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钟桂松 海燕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钟桂松 页数:132
Tag标签:无
前言
读书是一个识字人的基本精神需求,是一种基本欲望。然而,书读到深处,人与书的读与被读关系似乎变成情感关系,原本用纸张印出来的书,变成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样,仿佛成为灵性之物能互动,书读到深处都是情,相遇都是缘分。我在学爿研究茅盾的过程中就碰到过类似的缘分。 20世纪80年代初,读书买书成了我的全部业余生活,但那时即使在茅盾故乡的县城,要寻一本有关茅盾的书仍是十分困难。记得当时浙江有本杂志叫《东方》,是大型文学杂志。一天,我发现在报上刊登的《东方》杂志目录里有一篇茅盾的《我的学生时代》,然后在茅盾故乡县城里各个书店寻个遍,也没有发现这一期杂志。那个时候县城没有书摊,杂志似乎都是在书店里经销,后来书店里的同志告诉我,说下面一个镇的书店里还有两本。于是我赶忙打电话到那里,让他们留一本给我,后来那个镇上书店里的同志见我要得急,就托一位在镇上办事的县教育局干部带回来,说是那位带杂志的同志乘末班车到县城,让我去一个路口等。此时已是下午,我不住地盘算,这本杂志该到哪里了,估计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见到了,脑海里尽是这些想象。下班时,我没有回宿舍,而是到一个叫“大庆桥”的地方,等候那位带杂志回来的同志,因为正逢下班,路过的人川流不息,我痴痴地等在那里,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始终不见带杂志的那个同志回来,直到昏黄的路灯亮起,才见她姗姗来迟,当我拿到这本杂志,一声道谢之后,立刻怏步跑回宿舍,开灯渎书,一种如饥似渴的情绪浸润全身,屋内的宁静,阅读的满足感,让我的思绪跟着茅盾的笔,回到2(1世纪初茅盾的小学时代。当我读完后,才想起晚饭还没有吃呢。但当时那读书的兴奋劲,至今仍有余味,觉得无比充实。这种痴情,让我感到业余生活的充实,也让我尝到读书工作互补的甜头。现在想来,二十余年出版的卜多本有关茅盾的书,与读书中的痴情,自感不无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20年代发轫的茅盾研究也兴盛起来。一晃马上要进入新世纪,其实这本身不必自作多情,20世纪人们吃饭,21世纪还是吃饭,本质上与平常没有多大区别。但偏偏自作爹情的人类要弄出世纪盘点,或新世纪畅想之类的东西。于是,不能免俗的我,在出版家黄育海先生的支持下,动手去写《二十世纪茅盾研究史》。要写这部学术书,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有机会梳理70年来研究茅盾的著作和文章,可以系统地重温一下已往茅盾研究的著作和文章;挑战是要根据自己的学识去判断和评述数千篇文章绝非易事。过去的茅盾研究的全国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我大都参加,但上百种有关茅盾的专著、专集,我还得重新认真读一遍,认真去思索。 尽管我有几大书柜茅盾著作和研究茅盾的著作,但要读茅盾研究所有著作版本,还缺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天津教育出版社的邱文治、韩银庭著的《茅盾研究六十年》,当时发行量极小,印了600册,尽管这书是1990年出版印行的。我在北京白杨树下的茅盾故居里见过,因为放在展览的柜子里,只能隔着玻璃看看,不能动手,没有读过,而杭州各处图书馆到处寻找也没有见到,图书馆在转型时期,这类书是不会进的。于是,我冒昧写信给天津教育出版社。结果,没有儿天,就收到一封挂号信,拆开一看,竟是该社总编室冯今声先生的信。他在信中说,此书印得少,社里已无复本可售,只好将样品室内唯一的一本《茅盾研究六十年》借给我。读完信,让我感动莫名,因为我与冯今声先生素昧平生,只凭我的一封信,他就将样书寄来我立即回信,表示感谢的同时也表示读过后尽快奉还。后来,我读完后立即奉还给冯今声先生。但是,我在感谢天津教育出版社的同时,仍以未能拥在此书为憾事。所以,每当有机会逛旧书店,总不会忘怀这本《茅盾研究六十年》,潘家园里去寻过,上海书城里也寻觅过,中国书店里也留意过,都没有见到这本书。直到有一天,北京的朋友来电话,说见到一本《茅盾研究六十年》,成色很新,但是旧书。问我是否有了这本书,我儿乎兴奋得跳起来——我在电话里连声问:“真的?真的?”问明情况后,我又絮絮叨叨地告诉北京那位朋友,这些年对这本书的渴求,每天都在期待,期待着拥有,现在终于与这本书有了缘分,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事倒让我想到,书是不是与人一样,不光有缘分与否,还有人一样的感情,当这本书寄到我手上时,我真的看了它半天,褐色的精装封面里,有我太多的思念所以,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我的书柜里,看一眼都觉得有点神圣感。 另一本,就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茅盾评传》。在写作《二十世纪茅盾研究史》过程中,对早期评论茅盾的文章是必读的。曾有一位叫伏志英的人,在1931年搜集了自茅盾《幻灭》发表之后散落在《文学周报》、《读书月刊》、《狮吼》、《小物件》、《海风周报》、《新月》、《万人月报》、《现代文学》、《创造月报》、《认识》、《真美善》、《小说月报》、《文艺批评集》等报刊上的有关茅盾及作品的评论文章,搜集成册,取名《茅盾评传》,1931年12月作为现代文学讲座由上海现代书局印行这部厚达404页的《茅盾评传》,其实不是一部评述茅盾的专著,而是一部集子集子里的文章在20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庄钟庆先生编纂的茅盾研究集子里我早已读到过,作者都是当时茅盾小说的读者和研究者,因为是同时代的人,与茅盾年龄也差不多,所以文章写得真切自然,说好说不好的都有,因此这些文章十分珍贵。但整册《茅盾评传》,却因年代久远,一般读者都难觅其踪影。当时我打听到一位藏书颇丰的朋友有此书,但书太多,不知堆在哪里,当时我也不好意思再让这位朋友去翻箱倒柜。不过,不见这部书的尊容总是一种遗憾。后来我到杭州的一些图书馆里去打听,得知此类书已经很少,即使有也大都在仓库里堆着或者打成包丢在角落里。这自然是中国人的性格,喜新厌旧,新书一般都整整齐齐地上架让读者查询,而旧书,尤其是民国时期的旧书大都尘封在仓库里,要查询此书简直就是大海捞针。所以尽管写《二十世纪茅盾研究史》时已见到过《茅盾评传》的全部内容,但作为一个业余研究者一直为未能拥有乃至亲睹它而耿耿于怀,何时才能见到?一直萦绕于心头不能释怀。然而在2007年秋的一天,在浏览旧书网站时,不经意间发现这部《茅盾评传》,见到时,那种欣喜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因为这部书,我已苦苦寻觅了十多年!于是赶快让人去办理购买手续,唯恐失之交臂。不久,一部品相不错的《茅盾评传》被送到我手上,看到淡黄色的封面上醒目的书名,看看版权页是初版,屈指一算,这部书出版至今已有75年,这其间发生过多少沧桑世事,而这部书的品相依旧面目清秀。所以捧着这部书,其景其情,睡着也会笑醒,真是书到深处都是情,一个喜欢书的人对个中况味,恐怕一般人都无法体会的。善待书就是善待文化,善待别人才有缘分。
内容概要
《茅盾书话》是作者几十年来阅读茅盾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完全是兴之所至,想写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总是觉得茅盾这个富矿里有这写不完的题目,不会不觉就写了那么多。重新整理打印出来一看,觉得走过的脚印十分明显,零零碎碎,长长短短,但是,觉得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这本带有故事性的《茅盾书话》,恐怕还有些用处,对了解,理解茅盾作品的写作背景或许有些帮助。
作者简介
钟桂松,浙江桐乡人,曾长期在地方宣传文化新闻部门工作,先后任浙江桐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浙江电视台台长。业余研究现代文学,先后出版《茅盾传》、《沈泽民传》以及丰子恺、钱君匐、陈学昭、徐肖冰等传记著作和《二十世纪茅盾研究史》等学术著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浙江省新闻出版(版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书籍目录
自序茅盾书缘《子夜》轶话《子夜》译名趣话写《蚀》的激情鲁迅与茅盾的《水藻行》《霜叶红似二月花》的诞生从《倒闭》到《林家铺子》《多角关系》与乌镇茅盾与《春蚕》“城市三部曲”一篇“预言”小说《子夜》名字的诞生梅女士的生活原型《幻灭》中的强连长《腐蚀》中赵惠明的生活原型《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的写作《清明前后》的前后《动摇》何以如此传神瞿秋白与茅盾的《路》《蚀》在国外《子夜》:世纪世界文学杰出巨作《子夜》手稿是怎样保存下来的茅盾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引子”引起的风波一部三改书名的小说小说中的玫瑰花话说《林家铺子》一篇直言不讳的序言《春蚕》在国外一部先在国外出版的长篇小说一篇以儿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蚀》的命名周恩来与《清明前后》《中国的一日》及日译本一本茅盾自己不满意的文集吴宓评《子夜》关于《腐蚀》的版本壮丽的《虹》一篇序,满纸情茅盾为女儿写的一本书《风景谈》与延安茅盾与《普式庚研究》《风景谈》与电影《塞上风云》小说化散文——关于茅盾《光明到来的时候》茅盾一首诗的由来茅盾抗议侵犯版权《是怎样写成的》之由来《创造》的艺术特色茅盾童年诵唱的一首歌《创作的准备》《泡沫》的初版茅盾作品中的云少爷《速写与随笔》中的一个谜有头无尾的《牯岭之秋》东北书店与茅盾的《腐蚀》——[日]下村作次郎施蛰存与茅盾的《邻二》关于茅盾的第一本书从茅盾到矛盾茅盾不愿编进文集的两本书——关于《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茅盾生前的两种《茅盾文集》茅盾怎样写《白杨礼赞》开明书店为茅盾作品作广告三不朽——关于《人民是不朽的》短小与深刻——茅盾的《读书杂记》《鼓吹集》往事一部值得让茅盾续写的小说简体与繁体——关于茅盾的两种诗词集关于《茅盾选集》香港曾盗印茅盾著作茅盾少年时代的《文课》是怎样发现的茅盾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后记
章节摘录
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但是,在茅盾众多的小说中,只有中篇小说《多角关系》是他在故乡乌镇写成的。 那还是1934年春天,茅盾陪母亲陈爱珠回乌镇,茅盾萌发修理老屋后面平房的念头,一则可以让母亲住着,比较清静些;二是有了这平房,自己回家可以住在里面静心看书写作。于是,茅盾自己设计好平房草图后,花费近1000元,请人修葺了后面三间平房。但是,房子修造好了,茅盾一直在上海忙碌,没能真正回乌镇去静心看书写作。第二年,茅盾打算到乌镇这新屋里写长篇小说,拖到秋凉后,茅盾终于回到乌镇,住了两个月。但是他长篇小说没有写成,却带来一篇中篇小说《多角关系》。 仔细读来,我们就会从《多角关系》中看到20世纪30年代乌镇的侧影,看到那个年代中国工商界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惨状。 所以,当初出版社在出版单行本的新书预告中,称茅盾的《多角关系》是“《子夜》的续篇”。有的读者在读过《多角关系》后,认为是继《林家铺子》后茅盾的“新的成功”。然而,这部作品之所以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恐怕是与它真切地描写了当时的时代不无关系吧?恐怕也与茅盾用乌镇为作品的部分背景不无关系吧? 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自1932年11月《现代》杂志发表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茅盾娴熟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性所倾倒。 茅盾出生在蚕桑之乡的乌镇,每逢饲蚕时节,镇上的桑叶行昼夜忙碌,叶行老板的苦恼、兴奋和四周乡下的蚕事紧密相连,茧行老板跑来跑去,四处探听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等地行情……这其间,茅盾家里养一点蚕,由茅盾的两个姑母以及家里几个女用人照管。茅盾进商务印书馆以后,每年也总要回乌镇住上几个星期,仍有与本家来往的农村姑老爷相叙的机会,了解蚕农的所思所痛和所感。 丰富的蚕事知识,浓厚的蚕事气氛,悄悄地为茅盾创作《春蚕》奠定了生活基础。茅盾本来打算把《子夜》写成一部反映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社会城市、农村交响曲,但后来由于《子夜》缩小规模,茅盾合去了写农村的打算,把农村素材暂搁置起来。直到1932年8月,茅盾因祖母逝世而率全家返乌镇奔丧,丧事中又接触到蚕农姑老爷,倾听这些蚕农对命运的诉说,加深了对时代、社会和农村贫困根源的认识。回到上海后,茅盾看到当时报纸的一则消息,大意是说“浙东今年蚕茧丰收,蚕农相继破产”。这则消息,触发了茅盾的创作灵感。于是,茅盾决定以自己熟悉的蚕业为题材,写出这个丰收成灾的畸型社会!那年十月,一篇饮誉现代文坛的短篇小说《春蚕》在巨匠茅盾笔下诞生了。P10-11
后记
这部《茅盾书话》是我几十年来阅读茅盾作品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完全是兴之所至,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总是觉得茅盾这个富矿里有着写不完的题目,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重新整理打印出来一看,觉得走过的脚印十分明显,零零碎碎,长长短短,但是,觉得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这本带有故事性的《茅盾书话》,恐怕还有些用处,对了解、理解茅盾作品的写作背景或许有些帮助。于是,在出版社朋友的帮助下,拿出来与大家见面。自然,这中间也有请学界和读书界的朋友指正的意思。 茅盾一生著作等身,出版的书,生前就数以百计,身后出版的更多了,四十多卷的《茅盾全集》,有一千四百多万字,浓缩了茅盾一生的心血和对人类的贡献。年轻时的茅盾异常勤奋,他自己曾经说过,“我看书多半是星期日,大家都出去玩了,我就利用这时间。我在上海快一年了,除了宝山路附近,从没到别处去过”。当时茅盾得到的教导是,“只要有学问,何愁不立事业;借此研究学问是正办”。所以当年在参加中共之前,茅盾除了编辑工作之外,全部时间都花在读书上面,以至于母亲到了上海以后,专门让儿媳监督儿子,不许夜间看书写文章。其实以茅盾勤奋的个性,哪里刹得住车。参加中共之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担负中共的许多重要具体工作,同时还要编写大量的文学作品,夫人曾经笑他,白天晚上干着两个人不同的活——政治和文学。20世纪30年代是茅盾创作的黄金时期,茅盾同样是惜时如金,一些社团莫名其妙的革命活动让茅盾无法安心创作,三十多岁的茅盾不得不以年纪大为由,拒绝参加,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创作。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茅盾的如《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等作品就是在茅盾笔下一个字一个字流淌出来的。我们在浏览茅盾一生的读书写作过程中,发现勤奋贯穿茅盾一生,从少年时代因为用功过头得了梦游症,抗战时期奔波香港、新疆、延安、重庆,读书写作始终是茅盾的一个生活主题,直到茅盾晚年,即使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年代里,读书依然是茅盾日常的主要功课。据茅盾日记记载,“文革”当中的茅盾每天晚上读书都要读到十一点钟,几乎每天如此。我在读他的书信时还记得,他自己曾经在“文革”前给人的一封信中说过,自己在北京从来没有星期天,也从来不去外面游玩,除了公务就是看书。所以,当我们在茅盾身后阅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同时发现茅盾在创作的过程中留下的许多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扣人心弦,但是茅盾的这些创作往事,恰恰反映了茅盾许多作品诞生、传播的真实情形。《子夜》的出版让茅盾的名声如日中天,所以传播过程中竟然有人假冒茅盾,虽然没有招摇撞骗,但也反映了茅盾当时的影响,《林家铺子》投稿时的名称并不叫《林家铺子》而是叫《倒闭》,因为担心刚开张的杂志老板心里不舒服,编辑将它改为《林家铺子》,商之于作者茅盾,茅盾颔首赞成。其实编辑为作者的作品改名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像茅盾这样的名家这样的名著,却是难得的。革命家瞿秋白是茅盾在中共创建时期就认识的朋友,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在中共党内受到排挤心情十分郁闷,在与茅盾的交往中,正好有时间给茅盾的创作提供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子夜》、《路》等作品中也有瞿秋白的贡献;《清明前后》是茅盾唯一的一个剧本,当时茅盾的创作热情很高,后来演出后反映强烈,周恩来曾经给予高度评价,在茅盾的作品中,中共领袖有如此直截了当的评价是不多见的。还有,文学史上,作家常常以自己身边的乃至家人为题材写入作品中并不鲜见,茅盾也有。女儿意外去世让茅盾一辈子都无法释怀,茅盾在为萧红作品写序时,把对女儿的思念倾诉在这篇哀美文章的字里行间,让我们在每一个文字里都能感受得到茅盾内心的痛!后来,茅盾还为已经长眠延安的女儿写了一个散文集《生活之一页》;在抗战前的上海,茅盾一家生活是平和小康的,但是在变化的时代里,革命的气氛依然在上海这个都市里弥漫着,所以当儿子随着学校的进步老师去参加活动时,茅盾夫妇自然十分牵挂,这种牵挂在茅盾笔下,就是一篇小说《儿子开会去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好像对茅盾作品的非议多起来了,认为茅盾的作品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其实,作为正常的学术讨论、学术研究未尝不可,说好说不好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许多现象好像有另外的味道。这时,国外的现代文学研究者却研究出与茅盾的出生地中国相反的结论来,认为茅盾的《子夜》“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杰出巨作”,这也许是茅盾《子夜》的另一个故事。在读茅盾的作品过程中,发现有些作品也留下了作者的一些匆忙,有些作品有头无尾,有些作品留下了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的谜。但是在茅盾作品中,我们也看到茅盾的睿智博学,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读书杂记》,里面三言两语的品评足以让人回味半天;还有,新世纪的中国发展,对想读书的人来说,最直接的得益,就是可以从网上买书,所以当我从网上买回来“文革”当中香港出版的茅盾作品时,着实吓了一跳,当时住在北京文化部的破旧小楼里的茅盾早已被人遗忘,文化已经“革命”,怎么茅盾还有作品在香港出版?但是仔细一看,原来是盗版!于是只好原来如此了。茅盾少年时代的作文本的发现,应该是茅盾研究中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但是我们一直忘了一个人的努力,虽然他已经去了天堂,我还是在《茅盾少年时代的(文课)是怎样发现的》的短文里,自作主张地公布他的名字,让后人的后人,不要忘记曾经为这个世界做过一点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好事的每一个人! 总之,有关茅盾作品里的故事、往事好像很多,而且随着史料的发现,随着阅读的深入,茅盾世界里的精彩足以让几代人去探寻。我的这本小册子,仅仅是茅盾世界里小小的一角,而且是零零碎碎不成系统,甚至是一鳞半爪的百字文,自然谈不上高度和深度。现在印出来,除了开头所言,还存有一种期待,期待更多的人读茅盾的作品,在阅读中,把茅盾创作的许多精彩挖掘出来,让大家共享。在整理这个小册子的过程中,承蒙老友杜天俊、黄天奇两位的鼓励,慨然给以出版,不胜感谢的同时,唯有珍惜这份缘分,继续好好读书,才能对得起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 2011年10月28日 于杭州
编辑推荐
钟桂松编著的《茅盾书话》内容介绍:读书是一个识字人的基本精神需求,是一种基本欲望。然而,书读到深处,人与书的读与被读关系似乎变成情感关系,原本用纸张印出来的书,变成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样,仿佛成为灵性之物能互动,书读到深处都是情,相遇都是缘分。我在学爿研究茅盾的过程中就碰到过类似的缘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