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智中 页数:5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3辑·之1:许渊冲与翻译艺术》分为七章。第一章是许渊冲先生的传略。第二章是许渊冲先生文学翻译理论综述。第三章是许渊冲先生古典诗词英译艺术与技巧研究。第四章其实是第三章的延伸或深化:许渊冲古典诗词英译的语言风格。第五章是许渊冲先生的诗词改译研究。第六章是许渊冲先生的小说翻译,第七章描写许渊冲先生在中国译界引发的战争。
作者简介
张智中 生于1966年8月,河南博爱人。郑州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美文学硕士,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典籍翻译及译论研究博士。曾在中学任教,后做过四年翻译和编辑。大量的翻译实务之外,英译汉有美国经典电影系列和美国华纳公司电影计五十余部;汉译英有中央电视台拍摄的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影《刘三姐》等。2000年在高校任教以来,出版编、译、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发表译诗、译文两百余首/篇;另有诗歌创作发表。2003年11月,获第十五届全国韩素音青年翻译征文(汉译英)优秀奖。2005年,被评为该年度国际最佳翻译家。现为中原工学院外语系教授、学术带头人、系副主任。 学术兼职:《世界诗人》季刊(混语版)客座主编;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副主席。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许渊冲生平传略 1.南昌实验小学:三拜孔子知今古(1921—1932) 2.南昌第二中学:名居第二实第一(1932—1938) 3.西南联合大学:博雅之士荟萃地(1938—1943) 4.天祥清华巴黎:教学考学再留学(1943—1950) 5.归国南北讲坛:北京张家口洛阳(1951—1983) 6.调回北大母校:译林奇才露端倪(1983—1994) 7.步入耄耋之年:夕阳正红透天际(1994—)第二章 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 1.许渊冲的比较论 2.许渊冲的翻译论 3.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特征第三章 许渊冲古诗英译的艺术 1.词汇层面 2.句子层面 3.音韵层面 4.篇章层面第四章 许渊冲古诗英译的语言风格 1.前后缀类词汇 2.词汇与短语 3.句法第五章 许渊冲的诗词改译 1.形式方面 2.音韵方面 3.意境方面第六章 许渊冲的小说翻译 1.许渊冲文学翻译的追求:理论与实践之间 2.小说章节标题的翻译——以《红与黑》为例 3.《红与黑》英译、汉译之比较 4.译语语言优势的发挥 5.许渊冲小说翻译当中的异化策略 6.许渊冲小说汉译的风格:亦雅亦淡,亦蔓亦简第七章 许渊冲在中国译界引发的论争 1.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之争 2.“优势竞赛论”之争 3.桂冠译家许渊冲参考文献附录:许渊冲著译及学术活动一览表与读者交流编辑的话、补记
章节摘录
按照不同的词性和作用,叠字又可细分为好几种。叠字中的一个大类是象声字。这些象声字的显着好处是使人们先闻其声,继睹其状,从而有力地增加了作品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最终收到声色兼备、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形容词性叠字多半表示强调和加深一类意思,在诗歌中用得最普遍最常见,也最富于表现力,不管是绘景、写人、抒情,都能极大地增强表达效果。动词性叠字多半表示动作的连续或行为的加深,出现得比形容词叠字少一些。名词性叠字和原先两个单音节字分别使用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它们多半表示每每、普遍之意。叠字,有叠二字者,有叠三字者;或叠于句首,或叠于句中,或叠于句尾,状物抒情,妥帖自然。 词语反复与同源词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多有相似之处,如果说同源词语有着较多的变化的话,词语反复的强调作用更加明显。词语反复的运用,首先可以给译诗增加节奏感和音韵美,不仅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抒情更加真切感人。极而言之,有些译诗,就像诗人作诗一样,专仗词语反复、叠字叠词而取胜。如果原诗有词语反复之运用,译者自当悉力传译;即便原诗没有出现词语反复,译诗也可以运用词语反复,以便更好地传达原诗之情,描摹原诗之貌。察乎许渊冲的译诗,对这些反复总能亦步亦趋、悉力传达;原诗原词之深婉曲奥、表情里韵,在译诗中往往再现得惟妙惟肖、气韵生动。叠字叠词或词语反复之于诗歌翻译,功莫大焉。 ……
编辑推荐
《许渊冲与翻译艺术》是“中华翻译研究丛书”“十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华翻译研究丛书”著名专家学者精心著述。内容囊括翻译研究三大方向:译史、译论史研究;翻译理论研究和探讨;翻译实务与批评。 丛书内容丰富,写作大气。对翻译进行多学科、多方位、多角度的学术透视。其原创性、权威性、系统性深得学界赞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