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09-01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宋启林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广博,不论是在音乐歌舞、诗文书画中,还是在典章文物、礼俗制度中都蕴涵铭记着中华民族深沉的情感,反映出他们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而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建筑艺术的表现最具有综合性,表现方式独树一帜,表现效果遒劲有力。建筑是艺术和生活的空间栽体,是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是文明形成、发展的物化体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迎接第四个黄金时代第一节 中国城市与文化的孕育第二节 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三节 第二个黄金时代第四节 第三个黄金时代第五节 第四个黄金时代的孕育第六节 迎接新的黄金时代第二章 中华民族魂之求索第一节 民族魂探源第二节 孔子的巨大贡献第三节 历史实践的检验第四节 主要哲理第五节 中华民族魂的未来第六节 民族魂在古代城市和建筑中的体现第三章 背景、内涵的研究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二节 内涵及研究范围第三节 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第四节 城市与文化的互动第五节 城市文化系统的架构第四章 中外古代城市文化的对比第一节 巴比伦与齐临淄比较第二节 古罗马与秦咸阳比较第三节 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特色第五章 古代城市风水格局第一节 风、水与风水的关系第二节 城市风水强调整体谐调第三节 风水要素与城市总体格局第四节 城邑微观布局与风水第六章 市场经济·文化·城市第一节 三者的互动关系和特殊性第二节 现代互动的曲折历程第三节 经济、城市规划及文化第四节 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波第五节 城市文化建设高潮逐渐到来第六节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第七章 城市与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节 挑战的严峻性第二节 谨慎的乐观主义第三节 几点对策第八章 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方向探析第一节 探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二节 四大趋势第三节 中国城市文化特色的内容和形式第四节 中国城市文化的使命第九章 中国文化特色与城市美学第一节 两者的关系第二节 古代城市美学撷英第三节 古代城市美学的空间审美哲理探微第四节 中国现代城市美学第五节 城市空间第六节 现代城市空间意境的探析第十章 山水城市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过程第二节 钱学森现象第三节 理念溯源第四节 各种理念评析第五节 理念需要发展……第十一章 灿烂的地域城市第十二章 古典园林第十三章 现代风景园林第十四章 城市开放空间第十五章 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居信文化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中国古尺从周尺到康熙量地官尺,折算为公制,百尺约为23~35米,千尺当为230-350米。这正和古籍关于形与势关系以及科学的现代视距观感本质区别相符,即体现大小、近远、内外、细粗的差别。百尺正是看清人的面目表情、细节动作的距离。当代建筑正是按这个距离标准,设计影院、多功能体育馆、街道、广场、建筑群的外部空间的。在百尺的长、宽、高范围,正是在建筑最佳极限观赏仰角450左右和最佳水平视角600左右之内。从千尺之远看百尺为形的建筑,视角60左右,正是人眼最敏感的黄斑视域,是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的极限视角。当视角小于60时,空间景观效果,尤其是空间围合效果,将明显消失,趋于空旷,产生疏远感。它还是看远景的极限距离尺度,可辨认事物的轮廓和动态特征。因而在这个距离以内,还有“人情味”。如超过这个势的距离或形的尺度,则应相应等比例加大形或势的尺度。此即风水中的“聚巧形以展势”和“形以势得”。风水师们长期细心观察体会概括出来这套形势定量标准,不仅符合人们以相对静观为主的近距离和远距离的最佳视觉效果,也符合在这个从远距离到近距离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动态性的中观距离的最佳视觉效果。根据这动态、静态,中距和远距、近距的最佳视觉要求,可以将千尺以内的空间,按百尺之形为单位,组成若干既相互独立,互有差别,而又有机联系的多组局部性空间。既巧妙地组织和处理各百尺范围、单体及局部细节的艺术格调气氛,又能从千尺范围的全局和整体上处理为具有共同特定性格或气魄的有机群体。这样就能在行进过程中展现不同特色层次的形势变换的“知觉群”,将使人们获得不断加深的综合印象以及生动丰富、连续不断的审美体验。 以上这些理论叙述是与实证分析紧密联系的。王其亨由于研究选题是清代陵寝风水研究,其实证分析除北京故宫可算作城市设计范例外,其他都是清东陵、西陵的势、形关系研究。不过在对古代城市设计中的风水研究尚未开展的情况下,其研究成果仍不失为城市风水格局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略举数端如下。 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的清代雷世家的大量画样图,不少是用50尺或百尺见方的经纬坐标网格绘制,在网格上画出风水形势和建筑地盘图。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