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昂(上.下)

出版时间:2001-08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浅田次郎  页数:839  字数:530000  译者:肖书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落日清朝,国力每况愈下,领土遭列强分割,慈禧太后力使侄光绪免遭身心之摧残,以柔弱妇人之娇躯,担当起内外交困之国最高统治者。    乡绅梁文秀过五关、斩六将,获得科考资格。考场上,七十多岁的白发老翁为圆终生追求的进士梦,血洒考场,命归黄泉。梁文秀借“昂宿星”之指引,科举及第后,被光绪之师杨喜桢相中,从此考入商议国家维新变革大员之列。    穷人家的孩子春儿为寻找生命的“昂宿星”,没有钱找“刀子匠”“净身”,毅然挥刀自我“净身”,在一群昔日太监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宫中。    小说把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描写,慈禧太后成为一位富有女人味的形象。本鸿章也被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了塑造,人们可以从较新的角度来认识这个人物。    皇族和平民在命运之神的安排下会集一堂。亲情、废后、忠君、维新……各种思想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该书自1996年由日本出版业巨头讲谈社推出之后,再版数十次,在日本近十年来销量最大的图书排行榜中一直雄踞榜首

作者简介

  浅田次郎,原名岩田康次郎,1951年生于东京,被誉为是日本当代最有天份的小说家之一。高中毕业时,因三岛由纪夫自杀事件的影响而加入自卫队。期满退役后,历经各种工作经验。主要作品有《搭地铁》《月之滴》、《陌生的妻子》、《铁道员》等。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细腻敏锐的观察力,使得他的作品打动无数人心,广受各世代的共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科举登第第二章 乾隆之玉第三章 河北太守第四章 入皇太后宫第五章 谋杀第六章 双头龙第七章 福音

章节摘录

  如果人的命运,确如白奶奶所说,是由天上的星宿决定的,那么在三月九日的傍晚,春儿所遭遇的光景,必定也是上天使然。  但是,春儿是偶然地——唐突得只能令人觉得是偶然——遇上他的。  “去看紫禁城吧!”文秀说道。  从菜市口的繁华街道拐右,由顺治门人城,在西单牌楼转东面,夕阳将二人的身影黑乎乎地按在城壁上。  刚有风吹杨柳枝的感觉,周围立刻快要被茫茫黄尘所笼罩。  回头望去,落日在漫卷的尘土之中,如血色般斑斓。  尘土有时大得几乎看不见长袍掩面前行的文秀的背影。  商店开始关门,风刮得越来越猛,街上的人影便越来越稀少。  不知究竟走了多远。黄尘和夕阳混成的怪异色彩,将风景连同时间都夺去了。  二人站在一个从未见过的、如此之宽广的、石砌的广场上。  风暂时停止,黄沙仍高高地笼罩着天空,将广场染成奇异的金色,仿佛另一个世界的未知场所被大风搬来此地。  “哗,这是紫禁城么?不得了哩!”  面对睥睨着广场的壮丽城门,春儿一个劲地眨巴着眼。  “不,这是紫禁城的南端,皇上就在穿过这门、一直往里去的地方。”  究竟这京城是怎么构成的?穿过外城的门,走完街市,好不容易才到这里,可人家说皇帝居住的紫禁城还在前头,远着呢。  春儿正站在时间、距离都完全不可想象的世界的中心。  风止了一会儿之后,笼罩天空的黄沙像下霰般落下来。  此时,染着夕阳色彩的尘帘中,突然出现了一队戒备森严的抬坐轿的行列。  来往于广场上的人一齐放下衣袖,就地跪下。  这队列仿佛是从城门某处冒出来似的,笔直、缓慢地从铺石的地上走来。  领路的人挥动着深灰色长袍的筒袖,不断发出尖尖的声音,告诫有显贵之人通过。八人大轿上打着绢伞,给轿子挡尘,一旁跟着手捧香炉的随从。  大概是从紫禁城里退出的王侯或大臣吧。当队伍走近时,文秀在石板地上单膝跪下,把脸伏在袖子上。春儿见样学样,也摆出相同的姿势。  “是谁呀,少爷?”  队列来到跟前时,春儿翻着眼珠子向上窥探那坐轿里头。  十余名随从一式的长衣加开襟马褂,腰间束黑色缎子腰带。  人人帽子上都是鲜红的穗子,穿着毛皮长靴的脚步整齐有序。  仿佛许多拥有触角和手足的巨大昆虫卷起砂尘,蠢动着移近。  “好吓人哩,少爷!是谁呀?”  “是大总管太监李莲英。不能看的呀。”  文秀稍稍一瞥,随即伏下脸孔。跪着躲在文秀身后的春儿,胆战心惊地朝上张望,他觉得自己一生都不能忘记那个男人的表情。  黑貂皮镶边的朝服,前胸处绣着盘成一团的金色蟒蛇,帽顶上显示二品官位的珊瑚顶戴熠熠生辉。仿佛一天的工作已使他疲惫不堪,李莲英瘫靠在藤椅背上,神情懈怠的脸孔像死人般呈青灰色。  “你敢不低头,小孩?”  队列通过时,一名随从呵斥道。文秀连忙用胳膊肘捅春儿。  突然,大总管李莲英像野兽醒来,懒洋洋地在坐轿上抬起身。  “停下!”  显贵之人用女人般的尖声说话。一行人将轿停下来。  “抬头!”  文秀惴惴不安地从袍袖上抬起脸。李莲英晶评般地打量了一下文秀的表情和服装,然后用唱腔般的、矜贵的北京话说道:  “你是应试的举人?要当进士的人不必跪宦官。起来吧!”  浅黑色脸孔中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文秀站起身,依然低头伏脸在衣袖上。  “承大总管过问,不胜荣幸。请原谅他的无礼。这不懂事的孩子初次来京。”  噢,在轿上欠起半身的显贵之人点点头。  “你看上去还很年轻,头一次应举么?”  “是。去年才直隶乡试及第。”  “你是直隶何处出身?”  “晚生是静海县举人梁文秀。有劳辱记。”  “嗯,静海么?我是大城出身。遇见邻县的,也算奇遇。这番话也算是佛缘了,你会有佛相助的。”  总管说毕,用长靴跟轻敲一下轿子,队列又蠢动着进发了。  春儿呆立着,目送身披夕阳的大总管侧影。  文秀拉拉他的袖子。  “哎,低下头,小李子!”  突然,前进了几步的队列停住了。太监们回头射过来一道凶狠的目光。文秀猛然醒悟到刚才那覆水难收的失言,忙掩饰道:  “这孩子姓李,晚生绝无他意,还望恕罪。”  此时,坐轿上的大总管扭头细细打量春儿,他世故的长脸一歪,露出满意的笑容。  “请大人恕罪!”  “——我不在乎。李家的孩子自古就叫小李子嘛。不过——”  大总管冻凝住般的、白眼多黑眼少的眼睛定定地落在文秀身上。  “不过,我向你低头这种事,永远也不会有吧?”  队列远去了。  在呆立着的二人头上,风呜呜作响,沙子落了下来。  “……唉。折寿了。没想到说漏了嘴。保佑!保佑!”  文秀惊魂甫定,抹了一把满是尘土的脸。  “是么?那人和俺同姓?”  “对啊。现在人们背后还叫他小李子。文武百官,甚至王侯,没有不怕这人的。因为他管束着五千宦官,是后宫的大总管。”  二人走了一会儿,春儿想起了什么似地问道:  “您说——那人也是个宦官?”  “没错。能够在后宫做事的,只有女官和那伙太监。从数千年前起就一直是这样的了。”    送走皇帝之后,卡斯蒂略内留在北堂,打算作通宵的虔诚祈祷。  夜阑人静之时,马嘶突然划破夜空。  卡斯蒂略内端着烛台打开了礼拜堂大门,耀目的火把和甲胄的反光令他眼花缭乱。  乾隆皇帝身披黄缎密织金丝的大阅铠甲,骑一匹菊花青骏马,望着卡斯蒂略内。  “跟上来,郎世宁。听朕旨意!”  乾隆用皮鞭敲敲装着红色箭羽的箭囊,用一种不同于平日盼、亲临战阵的声音下令。  那是一副充满尚武之气的王者英姿,丝毫没有文人皇帝的影子。他的背后是队列严整的正黄旗骑兵,一手持松明,一手执长枪。  一骑将拽一匹空马到卡斯蒂略内跟前,他一身红色装束,铠甲尤为华丽。  “皇上有旨,请随我来!”  看清松明照射下的那副面孔,卡斯蒂略内不禁叫出声来:  “兆惠将军——”  胸前白髯飘飘、令人望而生畏的单眼将军——毫无疑问正是兆惠。  被誉为“军神”的兆惠离京就任奉天将军已有数年。他因年老而被免去征讨大将军,但并没有解甲御剑,在他的要求下,被委任为盛京奉天府的镇抚将军。  “这是要干什么呢?”   兆惠伸展着与他的那张老脸不相称的、魁梧的躯体,催促站在那里的卡斯蒂略内。  “来吧,老师。对已时日无多的我等是格外的宠召,是无尚光荣的事。”  陛下还要自己干些什么呢——  他不明不白地上了马,一支马队仿佛画卷中的模样,在黑暗中悄然前行。  京师寂静无声。  路口燃起了篝火,站立着警备的侍卫。当一行人接近时,侍卫背转身,免窥圣颜。没有人感觉新奇,看来他们就是为这深夜的巡幸而布置的。  不久进入官衙并立的东长安街,前导勒马摇晃松明之处,是翰林院和裕亲王府相邻的古旧大门。门的左右有鲜艳的红墙围绕。  “这是哪里?”  卡斯蒂略内在马上问兆惠将军。在头盔的护口甲后发出的回答显得含糊不清。  “堂子嘛——”  “堂子?……啊,就在这里?我在京城里住了五十年之久,竟不知道这里就是堂子。”  “外人不必知道。这里是我们的祭祀场,连汉人也不能踏足。”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该书自1996年由日本出版业巨头讲谈社推出之后,再版数十次,在日本近十年来销量最大的图书排行榜中一直雄踞榜首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非常不一样的小说,作者浅田次郎写中国历史小说,完全跳出日本观点。笔下处处流露出历史情怀:对光绪帝肯定有加,对李鸿章推崇不已,对慈禧太后则以悲天悯人的胸怀,寄予同情和支持。该书自1996年在日本出版后,再版数十次,在日本近十年来销量最大的图书排行榜中一直雄踞榜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苍穹之昂(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3条)

 
 

  •      我是冲着这个书名看的小说。无论是神乎其神的星宿预言还是副标题上的“另类解读”,都撩拨着我那根八卦YY的神经。
       我对所谓的“秘史”,“八卦”一向都是无比热衷却又半信半疑,所以对这本书的历史还原度本身也没抱太大指望,但是看的过程中还是让我囧了无数次,于是我不断地在心里默念“这是同人文这是同人文”,在自我催眠下总算是看完了。
       平心而论,小说不错,浪漫而富有想象力,以白老太太的预言“昴宿胡星”开头,最后以春儿的一句“娘,昴宿在哪儿”完结,中间穿插着龙玉的传说,乾隆的预言,以“天意”和“宿命”解读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解读晚清历史。(恩,我真不愿承认那是历史)
       这本书里,慈禧老妖婆被彻底洗白,成为了一个聪明善良的女政治家,慈爱的母亲,受万人爱戴的太后老佛爷。这样的设定让我囧之又囧,但同时也很想继续看下去,看作者是如何解释“圣母”慈禧后来的一系列玩弄权术,心狠手辣的行为的。
       当我看到乾隆皇帝像上帝基督一样“神降”在后花园,告诉慈禧这个国家制度已经腐败,只有让慈禧化身“老妖婆”,加速这个国家的灭亡,才能拯救四万万的中国子民等等等时;当我看到慈禧不愿放权给光绪,是因为太疼爱光绪,不舍得让他肩负这个没落的国家的负担而替他承受这一切时;当我看到慈禧明知道荣禄的野心与能力,但因为他是自己从小爱慕的青梅竹马而一直相信他纵容他时,我已经无力了,我想说,作者你赢了,你的想象力战胜了一切。
       而贯穿全书的“宿命论”也让我很无语,“宿命论”是个好主题,可是为了宿命把故事拧成了一把狗血,浪漫过头了。比如说主人公梁文秀本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乡下土豪家的二公子,结果在白老太太预言他“辅佐皇帝,位居宰相”后,一路从秀才考到举人考上进士最后是状元,这是拿到剧本后就开挂了吧。另一个主人公“春儿”也是白老太太的预言对象,后来的际遇也只能用“开挂”来形容了。可到了最后却又来了个“剧情大逆转”,春儿的预言只是是老太太撒的一个谎,人的命运其实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一方面强调“宿命”,一方面又推翻,我不行了,我被作者带精分了,谁来救救我。
       小说到了结尾,“龙玉的守护者”流落到了湖南湘潭,遇见了一个志向远大的小男孩并做了他的家庭教师,我瞬间好像知道了些什么,并对龙玉最后的归宿开始蠢蠢欲动了,结果最后的最后,慈禧太后拿出了一颗金刚石,(种种迹象表明这分明就是传说中的“龙玉”的一块小碎片),给了春儿。我摔啊,故弄玄虚了这么久的龙玉呢!?就这样了!? 天命呢!?天子呢!?你特么是在玩我!?
       另外,文中的两个记者,一个精明的美国人(or英国人?),一个耿直的日本人,他们聪明有头脑而且无孔不入,不光能迅速探测到事实还能推断出事实,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半吊子水,只想说这真是神一般的境界。但他们执有的新闻理念却让我感到很不解,特别是那个精分怪汤姆,总感觉他一直在故弄玄虚,因为实在理解不了他的逻辑。
       总之,这本书既不是讲历史与政治,也不是讲人性与命运,这就是一个由业余的乾隆当导演,半吊子水编剧白老太太编写的狗血浪漫清末宫廷大戏,不扯着历史,还是挺不错的。
      
  •      在图书馆溜达的时候无意间看到这本书。之前知道有一部这个电视剧,想着一般能改编成正统电视剧的小说都不会太差。看着作者是日本人还疑惑了下,外国人写中国历史小说。不过看惯了中国人自己写的历史小说,同时还受了不少网络写手意淫小说的荼毒之后,读这部小说的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的观点立场正确与否,不做评论。更多地,维新运动原来可以是这样的。
       从初中学历史开始,本能地不喜欢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间的历史。人都是喜欢看好的一面,辉煌的古代史由衷地让人觉得欣喜。鸦片战争后,一个又一个战争和条约,不断地要记住内容和意义。当时也只是单纯地想,慈禧死了,就不会那么糟糕吧。年岁渐长,也很刻意回避这段历史,有关的电影基本都没看过,结局总归是个输。
       这本书描述了从光绪亲政前到维新运动结束,各方势力的所思所想。社会动荡的年代,更容易出精英。春秋战国和三国两晋,路人皆知。不过那时毕竟没有亡国灭种的威胁。近代史给我感受,充满了野心家和仁人志士。不过,这本书却不得不让我思索“仁人志士”究竟是不是我们看到和想到的那样。康有为与李鸿章荣禄们的辩论,或许并不是令执政者哑口无言,事实真相也许是一个偏执狂,听不进别人的劝阻,却又是一个强有力的演说家和煽动者。戊戌六君子也是立体形象,不再是简单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在推上断头台之前,他们有父有母,有心爱的妻儿。他们也许也曾像我们这样,幻想着背包游世界,拥着心爱的人,看着孩子玩耍。社会大变动,受影响最大的中产阶级,无力一手改变局势,却无法眼睁睁看着局势没落。所有人都在想办法,穷人想着活命,士大夫想着帮助君主改变国家,执政者想着如何将损失最小化。虽然具体的方法可能不对,甚至被后人诟骂,但我坚信,大部分人都在努力做得最好。该书对李鸿章毫不吝啬的赞美,也能透漏出至少这位李中堂在外国人眼中还是很强大的。香港的99年租借,李的确功不可没。
      
       不过该书的天命和龙玉,怎么说呢,不太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单从我自己的观点来说,太过神话中国的占卜和命运之说。这个算是这本书的奇葩处之一吧。看书么,就是了解别人的思想,进行思考,还是挺好玩的
  •     本来是给俺娘买的书,作为甄嬛传后续的扩展阅读滴,回来坐火车的路上因为着实无聊,翻开看了。
      开头的部分写的非常的地道。让我忍不住去封皮确认了下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
      但是,后面就完全露陷了。。。100%纯滋味的日式口味啊~~~
      最明显的,老佛爷说话的口吻已经明显不能够用古代文绉绉的言辞遮掩了,已经彻底的变成了日剧或者动漫里面的小姑娘的口吻,呃,我忍。。。
      还有乾隆爷爷。。。竟然是民主人士。。。赋予慈禧“扭曲”的使命。没错,霓虹人民总是善于给各种事情他们想要的扭曲的理由,窃以为是他们性格扭曲的体现。
      能让俺说道说道的有3点,一个是梁文秀的母亲朱妾的故事,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母爱的故事。
      二是书中提到了孔圣人的“吾道一以贯之”的故事,南老师说这是论语中的千古疑案,因为这个“一”跟后面参所解释的唯“忠、恕”里面的两种品格是矛盾的。所以看到有引用这句话本来激动了一下,以为会有答案,但是书中的李鸿章大人也还是用唯“忠恕”做的解释,只能继续带着这个疑问了。
      最后,关于那位神神道道的白太太,除了向年轻帅哥王逸索吻让我石化之外(这不是典型日本老太太么。。。),我还是挺佩服她关于宿命的预测的。关于宿命,一向抱有比较敬畏的态度。但是,总觉得这里面的白太太就是作者的化身,把全书每个人物的命运都总结成大纲的样子。。。
      原来越南是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割给法国的。今天瞥见了俺娘床头的《副领事》(没看懂的书!!!)没有这个契机,也不会有杜拉斯了,应该也不会有我喜爱的安妮宝贝了。原来古人做的一个决定,能够千丝万缕的对现在的我产生各种影响,或许这就是天道的一种。
      以上。
  •     看完这书,我疯了……我无比佩服并且万分敬仰泥轰人民的艺术想象力!(PS:连续剧改编的比小说更好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剔除了某些天朝子民接受不了的日本思维方式的关系。)
      
      这的确是部非常有看头的小说,写得很浪漫——史实只是大框架,换而言之,大仲马说的那句“历史只是用来挂故事的钉子”对这本小说完全适用。
      书看得我很哈皮,并且觉得作者的确有才,尽管说句实话:我喜欢日本动漫游戏快喜欢疯了,但我仍旧无法理解和赞同日本人思考问题构思故事的方式。
      
      乾隆从一个经典帝王,变成了先知先觉认为帝制太不人道应该还人民以德先生的绝代英主。
      慈禧太后则化身成圣母,坚决贯彻乾隆帝“让自己变成女魔头”的根本方针,擦干眼泪,背负骂名……我觉得就算是圣女贞德她也不过如此。
      光绪帝超级恋母,为了夺得慈禧的母爱,不惜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仿效同治皇帝……
      
      好吧……我承认看此书的时候,我是戴着超级避雷针去的也!
      
      小说结尾天命所归的暗示相当震撼……啊不,震颤。龙玉守护圣(……)之一的王逸大人,在对自己的使命感到怀疑和犹豫的时候,辗转流落到了湖南省湘潭县……湘潭县啊!大伙儿听着耳熟吧!
      王逸大人你不用再困惑不用再迷惘了,因为所有的读者都非常清楚,你接下来的学生是不会让你就这么流落街头这么迷惘而死的……
      于是背景是那红彤彤的太阳啊!太祖万岁!
      
      YY赐予我邪恶的眼睛,我用它们寻找奸情……
      到书快结尾的时候,我不禁要高呼一句“李中堂好样的!纯爷们儿!”原本以为荣禄和慈禧是官配之一,原来这是个痛彻心扉的三角恋啊……汗……
      恭亲王奕要翘辫子的时候,李中堂说了句赞美慈禧的话,当时下半册进行了一半。我心呼“不好!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单恋+后宫”!?结果快结尾的时候中堂终于露馅了。
      先是他指责荣禄虚伪时说的那句:“忧国忧民的衷情和女人的真心,这两者是男子汉即使舍命都必须捍卫的”,令我不住慨叹原来中堂居然也是叶隐闻书的忠实读者,是武士之爱的高人……
      然后就是全书结尾处,慈禧送给李春云的金刚石吊坠。其实那东西就是龙玉做的……重要的一是材质,金刚石啊!龙玉原本就是金刚石啊!二是送的人……就是李中堂送的,还是亲手做出来送给慈禧的!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事实证明:忠臣名相单恋铁血女主这一设定,永远是后宫小说的不可缺少的经典桥段之一——少荃!苦了尔啦!
      
      于是乎慈禧太后一心把自己变成女魔头,为的就是终结大清这个不拿人当人的王朝……何其悲悯!
      她最后承认自己杀了丈夫,杀了儿子,连最心爱的侄子都给关到瀛台去了……对不起,我真的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还是那句话,我理解不了日本人的心情,没法理解他们对中国的历史究竟是用怎样的眼光去看的——这就无怪乎本书中那群忠臣良将一开口就全是武士味儿,我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作者来自日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历史观的着眼点日本痕迹非常重——尽管这不能强求,但有的段落我实在是看着有些不舒服。
      比如王逸初次见到李鸿章,问他为什么舍弃越南而和法国签订屈辱条约,李鸿章的解释是:“……本来越南就不是我们的领土……因此你说割让领土是不对的……与其让越南做我们的朝贡国,不如让它成为欧洲属国,这对于那边的人民更好。民意也是如此……”
      
      这跟湖南湘潭一样也让我听着很耳熟。某个国家侵略某个国家的时候,似乎也是打着这么个旗号:因为被侵略的国家根本没法管理自己的人民,所以某个国家就好心地替它的ZF去管理——此之所谓大XX共荣者是也。
      
      我现在得说,其实在某些问题上,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和咱们不一样。而且是很原则的不同。
      不过鉴于这只是小说,也就绕道不谈吧。
      
      浅田次郎对中国历史的确是有研究的没错,但书中细节性的历史硬伤很多——鉴于作者来自日本,欣赏小说就好,这些可以忽略。
      
      先声明,这书总体而言写的挺好看的,打个四星,至于以上天雷感应之内容……好吧,我觉得既然李鸿章决定用一生去守护慈禧,那么我也决定用这么一篇书评去吐槽……否则太浪费感情了………………
  •     小说一开始就说星相、预言什么的,命运的两人云云,说实话,对这个真的比较免疫了,好奇只在于想看看日本人如何写清末的历史,基本上也就权当历史普及,另眼看世界的新鲜感是没有的,至少在上册中几乎无亮点。
      
      说说太后,扯扯皇帝;说说宦官,扯扯大臣;说说现在,扯扯过去。基本上就是这个格局展开剧情,到上册结束,命运的两人,一个当上了四品官员,一个成了老佛爷身边的红人,矛盾冲突还没展开,可能下册会精彩些吧?要说上册最令人吐血的情节就是慈禧与乾隆的幽冥对话了,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说慈禧的所做所为是带有主观能动性让封建统治灭亡,这是什么奇怪的思路啊?
      
      要说上册给我的所得就是,激起了我对那段清末历史的兴趣,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确实是重温的契机。
  •     对于晚清的那段历史,我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官方的。好像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只能接收到一些官方的教育。慈禧是一个大卖国贼,荣禄是大卖国贼,满清就是丧权辱国的政府,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长大一点点了,听到了一些很粗俗奇特的言论,觉得好笑的很,但是不免引起了我一点点奇怪的想法。
      慈禧,真的是如传说中那么不堪吗?
      再大一点,就看到了《苍穹之昴》。
      对于浅田次郎,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一点都不知道。当年我知道的日本作者,除了那个口含煤气管自杀的,只有一个老男人渡边淳一了。当年看他的《失乐园》看的眼泪哗啦啦的,为了那一对殉情的男女难过不已。
      当时我对日本作品的印象,就是爱情爱情,无边无际的爱情。
      再后来,看到了这本书。一打开,实在是颠覆得不轻。看的我早饭中饭晚饭统统没吃,直把室友吓得半死,以为我生什么重病下不来床,在下面商量着要不要去叫辅导员打120直接把我送医院算了。
      当时看这本书,只觉得好看,只觉得新鲜。对于慈禧这个形象的颠覆,对于太监这个形象的颠覆,把当时年轻的我的注意力全部的吸引了过去。至于书里面讲的,倒是大都忘光了。
      再后来,我又长大了,离看这本书也过了五年了。五年里经历了许多,也看了更多的书,但是这本书一直一直都记在心里,抹之不去。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慈禧当年的境遇。孤儿寡母,内忧外患,一个女人,能做的到底有多少。我们苛责慈禧的同时也要自问,如果我们做到了慈禧这个位置上,又能比她好多少。
  •     如果要让外国人来写中国史,也只有日本能写到一定深度了。或许西方史学界更擅长用数据分析,但他们始终不能真正理解东方的文化和思维。从清末变法修律、百日维新开始,中国的近代化一开始就和日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小说写得不错,主要是情节太吸引人了,无论从历史还是励志的角度看。不大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可以当作一般的清宫戏看,甚至拍成偶像剧都可以。日本的作家从来不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光从他们的动漫就可以窥知一二。作者虽是以很严肃的态度来创造这部小说,但小说终究只是小说。或许历史的美,正在于那层蒙在上面的面纱引发了无数遐想。
  •     这个作者平时喜欢写日本黑社会小说和武侠小说。这本写的是中国历史。
      但是我觉得人物性格描写跟他写日本历史小说的时候差不多,中国人看怎么觉得呢?人物性格没有奇怪的地方吗?他们的思路有没有跟普通中国人不一样的地方?
  •     看了几集电视觉得书应该不错,他忠实于历史,却中立于历史,每一句台词,每一段情节,都让人动容,母亲与老佛爷、亲情与权力的较量,让一对母子欲爱不能,尤其是田中裕子的表演——女人与权力不能同德的慈禧——身不由己——自己的欲望无止——对与错、是与非,谁能道明白?
  •     日本人知华如此,实在可怕。而更可怕的是,现在的中国人既不了解日本也不了解自己~
      尤喜欢书中这样人性化地解读慈禧太后:一个戴着夜叉面具的观世音菩萨
  •     好久没有看自己挑的书了,《苍穹之昴》看来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到手稍微翻了下,就觉得文字顺眼得叫人意外,于是带着在回家车上一路读下来,几乎可以用愉快来形容了。
      我所敬爱的杨提督曾经说过,所谓会成真的预言,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如日出日落,春去秋来,谁都能断言的事;另一种则是为了实现预言的人为努力,让预言变成现实。整部《苍穹之昴》,似乎就为了应证提督大人的这段话。
      小时候喜欢听家人说故事,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呢?首先要有足够有趣的情节,还要有听完觉得可以回味之处。不喜欢悲剧,因为想起来要难受,若是纯然的大团圆,又会觉得无趣。所以喜欢历史故事,历史总是比人的想象力精彩。连带对历史小说的挑剔,其实还是喜欢看故事,只是如果作者没有丰富深邃的心灵,就算再怎么虚构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再多华丽的词藻,也不可能有留在人心底的东西。
      按照以上的标准,我很喜欢《苍穹之昴》。忍不住想先说翻译,真的很好,很久没有看到感觉这么顺的译本了。晚清的背景,译者用了不少北京方言的口语,翻译文字的隔阂感少了很多,读起来几乎以为是原创的错觉。不过,即使文字再贴近,中国人是写不出这种角度的作品。你说理解不对也好,但是国人对历史人物形成的条条框框,确实是无法打破的。
      回到主线,开篇就神乎其神的一段话,本以为会是一个宿命论的故事,宫廷流落出的占星师老太婆,给农村一个拾粪的穷小子春儿算命,说他昴宿照命,将来会掌管天下的财富,这命相传说历史上只有秦王嬴政和乾隆大帝曾有过。好吧,先佩服日本作家的想象力,什么都敢编。接下来该是贫家少年的艰苦奋斗史,果不其然,少年机缘巧合,得遇奇人,学得一身本领,一步步逼近目标,几乎是传奇小说的套路,也都还算是意料之内。半篇中,忽然机锋一转,占星婆婆告诉少年的友人,其实昴宿照命的预言是个谎言,那孩子本该是幼小就饿死街边的命,老人家不忍,破了占星师的规矩说了谎。没想到那孩子信了预言,自己努力,倒真让预言成真了。那么不是传奇,还是日剧的励志传统,也不错。不想临近篇末,才彻底挑明真相,原来孩子聪明,早就知道人家是好心安慰自己,说的是假话,可偏还是跟命运赌一把,才真正发生了奇迹。给浅田先生绕了两次弯,终于没话说了,果然是,日本作家才写得出的小说。
      文字是最易窥见人脾性的东西,想象浅田次郎先生,应该是个温和慈悯的人。从《铁道员》开始,就一直感觉到浅田先生有一种温柔的真诚。同样是历史小说,海音寺先生的文字给人决然激烈的感觉,司马则是冷彻,井上靖有最接近中国的斯然苍凉,而温柔和真诚,是浅田先生独有的吧。所以只是阅读一个作家,不要戴上异国意识的有色眼镜,单纯用心来感受浅田先生的文字,我想会比任何读法都好吧。我很爱这种温柔的感觉。
      总感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受中国文化影响如此之深,也没有两个国家文化可以如此水乳交融。每次读日本历史小说,都会感到像自家历史一样的亲切,不觉有西方的生分隔阂,我想日本作家之所以青睐中国题材,也是基于同样的感觉吧。
      脱出人物,看整个时代背景,晚清那一段错综复杂的政局,在异国作家笔下却能写得如此悲悯纯净,也是国人是无法想象的。同样的题材,我们的作家可以写得更大气,史实考证更严密,宫廷的勾心斗角、权力之争更加惊心动魄,却不会有如浅田先生这样无垢之眼、赤子之心写得动人。我们与邻人相比,也许缺的就是这种无机心的纯净。这种纯净也是逝去的一个时代的遗物,明治初期的清新刚健,战后日本的经济重建与腾飞,似乎都是基于这种纯净决然之心的奇迹。我们的思维始终被局限在既定的框架中,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实。哪怕面对人家抱着真正的好意写出的东西,也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猎奇心理。也许只有先放下成见,还原看故事的愉悦,才能体会出浅田先生的可贵。
      话说回来,晚清那个时代,对日本作家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同一时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近代化军事强国之路,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受到中国被列强侵略的前车之鉴而引起的警觉。其实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来说,原本就是血脉相连的亲近自然,却被一场战争深深伤害,加上以及国内教育意识的引导,直到今天,绝对大多数人还将仇日和爱国之间划上等号,至少也要带上批判的意识,不能理直气壮地说好感,否则就要上升到道德层面,无奈。
      题外话,因了小说去看改编的电视剧时,发现几乎改了一半,按照国人习惯的思维重新打造过,大概是要“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逻辑”。也是意料之中。
  •      张夫人。关于这个人物在我看电视剧的时候,一直在与历史联系起来,她到底是哪个人物。
      
       自认为看过《宫女谈往录》之后,对清宫里面的人物关系还有点懂得。张夫人的出场我没看到,看到的那个时候,已经是梁文秀喜欢上她的时候。只觉得这个女人很神秘。有的,叫她“公主”,也有人称她“格格”。
      
       和我原本猜的差不多,大公主(荣寿固伦公主),既或是四格格。也只有这两个人深得慈溪的喜爱,能在慈禧跟前说话。
      
       大公主会在慈禧旁边出点谋测(例如崔玉贵最终的出宫。)。但是,殷桃扮演的年轻靓丽时尚的张夫人,总是让我以为是四格格,只是看到最后一集,张夫人自己承认是大公主,才豁然大悟。
      
       剧的最后,她选择出国,历史的大公主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但是小说始终不必按着现实出牌的。
      
       PS:今天下载了全剧,看了前四集。才发现,早在张夫人刚出场,见慈禧的那会儿。两个宫女的聊天,就可以得知她的身份了。而我之前是到最后一集才知道的,也好,多了份神秘色彩。
  •     苍穹对于慈禧,光绪,珍妃的性格的把握基本上是可以的,虽然作者知道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但似乎作者对于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有相当的敏感性,所以,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可以有这样的认识,实属不易。不过,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日本人的文化更接近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能理解清代中国人的心理。
      
      而说真的,反而目前中国人自己并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用另一种文化的眼光去看,往往无法把握人物真实的性格。我举一例,例如,慈禧让光绪选妃的故事,若用我们现代的文化,所有的评论者都认为光绪受慈禧的压迫,光绪懦弱,身为皇帝,连选谁当皇后都不敢。但历史专家李宝臣讲这段时,就说在封建社会,婚姻大事全由父母做主,皇帝也毫无资格自己选定皇后。慈禧让光绪选后,实在是非常MinZhu的事情。
      
      其实,如果我们熟悉传统文化,我们从这点就可以感觉慈禧对于光绪的宠爱,但似乎日本人比中国人更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转自百度:浪随波逐
      
  •     2010开年大戏魔幻历史剧《苍穹之昴》看电视答题赢原著小说
      一段关于龙玉的传说,牵动最高掌权者的隐忧
      一个昴宿照命的预言,应和两个年轻人的命运
      一位太后 两度垂帘
      一场革新 血雨腥风
      中国历史上最错综复杂,最硝烟弥漫的那段往事
      晚清命运与慈禧太后的最后纠葛
      3月14日,根据日本畅销250万册的巨著《苍穹之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北京卫视全国首播。
      一个日本人视角中的慈禧和晚清历史能否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
      电视剧播映时间:3月14日北京卫视晚7点46,每日2集联播,总28集。
      
      活动内容:
      电视剧播映第2天上午10点发布题目,每日2题,总28题,28本赠书;
      在第一楼定期更新最新题目发布的楼层,当第二题发布出来时,相应上一题回答截止。
      第一集第二集发题目时间:3月12日
      第二集第三集发题目时间:3月16日上午10点(电视剧播映时间3月15日晚7点46),答题截止日期3月16日上午10点下一题发前。
      
      以此类推
      参与方式:请网友将答案在http://club.ent.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582645&page=1&extra=page%3D1中发布,我们将从每道题答对的网友中选择1人,免费赠送《苍穹之昴》1本。每人限1本,多答对不重复计算。
      
  •   这么多感悟,好有学问的感觉~
  •   马了,明天看
  •   捂脸
  •   龙玉这种神物的贯穿,也算是一种日本精神,他们会把精神寄托于某件器具,并赋予它神话。从而给自己力量。精神鸦片。
    话说日本人认为杨靖宇是神,才吃了他的肝脏,希望自己能像神一样。。。。。。
  •   所谓日本人的“泛灵论”。
  •   各种附体。。。。。。
  •   让我附体吧叔!!!!
  •   。。。。。。去。。。看书去!!!
  •   我正在看嘛~~~~倒是你,睡觉去!!!
  •   精神了。。。也神经了。。。
  •   周末熬个夜嘛
  •   哈哈哈哈哈~~~~神经吧!!!!我听会儿周华健~~~~~
    蜀黍你也熬嘛~~~~
  •   不,平稳情绪马上睡。我在听最终幻想白魔法治愈系音乐。。。
  •   对啊,今天回来就睡了,现在已经睡够六小时了。。。。。精神的很,上上网,一会看看书~
  •   哈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这。。。。这是不是提前衰老的征兆啊!!!
  •   那萝莉我也老了啊,蜀黍!!!!!
  •   蜀黍在loli不会老的!
  •   看了你的评就不用看书啦,不过你写的还真是欢乐
  •   这篇其实发过,但是豆娘不知道为嘛,把它和之前我贴书评的那本书一起删掉了。
  •   豆娘抽风了。。。
  •   C叔刚才我跟你Q上留言了。捂脸。
  •   好的,我看看
  •   我叉!你敢写在多点么
  •   不敢了,真的不敢了……捂脸……
  •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侵略吧。日本人真厉害。
  •   刚刚买到第二部《珍妃之井》,过几天就寄来了,到时候继续吐槽。
    《中原之虹》貌似出了但市面上暂时没有,暂待。
  •   感觉各种宿命论啊
  •   似的,其实这本还好,珍妃之井更坑爹啊!!!我现在等着中原之虹了……
  •   既然李鸿章决定用一生去守护慈禧,那么我也决定用这么一篇书评去吐槽……否则太浪费感情了……楼主君淡定!:)))
  •   我要淡定!!!!!!!
  •   清末民初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袁世凯戊戌变法反水,却是真正的革新务实派,拍慈禧、荣禄马屁山响,却亲手葬送了清廷。谭嗣同牛逼中的牛逼,王五义和团之役死战,挂在城门上那颗头颅,只有霍元甲才能摘得下来。
  •   忘了,大跃进和文革也是风云际会的年代,王五那把百十斤的大刀,在炼钢炉里融成四化建设的一块路基了。
  •   -----“说慈禧的所做所为是带有主观能动性让封建统治灭亡,这是什么奇怪的思路啊?”-----
    《清光緒帝外傳》稱:葉赫部長布揚古,臨終前憤然留下遺言: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
    大概就是所谓的那个神奇语言吧~
  •   认真你就输了,书里面可以吐槽的地方太多了
  •   以小说来说的话是非常不错的,难得一个外国人能够用心来思考这段中国史,从人物的语言、性格描写来看是非常人性化的,作者用心去赋予角色生命了。而且龙玉、昂宿什么的噱头非常足!
    但是以历史看来,的确值得吐槽的地方非常多。
    不过总体来说比大多数人直面的将某个历史人物批判要明智的多
  •   在图书馆总是看到挺厚的两本在那没人借,不过看了你的评论明天想去借来看了
  •   我连“昴”这个字怎么读都不是很有把握,而你却能写出如此这般深刻的评论,先膜拜下!
  •   呵呵,那这个字到底怎么读呢?
  •   "昴"是“上升之星”的意思,日本车“斯巴鲁”的汉字就是这个"昴"字。
  •   lz的评论总是让我想看书...
  •   你总是让我默默汗颜飘过,因为我,只买碟看了看电视剧罢了。
  •   你要看书么?还在我家放着呢~~
  •   我常常想,如果人的灵魂真是从无尽的深渊中平等地诞生,国籍、民族这些东西,都是后天加上的标签而已。其实,生而带来,死而带去的,除了自身以外什么也没有,所以除了自己以外,我们什么也不代表。我们降生在这个国度,就像他人降生在另一个国度而已,只是一个概率,只是偶然而已。又有什么资格,将历史的荣辱成败俨然当作自己的财产,站在加害者或者被害者的立场上去指责呢?世上任何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兄弟,际遇变换,我们完全可能置身在另一个人生活的境遇和时代中,那时候我是否就要用另一个人的国家、民族、历史来标识自己?是否除了这些标签外我就无法认识自己?我是否还能是我自己,是否不被境遇所左右,依然有自己独立的灵魂?独立的认识和判断?
    所以不妨想想如果也诞生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国度,自己是否能做出不惭于后人的选择?是否会不屈服于国家机器的欺骗?今天的我们如果说要继承历史遗产,不再重复历史的悲剧,我认为不应该用相对主义立场去批判,而应在一个广泛的人类的立场上去继承和接受一切,因为人都是同样血肉的人,我们并不比我们的邻人高明,想想历史,想想现在,结论是昭然。同样,我们的同类所犯罪孽的可能性,也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同样也像佛教所说,每个人都蕴藏着天空一样宽广的佛性。人如果有这样的视角,以清净之眼去认识每一个个体的人,像认识自己一样,同时负起所有同类的责任,承担未来,我相信人类的未来会比现在更好。
  •   这书给这么高的评价吗?那我也找来翻翻,调剂一下
  •   lss和lsss。。。我只能说,你们思想层面的高度不是一个level的
  •   有道理,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太把慈禧妖魔化了。毕竟她也是个女人,是个母亲,也许处在她的环境,立场,我们是不是也会这么做呢?所以对这部篇还是很关注的。
  •   我觉得是中国人的史观有问题,喜欢把历史人物面具化,功大于过的,就越来越贴金,越来越吹的完美,过大于功的,就越来越描黑,越来越妖魔化。
  •   没见公布得奖名单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