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长江文艺 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 页数:733 字数:44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19世纪的俄国作家中,高尔基是一位真正来自于社会底层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就是对自己最苦难的下层生活的艺术记录。高尔基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作家?由于苏联时代社会风云的变幻,再加上作家思想观念的矛盾,关于他的研究和评价也大相径庭。 苏联时代,高尔基为全民族所敬仰和崇拜,不仅在苏联,而且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一致把高尔基奉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革命的海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人”。而在苏联解体后一段时间里,由于对斯大林的重新认识和评价,高尔基也被连带地拉下“圣坛”,有入骂高尔基是“帮凶”,是“坚定不移的斯大林分子”,“劳改队,集中营的歌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甚至撤销了用“高尔基”命名的城市和大街名称(他的故乡高尔基市和莫斯科著名的高尔基大街都恢复了原来的旧名),《文学报》取消了刊头上他的侧面像,他的作品也被人从中学课本的大纲中删除。也有人称高尔基是被斯大林利用的牺牲品,最后被斯大林害死。今天看来,无论对高尔基的人为理想化,还是对高尔基的否定,都遮蔽了高尔基个性思想的复杂性,影响了对高尔基真实思想的了解。随着苏联国内对斯大林时期国家档案的解密,最近几年学界的研究,开始对高尔基神化或贬低的政治化倾向进行纠偏,注重更公允地研究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思想特征。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佩什科夫,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他的笔名,俄语的含义是“最大限度的痛苦”。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4岁丧父后,母亲改嫁,高尔基便住在外祖父家。ll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所开的染坊破产,家境逐渐穷困,自私、势利的外祖父很不满外孙给自已增加的生活重担,于是高尔基便走向了“人间”。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锯木工、园丁……年满16岁之前,高尔基已先后从事过7种职业。幼小的他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有产阶级的虐待和压迫,同时也看到了与自己地位相同的人蒙受的凌辱与歧视。这些经历是作家日后朴素的平民意识和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 1884年,高尔基怀着上大学的渴望到了喀山,来到喀山才知道上大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梦想。他很快成了流浪大军中的一员。通过好友杰里科夫,高尔基接触到了民粹派大学生们,在朝不保夕的困苦日子里,高尔基刻苦自学,从18世纪的作品到当代杂志,从法国启蒙思想家到现实主义小说家再到俄国古典文学,从民粹派的小册子到《资本论》,高尔基如饥似渴地汲取一切知识养分,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尔基的创作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长达40余年,经历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历史变革。 高尔基的大部分创作素材都来源于自己对生活,尤其是底层生活的经验。早期创作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与童年时代外祖母的影响有关,外祖母曾经给儿时的高尔基讲过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他的第一部短篇《马卡尔·楚德拉》(1892)以及童话诗《少女与死神》(1892)、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鹰之歌》(1895)等都具有感情充沛、想象丰富的特点。19世纪90年代以后,其创作趋于成熟,著有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剧本《小市民》(1901)等,这些作品揭示了资产阶级内部分化瓦解,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1906年问世的长篇小说《母亲》,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巴维尔·弗拉索夫在革命理论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的过程;第二部分写在儿子巴维尔及进步青年的影响下,母亲彼拉盖娅·尼诺夫娜的精神觉醒过程。小说以1905年工人运动为背景,集中叙述了“沼地戈比”、五一游行、车站散发传单等典型事件。这部小说的贡献在于,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者形象。 十月革命前夕(1907—1917),高尔基出版了揭示俄国小市民气息的中篇小说《奥古洛夫镇》(1910)和长篇小说《马特维·科热米亚金的一生》(1911)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1914)和《在人间》(1916)。 十月革命后(191 8—1936),高尔基的大半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1921—1928),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有:《我的大学》(1923)、回忆录《列宁》(1924一1930)、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此外还有大量的特写和政论集。 对高尔基的再评价主要涉及到高尔基十月革命后的思想状况(高尔基与十月革命、商尔基与拉普、高尔基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高尔基与俄国知识分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及他与列宁、斯大林这两位政治领导人的关系。高尔基和列宁因为都有一颗为民众利益而奋斗的决心走到一起,他们相互敬重,坦诚交往。当高尔基患肺病在国内久治不愈时,列宁力劝高尔基去国外疗养;高尔基在国外听到列宁去世的消息时痛哭流涕。但是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也常常因为双方政见不同而产生争执。高尔基和列宁的第一次公开冲突发生在1908至1913年间。面对列宁和前进派领导人波格丹诺夫的斗争,高尔基从谋求革命内部团结的善良愿望出发,站在波格丹诺夫一边劝说列宁放弃派别之争,被列宁批评为“前进派的中间分子”。高尔基和列宁的第二次冲突发生在1917至1919年,主要分歧表现在对知识分子和农民的认识方面,表现在对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以及采用何种手段夺取政权等问题上。高尔基认为无产阶级的武装暴动只能导致新的国内战争,而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还处于愚昧落后状态,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人数很少,尚不能治理国家,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劳动人民的理性和素养。他以《不合时宜的思想,革命与文化札记》为标题,写了一系列文章,宣扬自己的观点。官方主流观点一直认为,这本书是高尔基错误思想的产物,是作家错误观点的集中表现。而实际上,《不合时宜的思想》中的立足点是积极的,高尔基怀着坦诚、热情和强烈的向善情怀,表现了对农民、士兵、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看法,以及他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文化建设的思考。虽然高尔基提出的观点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相左,但是他的观点是出于对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人民的热爱,出于他对革命前途的担心和焦虑。他反对政府的红色恐怖政策,竭力为被捕的科学家、知识分子、学者说情,列宁此时力劝高尔基离开俄国的一个隐秘原因即是对高尔基的保护,体现了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对高尔基的宽容态度。 高尔基与斯大林的关系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当时斯大林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计划,但是遭到了党内反对派的抵制。考虑到高尔基在国际文坛的威望,斯大林出于个人的政治需要,精心策划并诱导高尔基回国。1928年侨居国外6年多的高尔基回国,苏联政府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活动。表面上看,斯大林非常器重高尔基,给了高尔基很高的荣誉,并亲自把高尔基的故乡改名为“高尔基市”;但另一方面,斯大林又认为,高尔基是一个容易受情绪支配的人,所以只委任他为作协筹备会的名誉主席。高尔基一开始对斯大林实行的路线和政策是支持的。与前期反对暴力倾向的观点不同,高尔基后期不仅肯定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中使用暴力的必要性,而且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行专政也是必要的,他认为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镇压敌人的反抗和破坏外,还可以改造社会和改造人。在1934年和1935年发表的《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论文化》等文章中,高尔基阐述了他的无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这些观点非常接近斯大林的政治学说,因而受到斯大林的赞赏。同时高尔基也意识到斯大林出于政治目的对自己的利用,所以拒绝为斯大林写传记,但最后高尔基被斯大林毒死一说还没有资料证实。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作家自己的亲身经历,然而又不是一般的生平传记。在三部曲中,作家既写出了个体的命运与生活,又表现了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主人公阿廖沙-佩什科夫的形象,既是作家本人的真实写照,又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阿廖沙生活在19世纪70、80年代,这是俄国社会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童年》开篇便展现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幽暗而狭小的房间里,年仅4岁的阿廖沙和他的外祖母,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和他父亲的遗体告别。在这充满悲哀的气氛中,天真的阿廖沙希望外祖母快点领他到一个新的、幸福的环境去,外祖母阿库林娜-伊万诺夫娜虽然没有领他到理想的环境,但是她身上那种下层劳动妇女的慈善、关怀,给了孤苦的阿廖沙许多心灵的慰藉。 外祖母阿库林娜既是一个小说形象,也是高尔基外祖母的写照。高尔基后来回忆说:“我满肚子都是外祖母的诗歌,就像蜂房装满了蜂蜜一样,甚至在我思考问题时,也是正在用她的诗去思维。”外祖母不仅教给高尔基民间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根”,更重要的是她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强的精神力量,这一切都影响着高尔基的一生。 《在人间》写的是阿廖沙于1878至1884年来到“人间”后的苦难历程。与“童年”时期相比,此时,阿廖沙的活动舞台,已从狭小的家庭圈子走向了社会。一方面,阿廖沙融入底层社会,加深了下层人民的认识;另一方面,阿廖沙开始接触各类书籍和知识,当然他的读书主要靠自学。对知识的渴求使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也初步形成了激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的大学》写的是阿廖沙1884年夏末至1888年秋在喀山时期的活动和成长。阿廖沙上大学的理想未能实现,而独特的社会大学却教给了他在大学讲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在这所“民间大学”里,阿廖沙除了接触到一部分工人外,接触更多的是城市内的知识分子、民粹派以及下乡组织合作社时期的乡村农民。小说描写了阿廖沙寻求革命真理的困难道路。从内容来看,((我的大学》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描述阿廖沙在喀山的生活,第二部分是描述阿廖沙同罗马西在克拉斯诺维多沃村所进行的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小说的结尾,阿廖沙开始踏上了漫游俄罗斯的旅程。 到了喀山,为了填饱肚皮,他不得不每天一清早就跑到外面找活干。不过,阿廖沙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锻炼出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同时也从伏尔加河码头的装卸工人们身上和他们那种创造性的劳动中,看到了人类的智慧,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与民粹派的接触中,阿廖沙受到了许多鼓舞和启示:“这些人民崇拜者的话,像清新的雨露滴在我的心上,还有描写乡村黑暗生活和描写农民苦难的那些极朴实的文学作品,也给了我很多启示。我觉得只有对人类最强烈的爱,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探索和领会生活的意义。从此以后我不再为自己着想,开始更多地去关心别人了。”这里既透露了主人公思想的成长,也是作者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流露。1888年阿廖沙跟随革命的民粹派罗马西来到伏尔加河畔克拉斯诺维多沃村,协助罗马西在农民中间进行宣传组织活动。这样,他进一步了解到俄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再加上罗马西的革命理想的影响,小说结尾,阿廖沙踏上了新的征程。 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大艺术特点是心理描写细腻且丰富。俄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心理描写的传统,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残酷”挖掘人心善良之下的险恶到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文学前辈们那丰富微妙的心灵倾诉在自传体三部曲中都可以找到师承的因子。阿廖沙从《童年》中的社会观望者、局外人到《在人间》的思索者、苦恼者,再到《我的大学》中的参与者、奋斗者,人物视角的转换、嬗变,人物性格的衍生、发展,人物心理的成长、成熟,人物形象的丰满、完善……高尔基带着切身的体悟,捕捉并精确地传达出主人公心理发展的动态化的全过程,写出了一个鲜活的、超越了时代和民族的阿廖沙形象。 高尔基不是神,也不是政治家,他是一个有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情怀的文学家。他一生曲折坎坷,在独特的人生路途中,走过弯路,但最终还是一个“大写的人”。高尔基作为一个从19世纪到20世纪跨世纪的作家,在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得到充分肯定,对20世纪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也不容低估。我们今天读他的书,纪念他,不需要人为地遮蔽,也无需过分地赞扬,而应带着崇敬和感激之情,实事求是地去分析和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博士 禇蓓娟
内容概要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 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 青少年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对于读者来说无比亲切感人,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成长必读书。
作者简介
作者:(苏联)马克西姆•高尔基 译者:李峰 初丽岩 梁晓莉 丛书主编:黄禄善
书籍目录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外祖母开始痛哭起来,用头巾的一角捂住脸。两个掘墓人弯下腰,迅速地往坟坑里填土,那两只青蛙从棺材盖上跳下来,往坑壁上爬,可是又被土块打落到坑底。“走开,阿廖沙。”外祖母抓着我的肩膀说,但我从她的手里挣脱出来,我不想走开。“你也真是的,主啊!”外祖母咕哝着,既是在对我说,也是在对上帝说,她伤心,沮丧地低着头,站在那里沉默了很久。等到墓穴已经填满了,她仍然站在那里。直到挖墓人将他们的铁锹扔到地上,发出很大的叮当声,一阵大风刮来,刮散了雨点。然后,外祖母抓着我的手,领着我穿过许许多多的十字架,走向远处的教堂。“为什么你不哭呢?”当我们离开墓地的围墙时,她问我。“你应该哭两声。”我回答:“我不想哭。”“好吧,如果你不想哭,那就不必了。”她轻声地说。这让我感到非常奇怪,因为我很少哭鼻子,而且即便是哭了,也是由于愤怒,而不是悲痛。另外我的父亲过去常常嘲笑我的流泪,而我的母亲也会大声斥责,“不许哭!”后来,我们乘着四轮马车穿过一条宽阔、肮脏的大街,街道的两旁都是深红色的房子。在路上,我问外祖母:“那些青蛙会爬出来吗?”“不会,”她回答,“上帝保佑它们!”我感到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从没有这样频繁和亲切地念叨过上帝。几天以后,母亲和外祖母带着我搭上了一艘轮船,坐在狭小的船舱里。
编辑推荐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编辑推荐:永恒经典,一世珍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