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金战,郭铭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前言
英才还需要拯救吗? 当然需要。并且十万火急。 2007年,《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经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振,铺天盖地的求助随之而来,其中数量最大的来自家庭。随后,我被聘请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新浪网等主流媒体专访。这些都让我有机会、有责任、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中国的家庭教育。 28年的教育实践结合近两年的集中研讨,我认为:孩子成为英才其实很简单,关键是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多具备英才潜质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黄金期,由于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法而“泯然众人”,甚至被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例如: 家长恨不得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却不知道把孩子的特长培养和前程规划对接起来,两代人疲于奔命,孩子出现厌学,提前退出竞争; 家长对北大、清华、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的招生政策理解不到位甚至一无所知,强迫孩子在中低档次的作业中浪费时间,令孩子错失成才机会。
内容概要
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实战派教育专家王金战揭秘英才成长全攻略。 无论是金光闪闪的成功人士,还是勤扒苦做的工薪阶层;无论孩子品学兼优,或者各项平平,或者困难重重,甚至昨晚刚跟您大吵一架,摔门而去……只要孩子3—18岁,智力正常,您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为他量身打造的英才成长方案。 2007年,《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经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振,铺天盖地的求助随之而来,其中数量最大的来自家庭。随后,作者被聘请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新浪网等主流媒体专访。这些都让作者有机会、有责任、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中国的家庭教育。 本书直击家庭教育五大难题——规划、沟通、习惯、激励、冲刺,运用200个第一手教育实例,全程指导英才成长。同时,书中还首次披露“老王独家”,锦囊妙计,出奇制胜;更有“王金战英才教育光盘”超值赠送,让读者与神奇老师面对面。
作者简介
王金战,中国科学院博士、全国优秀教师、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美中英才教育联盟理事长。出版教育专著十本,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有三篇论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两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宣
书籍目录
序言 拯救英才第一章 规划:好前程来自提前设计 1.比北大清华更优秀 早设计更成功 条条大路通北大 不容错过的小学规划 好成绩从外围突破 真正的“奥数”是快乐的 竞赛的蝴蝶效应 2.特长圆你名校梦 从特长到“全优” “特长约等于最爱”之辩证法 避开三大误区 选择特长不是选择轻松 3.小目标带动大成功 三个第一 让孩子自己去“比” 成绩起伏行更远 前进1名是否胜利 优秀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目标 珍惜孩子的“三分钟热度” 老王独家1:十几岁孩子的6条英才之路第二章 沟通:好心态贵在及时调整 1.挫折:受点小伤不会栽大跟头 忘掉过去飞更高 从头再来笑也甜 长胜不败的秘诀 宽容比反击更有力量 失态让孩子绝望 2.逆反:一个问题就是一次机会 青春烦恼症 妈妈要爱得聪明 家长不必完美 严厉是一种暴力 时间抚平单亲伤口 工作狂父母须知 3.恋爱:淡化的“第一次”更美好 误判不如不判 明恋比暗恋好办 受伤的总是女孩 责任难当不言爱 在学习中解脱 老王独家2:英才家长竞选——我最得意的育儿故事第三章 习惯:高智商源于细节培养 1.学习:动静结合最高效 细节决定英才 7+1>8运动定律 当睡则睡,当起则起 不磨蹭是最大的进步 少学习,多思考 2.交往:你我同行进步快 情商重于智商 优秀的共振现象 进与退的学问 助人越多成绩越好 孤独造就强势人格 3.21天改掉坏习惯 诱惑始于空虚 做好人生大买卖 决裂是成功的第一步 谁在制造诱惑 21天戒瘾疗程 老王独家3:助你门门A+的好习惯第四章 激励:收放自如推动节节胜利 1.减压法复制成功 一句话改变一生 三步优秀法 可怕的倒计时 迂回战术 知音式鼓励 2.加压法扩大战果 压一压潜能无限 激将法因人而异 一言九鼎的三要素 3.批评也能事半功倍 棍子、气泵加甜枣 保卫进取心 聪明别成危险品 老王独家4:日诵提气诗,天地任我行第五章 冲刺:动作规范就能超水平发挥 1.规定动作决胜考场 2小时提高20分 拦路虎都是纸老虎 《盼子归》的战斗力 三封锦囊妙计 心态决定成败 护身符显灵 相互支撑苦也甜 考场四大注意 每句话都要备课 大餐也是压力 2.继往开来的18岁 教子苦海有边 我的前途我做主 打好手中的牌 3.英才教育没有“来不及” 成功没有时间表 没有任何借口 老王独家5:王金战高考历险记附赠 王金战英才教育光盘 1.怎样造就孩子的阳光心态(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2.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做客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 3.英才成长家庭方案(各地家长报告会集锦) 4.给高三报考支招(做客中央电视台“高校录取进行时”)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规划:好前程来自提前设计 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详细地查看每一个学生的档案和成长背景,给每个学生设计一条适合他发展的路子。最后我的那些学生,单纯的高考分数不一定最高,但是他们上的那些学校,往往都是最好的。你说为什么?就因为有一个提前设计。 1.比北大清华更优秀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发掘开拓的人。 ——比尔·盖茨 早设计更成功: 如果我告诉你:2006年,人大附中有一个班,13名学生100%进入了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名校,你怎么看待这群孩子? A.天才 B.狂人 C.关系户 D.吹牛 正确答案是E,以上都不对。这个班的学生原本没有任何过人之处,考上清华、北大更是希望渺茫。然而,他们轻轻松松学三年,就读的高校比北大、清华更优秀。 他们就是人大附中A-level班的第一届毕业生。 2003年9月1日,A-level班启动了。学校开班主任会,向老师们推荐这个班,动员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有意向的学生报名。会开完了,很多老师和家长不理解,认为这个班前途未卜。 但我分析,学校办A-level班是第一年,不可能只有一届,将来得一直办下去。以校领导班子的性格、办事作风,学校会不惜一切代价把第一届学生培养好,力创品牌。所以,我回班后,积极动员学生们报名加入。谁想去都行,能去就去。当年A-level班第一届只招了13个学生,我教的这两个班就占了6个,都不是成绩最好的孩子。 A-level班学的都是英国高中的原版教材,全部由英国的老师上课,用英文讲授,学生英语能不过关吗?口语能不地道吗?考试是英国的合作学校把卷子寄过来,我们的学生考完了以后,再给他们寄回去。然后,像大学一样,考一门给你一个学分,累计到一定的学分以后,给你一个毕业证书。有了这个毕业证书,在英语语系的任何国家都被承认学历,可以报考它们中的任何一所名牌大学。但是,因为A-level班和国内高中所学的内容差异很大,学生就不能参加国内高考了。 英国的高中课程难度远远低于咱们国家,虽然是用英语讲课,A-level班的学生们都感觉很轻松,很快乐。结果,第一届A-level班毕业,13个学生全部上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的一流名校。 没报A-level班的许多学生都后悔了:“我以前学习成绩比A-level班的学生还好呢,最后前途反而不如人家。” 受什么样的教育,是人一生的起点、永远的名片。虽然世界上不乏后来居上、自学成才者。但稀里糊涂选择一个比较低的起点,往往让人一生饱受磨难。“敢为天下先”,只做最好的,给孩子的就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更美的前景。 我来人大附中以后,第一届学生2000年毕业,有一个女孩叫王菲菲,当年考到北京大学数学学院。2000年,香港受英国的影响依然比较大。为了使香港更多地和大陆进行交流,获得一种新的元素,香港大学开始在国内招生。第一年,它给了北京大学8个招生指标。这些学生大学一年级在北大,之后,免费去香港大学念书,相当于交流。当时的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在国人的心目中,还是北京大学要高出许多;对于香港大学,大家都非常不了解。 王菲菲就来问我:“我们学校分了8个到香港大学上学的指标,随便报名,你说我报不报呀?” 我回答:“当然应该报了。” “为什么?” 我告诉她:“虽然香港现在已经回归了,但整个社会背景,它的氛围、制度、文化和国内区别是相当大的。尤其在国际化步伐方面,我觉得香港迈得更快。就改革开放的程度来讲,它更是比大陆高出一大截。你已经18岁了,对国内的风土人情、社会制度、人文理念都已经有相当的了解。这时候带着成年人的思维,再到香港,与那里的制度、文化进行对接,利用这个平台,你将会得到在北大得不到的东西。” 我谈了这些观点以后,王菲菲就报名了。当时北大学生都不认可香港大学,所以王菲菲面临的竞争也不激烈,很快通过了笔试、面试。 到香港大学读了半年,王菲菲回来跟我说:“老师,这个路我选对了。香港大学的学生水平虽然不高,但是那边比较人性化、科学化、前瞻化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整体开放的氛围,周边的社会文化、制度对校园的影响,在北大是感受不到的。到了香港大学,似乎是迈出了国门。” 到了大四,王菲菲又被香港大学交流到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在那里又读了一年。这个孩子,四年本科,三所学校,两个国家,而且是三种不同制度的文化,比一般北大的学生,经历丰富多了。 王菲菲在人大附中时,也不是一个出类拔萃、十分活泼的学生。在香港和国外上了几年大学以后,她那种自信,那种阳光,那种视野的开阔和不凡的气质,明显和国内的孩子不一样。王菲菲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的是精算师专业,毕业以后,被美国一家很大的投资公司录用了,第一年年薪就是6万美金。所以,王菲菲特别感激我,因为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我的一些观念,给了她一种导向,帮她圆了一个梦。你们看,现在咱们的学生对香港的高校趋之若鹜,香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清华都高,再想到香港大学有多难?所以,走在潮流之前,把握机会就相对容易一些。 有些人会说:我们的孩子没有读人大附中,更没有上北大,我们没有机会进入A-level班、香港大学啊!那么,我要问:当时人大附中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只有这13名学生选择了A一1evel班?北大一年级的学生也有几千个,为什么只有少数几个孩子看好香港大学? 对孩子的前程,家长必须有先见之明,对国内国际教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的选择。 相反,有些家长对此感觉比较迟钝,甚至冷漠,总觉得这件事与我有什么关系,我的孩子不能去做风险未知的实验。大家都不敢吃这第一只螃蟹,怕扎了嘴,卡了喉咙。有没有认真研究国内教育形势的转变,有没有对比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有没有想过,在别人已经走过的这条路上,自己的孩子还能走多远、多快?相当多的家长都没能做到。常规思维老轨道,听从命运的摆布。无知而无奈,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推卸责任。 每一年,都有无数孩子出生、入园,开学、升学,高考、求职,只有那些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进行了前瞻性、智慧性选择的家长,才能够为孩子找到一条更好走、更合适的英才之路。 上个世纪初,英国出了两位杰出的人物,一位是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另一位是发明青霉素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 谁能知道,童年一次突发事件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一天,小丘吉尔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粪池。危急时刻,一个农夫闻声赶来,跳入粪池,将孩子救起。这个农夫就是弗莱明的父亲。当时,小丘吉尔的父亲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他想用重金报答老弗莱明的救命之恩,谁知老弗莱明严词拒绝。老丘吉尔见状,对老弗莱明说:那我把你的儿子带到伦敦去,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就这样,弗莱明和丘吉尔一起在伦敦最好的学校上学。最好的教育造就了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两大风云人物。所以,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后天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的一生成就大小。 条条大路通北大: 前些日子,我的一个老乡领着他已经上高二的儿子来找我,一见面就谈到了高考。 我说:“北京大学2008年高考一共录取了2675个考生,其中保送的有573个,自主招生的有658个,再加上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等等,北京大学有50%以上的学生走了特殊的招生系列,完全凭考分录取的学生还不到50%,这是国家高考的一个新动向。北京大学是这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也都是这样的,而且这个政策的执行力度会越来越大。” 这个老乡一听,特别吃惊:“怪不得。我们感觉这两年,考清华、北大这些名牌大学越来越难。” 于是,他问我:“王老师,什么叫自主招生?”这个老乡还是国家的高级公务员。 我说:“孩子都上高二了,你连这些都不知道呀!” 他摇摇头:“不知道。哪些学校有自主招生的资格?自主招生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我说:“你会上网吗?” “会呀。” “那你就上网,一输入‘自主招生’这四个字,就会有一大片信息出来。你就知道自己的孩子符合哪方面的条件.该怎么提前做准备了。” 这个老乡回去以后,给我发了一封很长的信,说在网上一搜,所有的事都明白了。有些学校自主招生要求竞赛二等奖就行,他觉得自己孩子根据这条政策,进入名牌大学,比较有希望。 资源对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是平等的,就看谁是有心人。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详细地查看每一个学生的档案和成长背景,给每个学生设计一条适合他发展的路子。最后我的那些学生,单纯的高考分数不一定最高,但是他们上的那些学校,往往都是最好的。你说为什么?就因为有一个提前设计。 孩子天天叫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他哪能顾得上自我设计?所以,我们的老师、家长就应该帮助学生设计发展路线。但是很多大人压根不懂这些,也不愿意去学习。往往等到孩子考完大学,家长便成了专家。遗憾的是,孩子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已经被耽误,这样的专家还有什么用? 早在19世纪末,有一对夫妇养育了六个儿女,他们有三条教子原则: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二是男女都一样;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 这对夫妇在大女儿13岁时,让她孤身赴美求学。1908年,又把二女儿和三女儿一同送到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校。当时小女儿年仅11岁,被学校注册为特别生。这三个幸运的女孩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如雷贯耳的“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正是父亲宋嘉树设计了她们光彩照人的一生。 不容错过的小学规划: 培育英才从什么时候抓起? 从小开始,越早越好。 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两岁半的儿子去向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请教:“您说。我这孩子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受教育?” 达尔文看了看孩子,问道:“您孩子多大了?” 母亲得意地回答:“才两岁半!” 达尔文遗憾地说:“已经晚了两年半。” 而我比较看好孩子的设计从小学开始。一个人的小学阶段完成了一生智力开发的80%。小学生的阅读力、记忆力很强,背唐诗、学外语、做奥数,他们都能很快掌握。至于艺术特长,更需要童子功。比如舞蹈,到了中学你再来训练,基本上就晚了。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乐器,如二胡、小提琴,必须从孩子七八岁就抓起。 我有个学生叫肖盾,现在是伦敦瑞士瑞丰银行投资银行的副总裁。作为一名中学生,他当年的英语水平到了一个什么程度?2000年,人大附中组织孩子们到美国参加OM大赛,全队师生,没有带一名翻译:因为有肖盾在,根本就不需要翻译。比赛结束,他就拿着当地的旅游手册,领着大家满世界观光。 原来,肖盾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已经设计好了——如果生的是女孩,就重点培养她数学,因为女孩往往在数学方面是弱项,要提前将“短板”补足;如果是男孩,就下功夫教他学外语,因为男孩的语言能力通常弱一些。这样,还在肖盾牙牙学语的时候,家里就推行了“双语制”。 当然,前提是父母都还能说一点英语,虽然口语水平并不高。但是,一张白纸可以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肖盾刚上小学,就已经是个英语通了。甚至,很多词是先说好了英语,再学会汉语的。早上看到太阳,一开口就是“sun”,晚上看见星星,又喊着“star”。“太阳”和“星星”的汉语发音反而学得慢一些。 因此,肖盾从小就显得格外自信。课堂上,别的孩子开口说英语,总是怕出丑,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手脚也不知往哪儿放。只有肖盾大大方方,就像在给大家讲故事一样,不过用的是英语而已。 有一天,英语老师忍不住问肖盾:“你们家是不是刚从国外面来的?” 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推行了“双语制”,说这孩子从“国外”回来,错得也不算太远。粗通英语的年轻父母何其多,具备国际眼光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吗?依我看来,差距就在于责任心和坚持。 有四只喜欢吃苹果的毛毛虫和一棵苹果树。第一只毛毛虫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只是看到其他的毛毛虫都在往上爬,稀里糊涂地也就跟着往上爬。没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晓得苹果在哪里,也从未吃到苹果。 第二只毛毛虫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它的“虫”生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大苹果。问题是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它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干上吧!于是,它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最后,它终于找到了一个苹果,刚想扑上去大吃一顿,放眼一看,发现这个苹果是整棵树上最小的一个。 第三只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苹果,并且带来了一副望远镜。先利用望远镜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个很大的苹果,选择好了路径,遇到分支第一章规划:好前程来自提前设计时,它不慌张,也没有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独木桥。但是,因为毛毛虫的爬行相当缓慢,当它到达时,大苹果已被别的毛毛虫捷足先登了。 第四只毛毛虫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也知道苹果将怎么长大。因此,当它带着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大苹果,而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苹果花。它计算着自己的行程,估计当它到达的时候,这朵花正好长成一个成熟的大苹果。终于,它如愿以偿,得到了最大最甜的苹果,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像第一只毛毛虫那样糊涂的家长越来越少了,但是能做到第四只毛毛虫那样提前规划、步步为营的又有多少?现在,家长们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花工夫,教育几乎成为家庭第一重要的投资了。各地的少年宫、各种面向中小学生的民办、校办的培训班,生意极其红火。到了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背着画夹,扛着乐器,从城东赶到城西,四处培训。效果如何?用各种学习填满业余生活,两代人苦不堪言。不是拿着望远镜给孩子前程规划,而是攥着聚焦镜强迫孩子跟风、死擂,这样的家长大有人在。在一个人的智力开发期。如果学习的内容是他感兴趣的,那么,他的潜能就会极大地被激发:而一旦这些内容他完全不感冒,他的智力又将更大地被扼杀。跟风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性格缺陷也越来越大。将来走向社会,学的东西不再重要,看的是个人综合素质,孩子反而失去竞争力。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2年伦敦举办奥运会。为加强两个城市的文化交流,2008年春节前,英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一次考察。我是中方的项目负责人,英方则由大名鼎鼎的伦敦政经学院接管。我随英方负责人来到伦敦初中二年级的一个班。这个教室里没有黑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投影仪、一个屏幕。也没有课桌,摆了六张圆桌,像个大餐厅。每一个圆桌旁边有七八个学生围着,有做手工的,有做游戏的,有聊天的,也有看书的,还有做作业的,干什么的都有。教室里有三四个老师来回地串,辅导学生。 我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做作业的小男孩。拿起他的数学书,你知道一个初二的学生在做什么数学题吗?3除以5等于多少。我就指指这个题,让他做。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访问量突破300万的王金战自己的博客上,在王金战负责的国家级家庭教育课题研究中,在他的新作《中国英才家庭造》里,我发现王金战对如何当父母、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着一针见血的研究。——《中国教育报》2008年底,王金战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新书《中国英才家庭造》,又一次吸引了各路媒体的目光。这个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全国十大名牌教师,以一套独到而实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著称。——《中国图书商报》被称为全国十大名牌教师之一的人大附中数学教师王金战,携手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新书《中国英才家庭造》。该书的首发式成为一次家长培训班,许多家长焦急地询问有什么方法能迅速提高孩子的成绩。——《北京晨报》这段时间,因为本报正在连载《中国英才家庭造》一书,省内众多中小学生的家长都在议论这部书的作者——一位名叫王金战的中学老师。这位老师究竟有什么点石成金之术?他什么时候能来武汉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一时成为我省的热门话题。——《楚天都市报》王金战是这样一种老师:我们少年时代都喜欢的老师,希望他能做我们班主任的老师。据说他是年度最红的教育人物,但我看重的不仅是这些,而是他和孩子们之间的那种融洽关系。——陈鲁豫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最好就不简单了;把平凡的事情做得完美就不平凡了,这就是王金战的伟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追求的伟大。——和晶
编辑推荐
2003年,他的班级90%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牛津、剑桥、耶鲁,2006年,他的女儿以645的高分被北大录取。2007年,他的著作《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位居教育类图书销售No.1,今年,他再推亲子互动教育励志第1节! 阅读本书一天,孩子精彩一生 家长必读的4大理由: 1.规划、沟通、习惯、激励、冲刺——直击家庭教育五大难题 2.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全国十大名牌教师——已经改变无数孩子的命运 3.200个第一手教育实例——全程指导英才成长 4.首次披露“老王独家”——锦囊妙计,出奇制胜 如果您希望孩子接受第一流的英才教育,不用说 《中国英才家庭造》是第一本您应该读的书,条条大路通北大,清从第—章看到最后一章,并仔细体会。 如果您痛感孩子的心越来越远,请先读第二章,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机会,这其中往往潜藏着孩子突出的成才品质。 如果您正在为孩子学习成绩提不高而困扰,请先读第三章,高智商源于细节培养,孩子极有可能是学习习惯出了问题。 如果您的孩子即将参加中考、高考,请先读第五章,不仅2小时提高20分,更有一系列决胜秘笈全盘托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