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湖北教育 作者:余克四 页数:369 字数:442000
内容概要
近年来,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区域地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区域地理具有基础性、常识性和综合性,它常是高考命题的基础和背景,或者是试题的切入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事物和现象往往都要具体表现到一定的区域地理中去。从近几年高考地理阅卷得分统计来看,考生在区域地理试题方面失分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因为某一区域判定问题,导致“全题覆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初中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安排不衔接。一方面,现行的初中区域地理教材内容薄浅,要求过低,不能满足地理高考的要求;另一方面,初中的四本教科书许多考生难以凑齐,即便凑齐,书中还有很多内容高考不考,而有些高考要考的内容它又没有,这给很多考生高考复习迎考带来不少麻烦和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帮助广大考生提高区域地理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组织高考命题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精编了这本《高考区域地理》(增补版)。该书以考试大纲为指南,直击高考考点,融教材与训练于一体,不是教材,胜似教材。本书编写中试图体现以下特点: 1.立足课本。注重基础 本书紧扣课本主干,浓缩课本要义,剔除高考考纲之外的所有内容,涵盖区域地理的全部考点,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整理与归纳。高考中所有的新信息、新材料最终都归结于课本,都能在课本中发现题源,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只要吃透基础知识,其他无论多么陌生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 2.紧扣考纲,铆住考点 严格按照最新高考大纲对区域地理的要求,领悟高考命题趋向,铆住考点,突破考点,拿到得分点。本书不受教材不同版本的限制,博采众长,精益求精。 3.精选试题,授予方法。 遵循高考标高精选试题,关注最新的命题热点,预测命题的发展趋势。试题覆盖面广,知识点自成体系,深浅有致,拓展性好,尤其注重复习方法和解题思路的介绍。 4.创新体例。实用好用 本书根据高考的复习程序和学习规律,体例上设计了“课文精读”、“知识梳理”、“备考精要”、“能力演练”等栏目,以方便学生循序渐进,有读有练,稳步提升能力。 虽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字斟句酌,题题细审,力求对考生认真负责,但因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不吝指正。书中所引用的一些图文资料,因条件所限,不能一一查实,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 地球 第二节 地图第二章 世界地理总论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第三节 世界的人口 第四节 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第三章 东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日本第四章 东南亚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第二节 居民和经济 第三节 新加坡 第四节 印度尼西亚(选学)第五章 南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印度第六章 中亚概述第七章 西亚和北非第八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居民和经济 第三节 南非第九章 欧洲西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英国 第三节 法国 第四节 德国第十章 欧洲东部和北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俄罗斯第十一章 北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美国和加拿大第十二章 拉丁美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巴西第十三章 大洋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澳大利亚第十四章 南极洲第十五章 中国的疆域、人口、民族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第十六章 中国自然地理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二节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第十七章 中国人文地理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中国的农业 第三节 中国的工业 第四节 中国的交通运输 第五节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第十八章 中国区域地理 第一节 北方地区 第二节 南方地区 第三节 西北地区 第四节 青藏地区第十九章 台湾、香港和澳门第二十章 区域空间定位中国地理综合训练世界地理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2)选“线”设计 如公路线、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输油管道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设计: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四、阅读地图的要领 1.先读图名 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例 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3.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分界线、我国东部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等。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洲界线、国界线等也不可忽视。4.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意大利的轮廓貌似“靴子”,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5.跟踪空间轨迹寻找一个比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道、边界线等,再沿某一方向去阅读。 例如,阅读沪宁杭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图略)时,可以上海为起点,先向西北方向依铁路线由近及远串起一组城市,依次为江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等,并注意长江以北的主要城市有南通、扬州等,张家港在长江与京沪线之间;再沿沪杭线向西南方向由近及远串起一组城市,依次为嘉兴、杭州,然后向东沿铁路线读出绍兴、宁波。 6.分析判断 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剖析,找出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成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