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6-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董子竹 页数:352 字数:43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千年以来的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许多漏洞与谬误,为拨乱反正,董老以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心得,重新解读《论语》,并引南怀瑾的观点作比较。在臧否之间,作者的鲜明观点得以呈现,那就是《论语》乃中华智慧的结晶,能引导人类第二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并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
作者简介
董子竹,1961年因反对三面红旗拥护彭德怀入狱,1980年彻底平反。曾任西安市戏剧研究所副所长、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5年任九江江矶市住持,江西佛学院客座教授。全副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2001年还俗。已出版《论语真智慧》、《金刚经到底说什么》、《论语正裁》、《老子我说》等七本著作,对东西方文化原典进行了全面重解,提出了大量振聋发聩的新见,在读者中引起了非常热烈的反响。
书籍目录
迎接人类第二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
——兼论儒学的现代命运
学而第一
何谓“学”?
一段话莫打成三节
吃了和没吃一样
孔子、有子,伟大的故人
“仁”是实实在在的历史本身
曾参,孔门佳弟子
“忠恕”只是一把心灵的尺
儒、道、释三家简介
《论语》确实是有章法的
民本主义的胜利
孝弟,稳定中国社会的秤砣
稳定与运动
儒学贵在“反潮流”
“贤贤易色”新解
无友不如己者
“止于至善”
孔子也是普通人
望子成龙
中国哲学只是“人生哲学”吗?
“叩其两端”的典型
不是教你饿肚子
《大学》的原始版
贵在你自己的“知”
为政第二
何谓之“德”?
一切皆是“思无邪”
刑、礼皆是“礼”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一切为了“人”
此与“臣道”无关
对人类历史也应这样观察
温人类历史之故知人类未来之新
无处不可直达生命的本来
只管行去
这就是“思无邪”
叩其两端而竭焉
怎么有两个孔子?
与道德无关的伟大哲理
学、德、禄本来一致
“直”的误区
还是“明明德”的事
修、齐、治、平的正解
“信用”与“信息”
损益,天地之正理
一个重要的转折
八佾第三
孔子不是完人
“礼”与“仁”
“神”在吾心
我想起了足球赛
“礼”本不虚人自虚
“祭如在”正解
合历史,便是合“礼”
这是本来之意
语言文字的尴尬
不要再从孔子向后退了
里仁第四
永驻“仁”中
莫被“眼花”遮了明德
南老,弄懂原意再作解
张冠莫李戴
人总是要有崇拜的
东方文化,强调理性
与“邻里”无关
还要从己心去求
公冶长第五
孔子不是道学先生
直心道场、仁者心境、文化长卷
雍也第六
贵在自信
中庸,须臾不可离也
没有力不足者
文质本彬彬
述而第七
孔子的脚后跟是什么样的?
泰伯第八
龙袍冕旒非关“我”
生生死死皆是“它”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成功的古人皆该赞
“天泉证道”杂说
子罕第九
诚意出幽默
孔子思想的精髓
孔子有知当嚎啕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生与死——孔子与颜回
登堂易、入室难
颜渊第十二
生命、仁与历史的进步
没有“劳生”,何以悟“生”?
什么是“礼”?
居敬行简
永远不欺骗自己
信,就是绝不欺骗自己
“文”的进步,就是“质”的扩展
还是一个“信”,还是一个“礼”
欺骗自己的人,永远是自己
各安其位,各又不安其位
直下承当的勇气
居无倦,行以忠
爱人非人;知人非人
子路第十三
实践理性
孔子何尝蔑视劳动人民?
无处不是“明明德”
话“耻”
君子“和而不同”
宪问第十四
莫错解“德”字
知人论世
张载正是“为人学”
知不可为而为的智慧
卫灵公第十五
“一以贯之”与可见非性
“一以贯之”还是“一以贯之”
语言,是个陷阱
永不苟且
季氏第十六
真理只在当下
阳货第十七
没有真的“不自欺”
性本无性
“不自欺”的活用
莫以“不自欺”自欺
微子第十八
去留肝胆两昆仑
子张第十九
儒家悲剧从这里起
千秋功罪谁人曾予评说
尧曰第二十
东方文化的根本精髓是什么?
跋
生命与未来 董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如果再进一步说,我知他“贤”,贤其贤,我自己已是“贤”了,所以“吾必谓之学”。见贤为贤,并能肃然起敬,本身就是“学”。 在东方文化中,主客体永远是一体的,知与行也是一体的。如果割裂二者,那‘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就只是对贤者的赞扬。这不能说不对,但距东方文化就远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无友不如己者 “君子不重,则不威”这一节,如果仅从字面上讲,南先生还是讲得很好的。南先生把“重”字解为“自重”,而不是如宋儒那样解为“庄重”,南先生把“无友不如己者”一句的“友”字解为名词,而不是如宋儒把“友”字解为动词。这都比较切近孔子的本意。 依宋儒的解法,这一段可译为:“君子如果不庄重,则没有威信,学到的知识就不巩固,讲究忠信,不交德行不如自己的人,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先不说文理不通,即便勉强算通了,按这段话的意思去做人,也不过是一个拒人千里之外的、自我虚妄狂傲的假君子。 依南先生的解法,此段可译为:“君子不自重,就不会在人中间有威信,(做人的)学问就不稳固,(做人)要讲究忠信,没有哪个朋友是不如你的,犯了错误就不要怕改。” 这种解释虽比宋儒强,但文意还是没有贯通。 “君子不重”的“重”,解成“庄重”也好,解成“自重自尊”也好,与“则不威”是贯通了,与“学则不固”却难贯通。如果“学”字,是如南先生讲的是学做人,三句话连接起来勉强可通。但与下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在意义上又很难贯通了。 孔子说话总不至于如此颠三倒四吧?即便这只是口语,他的弟子也不至于把这种互不连贯的话语,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传于后世吧? 人类的表述符号,在早期几乎全是围绕鬼神观念形成的一套体系,这从中国古代传说与寓言中还能发现其痕迹,最典型的是佛学的表述体系,几乎一切概念、范畴全都具有浓厚的鬼神宗教色彩。这一点在拙著《与南怀瑾商榷——〈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中,作了清楚的交待,读者可查阅。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见竹子后,不读大师书。——网友先生的文章思想宏富,自成一家!——阳光灿烂当今人群,读《论语》者不多,有所钻研者更少。博主非常人也。儒释道三教能够流传至今,必有其中道理。应该有人来探幽发微,以加强国民信仰。董老师所为功莫大焉。——网友空谷幽兰
编辑推荐
《论语正裁:与南怀瑾商榷》是中国文化原典重解丛书。中国文化原典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且听董子竹的高见。贾平凹隆重推荐!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
名人推荐
心学如围棋,论语如棋谱。 打谱,明高手之用心,长我之棋艺。 读经,明圣人之用心,悟我之明德。 能看到董老文章是一种福气,董老释的《论语》最符合孔子的原旨。 ——网友 日月星 先生的文章思想宏富,自成一家! ——网友 阳光灿烂 当今人群,读《论语》者不多,有所钻研者更少。博主非常人也。儒释道三教能够流传至今,必有其中道理。应该有人来探幽发微,以加强国民信仰。董老师所为功莫大焉。 ——网友 空谷幽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