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长江文艺 作者:周国平 页数:328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 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缠着也连缀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隐时显的动机,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 如果人能永远活着或者活无数次,人生问题的景观就会彻底改变,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生问题存在了。人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前提是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不过,从只有一个人生这个前提,不同的人,不,同一个人可以引出不同的结论。也许,困惑正在于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似乎都有道理。也许,智慧也正在于使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达成辩证的和解。 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一个人生太少了!心中涌动着如许欲望和梦幻,一个人生怎么够用?
内容概要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朝圣的心路,人人都是孤儿,海滩上的五晨六十二枚贝壳,智慧和信仰,丰富的安静。
书籍目录
只有一个人生(1983—1990) 悲观·执著·超脱(《只有一个人生》代序)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幸福的悖论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女性拯救人类 哲学与随感录 人与书之间 困惑与坦然 寻求智慧的人生 在义与利之外 性爱五题 旅+游=旅游? 艺术·技术·魔术 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 爱书家的乐趣今天我活着(1991—1992) 《今天我活着》序 没有目的的旅行 等的滋味 人生寓言 一 告别遗体的队伍 二 哲学家和他的妻子 三 幸福的西绪弗斯 四 诗人的花园 五 抉择 六 生命的得失 七 流浪者和他的影子 八 白兔和月亮 九 小公务员的死 十 执迷者悟 孔子的洒脱 人生贵在行胸臆 父亲的死 平淡的境界 家 失去的岁月 男人眼中的女人 自我二重奏 探究存在之谜守望的距离(1993—1995) 《守望的距离》序 习惯于失去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蓝蓝《人间情书》序) 何必温馨 “沉默学”导言 永远未完成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爱情不风流 心疼这个家 救世和自救 康德、胡塞尔和职称 消费=享受? 车窗外 守望的角度 被废黜的国王 在沉默中面对各自的朝圣路(1996—1998) 朝圣的心路(《各自的朝圣路》序) 私人写作 给成人读的童话 苦难的精神价值 名人和明星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孤独的价值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 “己所欲,勿施于人” 婚姻中的爱情 世上本无奇迹 都市里的外乡人 人人都是孤儿 生病与觉悟 记住回家的路 愉快是基本标准 另一个韩愈 医学的人文品格安静(1999—2001) 《安静》序 安静的位置 能使男人受孕的女人 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插图珍藏版《妞妞》序) 纪念所掩盖的 人类的敦煌 上帝眼中无残疾 欣赏另一半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神圣的交流(《亲历死亡丛书》总序) 向教育争自由 灵魂的在场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小康胜大富 读鲁迅的不同眼光 南极无新闻(2000—2002) 前言二 南极素描 乔治王岛断想 一 灵魂只能独行 二 内在的眼睛 三 灵魂之杯 四 精神之树的果实 五 灵魂的亲缘关系 六 小爱和大爱 七 偶然性的价值 八 生活的减法 九 心灵的空间 十 丰富的单纯 读《圣经》札记 一 不可发誓 二 恨是狭隘,爱是超越 三 行淫的女人 四 本乡人眼中无先知 五 狂妄者最无信仰 六 不见而信 七 拒绝光即已是惩罚 八 不可试探你的上帝 九 神圣的休息日 十 安息日是为人而设的 十一 虔诚不是目的 十二 耶稣的命运近年新作(2002—2004) 智慧和信仰 亲密有间 丰富的安静 企业家式的能力 何必名校 城市的个性和颜色 亲疏随缘 直接读原著 本质的男人 经典和我们 走进一座圣殿 古驿道上的失散 可持续的快乐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 我判决自己诚实(《岁月与性情》序)附录 周国平简历 周国平出版年表
章节摘录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一 除夕之夜,陪伴我的只有苏东坡的作品。 读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 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 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捧腹大笑,连声称是。在苏东坡的私生活中,最幸运的事就是有这么一个既有魅力、又有理解力的女人。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冠绝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他都照例不受欢迎。自从身不由己地被推上政治舞台以后,他两度遭到贬谪,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你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到海南岛,他这个一天都离不了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通的蛮族中了却残生。 二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不合时宜。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完全出于自然。这正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个性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执著。? 真的,诗人的性格各异,可都是一些非常执著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固结在童稚时代那种色彩丰富的印象上了,但这种固结不是停滞和封闭,反而是发展和开放。在印象的更迭和跳跃这一点上,谁能比得上孩子呢?那么,终身保持孩子般速率的人,他所获得的新鲜印象不是就丰富得惊人了吗?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似乎在孩子时期一旦尝到了这种快乐,就终身不能放弃了。他一生所执著的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新鲜的感受——美感。对于他来说,这种美感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富比王公,没有这种美感,生活就索然乏味。贫如乞儿,不断有新鲜的美感,照样可以过得快乐充实。?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素质吗?然而,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感觉的麻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机能的丧失。?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满意足,自以为是,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美感。多少诗人以身殉他们的美感,就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以安享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泰戈尔,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同时是哲学家。? 三?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一旦丧失这些对象,美感就失去寄托,心灵就遭受致命的打击。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著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这是审美上的异化。自由的心灵本来是美感的源泉,现在反而受自己的产物——对象化的美感即美的对象——的支配,从而丧失了自由,丧失了美感的原动力。? 苏东坡深知这种执著于个别对象的审美方式的危害。在他看来,美感无往而不可对象化。“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如果执著于一物,“游于物之内”,自其内而观之,物就显得又高又大。物挟其高大以临我,我怎么能不眩惑迷乱呢?他说,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就是因为“游于物之外”。“游于物之外”,就是不要把对象化局限于具体的某物,更不要把对象化的要求变成对某物的占有欲。结果,反而为美感的对象化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你再执著于美感,又有何妨?只要你的美感不执著于一物,不异化为占有,就不愁得不到满足。? 诗人的执著,在于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超脱,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欲望。 所以,苏东坡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胸襟旷达。? 苏东坡在惠州滴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的灵魂就像飞鸿,它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它的唯一使命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国度里。 我相信,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广阔天空里,诗的精灵才能自由地、耐久地飞翔。 幸福的悖论 一 把幸福作为研究课题是一件冒险的事。“幸福”一词的意义过于含混,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幸福”,但不同人所向往的境界又是多么不同。哲学家们提出过种种幸福论,可以担保的是,没有一种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至于形形色色所谓幸福的“秘诀”,如果不是白日说梦,也至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罢了。 幸福是一种太不确定的东西。一般人把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可是,一旦愿望实现了,就真感到幸福么?萨特一生可谓功成愿遂,常人最企望的两件事,爱情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他似乎都得到了,但他在垂暮之年却说:“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它又让我认识到这没多大意思。不过你有什么办法?” 所以,我对一切关于幸福的抽象议论都不屑一顾,而对一切许诺幸福的翔实方案则简直要嗤之以鼻了。 最近读莫罗阿的《人生五大问题》,其中最后一题也是“论幸福”。但在前四题中,他对与人生幸福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爱情和婚姻,家庭,友谊,社会生活,作了生动透剔的论述,令人读而不倦。幸福问题的讨论历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方面,关系到幸福的客观条件,另一是心理方面,关系到幸福的主观体验。作为一位优秀的传记和小说作家,莫罗阿的精彩之处是在后一方面。就社会方面而言,他的见解大体是肯定传统的,但由于他体察人类心理,所以并不失之武断,给人留下了思索和选择的余地。 二 自古以来,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和婚姻始终被视为个人幸福之命脉所系。多少幸福的赞美或不幸的喟叹,大多缘此而起。按照孔德的说法,女人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婚姻对于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即使是行动动物的男人,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倘若在爱情和婚姻上失败了,他仍然会觉得自己非常不幸。 可是,就在这个人们最期望得到幸福的领域里,却很少有人敢于宣称自己是真正幸福的。诚然,热恋中的情人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幸福女神的宠儿,但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热恋的机遇,有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品尝过个中滋味。况且热恋未必导致美满的婚姻,婚后的失望、争吵、厌倦、平淡、麻木几乎是常规,终身如恋人一样缱绻的夫妻毕竟只是幸运的例外。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在异性世界中都可能有一个最佳对象,一个所谓的“唯一者”、“独一无二者”,或如吉卜林的诗所云,“一千人中之一人”。但是,人生短促,人海茫茫,这样两个人相遇的几率差不多等于零。如果把幸福寄托在这相遇上,幸福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事实上,爱情并不如此苛求,冥冥中也并不存在非此不可的命定姻缘。正如莫罗阿所说:“如果因了种种偶然(按:应为必然)之故,一个求爱者所认为独一无二的对象从未出现,那么,差不多近似的爱情也会在别一个对象身上感到。”期待中的“唯一者”,会化身为千百种形象向一个渴望爱情的人走来。也许爱情永远是个谜,任何人无法说清自己所期待的“唯一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到了堕入情网,陶醉于爱情的极乐,一个人才会惊喜地向自己的情人喊道:“你就是我一直期待着的那个人,就是那个唯一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