公司工作,母亲安妮·比彻19岁时生下他,没过几年,就因丈夫去世而守寡。1818年她改嫁史密斯少校。根据习惯,萨克雷5岁时被送回英国读书。他在学校过得并不愉快。这些经历后来都被他写入作品中,如((伯奇博士和他年轻的朋友们》(Dr.Birch and His Young Friends,1849)。萨克雷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他读过好几所学校,后来进入剑桥,接受所谓的正规训练。这些教育后来在许多作品中多次遭到他的嘲讽和讥笑,如《势利小人集》(The Book of Snobs,1848)。在剑桥待了两年后,他再也坚持不下去,于是放弃攻读学位的念头,离开那里。尽管他讨厌那儿,但他认为还是从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对历史与文化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这一点清楚地表现在《亨利·艾斯蒙德的历史》里面。此外,这些教育对他获得社会地位也起了一定作用。    他离开剑桥后,亲戚们要他学法律,可他的兴趣并不在此。他不喜欢刻板,崇尚的是一种自由、时髦的生活,于是决定到巴黎学习绘画。在那里,他结识了爱尔兰少女伊莎贝拉。伊莎贝拉的父亲是驻印度军队的一位上校。两人不久就举行了婚礼。伊莎贝拉喜欢唱歌,后来被作为阿美丽娅的原型写进了《名利场》。为了养家,萨克雷从事记者工作,甚至还毛遂自荐,为狄更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创作插图。伊莎贝拉先后生了三个女儿,其中一个幼年夭折。在生第三个女儿时,伊莎贝拉得了神经病,萨克雷只好把女儿们送到巴黎,交由他母亲照养。伊莎贝拉尽管活得比他还长,但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在家庭遭到如此打击后,萨克雷同剑桥时期的同学,如阿尔弗雷德-丁尼森和W.H.布鲁克菲尔德以及新闻界的一些同事们加深了联系,以便从中获得一些安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和狄更斯的接触更加频繁。1837年,他来到伦敦,成为《弗雷泽杂志》的定期撰稿人。1842年到1851年期间,他一直为《笨汉》画报工作,并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收入。1847年对他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他开始在该画报上发表讽刺性特写,刻画了一批谄上欺下、自私自利、愚蠢无知、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嘲弄了贵族老爷,讽刺了资产阶级的势利小人。同年,他还发表小说((名利场》。这部作品以辛辣的讽刺和对英国中上层社会全景式的描写,立刻赢得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也使作者一跃成为一流小说家,与狄更斯并驾齐驱。    与此同时,他与简·布鲁克菲尔德一直维持一种柏拉图式的恋情。这段恋情所造成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小说《亨利·艾斯蒙德的历史》的创作。这时,萨克雷已进入上流社会,并和女儿们住在肯辛顿。1852年,他前往美国举行讲座,题为“十八世纪英国的幽默作家”。回国后,他成为伦敦社交界的宠儿。这时,他开始创作《陌生人》。然而,由于身体欠佳,他的创作时断时续。    后来,萨克雷又一次到美国讲学,回国后发表《弗吉尼亚人》,并担任《康希尔》杂志的编辑。这个职位使他从小说创作走入了散文世界。该杂志的许多撰稿人都是当时文坛的名人,如安东尼·特罗洛普、G.H.刘易斯等,他自己未完稿的长篇小说《丹尼斯·杜瓦尔》(Denis Duval,1864)也是在这上面匿名发表的。    萨克雷一生著作甚丰,主要长篇小说有《名利场:一部没有主角的小说》、两部社会批判小说《潘登尼斯的历史》和《钮可姆一家:一个非常令人敬仰之家庭的回忆录》、两部历史小说《亨利·艾斯蒙德的历史》和续集《弗吉尼亚人:上个世纪的一个传说》、最后两部小说《鳏夫洛弗尔》(Lovel the widower,1860)和《菲利普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Philip,1861~1862)等。相比之下,后期小说远不及前期几部。此外,萨克雷还创作了两部中篇小说《凯瑟琳的故事》(Catherine:A Story,1839~1840)和《巴里·林顿的运气:上个世纪的一个传奇故事》以及一些短篇小说。    萨克雷的作品充满了机智、幽默、讽刺、哀伤与凄楚。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搜取创作素材,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然而,他嗜赌如命,一心追求功成名就。这一切对他的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1863年12月24日,萨克雷与世长辞。    人们一致认为,《名利场》(Vanity Fair,1847~1848)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以其人物形象之鲜明、对资产阶级中上层社会的描述之全面生动,评论界常把它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媲美。小说的题目具有很深的寓意,是作者受《天路历程》中有关名利镇的描写的启发而引用的。在那个镇上,人们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如房产、地位、名誉、快乐、老婆、丈夫、灵魂、金子等等。萨克雷引用此名旨在说明,整个英国社会,尤其是上流社会,就是一座名利场。萨克雷本人在小说中指出:“这本书的名字是‘名利场’;‘名利场’当然是一个穷凶极恶、崇尚浮华,而且非常无聊的地方,处处是虚伪欺诈,还有各式各样的骗子。”他的这番解释可谓是这部小说最好的脚注。小说的副标题“一部没有主角的小说”,更清楚地说明了作者的意图。他并不是要具体表现某一个人,而是要展示整个社会。小说的社会意义因此而大大拓宽。    丽贝卡·夏普和阿美丽娅·塞德利是同窗好友。阿米莉亚出身富豪,为人善良、温柔。丽贝卡出身贫寒,尝够了贫困的苦难。为了摆脱自己卑贱的生活和经济地位,她利用姿色和骗术,试图跻身上流生活。她先是勾引阿美丽娅的哥哥,可他准备回印度去服役。她又来到克劳利爵士家当家庭女教师,千方百计地巴结爵士,逢迎爵士的妹妹。爵士在夫人去世后迫不及待地向她求婚,可此时的她因急于求成,已偷偷地嫁给了他的儿子劳顿,失去了当爵士夫人的机会。不过,她依然可以以劳顿太太的身份自由出入上流社会,继续同那些达官贵人打情骂俏,暗送秋波。    萨克雷在《势利小人集》中总结指出,整个英国社会全给财神崇拜者弄糟了,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巴结、奉承和献媚,同时又在吓唬和鄙视别人。这段总结可谓是《名利场》的基本主题。作品中虽然有不少篇幅是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但它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而是借用那段时期的人和事来描述十九世纪初英国金钱至上、尔虞我诈、损人利己、趋炎附势、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金钱、地位和权力构成了社会的基石。它引诱人们为之疯狂、为之沦丧、为之死亡。在这广阔的名利场里,人们不择手段地攀登名利的阶梯,暴露资产阶级社会人性中诸多的弱点和缺点。萨克雷试图通过这部小说告诫人们:“尽管生活在名利场里,人也不必做名利的奴隶,否则,最终只会导致空虚和徒劳无益。”《名利场》的主题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作品才一直被人们奉为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为了深化主题,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性格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正如小说标题“一部没有主角的小说”所示,人们很难确定哪一个是主角。每个角色都代表了社会中的一类人,是他们的主角和代言人。尽管如此,作者在描述过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着墨多少之别。夏普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女主角。她的身上具有许多时代特征,可以说是自由竞争时代的典型产物。她出身贫寒,是社会的环境影响她一步步走向堕落。她利用姿色,招摇撞骗,勾引男人,同人私奔。她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一个目的:获取金钱和地位,爬上名利场的最高殿堂。她虚情假意,冷酷自私,玩弄所有的人,即便是儿子、丈夫和朋友也不放过。她搔首弄姿、出卖姿色,使得一个又一个花花公子和达官贵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成了她的摇钱树。与此同时,她处心积虑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良家妇女的模样,试图赢得一个有口皆碑的好名声。由此可见,她的虚伪到了何等地步。然而,社会对她的要求就是如此,否则,她将难以立足名利场。她奉行“适者生存”的原则,顺应堕落和虚伪的社会,社会自然就容纳她,视她为宠儿。因此,她是社会的产物,是当时社会道德习俗和风尚的真实体现。理论界一致认为,“夏普是英国文学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之一”。    与冒险家一般的夏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塞德利。夏普坚强、野心勃勃、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而她柔弱、善良、多愁善感,对男人历来顺从。她把所有的情感都献给了丈夫,而他却准备和夏普私奔。她没有夏普那种热情,更缺乏那种心计。杜宾真心爱她,她却痴心等待早已将她冷落的丈夫。丈夫所做的一切错事,她都视为自己的过错,甚至连他战死疆场,她也认为自己有责任,真是到了愚不可及的地步。她逆来顺受,任凭命运摆布,让人感到可怜之至。作者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社会造成的不幸。她不像夏普那样是受社会的影响走向堕落,而是由堕落的社会把她逼到了不幸的边缘。她被丈夫遗弃,被公公拒之门外,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就是很好的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同夏普一样同是社会的受害者,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除了上述两位女性角色以外,萨克雷还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形象,以批判社会,深化主题。老奥斯本道貌岸然,常标榜自己是个“老老实实的英国商人”,在塞德利父亲的支持下,由一个无名之辈成为工业巨头。然而,当塞德利父亲破产时,他不但不以恩报答,反而落井下石,表现出忘恩负义的小人嘴脸。这一典型情节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极端自私自利的本质。此外,一向支持儿子乔治同塞德利婚事的他,在她父亲破产后,立刻胁迫儿子撕毁婚约,另攀高贵之门。当乔治和塞德利秘密结婚后,他立刻焚毁遗嘱,取消儿子的继承权,并长期不认塞德利为儿媳。在作者笔下,一个满身铜臭味的资本家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富裕后的他一心追逐门第,反映了暴富后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与其经济地位相一致的社会地位。因此,他的形象在当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贵族阶级的丑恶行径不仅表现在老奥斯本一人身上,斯特恩侯爵也是一个典型。他是上流社会的头面人物,却道貌岸然,装腔作势,其爵位是靠赌博赢来的。他终日徜徉在酒色之中,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死后却受到人们的广泛颂扬,真是滑稽至极。作者通过他把表面上体面、实则肮脏不已的英国贵族的腐朽、堕落刻画得惟妙惟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塑造人物的初衷。作者在给友人的信中指出:“我想要刻画的是一批没有信仰的芸芸众生,他们贪婪、散漫、吝啬、自鸣得意、恬不知耻。”这句话可谓是对该作品人物的高度概括。    在创作手法方面,萨克雷认为,小说的艺术是表现自然,最大限度地传达真实。他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真实表现,可谓达到了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顶峰。作为一部优秀作品,《名利场》不仅具有深刻的主题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还有许多突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技巧。    首先是情节方面。这部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而且作者时常撇开情节,独自发表议论,使得结构不易把握,然而,小说的发展一方面始终紧扣主要情节,即个人的社会奋斗;另一方面又紧紧围绕主题,即名利场中的芸芸众生为了金钱和名利尔虞我诈、招摇撞骗。小说的基本脉络清晰,表现了作者驾驭结构的高超技巧。大卫·赛西尔1934年指出:“《名利场》的结构是萨克雷在创作技巧上取得的最伟大成就,表现了他出类拔萃的驾驭能力……没入能够像他这样完美地处理这么复杂的内容。”    其次是背景。小说背景广阔。从地理角度看,它涉及的区域从伦敦到布赖顿,到欧洲大陆的巴黎、罗马、布鲁塞尔以及德国的小镇,从城市到乡村;从社会角度来看,它从贵族庄园到巨商富贾的宅邸,从王宫到监狱,全方位地展现了这座名利场;从历史角度来看,它展示了拿破仑战争、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等。然而,这一切背景的设置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表现人们如何为金钱、权力和地位所伤、所累、所死。因此,这部小说“具有一种社会文献的作用,准确地表现了历史、社会和心理”。    在技巧和风格上,萨克雷也表现了一些独自的特点。他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为英国小说的创作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正如亚历山大·韦尔什评价的那样,这是“记叙方法的真正创造”。。作者常常介入情节,发表适当的评述,帮助读者理解。在描写过程中,他采用写实手法,强调真人真事。作者在运用写实手法的同时,对人物进行了一定的修饰和虚构,使之更具可读性。在给人物署名方面,作者带上一些讽刺的修饰词,使人物形象增色许多。今天的读者或许觉得这种手法太落俗套,但当时的读者对这种俏皮的处理方法却感到十分新奇,此外,句子结构丰富多彩,有时仅寥寥几个字,有时却长达一整段,给人感觉有张有弛,富于变化。    作者还十分成功地运用了讽刺、幽默的技巧。这种技巧是通过各种方法体现的。人物的署名就是一例。有些名字具有象征意义,有些则明显是为了讽刺效果而设计的。侯爵斯特恩(Steyne)同“污点(Stain)”的英文发音完全一样。他住在“冈特宅邸”(Gaunt House),而Gaunt意为“荒凉”。他富有、荣耀,但内心倍感空虚和无聊。他不停地追求生活刺激和快乐,但依旧空虚,就像“Gaunt”一词所表现的那样。丽贝卡·夏普的名字也是精心构思的。夏普(Sharp)英文含义是“精明、狡猾”,它十分生动地传达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克劳利(Crawley)的名字也是如此,它使人联想起“爬行”(Crawl)一词。他不择手段,顺着社会地位和金钱的阶梯不停地向上攀爬。    萨克雷的讽刺有时尖锐,有时风趣,既贴切,又能击中要害,他在作品中写道:“金钱的魅力真大,可以调和一切!”“这位老太太在银行里的存款使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它们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幽默描写也十分传神。例如约瑟夫初次见到夏普,局促不安,满脸通红,连话都说不出来。紧张得把门铃的绳子都扯断了。这类幽默描写在小说中俯拾即是。    毫无疑问,《名利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戈登·N.雷指出,该小说“在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种革命性的作用,犹如《尤利西斯》对二十世纪现代小说所产生的作用一样”。现代评论家还十分推崇作者对社会各种弊端的描述和抨击,对贪婪、腐败、装腔作势、招摇撞骗等的辛辣讽刺。“凭其对社会的全方位揭露,它完全称得上是维多利亚时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当小说在杂志上连载至一半时,评论界就开始喝彩,称此“极其新颖,是对英国小说的一大贡献。”长期以来,无数评论家和作家都对此予以充分的肯定。1956年,弗兰克·奥康纳撰文指出:“《名利场》的题目不是信手拈来,它表达了作品的全部内涵,这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新颖独特,具有很高的独创性。”。然而,也有评论家对之提出批评,尤其是因分期连载而造成的结构松散遭到众多的指责。早在1848年,罗伯特·贝尔就批评说:“这部小说的结构毫无原则可言。这是一部没有规划的小说,犹如没有主角一样。”。二十世纪的评论家们对此也进行了批评,指出小说的结构有欠完美。尽管如此,作者创造性地使用讽刺写实手法塑造人物,同维多利亚早期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天,他的大胆探索被公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季维屏    2010年10月

内容概要

  这是英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大师萨克雷的代表作。本书主要人物丽贝卡小姐出身低微,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于是利用种种计谋甚至以色相引诱、巴结权贵豪门,不择手段往上爬。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作品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威廉·萨克雷 译者:纪秋山 丛书主编:黄禄善

书籍目录

开场白第一章 一本词典两张脸,势利小人古今同第二章 人生戏场今开演,两位小姐先上场第三章 为钓眼前金龟婿,且扮天真小姑娘第四章 姻缘虽非由天定,也有青丝一线牵第五章 英雄不打不相识,败而不馁真英雄第六章 游园惊梦一碗酒,功败垂成怨爹娘第七章 女王镇里男爵府,入世少女新战场第八章 爵爷原是吝啬鬼,一封书信透真情第九章 人生戏台浑如梦,肖小小人站前台第十章 目标既定施谋略,交朋结友收人心第十一章 审时度势巧办事,左右逢源成宠儿第十二章 人生愁恨何能少,少女多情情何限第十三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人间苦果父母栽第十四章 翡翠碧玉老鳏爱,珠黄色衰不值钱第十五章 天上掉下馅饼来,不接反丢费疑猜第十六章 情场厮杀无父子,天下从此不太平第十七章 谁知交杯换盏日,会有今朝拍卖时第十八章 覆巢之下无完卵,怀春少女唯剩琴第十九章 冤家路窄果相逢,各怀鬼胎在胸中第二十章 为让情人成眷属,七尺男儿充红娘第二十一章 有心栽花花不发,父子原来心不同第二十二章 两对情侣私奔去,一纸严令军中来第二十三章 金钱是个分水岭,亲情往往逊友情第二十四章 昔日骄儿成逆子,一纸遗嘱断亲缘第二十五章 情人纵能成眷属,贫穷难解来日愁第二十六章 囊中羞涩空摆阔,破釜沉舟取存钱第二十七章 新婚燕尔随军去,独有一人自黯然第二十八章 比国京城风光好,英伦男女观战来第二十九章 灯红酒绿终是梦,征人已闻战鼓声第三十章 劳顿真心别贝琪,乔治有愧辞阿美第三十一章 男人前线流血去,女人后方泪成河第三十二章 兄妹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第三十三章 穷在闹市无人理,富在海角有远亲第三十四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一缕烟雾丧亲情第三十五章 战火烧干慈母泪,痴情难慰寡妇心第三十六章 赌场夫婿数高手,躲债妻子胜须眉第三十七章 一代风流成往事,两个后生初碰头第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虽有意,痴心少妇忒无情……

章节摘录

写信的时候,我会称您为妈妈的。”我毫不怀疑,在书房中阅读本书的某君,当他读到这些情节时,会宣称这种情节为愚不可及、过分伤感的废话。不错,我可以看到这个时候此君在干什么(也许正嚼着羊腿品着葡萄酒吧),他会拿出铅笔,在“愚蠢、废话”这类词下面做上记号,并加上自己的评论“完全正确”。啊,他是一位高傲的天才,赞赏的是生活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我们最好别去找他。啊,就这样,送给塞德利小姐的鲜花、礼品和她的箱子、帽盒,都已由森波先生放进了车厢,而一只饱经风霜、钉着夏普小姐的名片的旧牛皮箱子,也由森波讪笑着交给车夫,车夫则冷笑着把它塞进了车子——分别的时刻到了,这个悲伤的时刻,却被平克顿小姐为她的学生作的一篇动人的演说冲淡了不少。这倒不是说这篇告别演说引起了阿美丽娅的深切思考,或者用什么方法武装了她的头脑,使她变得冷静起来,接受这样的结果;说实话,这篇演说实在愚昧之极,既华而不实,又单调乏味,而塞德利小姐又很怕她的女校长,根本不敢在她面前流下一滴悲伤的眼泪。在客厅里,已经准备了香饼和葡萄美酒,规格与招待偶尔来访的家长相当,吃完茶点之后,塞德利小姐就可以自由离校了。“您要进去向平克顿小姐告别,贝琪!”吉米玛小姐对一个没人注意,正拿着一只纸盒子下楼来的女孩子说。“说得对。”夏普小姐冷静的回答使吉米玛小姐觉得非常惊讶,她敲响客厅的门,得到可以进入的准许之后,夏普小姐便以一种非常悠闲的态度,用口音纯正的法语说道:“小姐,我来向您告别。”平克顿小姐不懂法语,她只会对讲法语的人指手划脚;只见她咬着嘴唇,仰起她那个长着鹰钩鼻子的脑袋(上面还戴着一顶庄严的头巾式女帽)说:“夏普小姐,早晨好!”这位当代的亚述女王说话的时候,还挥了挥手,这个动作既表示告别,也是给夏普小姐一个跟她拉拉手指的机会。谁料夏普小姐只是紧握双手,露出冷淡的笑容鞠了个躬,完全拒绝接受这个握手的荣誉。对此,愤怒的女王气得比平时更高地昂起头。事实上,这是发生在那位年轻小姐与老朽的女校长之间的一场小小的肉搏战,而后者分明被打败了。“老天保佑你,孩子。”她拥抱着阿美丽娅说,一边越过姑娘的肩头狠狠地盯着夏普小姐。“走吧,贝琪。”吉米玛小姐说着,非常吃惊地拉着那个年轻小姐走了,客厅的门也永远在她们后边关上了。接下来的送别和分手的场面,不说也罢。所有的仆人,所有亲爱的朋友,所有的女同学——都聚集在走廊里,舞蹈教师也及时赶到;于是大家拥抱、亲吻、哭叫,还有住宿生斯沃兹小姐歇斯底里的哭叫声,也从她的房间传来,好像她的心就要碎了似的,那热闹混乱的场面,真是笔墨难以形容。拥抱完了,分手的时候到了——塞德利小姐跟她的朋友们告别了。夏普小姐早在几分钟前就已不动声色地上了马车,没有人为她的离开而掉泪。罗圈腿的森波在他的小女主人还啜泣着的时候,便砰的一声关上车门,跳到车厢后座。“等一下!”吉米玛小姐嚷道,拿着一只纸包向车门跑过来。“这是几只夹肉面包,亲爱的,”她对阿美丽娅说,“你们也许饿啦;还有,贝琪,贝琪·夏普,这是我姐姐送您的书——就是说,我——您知道,这是约翰逊的《辞典》;您该带着它离开我们,再见。走吧,师傅,上帝保佑您!”’于是这位好心人忍住悲伤退回校园里去。可是,天哪!就在车夫赶着马车离开的时候,夏普小姐便把脸色苍白的头伸出窗外,将那本辞典扔进了校园。这个举动几乎把吉米玛吓昏了。“啊,我从不……”她说,“多鲁莽呀——”她激动得无法把话说完。马车向前滚滚而去。学校的大门关上了,上舞蹈课的铃声响了。世界展开在两位年轻小姐的面前,别了,奇斯威克大道上的女校!

编辑推荐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名利场(全译本)(套装上下册)》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全译本 礼品装11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正品,封面很漂亮,纸质也很好,是家庭收藏佳品,很满意!!
  •   一直都很喜欢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这款世界名著系列,亚马逊的活动力度让我向着整套名著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   还没看,有空慢慢看,应该没问题
  •   书籍已经收到,包装的很严实,书籍很新,非常满意!具有收藏价值,全5分评价。
  •   书我还没看,但内容应该不用怀疑吧,名利场本身就是经典小说。装帧的质量很好,完全对得起这个价钱。
  •   给朋友买的书,应该还不错
  •   很精致~·是硬纸板的封面
  •   书的质量不错,应该是正品,打算收集全套
  •   质量很好,跟书店一模一样
  •   没啥评价的,这个系列的很不错
  •   质量好,包装精美,适合收藏
  •   很好。质量过硬。收藏。
  •   质量很好,送货很快。老师特别推荐女孩应该看一下,不错的网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