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无门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长江文艺  作者:王春元  页数:294  
Tag标签:无  

前言

  崔永元的一封来信春元: 读完你的大作总是静不下心来,睡不好觉的毛病又发作了。  按时下的说法,这本书是有些“卖点”的。  首先,书中主人公李春平是个大款,有的是钱,是当下社会的宠儿。有个社会学家给我画了个“金三角”,分别是钱、权、色。意思是,在这个三角中,你只要拥有其中一项便可以轻意换取其他两项,便可立足于这个社会了。  社会上人们对钱的向往,已经超乎道德规范和法律的约束,你我有目共睹。有个极端的例子,一对漂亮的双胞姐妹双双为大款做情人,母亲陪着,我亲眼见到,无话可说。  对钱、权、色外加一个“名”的发自内心的追崇,衍生了社会上形态广泛的畸形,如普遍的道德感的迟钝,普遍的法律意识的淡漠,普遍的人际关系的紧张,普遍的个体心态的焦躁等等。  谁会以为这样一个社会形态是健康的?更要命的是,那些极左理论的溃解,让国人的信念体系土崩瓦解,旧的信念体系被打破,新的又未建起。信念与信仰出现了大段的盲区,大段的空当,人们各自为战,专门利己。可爱的国人,男女老少,经常围观,起哄,呈现出集体无意识的麻木状态。  现在的气氛是娱乐的,通常又是集体娱乐的,而这种集体娱乐总是表现在对一个人、一件事、一种思潮突然进发的狂热,他们把他们一次次抛向高空,嘴里整齐一致地喊着他们自造的语汇,直到他们兴致全无,任凭被抛者重重砸在地上,故事就收场了。集体娱乐的制造者甚至是无心插柳。而集体娱乐的参加者却在显示力量,炫耀威力的过程中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  我在集体娱乐参加者的身上是无法感受任何所谓团队之威严的,到底还是一盘散沙,起哄就像同命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我是不是扯远了。  反过来再说李春平的钱吧,看过你的作品,顿觉李春平的钱也来之不易,它搭上了自己的青春和唾手可得的三份以上的爱情。  我总是想,让李春平交出钱,把青春和爱情还给他,他愿意吗? 愿意交出钱,也换不回青春和爱情! 当然,有钱可以买一些像青春一样的感觉,可以买一些像爱情一样的东西,这解决不了质的问题,画饼充饥罢了。  不知是你的笔下生花还是李春平命中呈现的灵性,我要说,那几个女孩太可爱了。  她们无一例外都拥有青春的美丽,无一例外地执著于干净爱情,无一例外地视金钱如粪土,无一例外地选择孤傲和自尊结束往事。当我看到李春平拿着大把钱换不回任何一个回心转意的时候,我扔开书拍起桌子:幸亏中国还有女人! 我去过三回重庆渣滓洞,馆长说,那么多女犯人,一个叛徒都没有。  我见过两回李春平,印象平平,因为不知他有多少钱,更不知钱的出处,只觉得他还葆有着超过实际年龄的外表,坐立不安,静不下来。  看完此书,我对李春平生出许多敬意,不为别的,只为他的忏悔之意,他现在是个慈善家,我相信他的慈善事出有因,他在反思过去,尽最大可能弥补他的过失造成的别人的心灵之痛。虽然他常常无功而返,但只忏悔这一事,就足以让他在数以亿计的国人中鹤立鸡群,因为国人中会做坏事又不会忏悔的人太多。  “文革”过去了许多年,受害者捶胸顿足,至今不忘,我们有那么多受害者,你见过几个加害人?好像让万千生命泯灭、让山河染血的一场空前浩劫是四个人干的似的。  其实,许多当年的受害者,同时又是加害人,他们既没有对别人行为的宽容,也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自省,只能冤冤相报。  随手翻到一篇随笔,讲的是“破四旧”,文申有这样两句:“破四旧,没有任何人敢于提出非议,实际上,当时的大多数人是给予相当支持的,而且这种支持具有很大的真诚成分。” 二战之后,德国人忏悔了,赢得了世界的宽容;日本人不自省,至今被世界人民揪住不放。  关键之处在于,不自省,不忏悔就意味着不知错,不知罪,就意味着那些非人道的做法很可能卷土重来。  李春平的经历,四百年一个,可谓传奇人生,李春平的自省,原始又缺乏规划,却是当今中国的稀缺资源。因此,这本书在阅读本身和传播思想的范畴內都说得过去了。  你能投入这么大精力去写大部头,我也佩服,这年月,读书人少,写书人无动力,全靠着和自己过不去了。  思来想去,用提笔书信的方式与你交流,想把自己的心底的想法说得准确一些,是否如愿,只有天知道。  此致 敬礼! 崔永元 2006年3月30日

内容概要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詹姆士·特雷曾写道:李春平的传奇情感故事像天方夜谭,不可复制,中国400年也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了。正如崔永元所说的,这《忏悔无门》是有一些“卖点”的,也是大部分读者感兴趣之所在。然而当人们大快朵颐地咀嚼这场财富与情感的盛宴时;当人们迷醉于好莱坞影星与东方美男子的跨国姻缘时,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个叫李春平的男人正躲在北京的寓所里啜啜哭泣,为自己,更为现实。他在忏悔,他在为已经逝去而不能改变的人生而忏悔。忏悔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本质回归,是最高级的良心发难。这《忏悔无门》的出版与其说是李春平回望人生感慨悲凉,发自肺腑的心灵忏悔,毋宁说,是我们向这个躁动的社会发出的一次良心拷问。李春平的长相不同凡响,除了具备一个漂亮中国男人应有的一切外,还有一个中国人很少有的高鼻梁,让人很容易想到他有着外族的血统。但他的确是地道生长在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根红苗正、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但他被人们熟知的原因,并不是他漂亮的容貌,而是那段传说得变了形的个人传奇经历,他与好莱坞影星克劳迪娅的那段佳话与巨额遗产,使他很快成为中外媒体追逐的新闻焦点,这种传奇的经历不要说在当时相对闭塞的中国,就是在开放的西方也是惊世骇俗。

作者简介

  王春元,42岁,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资深电视制作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北京电视台制片人。从业二十年,创建《华夏书苑》、《风格传播》等十多个电视节目,多次获得国内外电视奖项。著有《财智人物》,《中国富人的原始档案》,《北京影响力》等书。

书籍目录

崔永元的一封来信为忏悔者春平自述一 我是谁第一章 决斗第二章 劳改农场春平自述二 我的基督山第三章 决裂第四章 被遗弃的人第五章 甘家口8号院春平自述三 冒险,冒险,去冒险第六章 东方寻梦策七章 惊鸿一瞥第八章 女人之间第九章 人民内部矛盾春平自述四 容颜之惑第十章 梦断大不列颠第十一章 美国特使第十二章 癫狂雨夜第十三章 诀别北京春平自述五 儿子与情人第十四章 橡树山庄新主人第十五章 儿子情人第十六章 豪赌第十七章 冲突第十八章 最后的婚礼第十九章 天堂之约春平自述六 宽恕我第二十章 迷失的契约第二十一章 彻悟第二十二章 救赎之惑春平自述七 最后的忏悔李春平慈善捐赠备忘录后记 让良心与灵魂高贵起来

章节摘录

  我的基督山  我被关在漆黑、闷热、潮湿的监牢中,被心头的黑云压着不断向下沉。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相信我会沦落到这等令人绝望的地步——党籍没有了,厂籍也没有了,女朋友失去了联系,家庭也失去了联系。一场为捍卫爱情必须进行的战斗,导致了天壤不同的结果。我被强劳三年,对方却逍遥自在。我对这一不公正的裁决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开始申诉,但无数封申诉信石沉大海。我曾向前来监狱视察的军代表哭诉我的悲愤与不公。那个时刻,我几乎忘记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见人羡的革命军人,而是阶下囚,乞求军代表能给我一次合理、公平的审查机会。但是,我终于看到了军代表脸上的轻蔑。  我的未来难道就这样毁于一旦?  我不断地想着那个叫爱德蒙·邓蒂斯的水手,渐渐地,镇定下来,忍受下来。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就是这样在狱中陪伴和激励着我。恍惚中,我也很难分清小说与现实的差距。  而与此同时,一切离奇的巧合机缘,冥冥之中,在感恩与复仇的牵引下,合乎情理地逐一悄然登场。  许多年后,当有人称我为中国版的基督山伯爵时,我无限感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人生经历十分相似的两个人,但在情感与道义这个有关人性的隧道中穿行,难免不相逢,难免不相似。  感谢命运,它给了我爱的素材,让我拿起笔想到了你。当我享受生命的快乐时,那一定是有一个精彩的生命给了你美好的乐章,当我痛恨命运的不公时,那一定是有个人你深深地爱着,并在你的爱心上划了重重的一刀,那刀痕是那样的深,长久地不能愈合,是没有药可以救治的。你血红的爱,顺着这条伤河,汩汩地流尽,直到变成无尽的恨。爱是一种力量,恨也是一种力量,人类就是在这样的两条河里穿来走去,改变着我们的生存路径,演绎着一幕幕的爱恨情仇。  当这两种感受都充斥着我的身体时,我在焦虑和无助中挣扎,抑或是爱占了上风,抑或是恨抢了先位,我无力挣脱也不想挣脱,一任爱恨纠缠。  我要尽快出去!要想尽一切办法离开这里!否则我的人生就完蛋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李春平的忏悔,原始又缺乏规则,却是当今中国的稀缺资源。  ——崔永元

编辑推荐

  《忏悔无门》真实再现了李春平的悲喜人生及传奇经历。看完《忏悔无门》,你不得不说,李春平的善良与真情无愧于这种财富与爱情传奇,因为他不仅懂得感恩与回报,更懂得救赎与忏悔。对于他目前的所作所为,你也会表现出更高水准的理解和忧虑,这种忧虑是由李春平的现象而引发的一种社会忧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忏悔无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看完这本书其实我感触很深,也很矛盾。因为他对爱情的背叛和为了让自己过好日子几近疯狂的追逐,让我在心里狠狠地鄙视,想恶毒地评价他是全中国最成功的小白脸..........矛盾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想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其实是很可以理解的~~~~我不想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想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他还可以一去不复返,灯红酒绿,反正待在国外也没人会去挖他的身世。可是他勇敢地回来,忏悔过去,这样,我又很敬佩他,因为设身处地地想,我不确定我有勇气再去面对的。
  •     电视上在演《人间情缘》,一开始只是想查查剧情,没想到查到了这本书以及李春平。人生如戏,如此不可复制的人生和选择再也不会有了
      最初是鄙视的,如此轻贱自己的人,谁都会瞧不起。可看完书之后仔细想想,如果是其他什么人,把他放到那个年代,因为劳改被整个社会不容和唾弃,就连家人也避之不及还把他赶出家门,在这时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会作何选择?是留在自己的祖国被整个社会践踏,被最亲的家人推出门外,还是放弃尊严和伤害女友来换得今后一生的安逸富足?
      若是你,你会怎样?设身处地的想,我真的不敢说!当我因为一个在现在看来根本不算是犯罪的行为成为整个社会的罪人,被所有人隔离和不耻时,我不知我是不是还有勇气活下去...
      七十年代,真是文化大革命前后,那是一个没有人性泯灭人性的年代,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真的明白的。主义已经超越了人性,比人命要重要的多...
      如果换做是我,也许我连出国也想不到,只能生不如死的过日子...可怕的时代,造就了不正常的人生
      其实人性可以很善良也可以很邪恶,人性的底线是很深很深的,谁也不能保证面对非正常的世界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写到这,忽然不知道他的选择是对是错,只能说,设身处地的想,我理解他为了想要自己幸福而作的事情,因为那时谁也不会想到中国在以后的岁月里,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有改革开放,会放弃个人崇拜走向一个有光明的未来...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作为一个男人,他其实只是一个懦弱无知也无能的人。从他对于女人们的作为来看,他绝不是一个负责人的称得上男人的人,他能受到女人的喜爱,很大原因是他的脸。对于感情,至少在当时他是极不成熟的,而在多年为人儿子兼情人的生活中,与感情他也不会有多少正常健康的理解。可是不同的境遇时代造就不同的人,人生的选择往往就是那么无奈和不可解脱,我们也不能要求人性总是光明正直的...不过他总算不是一个坏人,他只伤害过一个人,静楠,所以在他回国之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她,要补偿。他任然是善良的,没有忘记当年有恩于己的医生,要以十万倍来报答当年的五块钱...
      年轻的时候也会单纯的批判个是非对错,这几年却不一样了,很多时候会假设我是别人,才发现,如果是我,我还不如他们~
  •      他曾为情三陷囹圄,他曾用绝情逼疯自己的爱侣,他也曾靠感情作为改变人生的筹码。金钱、容貌、感情、欲望,复杂地缠绕着他的心灵和他的人生,一段旷世情缘,两个传奇女子影响了他的一生。静楠的痴情和付出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当然,有顽强生存也有无情摧毁)而克劳迪娅在感情上的步步为营也不能说是物质上的陷阱。我们看到,那张金钱织就的网上一端系着李春平的虚荣、彷徨与无奈,另一端系着一个迟暮老妇对爱情对新生的热切渴望。
       克劳迪娅的离世让他满足了归国的愿望,却换不回他十余载的青春年华,更用一纸契约熄灭了他本已疲惫的心中关于爱情的最后片段。他拥有了年轻时一心惦念的奢华生活,却不再拥有年轻时肆意挥霍的激情与梦想。
       在命运门口反复徘徊的他决定以捐赠来救赎自己的心灵,创造人人感叹的慈善神话的同时,也重塑着自己关于人生、情爱、欲望……的感悟。
      
  •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还真的不知道李春平是何方神圣。读过之后,我其实依然不知道他是谁。书本作为传播的媒介,已经把这个人模糊了,我们看不到真相。只有跟这个人真正相处一段时间或许才能知道李春平究竟是谁。
       暂且不论拿着不劳而获的金钱去做慈善事业是否光彩,但就对人性的剖析而言,李春平还是敢于面对自己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丑陋的一面,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丑摆在太阳下面供人品评。
       李春平是一个传奇,因为女人他一夜暴富,但因此他也失去了一生的挚爱和婚姻。书本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对于奢华的描述不是让人抗拒,而是令人向往。如果可能,一定有人想步他的后尘。财富本身并没有罪,尤其是给予你财富的是一个爱你的人。既然如此,那么李春平在向谁忏悔?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幸福打拼,不惜以爱情作代价。放在当代人的价值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又何错之有?现在不是“我”世代吗?
       现世价值观的混乱让这份“忏悔”显的那么微不足道。只有意识到个人人性里的丑,才能体味这种“忏悔”的意义。李春平已经不需要炒作了,他也不需要什么所谓的“漂白”。一份“忏悔”,但求心安。如此而已。
  •   各有各的人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