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缺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徐兴业  页数:1268  
Tag标签:无  

前言

即使置于新时期文学繁荣的整个大背景之下,历史文学创作的成熟与兴盛,也是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这种兴盛不仅表现为历史文学作品出版数量的大幅增长,而且表现为创作质量的空前提高。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各种禁锢的解除,在一个更加开放、多元、自由与宽容的社会语境中,作家们得以放下包袱,抛弃一切陈规陋见,充分施展史才、史学与史识,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史家的眼光,重新审视和阐释色彩斑斓的中华五千年历史。在对历史进行艺术再现时,作家们也不满足于亦步亦趋地屈从于历史,而是准确把握“史实”与“虚构”的艺术辨证关系,着力于对纷繁芜杂的历史进行重解与重构,从而使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以诗的方式”在艺术世界里获得一种当代性的复活与新生,融入到当代人的精神建构之中。作家审视历史的视野亦摆脱了过去题材单一的狭隘性,从三代以降到宋元明清的朝代兴亡更替,从农民英雄到帝王、文人、仕子等各种历史人物的生死遭际,都成为作家进行绵邈遐思、扼腕叹唱、负载作家思想情感与当代读者审美趣味的表现对象。在艺术再现历史的过程中,作家们也越来越少受到各种既有观念和类型的束缚与羁绊,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灵等角度,将作家个人的体验投射、贯注到历史对象当中,表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历史审美选择。而恢弘的结构,宏阔的背景,众多的人物,对史诗性的追求,也几乎成为新时期以来优秀长篇历史小说的一个共同艺术特征。《李自成》的“辫形结构”,《少年天子》的“星系结构”,《雍正皇帝》、《张居正》对传统章回体的改造运用……历史小说作家们在寻求历史的艺术表达方式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促使当代历史小说作为独特的门类,在结构形式、叙事艺术等方面日臻成熟,成为当代文学创作中稳定而高产的一个品类,并因其创作上的实绩,屡获中国最高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的垂青。

内容概要

  金瓯缺:第一卷  本书描写的是十二世纪初、中叶中国内部宋、辽、金之间长达数年的民族战争,分四卷出版。  本卷写宋徽宗年间,北宋与金达成共同夹击残辽的“海上之盟”后,宋朝统治集团盲目乐观地以为只要勤兵巡边,就可逼辽纳土称臣收复燕京。以徽宗为首的东京臣民们早已习惯于歌舞升平的盛世繁华生活,朝中诸多权臣如蔡京、童贯等人,只知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对边防之事漠不关心。徽宗终日沉浸在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名妓李师师的爱恋中,对战争并不具备足够的认识。  朝中老将种师道迫于皇命仓促出征,新一代的青年武将刘铸、马扩等人敏感地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马扩毅然与新婚不久的妻子、军人之女亸娘告别,投身到守卫边疆、收复国土的队列之中。  金瓯缺:第二卷  在朝中畏战派权奸童贯的错误领导下,北宋军队在前线白白坐失良机,最终不得不发动一场仓促的攻辽战争。在契丹辽国大将耶律大石的猛烈抗击和掩杀下,宋朝军队遭遇惨烈失败,北部边关防卫全线崩溃。  金国乘胜灭辽,并挟灭辽之威,背弃盟约,向宋朝统治者索要重金以归还燕京。宋朝君臣为粉饰太平,被迫接受金国勒索,最后只从狡猾的金朝贵族手中赎回一座被大肆洗劫过的空城。  马扩看透女真人的贪婪与野心,预料金人迟早会南下侵犯北宋,力谏宋朝统治者未果之后,决心联合一批军民抗金力量,挽救危亡。  金瓯缺:第三卷  本书前二册写到宋辽战争结束后,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北宋君臣仍不改变文恬武嬉的沓泄作风。本册开始,风云突变,金军两路南下,直趋东京。东京军民展开气壮山河的东京保卫战。九个月中,金军先后二度攻打东京,汴京终告陷落。书中还穿插写抗战派将领马扩一家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父、侄战死;爱妻亸娘经历了流产、早产、难产三重灾难,反得不死;马扩本人尽心殚力以图救亡,却遭陷系狱。作品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读来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再三。  金瓯缺:第四卷  本卷写东京陷落后,北宋灭亡,徽、钦二宗及宗室被俘北迁。北行道上,徽宗感赋《宴山亭》,恰好成为他本人及其王朝的挽歌。  本书正文以马扩留下老母、爱妻为人质,率随从奔五马山抗金为结束。尾声则概述了此后十多年中的政局和战局,最后写马扩潜入金军占领区,探望身为女奴、已病入膏肓的妻子亸娘。诀别之情,令人潸然。亸娘临终前犹以不能目睹日月重光、金瓯无缺而抱恨终天。面临一场伟大的民族战争,爱国志士不惜断头沥血奏出历史上悲壮的乐曲。无耻官僚或觍颜事仇,或为虎作伥。两者形成强烈的对照。  全书在悲愤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作者简介

徐兴业(1917~1990),浙江绍兴人。1937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上海国学专修馆、稽山中学教师,上海通成公司职员。1949年后历任上海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店员工会教育科长,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建中学校教师,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室干部,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师。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所著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书籍目录

金瓯缺:第1卷金瓯缺:第2卷金瓯缺:第3卷金瓯缺:第4卷

章节摘录

金瓯缺:第一卷一十一月中旬一天上午巳牌时分,在侍卫亲军马军司当差的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刘锜受到急宣,传他立刻进宫去等候陛见。这是一个尴尬的辰光,既不是太早,也不能算作很晚。阳光还没有照成直线,还可认为是上午,但对于沉在东京(开封)社会底层的大众来说,大部分已经吃过一点东西,把它看成是下午了。可是对于东京的上层社会来说,这个时候还正是好梦未醒的漫漫长夜哩!他们还得再过几个时辰,才开始所谓“今天”的这个旖旎绚烂的好日子。他们既不怕来得太早的清昼会干扰他们的好梦,也不怕消逝得太快的白天会妨碍他们的宴乐。他们家里有的是厚重细密的帷幕帘幔,可以把初升的朝暾隔绝在门窗以外;有的是灿烂辉煌的灯烛,可以把残余的夕辉延接到厅堂、卧寝之内。对于他们,早和晚、上午和下午、白昼和黑夜……都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刘锜自然也是那个阶层中的人物。他是贵胄子弟,是禁卫军中的高级军官,是官家宁愿把他看成为心腹体己的那种亲密的侍从人员。官家经常有这样那样的差使派他去办。因此他早就习惯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召见,不觉得有什么稀罕之处了。可是今天他仍然因为召见的时间过早,与往常有所不同而感到惊讶。他带着这个急于要想把它揭穿的哑谜,进入内廷。内廷也还在沉酣的好梦中,到处寂静得没有一点声音。值殿的小内监看见刘锜被带进来了,用着猫儿般柔软的动作,轻轻打起珠帘,让刘镝进去。一股浓郁的香气,从兽炉中喷射而出,弥漫在整个殿堂中。透过这一道氤氲的屏风,刘锜才看清楚偌大的睿思殿,除了官家本人以外,只有两名宫女远远地伺候在御案之侧,显得异常空阔。小内监把刘锜一直引到御前,低声唱道:“刘锜宣到!”这时官家俯身御案上,吮毫拂纸,正在草拟一道诏旨。他没有抬起头来,只是微微地动一动下巴,表示“知道了”,接着又去写他的诏旨。那天早晨,官家随随便便地戴一顶高筒东坡巾,这是一种在当时的士大夫中间十分流行的家常便巾,官家在宫禁内也喜欢戴它。他又在淡黄的便袍上漫不经心地披上一件丝绵半臂,竭力要在服饰方面显得潇洒。可是他的正在沉思着的表情恰恰做了相反的事情,它不但不潇洒,反而显得十分滞重、十分烦恼,似乎被手里的工作弄得非常伤神,以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忘记了刘锜的存在。他起了几次稿,每次都觉得不满意,每次都把稿纸搓成团,接着又把它扯开来,撕成一条条的碎片。这是一个诗人、书法家、画家在失败的构思中常常做的动作。忽然间,他游移的目光和刘锜的聪明而又恭敬的目光相接触,他的脸色豁然开朗,笑出了那种对他喜欢的人常作的莞尔的笑,然后以亲密得好像谈家常的口吻问刘锜道:“卿可认得现为登州兵马钤辖的马政?”刘锜作了肯定的答复。“卿在哪里认得他?”“马政原是西军人氏,臣在熙河军中时,曾在麾下,多承他培植教育。”官家点点头,又问道:“卿可与他的儿子马扩熟悉?”刘镝绝没有想到在此时此地,忽然由官家亲口提起这两个疏远武官的名字。刘锜与他们是熟悉的,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密友谊。这两个名字经官家提起,就好像一道火花照亮了他的胸膛,引起他的美好的回忆。他的思想活动频繁起来,想到了许多与他们有关的往事,他的神情更加焕发,他的奏对也越发流畅了。“马氏一门忠胆义肝,世在西陲,为官家捍卫疆土。父子祖孙,殁于王事者四人。马扩与臣尤为莫逆,当年去谿哥城当……”“就是卿去当人质的那一回?”官家以那种似乎对刘锜生平十分熟悉的语气插问。“正是那一回,马扩与臣誓同生死,冒险前往,幸得不辱使命生还。前后周旋,折冲樽俎之间,马扩之功居多。只是微臣供职京师以来,听说他父子别有差遣,已有数年未谋一面了。”“夫人不言——”官家卖关子地先拈起搁在笔格上的鼠毫玉管笔,用笔尖指指自己,再掉过头来,轻轻一摇,然后有力地在空中一点,说完了那后半句话,“言必有中。”最后一个动作的节拍正好落在那“中”字上,因而显得非常戏剧化。他用这个一波三折的动作和这句卖关子的话,表示他洞察幽微,无远不烛。接着他又扬扬得意地说,“朕早就猜到马扩与卿有旧,这一猜果然猜到卿的心眼上了。马扩不日将回京述职,借此因缘,卿可与他痛叙旧情。只是他父子两个年来在干些什么,卿可都知其详?”“马政等踪迹,臣微有所闻,”这是个颇有出人的问题,刘锜略为踌躇一下,审慎地按实回答,“只是事关朝廷机密,非微臣所敢预问。马政等也未尝以此见告,因此臣不得其详。”官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皱皱眉头,微表不满地问:“马政职责攸关,不来找卿,倒也罢了。王黼、蔡攸两个难道也没有把此事说与卿知道?”“王黼、蔡攸均未与臣谈及此事。”“这就是王黼、蔡攸办事颟顸糊涂之处了。”谴责当权大臣,是对亲信者表不亲密的一种姿态。官家不放过这个机会又一次对刘锜表示好感,“朕的亲信如卿,合朝内能有几人?这等大事,不让卿知道,又待让哪个知道?”于是他再一次拈起笔来,指着案头没有写成的诏旨说,“这道诏旨与马政、马扩年来的行踪大有关系。如今朕正为此事烦懑,卿可愿为朕分忧,赍着它前去渭州走一遭?”好像平日对待刘锜一样,官家凡是有所差遣,总是从远处闲闲说起,然后才涉及正题,说得十分委婉。也好像平日的对答一样,刘镝完全理解并且能够体会到官家的委婉的深意,总是恭敬地回答:“陛下差遣,微臣敢不用命!”“卿回京之日,就是与马扩谋面之时。故人叙旧,可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只是岁尾新春,灯节在迩,正该伉俪团聚、欢宴畅饮的时节,却要卿远离京师,万里驰驱于风雪之中,倒教朕心里好生过意不去。”说了这么多的贴心话,现在可以言归正传了。官家这才放下了笔,详详细细地口述旨意。原来由于马政等人办理外交事务的结果,不久朝廷将用兵河北。官家要刘镝马上出差到渭州去给陕西诸路都统制——西北边防军统帅种师道传达这道诏旨,要种师道遵旨前往河东路太原府,与朝廷派去的大员们共同计议北征的军事。种师道不可能违抗朝旨,拒绝出席军事会议,这是没有疑问的。但由于这场军事行动十分重要,官家也考虑得特别周到。他考虑到:种师道已被内定为这个战役的军事统帅,他统率的西北边防军将被全部调去,投入河北战场。要彻底打通他的思想,使他充分理解马政等办理的迄今为止只限于少数人知道的秘密外交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场将要涉及到三个朝代兴亡存灭的战争,是本朝开国以来一次最重要的军事、政治行动,要给种师道有相当的时间来酝酿、发动全军投入战争,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种师道在军事上一向有自己的看法,有时也会固执成见,譬如去年的两浙之役,就没有能够调动他本人和他的兄弟种师中前去出征。为了排除可能遇到的障碍,官家不愿采用官方生硬的形式,由政府正式下一道命令,强迫他去出席军事会议,而宁愿采用一种比较亲密的私人的形式,派一名亲信赍着他的手诏.面告曲折,宛转疏通,以求必成。这是官家对自己的权力感觉到还没有绝对自信的时候常常采用的一种方式。现在官家把这个艰巨的使命交给刘锜去办,认为他是派到种师道那里去最合适的人选。这不但因为他个人的才能,这些年来交给他的任务,无不办得十分妥当合意,更因为他一方面是自己的亲信,一方面又出身于西军,与种师道以及全军上下有密切的关系和深厚的感情。官家深信他此去一定能够完成王黼、童贯等人完成不了的任务,满意而归。可以说正因为官家事前在心目中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合适的出使人选,才考虑采用这个宛转疏通的形式。这就是官家今天特别起了一个早,亲手撰写诏旨,并且打破常规,这么早就把刘锜宣进宫来的原因。口授旨意以后,官家骤然感到轻松,他简单从容地草成诏旨,用他别成一格的瘦筋体字体誊写好,又亲手钤上了“宣和天子之宝”和“御书之玺”两方玉玺。自己反复读了两遍,又欣赏了自己的书法和图章,这才心满意足地把它授给刘锜,郑重叮嘱道:“自从‘海上之盟’以来,此事已谈论了三两年,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卿此番代朕前去渭州布意,关系朝廷大计匪浅。但愿卿早去早回,成此大功,朕在宫中日夕盼望佳音。”刘锜过去没有参与过这个所谓“海上之盟”的外交活动,可是凭着他的官家亲信的地位,凭着他的机智和敏感,早已从侧面听到很多消息。由于自尊(别人没有让他参与秘密),也由于他预料到这将要发动的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他所处的地位远远不足估量这个行动可能造成的全部后果,因而他谨慎地对它保持冷淡和缄默。他只是聆取了自然而然地流到他耳边来的秘闻,而不向旁人去打听和追问。他对任何人都没有表示过什么明确的意见。现在是官家亲自把这个秘密点穿了,官家交给他的任务,说明官家不仅允许他参与机密,还迫切地希望他推动这场战争。不管他对这场战争有什么看法,首先要感谢官家对自己的信任。他恭敬的表情表示出他完全能够理解官家复杂微妙的意图,他要竭其所能地去完成它,决不辜负官家对他的期望。

编辑推荐

《金瓯缺(套装全4册)》他们还得再过内个时辰才开始所谓今天的这个旖旎绚烂的日子,他们既不怕来得太早的清昼干扰他们的好梦,也不怕消逝得太快的白天会忍辱他们的宴乐,他们家里有的是厚重细密的帷帘幔可以把初升的朝暾隔绝在门窗以外,有的是灿烂辉煌的灯烛,可以把残余的夕辉延接到厅堂卧寝之内。对于他们早和晚上午和下午白昼和黑夜都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瓯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7条)

 
 

  •   暂不说书的内容如何,(相信买这部书的人都看过内容了,否则也不会买的)单说书的价格。首先卓越的折扣是很低的(购买时是82元)。但是呢,书拿到手之后才发现原来非常不值这个价格,不知是不是现在物价上涨的原因,这部书的定价实在是太高了,非常单薄的四本书,可是平时均价却订在35元左右,太离谱了。个人觉得价格应订在80元左右(原价),然后卓越再打折至50元以下,才值得购买。如果真的很喜欢,还是买以前版本的比较好。
  •   第一册最为经典!虽然后面作者掌握故事结构的能力略显不足,但这本书在许多方面是难以超越的!!!
  •   很真实。让人对那段历史扼腕叹息。
  •   作者拥有深厚的旧学功底,因而文笔厚重,史料齐全,全景式描绘几十年的风云变幻,真乃大手笔。论细微,其对东京市井民俗的描绘,真的不亚于红楼梦,对亸娘宋徽宗李师师等人的心里描绘,堪称细致入微。说说觉得不好的地方:首先,没有分清是在写历史还是写小说,造成了两不像。作为名义上的主人公马扩和亸娘,戏份真的太少,只能充当线索而已,感觉李师师戏份更多。感觉作者的用意是体现人民大众的抗争,而马扩只是个中代表而已。主角戏份少,背景戏份多,小说属性就弱化了。第二,议论部分太多。作者对叙历史很看重,很有一种“太史公赞曰”的欲望,必要的议论是必需的,但太多了就走出小说的规范了。而且作者的议论中,夹杂着不少旧式的阶级斗争观点。第三,经常剧透。提前几章就把一些主要人物的最后命运给摆出来了,这样很让读者沮丧。说起书中的人物,我喜欢大石林牙、李师师。马扩的形象太完美脱离了人类,亸娘戏份太少。
  •   星是给内容。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 是明着抢钱呀,每本书都定的天价!!!!
  •   就因为一个是1268页,一个是1288页?
  •   就是小说喽,开始我还以为是历史小说呢,其实也就是有点历史的影子,加上小说家的瞎掰想象啦。不喜欢看小说。写的还可以,毕竟获奖作品,文字功底还是很深厚滴,喜欢看小说的人可以选择。
  •   请问是插图本吗,记得老版里有刘旦宅的插图很精美。
  •   书的内容我不说了,谁都知道经典。装帧和排版我是认为不太好,封面的质地,颜色比然导致易脏易破,文字排版比较紧密,看着有点不舒服。本来想买精装版,结果去书店一看,居然不是书衣版精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过二月河精装一套,那套书各方面做的都不错,字体还大。有好的先例,为什么不保持一下呢,即使书厚一些,贵一些。那个看书的人的书橱挤不出个地方呢。
  •   前两卷的水准不在《李自成》前三卷之下
  •   感觉比《李自成》强。文字优美,思想深刻,不是一般的好。作者当时没有电脑,全凭手写修改,可见难能,可见功力深。当然有些历史情况转折太快,略有疑问,不过已经非常好了。
  •   这些历史的积淀才是我们亟需的营养~
  •   写得挺好的,就是每一本都比较薄,字体小了点。做成三本一套可能要好一点。
  •   个人比较喜欢大的历史背景下的个人事迹的描写,不错
  •   听说很好,慕名而买,还没看过
  •   作者对史料掌握的很细致,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故事和来龙去脉,不愧为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   这套书我买下来,差不多是五十二元,觉得很划算。我看过很多的历史小说,金瓯缺的文笔绝对是好的。当年想买来收藏,但已经没法买到了,现在这套新出的,我以这个价格收下来,也是知道以后可能又不会出了。作为小说,此书后半段可能是不如前半段。似乎作者曾长期生活在优越的家庭。... 阅读更多
  •   好,但是价格有点贵,爱好看书的,和没事的人,可以买来看一下~~
  •   简单来说,就像前面有人说的那样,买这本书的人都是看过这本书的。我想补加一句,这本书不是很薄,合起来共有62mm的样子,大家应该有个认识吧 我是通过这个满一百减二十买的 共买了两本 搭上这个世界会好吗 总共有93元 很划算 装订的话 我个人感觉平装本就成了 有点瑕 这个为什么降了这么多啊 我买的时候还是89块钱呢
  •   很好的卖家,下次继续光顾
  •   印刷精美,矛盾文学奖的书,基本都值得收藏
  •   茅盾文学奖,好书,博览群书
  •   第四本被弄皱了
  •   书很好,物流很差。
  •     帝国的崩溃 --金瓯缺
      
      古往今来, 帝国这个名字尽管熠熠生辉, 惹人遐思, 但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帝国, 都已经分崩离析或者湮入黄沙. 大多数都在熊熊战火中崩塌, 例如屹立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或者一度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 也有一些属于无疾而终, 例如大不列颠帝国. 但说到底, 帝国勃兴忽亡之间, 成败多是自找的.
      
      这部小说以宏大的规模构建了北宋皇朝宣和年间的断代史, 以从容不迫的步调将末世繁华和层层危机进行厚涂和铺陈, 其中北宋皇朝主要的敌人在其中逐一登场, 按照各自的逻辑, 将整个皇朝拖到万劫不复的泥潭之中
      
      北宋帝国可以用死得窝囊来形容. 历来煊赫无比的中原王朝, 居然以这样一种形式来画上句号, 实在跌破了无数历史学家的眼镜. 虽然一眼望去, 它也是属于被蛮夷的铁骑攻灭, 就像罗马沦亡于西哥特王国一般. 事实上, 这一惊天"杰作"中, 各地军阀的私欲, 职业官僚的颟顸, 愚懦皇帝的无能, 做出了更大份额的贡献.
      
      虽然一眼望去, 它的敌人是北方异族的铁蹄扬起的隆隆风暴. 在小说初始, 辽国这个当年的万里上邦就已经奄奄一息, 只是在少数像耶律大石这样的精英支持下勉强厚颜残喘而已. 很快, 更凶暴也更富朝气的金国铁骑便将震天动地, 滚滚而来. 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北宋帝国的躯体上割开了数个深深的伤口.
      
      然后在面临这更危险的敌人时, 自诩帝国精英的官僚系统立刻将自己的利益高高捧起, 而将帝国的利益踏诸足下. 这是暮气沉沉的帝国均不可避免的问题. 无论是汉末的世族, 还是明末望风而降的士大夫们, 当官僚系统演化成既得利益集团, 和帝国本身便开始了同床异梦. 官僚系统一面以鸵鸟心态来应对北方民族的铁骑, 一面视之为派系倾轧的大好机会, 顺道抹杀几个不识时务的官场另类.
      
      当然帝国还有更为致命的敌人, 在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皇朝中, 皇帝不仅仅是一种象征, 也是权力运行的中枢, 同样还是国民的精神寄托. 因而皇帝也可以轻松地破坏整个帝国. 在各国的历史中, 都不乏能以一己之力迅速摧毁整个帝国的"天才". 本书中的道君皇帝, 赵佶, 就是这些天才中最为才华横溢的一位, 金石书画音乐鉴赏均属精通, 而昏庸荒淫也是卓尔不群. 对于官僚集团, 他无力集合其力量, 对于军事将领, 他也无法完全驾驭. 只能惶惶终日, 直至汴京大门被金兵攻占.
      
      本来北方异族割开的伤口只是腠理之疾, 在帝国官僚的协助下, 这些伤口扩展到了整个胸腔, 而两代皇帝则在帝国还有余力反击之时, 亲手将帝国的心脏拱手送上.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祸起萧墙.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一出悲剧.
      
      <金瓯缺>这样一部一百五十万字的煌煌巨著, 居然作者在文革期间写就的. 甫一出版便好评如潮, 并一举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由于当时还存在着意识形态影响, 所以在笔调中间间有微暇, 但从当今看来, 似乎也是一种可供玩味的时代烙印. 而它包含的寓意, 则超越了它描绘的时代, 成为一种永恒的历史记忆.
  •     最近在读徐兴业老先生所著长篇小说《金瓯缺》,这本书洋洋洒洒八十多万字,讲述了从宋金海上之盟协议共击辽国到金国撕毁盟约挥兵南下灭亡北宋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段落。
      书中描写的大宋朝正处在徽宗治下,金碧辉煌,纸醉金迷,是一个承平之世,其富庶甚至超过全盛时期的唐朝。这时候距离与辽国签订檀渊之盟已经过了一百多年,是举国上下醉生梦死的百余年。
      本书第一部的内容详细地描写了当时宋朝的社会状态以及宋金约定夹击辽国的前期准备,实际上当时宋朝的统治阶层居然没有人认真的筹划考虑过这件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天祚帝已经被金人打进夹阴山的时候胜利已经唾手可得,只要数十万大军在边境上排开阵势,辽人就会衔信出降。军队由好大喜功又贪生怕死的童贯统领,徽宗甚至下旨军队不得杀伤辽人,违者重罚。这道荒唐透顶的圣旨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不啻于替辽人缴了大宋军队的械。
      
      本书的主人公,实有其人的传奇人物马扩孤胆出使辽廷,已经成功使得皇帝耶律淳与皇后萧普贤二人献出降表。杰出的契丹英雄,耶律大石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有不甘,联合萧干对宋军阵地发动了一次全面进攻。处处被掣肘,已经毫无斗志的宋军一击即溃,后撤上百里,一直逃到雄州城下。马扩回到军队中,警告各位指挥官耶律大石将会在不久后再次发动全面追击。但这时候军队的指挥层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有的只求自保,恨不得就此班师,有的勾心斗角被私怨蒙蔽了双眼,没有人把他的警告当一回事。数日后,耶律大石再次发起进攻,将毫无准备的宋军打得魂飞胆丧,成功为辽国争得了喘息之机。
      
      这时候的宋廷已经被前线的消息给吓住了,他们决定请金人替他们攻取燕京,然后再花钱从金人手里把燕京买回来。这又是一个没脑子的主意,可以说当时本身富庶强大的宋朝就是被这一个个层出不穷的昏聩决策给搞垮了。由此金人发现了两件事,其一,宋朝的军队打不了仗,其二,宋朝非常有钱。宋朝的君臣百姓不知道的事情是,金人比辽人更加残暴贪婪。示弱于人的结果,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宋朝并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其实是非常强悍的,由于河套一带不在掌握,所以没有良马出产,主要由步兵组成。即使如此,大宋军人依然以血肉之躯阻挡游牧民族南下的铁蹄数百年之久,足以令人敬佩。然而由于统治者的摇摆不定,以及军队指挥层的互相掣肘,数次坐失良机,终于一败涂地。然而却被金人窥到了机会,灭金辽之后挟余威挥师南下,兵围东京汴梁。然后就发生了华夏民族有史以来最屈辱的一场浩劫——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贪婪残暴的女真人,在获得勒索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俘走了当时中国的皇帝、国家的象征徽钦二宗并废为庶人,整个宋朝宗室,后宫的皇后妃嫔宫女,大臣以及子女家眷以及大量民间女子总共数千。至此北宋灭亡。
      
      他们将这些人送往金国腹地,极尽折磨与羞辱。男人为奴,女人为娼。当时曾有描述说,一个铁匠花八金买了一个女人,实际上是宋室宗姬,相国孙女,尚书夫人。其悲惨可见一斑。
      这段历史实在是太惨,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正因为宋朝宗室受此屈辱,到明朝时封建礼教发展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例如要求女人视贞节高于生命,面临抉择时几乎只能选择死。
      
      一个本来并不贫弱的朝代,由于统治者的懦弱、短视和昏聩沦落至斯,不得不令人扼腕嗟叹,国家的命运被昏庸者掌握的后果就是这样。这个弊端至今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克服,当代之事只有后人有资格评说。
      掩卷叹息,沉重的心情难以言表,时至今天,民族间的仇恨已经烟消云散,很多人对我们的历史已经知之甚少。生活总是会一直前行,多少当时难忘的刀光剑影都将渐渐远去,无论是辉煌还是黯淡,也终将变成与己无关的一页页文字。我们的今天就是未来的历史,在后人的笔下,该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呢?
  •      一瓯百缺,支那现象最伤心
  •      那年我初一。抚摸着一部名叫“金瓯缺”的书一见钟情欢喜不已,语文老师却一笑而过说:“这书你现在看不懂。”于是把它拿去,换了本别的书。老师的判断当然是对的,因为当时我还不知道这“瓯”字该怎么念。而今屈指十二年矣!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两宋之交这段历史便是莫大的笑谈。
      
       宋徽宗——遇到错的人
       若论搞艺术,少有人有宋徽宗这样的天赋,可他偏是个皇帝。除了书画,宋徽宗情场战场双失意,满盘皆输。他把李师师当作自己的全部世界,但他根本就不是师师的菜,身为皇帝更不懂得屈尊纡贵体贴迁就女人之心,他始终不能攻破师师的城防,却因吃醋把假想情敌刘琦贬斥,凉了师师的心。金军南来,他邀师师逃跑,被断然拒绝;后来受俘北上,师师当面自尽,以示恩断义绝。女神的死依旧没有换来徽宗的雄起,他乖乖地被金军牵到东北的地窖里吃雪去了。
      
       李师师——本是女娇娥,胜过男儿汉
       如果把宋徽宗比作男女子郭精明的话,李师师就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春哥了。蒙皇帝垂爱,师师在娱乐圈独占鳌头,但她从不想取悦君王,反而把徽宗变成自己对抗世俗的挡箭牌。她欣赏刘琦、马扩、吴革这样顶天立地的汉子,甚至一度对吴革萌生情感,但刘琦被贬、马扩下狱、吴革战死,李师师一度心如死灰。面对宋徽宗的苟且懦弱,师师终于迸发了自己的烈火本性,在惊天动地的抗争之后,流落江湖。从此,不要迷恋姐,姐已成传说。(我觉得这是本书塑造得最完整的人物形象)
      
       宋钦宗——乖到天荒地老
       徽宗的儿子钦宗,若论当乖孩子,没人比得上他。但他太乖了,不分贤愚,谁的话都听。奸臣说罢免李纲,他就罢免李纲;忠臣说游行示威支持李纲的太学生是爱国的,他就当场答应太学生的诉求,避免了军队对手无寸铁的太学生的屠杀。金军说你给钱我就退兵,于是他一边和金军打仗一边往金营运金子,真乃亘古未有之奇观;道士说有神兵可退贼,他信了,于是东京陷落。金军说,你来我这里咱商量如何保留你的省部级待遇,他乐呵呵去了,于是被判了无期徒刑。可怜的宋钦宗,一直到被金人设计害死都很乖,他一直相信,灰太狼是不吃羊的。
      
       时势造汉奸,憋死真英雄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汉奸,在两宋之交更是大批量流水线生产高质量汉奸。金人一睁眼,他们吓破胆;金人走两步,他们吓尿裤。他们鱼肉人民、卖主求荣,百姓皆曰可杀,宋朝皇帝却宝贝一样宠着,大有没了你拥有世界又如何的姿态。百姓人人欲得而诛之,两国皇帝也都知道他们不是好东西,可百姓会被屠戮,皇帝会身死国灭,这些奸贼却总是包赚不赔、稳坐钓鱼台的那些。说什么报应不爽,历史在他们面前就是个玩笑。
       在这样的君臣左右下,报国男儿便有奇才壮志,也只能身陷樊笼、形格势禁。他们有头脑,但朝廷不让思考;他们有精力,但朝廷不让出力;他们有才干,但朝廷不让施展。到最后,他们或蒙冤而死,或遗恨而死,像马扩这样能全身而退已是上天眷顾了。他们隐姓埋名、漂泊江湖,于洞庭湖畔,会知己二三,在这个没名没姓的年代共饮一碗无名酒。苦恨繁双鬓,潦倒浊酒杯;人生已迷途,今是而昨非……
      
  •     周四的那天,早晨九点就起床了。坐地铁到遥远的南方去找姐姐玩。火车上,如往常,在看小说,金瓯缺。看的是,西军北上前夕,马扩准备结婚时的情形。那时的东京是一片的欣欣向荣,繁华之景。而徽宗作为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和一个艺术家,又有着无上的荣耀和自信。东京的中产阶级,小生活过的有滋有润。虽然国家有些贫富差距,穷人们依旧过着卖儿卖女的日子,但是依旧无法掩盖社会的繁荣,与繁华。可是在东京中生在生活着的主人公们,谁能想到,他们的幸福生活只剩六年的。东京的繁华也只剩四年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样美好的上元节,也仅仅只剩下四次了。当高俅,童贯在无聊的欺压百姓。当蔡京和蔡攸父子争权,当宋徽宗还在为李师师而伤心事,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美好生活只剩下四年了。四年后,金军南下,两年后,开封城破,上述所有的权贵,全部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光辉璀璨的开封,一夜间,将不复存在,而汴水边上的世界名城,将化为灰烬,和巴比伦城,和巴格达城的毁灭一样,那将是人类文明史上永远的遗憾。可惜,当时,在东京汴梁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感受不到,他们的繁华,将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得粉碎。
      
      书中的另外一段,讲的是徽宗在追求李师师,看的很有意思。李师师,是一个小时候死了娘,父亲又进入监狱枉死的一个孤儿。从小被老鸨养大,学会了琴棋书画后,成为了东京的名妓(不是娼)。皇帝从她十七岁就看上她了(那年皇帝二十五岁),一直到了她三十岁,皇帝都三十八岁了,还是没有追上她。徽宗赵佶是皇帝,是艺术家,拥有当时几乎世界上最高权力,最多财富的人,追求一个女人,竟然追求了十三年,都没追上。真让人拙计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皇帝从来没有追求过女孩子,向来都是女孩倒追他的,他也不知道,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道理。所以,他就和一个羞涩的小男生一样在追那个心目中的女神,结果,活活的追求了十三年,也没追求到。看着就好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怕你是皇帝,是高富帅,如果有个屌丝心,依旧追不到女孩子的。
      
  •     可惜找不到第四本的TXT,可是这本书又不值得我买(穷人,买不起书。)所以,只能看前三本了。看到东京因为郭京耍宝被攻陷就没有了。前文摔得包袱,李师师和道君的最后一面,马扩怎么出狱的,以及和他老婆的见面,没有办法知道了。
      本书总的说还是很尊重历史的,但是细节方面有很多的想象,导致很多地方显得不真实,并没有真正的还原历史。比如白沟之战时,杨可世的过河冲锋。究竟是他防守反击,还是自己为了夺功劳而违命过河,史书上各有各的说法,并没有定论。因为有童贯的奏章为证,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后者的。所以书中戏剧化的描写,未必真实。
      但是有些地方对历史的还原,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刘四厢箭射水桶,杨可世皮靴滴血。都是历史上名载的。作者在响应的地方提了出来,即不显得突兀,又有戏剧性的效果,当你一查宋史的时候,却发现是真事。这事,就会有一种,历史凌驾于常人的感觉。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之前不认识的人,比如,马扩,李东,刘四厢,大小经略相公,刘光世,李纲,耶律大石,蔡攸,普贤女,等等。正是由于这本书,我才去查了这些人的历史,也把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了解的很清楚了。当然,全书最喜欢的人物,还是刘四厢。毕竟刘锜日后的成就不下于岳飞,所以他被作者喜爱而着重描写是正常的。
      
  •     借用《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的一句话: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的多!我很喜欢历史,记得很小的时候字还认得不太全的时候,就捧着两本厚厚的《上下五千年》在哪里“钻研”了,虽然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到底看懂了多少,但是那种浩瀚和深厚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从此算是在我心中扎根了。我们很多人觉得历史枯燥,却去追捧那些漏洞百出的古装戏,只不过是因为没有人把历史原本就有的精彩呈现给我们。中国历史的书籍要么太专业,要么太乏味刻板,把原本很精彩的东西给抹杀了,却去编撰些好不靠谱的影视剧来骗取收视率和票房。
      
      《金瓯缺》是茅盾文学奖作品,是少数可以把历史的精彩呈现给我们的作品。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几次,但都是因为找不到第一册(全书共计四册)而作罢,还有个原因就是自己也看过几本北宋灭亡那段历史时期的书。但这次有缘借来看还是收益良多,至少陪伴我读过了一个多月开心的阅读时光。它不像很多历史小说那样呆板地把历史事实照搬过来,生硬刻板看似交代了很多情节和事件,其实不但没有把故事讲透,还搞得非常没有营养和味道,还不如去自己看历史教科书呢。文学作品不同于专业历史研究资料,就应该立足在尊重基础历史事实和适当的文学艺术,两者如何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既不能篡改历史胡说八道一通,也不能硬邦邦地感觉在上历史课。要知道古代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可不会记载那些所谓的“琐事”,这就要靠作家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挖掘和发挥了。
      
      本书主要的历史阶段前后跨度也就十几年,但这是个中国历史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辽朝在强盛几十年后已经日趋腐朽堕落,金朝正在东北方冉冉升起,那是个历史格局需要重新洗牌的时代。北宋这个朝代从诞生就埋下了孱弱的伏笔,通常朝代创建都是最有朝气和战斗力的时候,当时太祖太宗都没能解决北方燕云十六州的问题,最后经过宋辽初期的大战后,也仅仅取得了澶渊之盟这种妥协的结果,自然不能指望它的后代子孙能有太大作为。重文轻武的国策和澶渊之盟带来的暂时安全,也让北宋在军事上非常不给力。本书的主人公马扩和其他抗战派主角大都出自西北,因为那里经常要跟当时的西夏作战,仍旧保持了尚武精神和战斗力。
      
      本书开始是宋金签订“海上之盟”联手伐辽,但是在当时掌握实权徽宗童贯蔡京之流居然认为可以依靠金人或者恐吓,就能轻松将燕云十六州收回,立下祖宗都没能实现的宏图大愿。甚至不仅仅是朝廷高层,在东京市民阶层和军队中也有严重的轻敌思想。原本西北军士气旺盛,如果使用得当,确实有机会收回燕京,但是因为指导思想的错误,导致北宋的战略走上歧途,甚至当马扩都已经施展外交手段说服辽主和皇后投降北宋,却因为辽朝有耶律大石这样杰出的人物,最终两次伐辽战争均告失败,最终还是凭借金人兵力打败辽朝,靠着贿赂金银玉帛换回被毁的燕京。金人灭亡辽朝如吹枯拉朽,北宋连据守燕京的残辽力量都打不过,被金朝灭亡也在意料之中。两次东京保卫战知道历史的都会觉得很悲愤,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凭借保家卫国的锐气和李刚的横空出世以及西北军勤王,勉强顶住了金人的进攻。可悲可叹的徽宗钦宗不思考如何加强军事和防卫,反而打压抗战派的力量朝廷内部全部都是投降派,尽管靖康之耻徽钦二宗受尽欺凌,我都觉得他们完全是自找的,不值得同情可怜,倒是东京的百万市民以及两河地区的人民,被懦弱无能的朝廷牵连,饱受战争之苦这是金朝和宋朝统治者欠下人民的血债。再到后来康王赵构为了保持自己得来的“不正统”的皇位,屡次向金朝求饶投降,彻底放弃抵抗的精神,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不惜扼杀抗金的力量,跟秦桧勾结冤杀岳飞跟金朝达成和议,他绝非南宋的英明中兴之主,只是个贪图个人权位不顾百姓死活的窝囊废。
      
      北宋的灭亡从客观形势上看,金朝正值兴旺上升期,确实存在很大的灭亡可能性,但是最根本原因还是出自自己内部。如果徽钦二宗朝有神宗的一点点英明,正军备战利用时机或独自夺回燕京或收降残辽的力量跟金人抗衡,收复燕云十六州完全是有机会的。再不济到了东京保卫战如果政策得当,信任主战派完全不会被灭国,甚至到了南宋初期,如果积极进取充分利用北方抗金的力量,岳飞韩世忠都有机会北伐收复失地。当时金朝创建了几十年,那种最初的锐气已经丧失,腐朽堕落的非常快,能坚持住着几十年的抗战,不难等到实力的再度平衡。可惜历史总是如此,每个朝代的最后期,都是皇帝昏庸朝臣腐朽卖国,纵使有千百条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他们也不可能去改变历史,而只是加速自己的灭亡罢了。
      
      主人公马扩很不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跟随父亲马政参与了宋金的海上之盟谈判,后来在伐辽战争中又出使辽国劝降,同时由于他外交方面的见多识广,也得到了宋朝统治者不得不给予的重视。他有机会在那个时代跟三个朝廷的高层统治者都有接触和了解。这让他有足够的战略眼光来看待那个朝代,同时他也是积极实践者。无论在伐辽战争还是抗金斗争中,他都表现了非常高尚的品质和极大的号召力。但由于宋朝的统治阶层(包括皇室和官僚阶级)已经彻底腐朽到自毁长城的地步,所以他的努力和理想注定只能是悲剧解决。其实那个时代里发生悲剧的绝不仅仅是他,任何有理想爱国的人士都是处于苦闷和迷惘之中。热血抗战为国捐躯而死痛快,窝窝囊囊被投降派直接间接出卖,是哪个时代真心爱国的英雄们的共同悲剧。
      
      马扩最大的价值是认可和促进了两河北方地区的民间抗金力量,并努力争取将朝廷正规军的力量跟义军相结合,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做到的最大的努力,但是因为宋朝的投降派始终占据上风(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这些努力只能是杯水车薪。他自己和家庭也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此外马扩始终没有自己掌握的军队,这使得他不能像岳飞韩世忠宗泽等人取得那么大的影响和效果,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和记忆也不及其他抗金将领,而且使得他多次战争中都吃了苦头。后来马扩领导五马山义军拥立信王号召义军,声势浩大聚众十万余,但是不能跟南宋正规军协调,最终被金朝剿灭,自己回到南方正是秦桧主和派当权的时代,最终只能郁郁寡欢不得志。小说里讲他还能赎回家人和妻室,应该只是文学处理上给读者以希望罢了。
      
      预期是北宋是被金朝灭亡,其实毋宁说是被自己从内部打败的,在当时北宋的皇帝和主和派大臣做到了很多金朝无法做到的事情,是他们自己自毁长城削弱了抗金的战斗力量。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他们会做出长期看来对自己有害甚至类同于自杀的事情呢?而且这不仅仅是偶尔一两个人所谓,纵观北宋末期到南宋灭亡一直都不乏倡导苟且和谈的人,甚至直接当权者皇帝本人就是想着投降,他们以为投降就可以保住自己那点点利益,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加上那些卖国求荣只为保全自己利益的卖国主和派,国家能不灭亡吗?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历史话题,我想对此思考最深的应该是徽钦二宗,他们两位直接或间接缔造了国破家亡的结局。不知道他们被押送到金朝及被囚禁侮辱的几十年内,他们是否曾对自己所作所为有所反思和思考呢?
  •     一部当之无愧的杰作,一部无与伦比的历史小说!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唐浩明的《曾国藩》;也使得我对于历史小说这一体裁树立了绝对的信心。
      
      这书我是09年刚出来时买的(据说是30年后再版,好象也有些删节),当时由于时间不是太多,便草草地读过就放下了!而且此书的西方味让我一时间很不适应。
      尽管从字里行间已经晓得这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但当时只是这样评价的——
      “11月的时候基本读完了此书,说实话这本书确实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异类,尤其是历史小说的异类!
      首先说写法上,作者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托尔斯泰的叙事技巧(思想)影响,初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读起来不如唐浩明、凌力等人来得吸引人;可是细细得读下去,反而见出作者的高明了!在思想上,作者的人道关怀比较浓郁,确实值得推崇。
      此书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民族感情,忠实地反映了那段屈辱、沉重的历史,但是仍感觉不如想象中的好,情节拖沓,故事也不那么吸引人——难道已不符合今人的审美趣味?
      无论如何,也算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了,值得收藏阅读。历史小说本来就是难写,也没多少佳作。”
      
      前几天无意中拿出来细细重温,结果一下子就被震住了,从此不忍释卷!过去认为的那些缺点似乎都不存在了……
      具体细节和感受真的不好谈,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我感兴趣也包括作者这个人,及本书的遭遇。希望有好心的知情人在看到我的这段评论时能够透露一二,不胜感谢。
      
      -----------------------------------------------------------------
      来篇长的吧,本人自己写的。
      
      
      
      
      
      徐兴业与《金瓯缺》
      
         
         最近重读了上海作家徐兴业(1917—1990)的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产生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强烈感受,这里简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下吧。
         我一贯是不怎么擅长写书评的,尤其懒得再去抄出书中的某些或精彩或印象深刻的段落,只能在总体上把握一下了。
         
         (一)
         
         2009年的时候,我常在当当网购书和发表评论,一次无意中的机会,便让我注意到了《金瓯缺》这本书。
         这本书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天一策划)茅盾文学奖历史小说书系中的五部之一。那时,我从来没听说过《金瓯缺》的名头,因此不免好奇,便重点关注了下。看到很多人都对于此书推崇有加,我也就花费80多元的优惠价格买了一套简装版。
         当时由于事情很多,这书一直没有细看,但始终觉得应该抽时间好好看看,不像大部分书,翻一下就从此彻底丢开了。等到有时间看时,已经到了2010年。初读之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部历史小说真可谓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异类,西方味、解析味很浓(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大师不能驾驭的风格),我以前也从没见识过这种类似于托尔斯泰的思想性极强的风格。
         由于当时心态的浮躁,虽然认定此书是一本颇有价值的著作,但由于此书故事情节的奇特和一时对那种文风的不够适应,便没有真正吸引我读下去。在我草草一阅后,这本书就被我丢到了山东的家中。
         这几年中,我几乎读过了一切知名的历史小说,其中非常推崇唐浩明与凌力,具体又推崇《曾国藩》与《少年天子》、《梦断关河》。在我看来,《李自成》虽然也很见功力,但故事太琐碎,作者的思想也还带有时代的强烈烙印;《白门柳》虽然极见品位,但文人味道过重,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大场面,也不能令我一字不落地坚持读完(细读了第一卷,第二、三卷就浏览而已);二月河虽雕琢甚工,可惜虚夸过多,且帝王思想偏重,立意不高(《张居正》就更不用说了)……
         也就在今年5月的时候,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回到家中的我再次翻出了《金瓯缺》时,仅仅是再读了开头的几个小节,我从此便不能罢手了——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我觉得我自己的这颗异常激动起来的“心”是非常可靠的——因此我认定,这部小说的确是值得细细品读的一流作品。
         为了能更好地消化《金瓯缺》,我又翻出《战争与和平》,简单地浏览了一下。我不能不承认,无论就思想境界还是艺术风格,二者大概确是有渊源的(据说徐老很喜欢《战争与和平》)——由此,我也认定,自觉宗法托翁的徐兴业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中,起码是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的确是超一流的,是真正值得我们钦佩的如同托尔斯泰般的大师级人物。
         从前,我应该是最为推崇唐浩明的《曾国藩》的,但如今它已经被《金瓯缺》所取代:我想,真正决定这种转变的,可能正在于作者的思想境界、人道关怀的差异。
         尤其最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我对于历史小说这一体裁并不是非常信任,因为历史的真实性太难把握了,而不具有真实元素的东西便是没有灵魂的;而如今,我对这一体裁似乎获得了绝对的信心。
         
         (二)
         
         《金瓯缺》这部著作的主题是抗战,它所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两宋风云,历史背景则是辽、宋、金三朝的复杂关系。
         虽然这本书宣扬的是爱国精神,但是它在思想上的主要成就可能还在于作者对于北宋官场的深刻揭露及对于官僚主义的深刻批判(所以仍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入骨三分地揭示了专制政体下统治集团的溃烂,如蔡京、童贯之流;他的历史洞察力是惊人的,所以才会产生像这种神来之笔:“历史是公正的,即使是一个功业彪炳、照耀史册的杰出统治者,如果他一生中有过一次采用流血镇压的手段来对付旨在保护国家利益的群众运动,也要受到强烈的谴责。历史对他作出最后评价时,不免要加上一句‘功过不相掩’”(见第三十五章第七节)。
         作者在1939年时就酝酿此书,那时正是日寇大举入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作者见于家国被难,目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及投降主义行径,内心的悲愤和痛苦自然无以言表。
         当时作者因病寄居于友人之家,无意中得到一本名为《三朝北盟会编》的书,被里面所展现的历史所深深吸引,尤其被马扩的抗战与爱国精神所深深感染,从此打定主意要撰写这样一部主题为抗战的历史小说,热烈地讴歌一下马扩这位不太知名的爱国人士。
         这部小说第一卷完成于1976年,时间跨越了近四十个年头(后三卷大概用了十年时间)。从作品中所展现的广阔而丰富的历史生活画卷,自然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底,具体到当时的一件细物,人物说话的不同口吻及个性化、带有时代特色的措辞——我们都不难体会到,作者这几十年的辛苦显然不会是白费的——如果一个读者足够具有鉴识的眼光,那么他就不可能不会被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及作者的才力所震撼!
         徐老还有不少其他作品,甚至还有些学术性的作品(在文革中可能正因此受到迫害),但是这部《金瓯缺》显然凝铸了他大半生的心血。
         
         (三)
         
         不得不说,整个作品的气氛是悲壮和压抑的,就如同《红楼梦》的结局一样让人不太能接受。但是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只有悲剧才能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
         再具体谈谈这部作品中的细节与主要人物的问题吧。
         就像有的评论家注意到的,像宋徽宗、李师师等人物,已经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过的,尤其是出现在了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他们的形象已经被定格,要重新塑造的确非常不易。可是在重新把握人物方面,我们的大师显然前进了一大步:作为一代昏君的宋徽宗得到了全面展现,他可恨、可怜、可悲,尤其是个情种,他因为吃醋便把自己的心腹爱将贬到西陲数年;李师师则成了一个非常可爱、可敬、可悲的人物,她出淤泥而不染,为了抗战救国而甘愿捐出全部家产,还与一帮男人歃血为盟……
         除了文武双全的名将刘錡及爱憎强烈的赵隆(马扩的丈人)外,像两位经略相公种师道与种师中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种师道先是受童贯压制,后又受权臣掣肘,以至其志难伸;种师中顾全大局,一心为国,甘愿牺牲小我,而终于成为国殇!不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在于当时西军的英勇善战,及它所遭到的腐蚀和伤害。
         当然还有马扩的妻子亸娘,及刘錡娘子等人,也都是非常可爱的人物。
         
         (四)
         
         当然,这部书不能说已经完美至极,因为真正完美的著作也许是根本不存在的,至少个人的口味不同,对作品的评价也就不同。
         况且,历史小说本就特别难写,那些滥竽充数、胡编乱造的所谓“历史小说”显然还不能算入此类。一般来说,除了史才以外,文才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二者的完美结合也未必容易。
         这本书是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荣誉奖的,此时作者已经于一年前去世。我至今尚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在30年后才再版?而且再版的这一版本,显然不能令人满意(错别字很多,封面设计也毫无个性,原版中的插图也去掉了)。但是我相信,这本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虽然它连同它的作者,被埋没了数十年,但相信他们终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作品,所以才有人如此评价道:“在《金瓯缺》里,他是把历史学家透视历史的目光、独到的历史见解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同艺术家的激情和丰富想象力结合起来了。”(《历史与诗的结合——简评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
         我更在意的可能还是这本书的思想价值,徐兴业无疑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然后才是一位不凡的文学艺术家。
         由于非常推崇顾准,我因此不能不想到:在上个世纪的前八十年,也许只有西化很深的上海才更便于产生一些超越时代的思想家,起码是一些对时代深怀批判意识的思想人物。
         徐老生活经历丰富,做过职员、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大学讲师等,这可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据说作者在古诗词方面的根底也很深,曾经还有人专门师从于他学习此道。
         
       好了,言有尽而意无穷,只能先简单地说这些了。
  •     这本书十多年前曾经购过一套,因为当时年纪尚幼,没有足够的兴趣读完,终于此书不幸散逸。随着年纪增长,见识也稍长了些,重读此书,感觉此书实在是历史小说的一个另类,他更多着眼的似乎并不是对情节的跌宕,也并没有通过虚构对人物的进行渲染(除了马扩此人身上赋予了较多坐着本人的理想,以及把人民同志的思想觉悟过分拔高,其余人物个人感觉基本上是较忠实历史记载),他更多地是在评论史实,臧否人物,抒发抗战时期国仇家恨以及对历史那深沉的叹息。
       全书哀而不伤,悲愤之气溢于始终。文字叙述上属于比较西化的语言,但遣词造句却有古朴之风,对于喜欢娱乐和刺激的读者来说或许并不适合(这或许也是此书知者甚微的原因之一)但喜欢历史分析及能忍受沉重之哀伤的诸公而言,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写到这,临时胡诌无半点格律的歪诗一首,聊以结文:
      金瓯有缺月易残,
      人生自古不得欢,
      伯牙断琴怀子期,
      几忆星叶几嗟叹。
  •     二月河与张居正之后,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读过长篇历史小说了,一来是时间紧张,二来也是不想太多的去浸染在那种莫名的怅然当中。不过还是买了几套历史小说,首当其冲的就是《金瓯缺》。这套书电子版N久之前就有,不过一直不想对着电脑看,所以还是花了好几十大洋买了一套实体书,以贻心中之愿。
      
      记得在哪里读过书评,说第一册为精华,后续笔力明显不足。但第一册给我的感觉并不好,当时心想如果精华即如此,后续则肯定不堪忍读,然而结果却和我最初的判断大相径庭。第一册掺杂了太多太多作者的主观叙述,往往是一段记叙之后就紧跟着一大段心理描写或是作者就此而发的议论。这种行文方式让读者觉得颇有一些凌乱跳跃而不足够连贯流畅。此外,第一本书中,虽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毕竟故国仍在,奸佞当道也仍然觉得习以为常,未有切肤之痛。
      
      然而,随着叙事进程的深入以及矛盾的不断深化,故事也逐渐的变得引人入胜起来。正如书中所叙,歌舞升平之际,即使是一些小人鹰犬得势,由于众人仍能丰衣足食,对其也不过就是嘲笑与讽刺而已。但一俟风云突变,面临国破家亡之际,各色人等便赤裸裸的以真面目示人。或可歌可泣,或令人扼腕,或咬牙切齿,也许书中描写的过于脸谱化,但以当时情况而计,也未觉过分。国家孱弱,则壮士未兴,小人当道,则意气难平。上蒙天子以博金银财帛,下驱百姓以平群党之过。这样一群跳梁小丑充斥于天地之间,当然只能留给后人以被动的扼腕叹息与泣血号歌。
      
      好吧,上面似乎又一次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往日之过。接下来换一个角度考虑一下,当江山动荡,外酋压境之际,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自己,又能有如何选择?是激愤而起,指责庙堂之上宵小当道?抑或袖手旁观,悲叹故国的同时明哲保身?抑或抛去道德清白的桎梏,投身到自己所不齿的群体当中,以此牟利?往苛责里讲,这是是否留存道德的选择,往宽容里讲,这是爱国还是爱家的选择。几种选择高下不论,请诸君凭自己的判断将自己归类,至少要明白,指责别人很简单,能身体力行自己道德准绳者才是最大的英雄。
  •     最初知道它仅仅是在tianya上某个HC历史上各位名士的帖子里,有人看到LZ是个喜欢古典式士大夫的,就给LZ推荐这本书,而LZ看了,说不错不错,于是俺知道这是本写北宋末年正经历史的小说。说起“北宋末年”,本来是个多火热的时期呀,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就是写的它,庞大系列的《四大名捕》也是它,可是这么多“北宋末年”来来去去,就没一个是正经靠谱的。除了什么“北宋末年,奸臣当道”甚至新水浒里演变成“北宋末年,宦官当道”(问题是除了童贯,“六贼”里明明其他人都是带把的,而童贯的势力主要在军中,也根本没有所谓的像明末那样的宦官太监党),除了蔡京啊童贯啊这些名流作为背景大boss打打酱油、宋徽宗和李师师作为必不可少的搞奸情的RPC,别的就仍由江湖草莽妖魔鬼怪横行其间了。搞得广大淫民群众都觉得北宋末年是多么的黑暗不堪而政府是多么的腐败无力被江湖好汉压了又压最后被金军临门一脚一推就倒。
      
      还好有《金瓯缺》。之前对“海上之盟”仅仅是知道这么个事儿的存在,完全不会意识到其实这是个在当时有很大政治和外交意义的事件,现在看来联金灭辽是个NC的决定,但鉴于这是个很大的跨年度的事件,焉知当时其间也确实存在不少利于北宋的变数?赵良嗣、马扩这些人到底使了啥外交手段?耶律大石、种师道这些名将都打了些啥仗?童贯作为三军统帅到底又如何使坏?完颜亮、金兀术这些又是如何发迹?《金瓯缺》先不说其他,仅就科普一下历史背景知识,对我来说就完全值回票价了。(想起我曾经跟一爱好历史军事的同学狂侃两次东京保卫战,凭的就是这不知真假的科普背景,居然也能把别人暂时给唬弄一下)
      
      现存的各种以北宋末年为背景的小说,对这个联金抗辽的大事件不说置之不提,也可以说忽略得可以,以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来讲,还真就仅仅是甲鱼作为续写《逆水寒》的同人小说《清风天下·断章之斩将/玲珑》里面有主要故事人物参与其中。而《金瓯缺》就直接以海上之盟当事人马扩为第一猪脚全程跟踪报道此事,可以想象作者是如何在熟读《三朝北盟会编》基础上充分YY的(因为史料中并没有正经关于马扩的传记)。当然仅仅是熟读《三朝北盟会编》还不够,什么《东京梦华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挥麈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等估计都得翻熟到一逼,要不然如何支撑起书中那么多不胜其烦的关于宫闱、市井、以及发生在辽金的外交和战争细节。关于小说如何做到史料丰富细节精准考证严密我就不夸了,作者本人对这部小说倾注的心血远远不是随便称赞几句就说得过去的。现在的穿越小说与之没法提。即使阿越的《新宋》在考证严密这点上我感觉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就现在的条件来说,他付出的艰辛跟徐兴业先生当时的状况也是完全没得比的。
      
      首先想赞赞它的文字,虽然时不时还能看到“阶级”“物质”“思想”等那个时代鲜明特色的词,但就我个人来看,这些偶然打酱油侵入的词对小说语言本身没有形成什么质的破坏,给人的感觉也的确就是打酱油(本身小说主题也绝不是什么农民阶级市民阶级与封建专制外族殖民势力的斗争云云)。而小说语言本身清新优美的气质则穿越茫茫抗战、建国、十年文ge、改革初这几乎半个世纪的时光,让俺一个生于八零后混于网络十年的大龄文盲青看来,毫无一点生涩隔阂感。这是最奇怪的一点。我第一卷看到1/3时就忍不住怀疑,阿越那厮不会是看过《金》才写的《新宋》吧?怎么叙事手法人物描写几乎如出一辙?(而且还是到《权柄》时期写作已趋成熟的阿越与之如出一辙)
      
      仅就小说本身来说,它结构上有点奇怪,一开头的故事主线人物是刘琦,而刘琦在遇到马扩后,就打酱油去了,马扩一跃而成为二、三部中联辽抗金外交事件的绝对主角,后来马扩被捕蹲了监狱,故事主现场转回到东京,本以为会出现第三个主线人物,结果,这个主视角却缺失了,吴革也好李师师也好,其主视角的分量都不足以与刘、马相比,不知是作者大人太爱马扩了以至于不想再塑造一位光辉超过他的次猪脚呢?还是写到后面两次东京保卫战以及卖国的大宋众生相太过悲愤笔力收不住?或者那时作者生活太过颠沛流离所以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思考基于小说的结构情节要素?这些都不得而知。仅就小说文本来说,俺是希望它从头到脚都是完美的禁得起挑剔的小说,当然目前看来,中文的完美小说是可遇不可求,或者是不可遇更不可求。不过即使在小说文本上《金》有种种缺陷,但它本身铺展的历史画卷和表达的史家情怀太赞了,以至于都可以宽容它在小说技巧上的不足。
      
      如果一般俺对小说的“有劲有料有种”三有要求来评判,有劲不用说,历史本身就非常给力,作者也写出了这种给力;有料不用说,信息量丰富得根本就是个体力活;有种嘛,诚然它在行文结构谋篇布局技法技巧上不那么闪亮,没有外国现代小说那种新奇的基于小说文本所衍生出的强大想象力和趣味性——当然这点又是受题材和体裁所限,估计中国人的确不太可能用侦探、悬疑、推理等很吸引读者的体裁去表现家国历史兴亡这样的庞大题材。但它有两点做得很好,一是它的确是部现代手法的历史小说——呃,我没看过《李自成》,没看过二月河高阳,要这么评价也许不太恰当,也许二月河们的小说文本也很潮呢——我是想说,《金》是部在2010年的今天看来都几乎感受不到它是来自于某个旧时空的小说,我的推理仅是:它的文字清新感觉跟《新宋》不相上下,优美程度胜了不知多少筹,对人物心理描写丝丝入扣非常细腻,断然没有理由被贴上“80年代小说”标签。另一点是,它是部正宗讲述中国人历史观家国观的小说,啥是中国人的历史观呢?这个我这文盲青只能简单总结为:国土要统一,一日没有恢复汉唐故境,那么国家一日都是不完整的;有异族侵略,那是一定要对抗的,绝对不可能做出那种仅仅为保存文明成果不受破坏和平民百姓生命安全而轻易举城举国投降的事,如果对方已军事征服并进行文化破坏,那是一定要反抗到底的。对于历史大环境下的个体,虽然面对大形势难免有无力渺小之感,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力所能及的做好自己能做的,心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历史的演变发展来源于每一个身处其间的真实具体的人,历史的杯具也是每一个当时的人必须承受之重。ZZ上的大人物贡献不会比战场上的士兵小卒多多少,而无名的百姓也各有各自的生命轨迹,绝不是单纯为王侯将相们当舞台活动背景的。——这些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历史小说所应有的人文史观,但一般的历史小说我们能看到啥?波谲诡异的宫廷斗争、ZZ人物的权谋心计、帝王将相的征战杀伐,仿佛聚光灯永远只能照在那些自命不凡的登上舞台中央的人物身上。“成王败寇”“一将功成万骨枯”“宁教我负天下人”,这些不是也不应成为我们对历史的仅有和全部印象。看到隔壁有评论把《金》媲美《悲惨世界》,我没看过《悲》,也觉得《金》不用非去争一个“XX最好”的地位,但最好的历史小说,肯定都是从厚重的人文关怀的角度写尽历史风云黎明苍生。
      
  •     如果有人跟你装13,谈文学国学。
      请你拿一本金瓯缺在他面前若无其事的看。
      不出2分钟,TA定会来上一句“金瓶梅啊!”。
      这时候请对TA微笑的同时,投以鄙夷的目光。
      然后继续若无其事的看书。
      
      
  •     一,一千年了,还是一个德行
      
      曾经在哪看过,南宋灭亡后,广东附近的海域,浮尸达到数十万。那些全是宁死也不降元的南宋居民。
      
      而两宋之后,中国可谓无群义矣。多的全是那些降将降兵。国军保长沙而致全军覆没真是例外中的例外。
      
      所以我现在有点糊涂,到底该怎么评价人性?
      
      危难时刻,玩世不恭的人可能起来反抗,但是,一向表现的正义的也可能迅速叛变。
      
      在危亡灭前,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堂而皇之的出卖国家不断为自己谋私利呢?难道他们的智商已经变成负数了吗?历朝历代,有哪个王朝对降兵采取颂扬的态度的?作为人家的二等公民难道是他们的心愿吗?
      
      一座繁华的东京城,上百万愿意死守的军民,面对已然不足十万的金兵,却轰然倒塌了。就像一座宫殿,经过多年的蛀虫的腐蚀,木质已然慥了,现在,又被住在这座宫殿里的人,一斧头下去,砸断横梁。
      只是苦了那些军民。他们奋勇反抗,最后,在自己人的协助下,被敌人无情的屠杀。
      
      几个人的意志,竟然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我真想说实在是太可笑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还不一样?可悲的是,臣民们努力保护的对象,他们天天跪拜的天子和大臣,恰恰是带领他们走向地狱的人。而在后来的许多年,面对同样的统治者,他们依然跪在堂下朝天子。
      我们真是一个热爱跪拜的民族。
      
      徽钦二帝被俘北上后,受尽金人凌辱。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些岂不全是他们自找的?真正可怜的是北宋的子民,受的凌辱难道比他们少吗?皇帝们受辱被记录下来,而那些受辱更甚的人呢?历史甚至说不出他们一些人的名字!
      
      而那些被历史记下来的名字:为腐朽王朝奔走的马扩,守国有道的种师道,念国的刘錡,拼死守卫东京的李纲。还有岳飞,韩世忠,他们又该如何去面对这残酷的历史呢?
      
      我还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一千年了,还是一个德行。
      
      在很多人说北宋积贫积弱的时候,在很多人说北宋国富民穷的时候,北宋官员冗烂贪官横行的时候,我真想反问一句:哥们你说的是现在的世道嘛?你是想比较一下北宋和现在哪个基尼系数高吗?还是,现在的官员都如北宋的很多上层官员一样?真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所谓粉饰太平就是:我们确实要建设和谐社会。
      
      因为根本就不是和谐社会,所以才要建设。
      
      
      
      
      二,国破山河在
      
      我终于能体会900年前辛弃疾的悲愤了。
      
      靖康之变后,王室成员全部被押解至会宁府。其中的公主和妃嫔,全部被金人要去作为侍妾,折磨致死。这些人在太平盛世,说不定也是骄横无理的贵族,但是一个女人,得到这种下场,也实在是可悲。
      
      肃王赵枢北上时妄图逃跑,这在当时算是够爷们的事,被金人暴打但仍不失一种气节,让人钦佩。尤其这个人,还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
      
      后来赵构阴差阳错做了皇帝,但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连自己的亲生哥哥都置之不理,径自让他在北国忍受近40年的折磨。可悲的是钦宗连死的勇气都没有,却有勇气接受每天金人的侮辱。这正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赵氏一门,神宗之后,几无人矣!
      
      宗泽,岳飞,韩世忠,辛弃疾,马扩,他们为之努力的,为之奋斗的,几乎能成功的事业,全毁于这些人之手。
      
      毁在皇帝,奸臣之手。
      
      写文时想起陆游:“南望王师又一年。”忽然饱含辛酸。陆游长命,死后几年金朝就灭亡了,他若活长一些,也许可以瞑目。可是腐败的朝廷,即使金朝灭了,他也改不了本性,只能继续被野蛮民族野蛮的征服,因为他的上层就是一帮蛀虫,就如同现在的公务人员。
      
      所谓害国误国。
      
      南宋以临安为都,临安临安,听上去到有收复旧国的意思。但行动上却永远背道而驰。杀岳飞,贬李纲,什么不该做就做什么。这样做作愚蠢,倒确实符合他们的品性。
      
      《金瓯缺》还差几十页就看完了,忽然不想继续看了。前几天手贱的直接看了一下结局,明知是国破山河在,不会有什么好结局,但仍希望可以安稳的人得到一些安稳。不期然看到亸娘病重,与马扩的诀别,忽然饱含热泪。与马扩成婚,除了最初的似真似幻的美好,似乎亸娘后来的后半生,都是靠着新婚的美好纪念支撑着自己的生命。那些远去的人,远去的故乡,甚至是远去的良人,一切一切,都在诀别时悲痛的展现出来。
      
      有多少个这样的家庭为了一个不值得朝廷付出?而他们换得的,却是被统治者无情的摒弃。
      
      只因他们认为,这国家,是官家的国家。而这片土地,他们实在爱的深沉。
      
      禁不住悲从中来。
      
      
      摘取一段亸娘死前与马扩的对话:
      
       “子充,子充,你我相别一十九年,多少回魂梦中与你相见,执手缱绻,觉来又成虚幻。今日里忽在此间相逢,我泪眼模糊,看来似真似幻,莫非还在梦中?”
      
       “子充啊!你可知道......在这一十九年中,我......为你受尽委屈,历尽辛苦,几番走到尽头......待要决撒而又未忍。实指望有朝一日,金瓯无缺,你我再图破镜重圆。谁料得今天相见,山河已然残破,朔风猎猎,胡骑啾啾!......我又身染重病,眼见不得与三哥携手同归了。倘有......倘有不测,岂不辜负了我这片心!”
      
       你妈我哭的一塌糊涂......
      
      
  •     昨晚挑了《金瓯缺》中有关耶律大石的部分来看,这个逆天的变态,以亡国之臣率契丹200骑远走可敦,带兵横扫中亚,立国幅员万里。最关键是,此人性格坚韧,刚柔并济,一生不是没有遭受过重大失败,但随败随起,堪称一代雄主,西辽终究是耶律大石一人的西辽,他西行之时最让人心折。
      
      
  •      捧起第一册的时候,真是读得如痴如醉,徐老爷子辛辣幽默的笔锋把宋都及其中的各色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可惜到第三四册的时候,感觉慢慢脱离了小说的范畴,变成严肃的史书了,在这点我觉得不如《张居正》。另外,当史书看的话,徐老爷子那爱憎的泾渭分明又显得有点过了,我现在朦胧地觉得历史不能简单地分善恶,也不知道对不对。
  •     历史小说是最好写的也是最难写的。好写是因为故事骨架都是现成的,不用费尽心思去构思。难写是因为既要还原真实的历史让人读起来信服又要写的好看,确实不怎么容易。本书大局观表现得很好,几个反面人物童贯,徽宗皇帝,秦桧等人的性格刻画的相当到位。缺点是对正面人物的描写过于高大全了一些。马扩刘锜包括李师师等人都几乎变成了武侠小说中毫无自我意识的完人。
      好的小说结局往往是悲剧的,无奈的。大概是因为只有悲剧和无奈才能提醒我们生活是真实的。
      可惜,伤痛只会让人记住历史,却永远也无法得到反思。若此书作者早生三十年。不知那个所谓的共和国的缔造者手握此书望着那片被我们称作宝岛而永远只能隔海相望的土地,是怎样的感觉。
  •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我不是很爱读史。(我同学说,我也不爱读shi)
      但这个,我至爱。而且对于这等大家文字,我甚至不敢提笔写什么“评价”。
      就是希望给大家推荐一下,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然后喜欢。
      书很大气,充满人性的大爱。从现在充斥着无厘头、狗血、穿越都泛滥到需要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的网络小说里抬起头来看这个的时候,无比庆幸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历史小说,好看、深刻并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好这两天看了好多篇纪念杨宪益先生的文章,于是由此及彼,分外感慨。
      这样的好书,可遇不可求。
  •     先来一篇长的,下面继续:
      
        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这还不能算是创作,所谓创作,乃是“自无而成有”之意,西人的术语称为making out of nothing,这就说明创作与著作不
      同,由艺术言著作还低一级,创作要高得多。这却是写历史小说最困难之点,而姚氏还以他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想象力写得有骨有肉,栩栩如生。因此我现在还想补充一句,不仅“自无而成有”,还要“自静而到动”。所谓“到动”即一般人所说“写得活”的意思。姚氏又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李自成》一出版便轰动一时。
        现在我又发现一位与姚氏媲美的作家,即徐兴业同志。我在一九八〇年第一期《收获》中读到徐兴业同志的《冷遇》一文,即觉得徐氏的学识与才华,均不弱于姚氏,二难相并,堪称双璧。盛世育人才,这又是一个良好的例证。
        后来知道这篇文仅是徐氏所撰《金瓯缺》中的一个片段,那更增加我对徐氏的钦佩。他是有一股激情要描述北宋之亡与南宋之偏安一隅,从而说明当时政治,军事,宫闱和社会风貌各方面存在的内因和外因的。所以以《金瓯缺》命名就可知其寓意之深,不仅仅是记述一些宫闱琐事而已。
        这是历史的大事,也是民族的大事。岳武穆的《满江红》词:“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放翁临终所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陈同父的《水调歌头》:“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一般忠臣义士所耿耿于怀的满腔心事都在徐氏的笔底流露出来,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所以是一部富有意义的历史小说。
        在“四人帮”横行之际,我不知道姚氏受到强烈的冲击没有,而徐氏则因他写了《中国古代史话》一书受到批判。白天挨批,晚上则闭户写这部小说,其处境可能比姚更艰苦一些。在那恐怖的十年中,竟能写成一百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的一半,其胆识毅力已够令人钦佩,何况才情又足以副之,写得那么深刻动人呢!
        窥豹一斑,我虽只读过他的《冷遇》,但我满怀热情地愿意推荐《金瓯缺》这部作品,就因徐氏写出了当时一般忠臣义士的共同心愿,用细致的笔触,抒民族之正气,值得介绍给我们的读者。
      
         郭绍虞
         一九八〇年五月五日深夜十二时
  •     可惜印数太少了,而且没有再版,前两册还比较常见,后两册则不常见。
      我是去年读的,好不容易把四册凑齐,前两册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的,后两册是海峡文艺出的,责编水平很差,错字很多。
      该书虽然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名誉奖),但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的该奖获奖作品集中却没有发现这部小说的名字
  •     看到趣闻一篇,作者原来是徐元章的父亲
      http://zzy.yuloo.com/guanli/2008-02-29/73859.html
      
  •     30年前的书,
      如今读来依然力透纸背。
      
      另外我猜测80年代的书印刷得都比较多,
      我借的是图书馆收藏的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
      就印刷了二三十万册。
      
  •     硬盘里翻了下,一篇旧文还在,帖这里.
      以我的阅读经验和网上的评论而言,这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小说。
      
      在开始评论前,我先说说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向来是种很红火的文体 ,有因政治原因而意义非常的李自成,引发辫子
      戏热的二月河的清代帝王系列,以及倍受生意人们追捧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但不得
      不承认的是现在历史小说又是种很尴尬的文体,在历史与文学之间艰难的徘徊。历史
      爱好者可以尖刻的指责小说中史实的偏差,史观的错误(似乎没有小说家指责历史学
      者文笔差之类的事情发生)。
      可是对历史的普及的作用,历史小说起到了比二十四史更好的效果,比如人们更多的
      是通过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来了解刘关张的故事。 我之所以钟爱这一题材的小说,
      却是因为历史的细节。雨果笔下下激荡的巴黎,托尔斯泰文中风雪迷漫的莫斯科,飘
      中大火下的亚特兰大,小说因为其故事人物置于动荡的历史时代中,更能唤起读者代入
      感,对历史,命运,未来的思考。即使张爱玲想写一段倾城之恋,也必须要以一座沦
      陷的香港城为背景展开。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小说中史实和虚构所占的比例,以及主人公与正式史书记录
      的关联,决定了一部小说是否被称为历史小说。这又是个对评价小说本身毫无意义的问题。
      
      回到主题,回到我想评论的是金瓯缺。我前面说这么多的目的,是想说,一部小说首
      先要写得精彩,无论是虚构还是重叙,都必须展现出好小说所具备的气息,如果作者
      本人恰好又精通史实并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更是最好不过,否则不过是部白话文翻译
      机器机器。而我提到的这部金瓯缺,兼顾文笔的华美和历史的考证,历史流畅的展开,
      小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中都获得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在这里,我不想重复作者徐兴业的
      个人简历和写作背景,也不想提这部小说获得的荣誉,不了解这些并不影响欣赏这部
      小说,甚至可以更纯粹的品味。前提是,作为读者的你,是否对历史有深沉爱好的同
      时依然对小说这一展现人对生活的超越的形式依然保持着几分兴趣。
      有个朋友对我说,这部小说的文笔可以媲美雨果,莎士比亚,我深以为然。汴京城,
      这繁华而脆弱的城市,作者用铺排繁复的描绘,将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的风貌再
      现,以细致的考证,精妙的文笔,写尽了上层贵族的的纸醉金迷,也用同情的笔调如同
      市民社会的方式写出了东京的百态风物.当描写战争状况时,兼顾战略上的分析,大将
      的思路,更重要的是下层兵卒的奋勇
      
      
      小说的几个关键词:
      宋:宋这个朝代而今不知寄托了多少文人的遥望,那是士大夫的黄金岁月,那是理想
      而功利的王安石与同样理想却很浪漫的苏轼可以在一起把酒言欢的年代。但这又是个
      武备不振,积贫积弱,满江红必然成为悲歌的时代。这个矛盾年代的人和事随便挑上
      几件都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宣和年间,那爱好文学艺术却不晓国事的君臣,最终使这个
      畸形的王朝被北方的铁马金戈所撕裂.
      
      主人公:作者挑选的主人公是马扩,一名低层的武将,他参与海上之盟,见证了辽国的
      灭亡和靖康之耻。作者把所有可能的褒义词都用来了形容马扩,却造成人物形象的模糊,
      马扩更象一个拿破伦时代的军官.好在这部小说里,马扩只是一条线,以他的行程,他的
      视野来描绘那个激荡年代的变迁,上至天子权臣,下至兵卒。以他的格格不入来反刺官
      僚机制的荒谬无能。写的虽是宋末故事,刻划的却是千载不变的人性。
      
      权谋:人们看历史小说的时候,更热衷的似乎是历史上的宦海波澜,宫闱纷争。二月
      河充斥着血腥暴虐之气的小说是典范,以史为鉴在这里被庸俗化的使用。金瓯缺里,
      作者清楚的剖析了个人所处的不同阶层决定了其人的思想行为和冲突的必然性。而在
      北方强敌威胁的大背景下,童贯等人的一道道成功的计谋只显得滑稽悲哀,他的每一
      次得志只是更快的加速了北宋的灭亡。作者更强调的是关键时刻,民心士气的作用。
      
      国殇:这个词一再出现于书中。国破家亡之际,西军将士的命运总摆脱不了这个悲壮
      而梦魇般的词。种师中,杨可胜,马政,王凛……他们是与党项人作战力保河西的栋
      梁,他们都是质朴的军人,忠君报国是他们的信念,战死沙场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日后的南渡名将也多出自西军)但有宋一代,重文轻武,臃肿低效的官僚体制,加上
      腐烂的统治层,注定了这群勇士的悲歌。醉生梦死的东京城最终还是改变不了沦陷。
      大石林牙:耶律大石,他以十万哀兵击退踌躇满志的宋军,。他殚精竭虑却挽救不了
      退化的辽国.这个神一样的男子,在书中的风采完全压过了作者全力塑造的马扩。他
      的命运已经为后来岳飞,韩世忠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大局的溃败不是杰出的个体所能改
      变.但辽灭金兴,宋室南渡的年月里,他审时度世,不甘坐待灭亡,率部族西迁创立了西辽。
      
      这是小说第三卷的结语,
      "伟大的东京城,美丽的东京城,在这一年中历经沧桑,多少人为它操心,为它挥汗,
      多少人为它流了血,希望从敌人的锋镝下,把它守卫住。可是昏聩糊涂的靖康君臣,
      儿戏似地拱手把它让给金人了。这是东京城的灾难,也是这个北宋王朝的灾难!
      一座城市被毁灭,一个朝代被灭亡,都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首先它
      并非单纯地亡于外来的暴力而亡于内部的溃烂以及本身不断造成的错误。人们要花多
      少气力才铸得成这样一个足以毁灭一座京城,一个朝代的大“错”。"
      
      也可以作为这部小说的一个前言。
      
      
      
      
  •     当代中国文学名作鉴赏辞典
      
      福建人民出版社(1、2册);海峡文艺出版社(3、4册)
      
      作者简介 徐兴业,中年作家,男,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写过《中国古代
      史话》,文革中受过批判,遭受过非人待遇,但是他身处逆境,壮志不减,在简陋的条件、
      艰苦的环境下奋笔著书,写成了长达近70万字的历史小说《金瓯缺》一、二册,小说出版后
      引起了强烈轰动。作者又继续埋头笔耕,又写出了近70万字的《金瓯缺》三、四册。作者熟
      悉历史,所写作品内容含量大、涉及历史事件较多,但作者从容叙述,娓娓道来,毫无枝蔓
      。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历史的基础上,把故事讲得形象、生动、感人肺腑。徐兴业的
      作品还具有强烈的情感,作者常常忍不住评论历史,使得他的作品气势磅礴、感情洋溢、充
      满强烈的历史感与倾向性。小说结构安排也很得体。
      
      内容概要 本书分四册,描写的是12世纪初、中叶中国内部宋、辽、金之间的民族战争
      。宋徽宗年间,中国大地宋、辽、金三国各据一方,金国初兴,国力昌盛,野心勃勃。辽国
      积弊重重,统治集团腐朽僵化。北宋政府自澶渊之盟以来,以为天下太平,高枕无忧,终日
      歌舞升平,已是一派日暮景象,宋派马超、马扩父子出使金国,与金订下海上之盟,相约夹
      击辽国,事成之后,宋国收回幽云十六州。金国举兵攻辽,势如破竹,连克辽五京之四。宋
      国内部主战主和两派争论不休,在刘锜等人的努力和形势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徽宗下定决心
      伐辽。西北军都统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态度消极,朝廷内部经过争权夺利,最后拟定以童贯
      为宣抚司,统领几万禁军开拔前线,指挥对辽战争。但是由于朝廷内部,西北军和宣抚司之
      间、西北军内部矛盾重重,部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慢腾腾开赴前线。这时战机已过,
      辽军在民族英雄耶律大石的有力统率下,早已率领十多万大军陈兵以待了。
      
      北宋统治集团盲目乐观,以为只要勒兵巡边,不用认真作战,辽国就会乖乖受降,所以
      以童贯为首的宣抚司严令部队不得开战,终日只叫弓箭手向敌营射去宣传品,企图不战而胜
      ,瓦解辽军。为此统帅部和宣抚司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结果是坐失作战良机。就在童贯正在
      乐不可支地等待辽国来降的一天半夜,辽军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从东起兰沟甸,西迄范村,
      绵亘四十多里的沿河阵地上,选择了七八处渡口,先后渡过两军相峙的白沟河,发起全面攻
      击。宋军毫无准备,猝不及防,经过了兰沟甸大战后被迫后退,后宋军又错误撤军,辽军乘
      势追击,宋大败,童贯乘机夺权,撤销了种师道都统制职务。这就是第一次伐辽战争。隔了
      两月,耶律大石回兵护主,宋军在朝廷的催促下再次出征,兵分两路,一路未遇到抵抗,直
      达芦沟河南岸,与辽军隔河对峙。宋军出奇兵夜袭辽首都燕京城,由于接应部队贪生怕死,
      至使此役功亏一篑,辽军扭转战局,反击宋军,宋军仓皇南奔,第二次伐辽战役又告失败。
      宋朝廷为挽回面子,在金兵彻底摧毁了辽国,夺取了燕京后,出重金买回了这座空城,然后
      举国欢腾庆贺胜利,全不知金兵窥视中原,山雨欲来。
      
      金军厉兵秣马,兵分两路,大举南犯。郭药师别有企图,与金兵大战一场,由于部下投
      降,郭药师全线败北,投降金军。宋朝燕山府全失,门户大开。金兵紧接着频频紧逼,宋朝
      廷慌了手脚,宣抚司童贯奔逃东京。张孝纯收兵太原,死守,金南下部队一路被阻。金统帅
      斡离不一部长驱直入,徽宗派禁军将领梁方平,何灌将兵三万余人戍守滑州和浚州两处黄河
      渡口,以期阻敌南犯东京。梁、何二将昏慵无能,守土不力,金兵一来,未加抵抗就率先逃
      命,黄河一线宋军全部溃败,金军乘势直达东京城,于是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拉开帷幕。徽宗
      让位与儿子赵桓,自己逃走,赵桓即位称渊圣皇帝,改元“靖康”。金兵围攻东京,东京军
      民群情激愤,李纲极力主战,深得渊圣皇帝信任,封为右丞,率领全城军民抗敌,取得第一
      次东京保卫战的胜利。
      
      金兵暂退,朝中主和派占上风,罢去李纲职位,向金屈膝求和。西北勒王军在种师道统
      领下进入东京,给了主和派沉重打击。朝廷调整军事机构,任种师道为河北宣抚使,驻在黄
      河北岸的滑州,统筹两河军事。任西军大将姚古为河东路制置使,将兵救太原;任种师中为
      河北制置副使,将兵救中山、河间各地。时称三太师。种师道、姚古各率大军分两种合救太
      原,由于姚古惊疑不前,种师道孤军深入,终成败局,种师道战死。这年七月,出任河东宣
      抚使的李纲又组织起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解围战,分兵三路,解救太原,结果又以失败告终。
      太原城在张孝纯的死守下坚侍了二百五十多天,终于因为饥饿失了城。金兵拔了太原城便通
      行无阻,这年11月30日,两路金军同抵东京城下,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开始了。由于朝廷内部
      派系倾轧,各方面掣肘,也由于渊圣无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城中竟无一统率,更由于
      皇帝任用奸臣,组织什么神军,结果城破了,他做了金国的俘虏。“靖康耻”,金兵攻破东
      京俘获了徽宗钦宗二帝,杜康王赵构在临安称帝,号高宗,与金求和,经过讨价还价,割地
      赔款,终于偏安一隅,开始了南宋。南宋人民不忘国耻,力主抗金,涌现了韩世忠、岳飞等
      著名将领。但是朝廷奸臣当道,赵构本人也犹豫不定,怕收复失地以后皇位难保,秦桧勾结
      金国、互通款曲,致使讨金战争常常受到牵制。力主抗金的著名将领刘锜组织军队进行了顺
      昌大捷,击败了金兀术的大军,宋金乘势前进,直抵东京城,但赵构一心求和,不愿证讨,
      强令宋兵撤回,派秦桧与金朝言和。由于朝廷主和派当道,致使许多主战派人士被迫害,岳
      飞被害于风波亭,韩世忠被革除兵权,刘锜被贬湖南,马扩出生入死,与辽、金谈判、组织
      义军,忠心可鉴,可仍然逃不脱秦桧等人的迫害,妻子、老母被金人作为人质,骨肉分离、
      家破人亡。南宋小朝廷终日宴饮歌舞不绝,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全忘了疆土待收、人民待
      救的责任,只求自己高官厚禄,夫贵妻荣。南宋小朝廷摇摇欲坠。
      
      作品鉴赏 本文分四册,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把笔墨集中到宋徽宗末年到宋高宗偏安江
      南一隅这段多事之秋,时间与空间跨度大。但是由于作者组织小说系统有方,使得我们开卷
      读来,只觉历史一幕幕有条不紊地展现在面前,毫无混乱无主次之感。宋金海上之盟和议夹
      击辽国,然后有宋两次伐辽,伐辽事败,金国却胜了辽,宋从金手中买回燕京以护面子。金
      军挟灭辽之威乘势攻宋,宋仓皇应战,到两次东京保卫战,到二皇被虏,到临安称帝,南宋
      偏安江南一隅。这期间,政权更迭,人事沉浮,刀光剑影,狼奔豕突,要写要讲的事很多,
      而且这种事件人物之间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如何去叙述呢?这是考作者的功力所在的。徐
      兴业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以马扩一家人的遭遇为线索,层层展开叙述,围绕这个线索
      ,写出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情况,同时在大的背景前又极力描绘出马扩一家人的沉浮,用大
      背景为马扩一家人命运作渲染、铺垫,马扩一家人的命运又反过来渲染当时的重大的政治军
      事情况,使得文章读来生动鲜明、感人肺腑,同时有了马扩一家人的命运作头绪,面对错综
      复杂的历史事件作者就有选择了,面对众多材料,利我者用之,不利我者舍之,取舍自如,
      因而作者叙述起来,从容得体,舒卷自如。光有了线索只能为组织故事提供一个形式上的脉
      络,要把各个故事完整地组织起来,还要涉及到它们各自的“灵魂”,就是说各个故事在内
      在情感、基本政治态度、政治倾向等问题上要具有一致性。作者很好地注意到这一点,他抓
      住了爱国主义精神为本文的中心灵魂,各个故事的取舍莫不是以之为准绳的。文中用了大量
      的笔墨写了北宋南宋人民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同时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嘲笑、讽刺了
      当时一些卖国贼。有了以马扩一家命运为线索,以爱国主义精神为灵魂,文章写起来就避免
      了六头无主,面对众多的复杂的历史事件,可以清醒地侧重讲述了。同时又可以以此为准绳
      决定叙述的详略,叙述的缓急。徐兴业灵活地运用了这些方法,使得本文纵横开合,缓急错
      落有致,叙述清晰而不含混,作者本人态度鲜明,文章一气到底,情感洋溢,痛快淋漓!
      
      作者熟悉历史,在不拘于历史的基础上,大量地进行艺术想象,注重艺术的真实与历史
      的真实的有机融合。例如对师师命运的描写、对刘锜、马扩等人物的行动的描写,都是充分
      发挥了想象力的结果,金圣叹在评论《水浒传》的时候曾经有云:“因文生事”和“以文运
      事”,所谓“以文运事”者,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因文生事
      ”者,只是顺着笔性去写,削高补低都由我。徐兴业是“因文生事”,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
      ,纵横笔墨,写得天马行空,荡气回肠,然而又不违背历史,实是难得。(刘长久)
      
      
      
      
      
  •   哈哈,终于被我找到了一些,就在人民出版社的《马扩研究》一书的后记中,提到了不少有关徐兴业及《金瓯缺》的信息。
    原来这书酝酿于日寇入犯的1939年,主题便是爱国、抗战,作者穷数十年之力完成这部巨著,的确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
  •      以下为转载片段:
       
       颜料大王
       
       1875年,周宗良生于宁波,其父亲是一名牧师,并且经营着一家油漆小店。或许是家庭的缘故,周宗良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读“四书五经”考科举,而是学起了洋文。
       1905年,30岁的周宗良来到上海闯荡,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出众的才华,被外国商人哥罗门赏识,先后当上了谦信洋行和德孚洋行的总买办。于是,有了钱的周宗良便在上海娶妻纳妾、圈地造房。1930年,他买下了宝庆路3号这栋小楼,之后又在院内陆续造了几幢房子,并按照德国人的习惯,安装壁炉、修整草坪,布置雕饰。
       周宗良一共有4位太太,据传5栋大小不一的房子,除平房外,分别为4位太太每人准备一栋。事业有成、荣耀显赫的周宗良把宝庆路3号作为自己招揽生意的交际场所,一批批达官贵人、商界名流、公子“小开”纷纷慕名来到宝庆路3号,跳舞寻欢、洽谈生意,渐渐地宝庆路3号开始名扬海内外。
       “如果你没有去过宝庆路3号,你就不算真正来过上海。”这是当时流传在洋人间的一句话。
       沿着斑驳的平房一直往前,记者来到了专门招待客人的前厅。一群身穿格子衬衫、带着变色墨镜的“老克勒”们正在翩翩起舞,他们腰板挺直,一会儿恰恰,一会儿华尔兹,好是自在,口里还不时念叨两句“English”。原来,在这里每周都有一两次“Home party”,“只不过现在跳舞的只是一些豪门家族的后代,以及一些文化爱好者和外国使节等,与当年歌舞生平的繁华景象不能相提并论。”熟悉周氏家族背景的亲戚、徐元健的堂哥徐黄石老先生这样描述当年跳舞情景,“过去这里云集的都是社会名流,有资本家、高级船员、洋行“小开”等,那些高贵而又热闹的跳舞景象至今让我难忘。
       据徐黄石老先生介绍,以前一进门就有条大狼狗,一墙之隔就是巡捕房,门外有“红头阿三”把门,家中还有白俄大保镖,单是佣人就有几十个,可见周氏家族在上海滩的显赫地位,如今这早已成为往事了。
       
       一对鸳鸯天各一方
       
       进入客厅,仔细环绕四周,房子样式依然保持着原样。绿色吊灯、法国墙纸、丝绒沙发,好像回到了上世纪纸醉金迷的奢华时代。“外公股子里是一个非常西化的人,他很喜欢这套住宅。”记者在里屋见到了房子的另一位主人徐元章,“1948年,外公去了香港,房子就留给了我的父母亲居住,我从7岁时就搬到了这里,至今已经有五十余年了。
       二战结束,德国法西斯战败,周宗良的生意也开始走下坡路。1948年,他带着四太太和3个小儿子去了香港,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因为其他亲戚在上海都有住处,我们在哥伦比亚路(今番愚路)是租的房,所以这栋房子就顺利成章地留给了我的母亲周韵琴(淑芬)。”
       1957年,周宗良在香港患病去世,徐元章的母亲周韵琴去香港接受遗产,“这一去就和外公一样,再也没有回来,一开始和父亲徐兴业还保持通信,可是后来就断了联系,杳无音讯。”徐元章无奈地提起了伤心事。
       当时的形势是,国家允许个人去香港接受遗产。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遗产就会划归英国政府所有。但是很快国家开始限制个人出境,后来又开始“三反”、“五反”,于是,去香港便成一件很困难的事。加之徐兴业又在教育系统工作,所以只能带着两个孩子(元健、元章)留守上海,夫妻两人天各一方。
       徐兴业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古文底子扎实,博学多才,年轻有为,为人忠厚。毕业后,他来到了上海国专任教,结识了当时还是学生的周家四小姐周韵琴。两人志同道合,很快互有好感,坠入了爱河。
       可是,周老太爷并不同意这门婚事,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但周韵琴决心已定,并以“离家出走”相要挟,后在一位父辈——原金城银行副经理何千里的鼎立支持下,说动了周老太爷,完成了婚事,成为当年又一段“穷书生”和富家小姐联姻的佳话。
       周韵琴出国之前,曾经和丈夫徐兴业一起构思过一部小说,故事讲述的是北宋末年在抗金斗争中,一群爱国青年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最终没有再相聚。不知道是小说太真实,还是现实太像故事,他们在构思小说时,无形地埋下了自己悲惨命运的伏笔,一个留在上海,一个飞去西方(后周韵琴去了美国)。
       周韵琴的离去,使得徐兴业更加专注于学术,并独自完成了这部小书。1991年,这部凝聚着徐兴业一生心血的小说《金瓯缺》,一举摘得全国最高等级的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名震上海滩。可是,遗憾的是,走向领奖台的是徐兴业的孙女,他本人已于一年前与世长辞了。
  •   我90年代就看过这部作品,我也认为它是中国最好的历史小说。但第三四部,水平大幅下降。
  •   我只想知道,亸娘作为女奴,有没有失身?被金人奸淫?
  •   周韵琴,最后失踪于法国
  •   是啊,后两卷明显没有那么圆润、生动了,可能作者精力不济了。亸娘的事情我不记得了,应该没有吧,她只是眼睛瞎了。她做女奴时可能年纪也不小了。
  •   哇原来都是宋史爱好者啊,北宋联金灭辽绝对是个重大失误,南宋也是这么灭亡的。
  •   晕,原来被当成金瓶梅不只我一个啊
  •   好多次了,直接笑了
  •   宋代百姓生不逢时,遇到数个强悍的邻居,辽、金、西夏、蒙古。却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科技、文化与经济。所以我觉得比之当代还算强的。
  •   南宋灭亡属于人品问题,站在火药时代的门槛上,却遇上了中古时代最为强悍的蒙古骑兵。如能拖上50年,等到野战炮兵和线列步兵成熟,蒙元骑兵绝对不是对手。
    P.S.1.两宋以后中华多得是仁人志士,明末有史可法,就是抗战也有张自忠和左权。
    P.S.2.国军保长沙而致全军覆没不是本位面的历史,张治中被鬼子吓破胆一把火烧了长沙造成的损失远比鬼子的多。
  •   明军要炮有炮,要火枪有火枪,连建奴步兵都干不过!!
  •   顶楼上观点
  •   神宗之后,篡位的光义一脉便无人了。。。但岂能代表赵氏皇族全部。。。太祖后人还是有番作为的。。。只可惜仅留下半壁山河给他们。。。
  •   蒙古在正面攻不破南宋的防线,打了好几十年相持不下。然后蒙古的主力打到了中亚,绕道从西南边的大理国进攻,三两下就灭了大理,活捉段兴智。蒙古大军这下浩浩荡荡地从南宋的防线后涌进来,势如破竹地吞掉了南宋。南宋的灭亡真是怪倒霉的。
  •   怎么觉得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看着800年前宋朝,恍惚间觉得就在眼前。
  •   Sonicbbs上的赞誉:
    大振奋!<<金瓯缺>>再版!
    ------------------------------------------------------------------------
    以前二手的太贵,观望了很久
    已经准备买入新版
    这个书为什么到现在才再版,不解
    ------------------------------------------------------------------------
    这个书一定要收
    做好准备看完再次吐血
    ------------------------------------------------------------------------
    姚雪垠的《李自成》和徐兴业《金瓯缺》都是49年后的顶级历史小说,虽然《李自成》时代烙印重了些。
    不过金瓯缺后面两卷有些沉重.......压抑啊
    ------------------------------------------------------------------------
    费了好多年的力气只淘到了前两卷,后面两卷一直是梦绕魂牵呐
    ------------------------------------------------------------------------
    我只看了前面刘琦奉旨去陕西说服种师道率西军伐辽这一小段而已。后面的,实在是不敢看啊!
    ------------------------------------------------------------------------
    写开封花花世界才好看得紧。
    虽说是现代城市出来的,但徐兴业这么一写……还是眼馋得紧!
    ------------------------------------------------------------------------
    ——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徐兴业深得其中三味
    ------------------------------------------------------------------------
    呃,这书貌似有些微贵。。。。。。。
    ------------------------------------------------------------------------
    乃个废柴~之前的版本都有价无市了
    要不是后面烂尾了,这就是当代的红楼梦哇
  •   mitbbs上的留言:
    金瓯缺再版了,进了一套
    ------------------------------------------------------------------------
    金瓯缺写得真是不错,值得收藏一下。
    ------------------------------------------------------------------------
    这本书写的很有功力,我老小时候读过。
    ------------------------------------------------------------------------
    确实很好的书,文笔比网络小说强一百倍,功力也深厚的很。就是读得比较憋屈,不如新宋那样yy的痛快
    ------------------------------------------------------------------------
    这书读起来心里太难受……所以一直没敢读完 :(
    ------------------------------------------------------------------------
    《宋行》的作者估计就看了这书。《金瓯缺》的结尾就是这两天宋行的场面。
  •   汗,我不是卖书的,只是见到金瓯缺80年代红遍全国,现在竟然这么受冷落,实在不平。这是本好书啊!
  •   jjwxc上的好评:
    写那段历史最好的应该是《金瓯缺》,余下几无可读之书。
    ------------------------------------------------------------------------
    金瓯缺评价也很高,最近正好重印,金瓯缺是个好选择。我本人并不喜欢这种风格,但是看见阉党的大本营里正疯狂热推
    ------------------------------------------------------------------------
    哦,我准备金瓯缺再版再买一套呢
    这个偶肯定会花钱滴,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网文一边去
    ------------------------------------------------------------------------
    嗯,我也一样,就等着再版了,这么久了终于再版了!泪。希望能早点出来。
    ------------------------------------------------------------------------
    如果不是你发那文,我真的会错过这样好的文啊!!!
    ------------------------------------------------------------------------
    《金瓯缺》是好书,我文下某读者一再向我推荐,但如此经典的书,身为同好者,我其实早就读过了,呵
    ------------------------------------------------------------------------
    历史小说有很多,比如二月河的辫子王朝系列,比如金瓯缺,里面可见的不仅仅是那些史实,还有人们的爱恨交织,依照愚见这样的才能称得上是“历史小说”。
  •   game.ali213.net
    hihihihi2006推荐:
    也还是写一段关于《金瓯缺》的阅读体会吧。《金瓯缺》为徐兴业大大所著,出版于1985年,在文坛上有与姚雪垠的《李自成》同等的声誉(个人觉得《金瓯缺》要比《李自成》好很多),但普及度和知名度却低的可怜,也不像《李自成》那样重版再重版。加上现在的同龄人更热衷于穿越文和YY文,眼看着一代佳作的消逝让人伤感,不如现在与大家分享,喜欢的朋友不妨提一下体会,没啥兴趣的朋友也请帮忙顶一下。总之《金瓯缺》是部好作品,真是一部好作品。
    小说的背景为12世纪初、中叶中国内部宋、辽、金之间的民族战争。自北宋联金伐辽“海上之盟”始,至金南侵北宋“靖康之耻”止中发生的大量经典战役,小说均有提及,其中以兰沟甸之战、燕京之战、太原保卫战、东京保卫战的描写得最为出色。《金瓯缺》的作者在叙述战事,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再三。
    对于小说主角马扩,可能世人对其不甚了解,但历史上却有其人其事。小说由马扩及其一家人的遭遇入手,伴随着战争的进程和战争的残酷,分分合合,看得十分让人揪心。并通过马扩引出了一大批众所周知的人物,诸如宋徽宗、李师师,西军将领刘锜、种师道、契丹英雄耶律大石,还有那批出了名的奸臣。当然后来在南宋时期,决胜千里,尽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也在小说中以路人甲的形式过场。《金瓯缺》刻画人物,笔法细腻,栩栩如生;在记叙、描写间加入大量抒情、议论,诗词歌赋也间或有之,读来有情有义,感人至深。
    《金瓯缺》对北宋的时政和民间环境的描写非常生动,本人至今对小说描写的庙会、赛舟的场景记忆犹新。宋朝是中国科技文化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小说很好的体现出这点。作者以饱含爱国深情的文笔讲述一个朝代的灭亡,对于北宋的迅速灭亡以及南宋的求和偏安的深层理解,作者通过了小说中大量时而风趣、时而沉重的议论表达了出来。
    在早前关于襄樊MOD的讨论中,偶曾提议用宋的文官集团替代原版中的教皇国,其想法就来自于阅读《金瓯缺》的感受,引用别人的评论作为结束吧。想到国人制作的中2MOD,“不由得想起了著名历史小说《金瓯缺》。不由寻寻觅觅从书架中找出那四卷本,看到泛黄的书脊,发脆的纸,真是“二十余年如一梦”啊。《金瓯缺》确实是当代最杰出的历史小说,作者徐兴业为天下贡献了一部民族心灵史,一幅历史画卷。仅凭那几个极其鲜活、丰满、令人难忘的人物,已经让多少作家望尘莫及。”
    “何劳玉斧,千里金瓯无缺”,我想国人制作的中世纪2MOD的“韵致”也终究会让那些老外们望尘莫及的。
  •   金瓯缺是当代历史小说里最好的。
  •   SB和游侠发来贺电
    好孩子发来贺电
    迷失地带发来贺电
  •   如果这部书和姚雪垠、二月河写的东西是一路货色,就别浪费金钱和时间了。
  •   当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85版就被深深迷住了
    于是天天去看
    真是好书
  •   依我个人观点 比姚雪垠、二月河要出色.
    行文风格与大多写史者完全不同. 感觉有些原著为外文译成中文的措词
    但古文功底明显极深
  •   没看过姚雪垠、二月河,但我感觉本书行文雅致、流畅的程度实在是非常高的,跟现在人的阅读习惯一点都不违和,实在难以想象是76年动笔的小说。
    说实话,我觉得此书和《新宋》有姐妹篇的嫌疑,因为叙事的笔触、行文的谋篇布局、对历史细节考证的精细程度都如出一辙。但一个是76年的小说,一个是80后03年写的,光想想就觉得很穿越...
  •   徐氏的作品确实胜过姚、二,关键是有对历史深层次的把握。看一个王朝崩倾时的世态人心更有感悟。
  •   原来论主也是上SB影视书刊区的呀~
  •   我觉得唐浩明写的《曾国藩》也是好书。
    最是彭玉麟那句“江南半壁无主,涤丈岂有意乎?”让人回味无穷啊。
  •   因为这书反应了很多现状啊~以史为鉴,我们只不过是在重复过去——还没过去好
  •   那个有座老房子大院子的画水彩画的徐元章?
  •   该书的精华是对东京的描写,那花花世界令人垂涎三尺。。。
    本书的最大问题是烂尾了,前期铺垫了一堆的岳飞,结果就是个过场,不过考虑到作者的遭遇,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   80年代很多书的印数都很大,那时候读书的风气盛。
  •   这篇小说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历史小说
  •   你的文字引发我很多思考。
    为了拥有超越年龄的心智,我潜心读史多年,积累了源自内心共鸣的点点滴滴,这本书正好可以让我梳理这些感悟。
  •   重现悲剧的历史…
  •   好评!不过LZ再编辑下文本救更好了....
    正在看,被开阔的历史画卷气象立体而细腻的各阶层人物刻画以及流畅优美的文笔倾倒中。能不能媲美雨果不重要,中国历史那么丰富,但能写出这种水平的历史小说的作者不多,有此书出现真是万幸
  •   作者的文笔非常之好,完全不像三十年前的小说行文。
  •   其实 李自成 更好看!
  •   金瓯缺 我也看过 只是是看的电子书 很多字都打不出来 不过还是坚持看完了 金瓯缺讲的是两宋之交 白门柳讲的是明清之交 有很多共同之处啊 建议各位书友看一下
  •   确实不凡
  •   说实话,矛盾文学奖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   宋朝武备不振,其实有其深刻的制度性原因。明朝也同样的重蹈了其覆辙,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对此有精辟的分析。
  •   宋朝很富。。。积贫这类妄议可以休矣。。。
  •   十分十分精当的评论
  •   为了拥有超越年龄的心智
  •   此书在艺术性上当在姚雪垠的《李自成》之下。
  •   没上点年纪的人,可能真没那种心态读完这部书。赞同楼上的,这也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历史小说。
  •   我是一个台湾人,看到台湾的现况就是如此。这本书太精彩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