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

出版时间:2001-3  出版社:万全文、 王杰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03出版)  作者:万全文 著  页数:148  

内容概要

  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文化也是与当时中原华夏文化系统的诸国、东部近海地区的东夷族及其文化系统鼎立的三大支柱之一。《文明之光:楚国的青铜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历史长河中楚国社会的点点滴滴一一为读者展示,想全面了解的楚国历史文化的朋友一定会在本书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

书籍目录

导言一 创新求异——楚国的青铜冶铸1.楚器的发掘与出土2.楚器的发展历程3.楚控铜矿及其采冶二 祀神祭祖——礼器1.楚国青铜礼器的器类及其功用2.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三 金声玉振——乐器1.古代八音2.编钟3.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乐器四 戟光剑影——兵器1.青铜兵器的种类2.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兵器五 镜鉴灯明——生活用具1.生活用具的种类2.曾侯乙墓出土的生活用具六 车辚马啸——车马器1.战车与车战2.车马器的种类七铜币、权衡与信符1.铜币2.天平与砝码3.铜量4.鄂君启节八 交流与融合——楚国青铜器同其他地区青铜器的关系1.楚青铜器与中原地区青铜器的关系2.楚青铜器对百越地区青铜器的影响3.楚青铜器与江淮诸国青铜器的关系4.楚国青铜器在巴蜀地区的流传

章节摘录

  先秦时期的鼎,因其功用不同而导致形态上的差异。根据它们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镬鼎、升鼎和羞鼎。在这几大类中,又以正鼎(或称升鼎)为中心。正鼎的使用制度是其礼制的具体体现。  根据已出土的楚鼎进行研究,楚的正鼎由两类构成:一类为继承西周传统鼎型的圆腹圜底鼎,一类为楚人独创的束腰平底鼎。这与中原地区的鼎列只有一个类型即圜底鼎,本身就是区别。  楚国的圜底类正鼎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特点。迄今惟一被发掘的楚王墓--楚幽王墓出土的鼎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1对对鼎。淅川下寺2号墓墓主为令尹,出土5对对鼎。  从数据所示,每对鼎大小相同,而每对对鼎之间大小有差异,对鼎的鼎列呈大小相次的状态,这与中原地区一件一件地大小相次明显地不同。  在一些中型墓如江陵望山1、2号墓、信阳长台关楚墓等,每墓也都有2对、3对、4对不等的对鼎。  可见,楚国的圜底类正鼎是由大小相次的对鼎组成鼎列,它是表示墓主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楚国的束腰平底类正鼎的鼎列,也是由大小相等的对鼎依次递减所构成的。如下寺2号墓出土7件升鼎,根据各鼎的尺寸,可视为由3对对鼎和一件单鼎组成。寿县楚幽王墓出土的9件升鼎,也是有4对高度尺寸完全相同,以对鼎构成鼎列,大小相次。  总之,楚鼎鼎列的构成与众不同。楚高级贵族(包括左尹以上至楚王,相当于周制的诸侯和卿)使用圜底类正鼎鼎列为5对以上,楚王墓可多达10对以上。  ……

编辑推荐

《文明之光:楚国的青铜器》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明之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书原本在湖北省图书馆借到了一本,是1999年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在封面的夹页上居然发现了作者万全文先生2001年9月28日手书的"请蒋昌忠厅长教正"的敬题,很是惊讶,不知道这是怎么流入省图的,难道是万先生或蒋厅长捐赠的?万先生现在已是湖北省博物馆的常务副馆长了,在楚式青铜器的研究上是很有造诣的,这充分保证了本书的质量.这本书内容很详实丰富,可读性很强,对于青铜器群的分类及其典型器物的描述很细致准确,可读性很强,适合于有一定的青铜器基本知识的读者来读.我是借来省博的书读了一天之后(读完了约四分之一的内容)就毫不犹豫地决定买来收藏了.不过书中唯一觉得遗憾的地方在于所举器物例子中引用河南淅川下寺的器物作为典型进行描述的情况似嫌多了一点,对作为楚文化中心地区的湖北本地的出土器物的关注似嫌不够.不过可能一来是因为下寺器物太过精美,本来就比较出类拔萃,而且时代也早,足以作为代表;再者此书发表于1999年,当时九连墩还未发掘,一些资料恐难以为万先生所用.相信如果此书在近几年出版,情况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