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谢谦 页数:438
前言
我社历来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近年来更在阐释传统经典、传承核心价值、引领现代审美、建构文化认同的大纛下努力向中国古典文学的神秘宝库掘进。这种掘进无疑对传统经典的现代传播和文化创新具有建设性意义。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百花园里,若唐诗,若宋词,若元曲,皆称一代之文学,其原创性的思想及审美价值本身就具有一种开放性,提供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其作出独立、多元、自由解释的可能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们看来,古典诗词虽风尘满面,却难掩它生命的光芒。它一直都在思想着,向现实吐露芬芳。它从来都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活的思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 一般而言,所谓文学经典,无非是对个体生命情感体验最为真实、最为本质也最为独特的一种诗化表达。我们若要探寻某篇经典作品对于当下、对于自身的意义,当然就没有必要仅仅停留在字词的理解疏通和写作艺术的探讨借鉴上,更有用、更有趣也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毋宁说是要将其化为现代情境下的新精神、新体验和新语言。这种新的解读方式显然是和传统的解读方式迥异其趣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社欲循古典现代化、过去现在化、艺术现实化之路,另张新帜,打造一套足以流传久远、嘉惠学林、有益读者的传世经典鉴赏丛书。我们确信,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出版物,才能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在丛书的编纂过程中,我们也适当选入了一些在相关领域中卓有成就的名家——如林庚、周汝昌、舒芜、夏承焘、沈祖蕖、袁行霈、叶嘉莹等先生——的旧作,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现当代名家对经典的不同解读,他们深厚的学养风范及炉火纯青的语言魅力。 传世经典鉴赏丛书共包括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古文观止鉴赏、历代诗词鉴赏和历代名句鉴赏6种图书。该丛书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价位适中,编排严谨,非常适合广大学生及诗词爱好者的消费能力与审美趣味。 本书编纂过程中,承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地专家学者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内容概要
《历代名句鉴赏》由知名学者谢谦先生主编,全书精选中国古代经、史、子、集当中脍炙人口富有启发性的经典名句上千余条。此书重在阐释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对现实、对当下、对人生的启发意义或是其情感神韵,不同于同类的书重在对语句的疏通,或是其出处的阐发。既实用又富有审美性。
作者简介
谢谦,四川宣汉县人,生于1956年12月。先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分别获工学学士、文学硕士与文学博士学位。1999-2000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著译有《经学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国学词典》《中国文学》(明清卷)《楚辞集校集释》(合著)《中国诗歌艺术》(合著)《钟与鼓》(译著)《论讽刺》(译著)等。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序篇目表篇目正文词条索引
章节摘录
03.47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战国时代有一则著名故事:赵武灵王时,邯郸有一条小胡同叫“回车巷”,宰相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几次忍辱在这条小街避让大将军廉颇的车马,后来廉颇知错即改,负荆请罪,实现了“将相和”。这充分说明,和能立业,和能兴邦,大家如此,小家更是如此。中国有句治家格言叫“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亿万个家庭累加起来构成了我们的大干社会。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论语》中云:“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这一价值观不仅适合于干万人的国家和社会,也适合夫妻之间的小家庭,故而人说“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夫唱妇随的和睦家庭关系历来为人所称,因为它使得家庭成员之间齐心协力,共同经营自己的家业,而不是东拉西扯,你争我抢地搞窝里斗。但是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人和睦相处的难度是很高的。一般小家庭纵然人口少,彼此关系单纯,但在寻常日子里偶有摩擦搞不好也会引起诸多烦恼。大家庭更不用说了,各种矛盾争端,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难协调。在家庭里面须知不是讲理和讲法的地方,而是讲情,大家都要懂得退让、妥协的相处之道。如果都退后半步,就晴空万里了。互相退让一步,能不是天天红日高照?退一步,不是懦弱,而是爱护亲人,这样可以使家庭更加和谐,以家庭的和谐力促事业更上台阶。 (李毅) 03.48 德贵日新。 清·康有为《论语注》。《易经·大畜·彖》上说,“日新其德”,即天天增新美德。《大学》上说,“汤之《盘铭》日:‘苟曰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日:‘作新民。’《诗》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意思是说,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在这里,古老文明的先贤们把弃旧图新、自强不息和道德完善结合起来,传诸后世。康有为总结的“德贵日新”,不仅包含了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进取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且还包含了不断地修养品德、陶冶性情、砺炼品格、完善和超越自我的追求理想人格的道德精神,更包含了反思改过,不进即退的辩证的创新精神。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者,主张道德、品行、志向、行为规范、社会风气,都要赶上时代的潮流,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他在注释《论语》时曾言“德贵日新”,意为最可贵的品德是每天都要更新。无独有偶,他的学生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针对当时日本称中国为“老大帝国”的说法,表达了他对“少年中国”的期望:“惟进取也故曰新”,意为只有不断地进取,所以才会有不断的创新。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师徒二人为何相继潜心古老的经典,寻找维新之道呢?因为作为中华文明源头活水的经典之中,本身就包含着不断创新的精神。中华民族秉承了先哲遗训,前途远大,它的命运是不断创造永恒与伟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