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朱现民,刘淹清,陈煦 编 页数:210
内容概要
作者多年在基层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民间单方、验方、秘方掌握较多,有较深的运用体会。作者精心优选的这些方剂来源有民间流传的,有祖传的,有名老中医根据经验总结的,也有个别古方衍化经验证有效的。这些方剂效果显著,取材容易,价格便宜,可供乡村医生和广大群众对症选方,自采自用,同时也可作为临床医生的医疗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内科疾病 一、感冒(共4方) 二、咳喘(共8方) 三、肺痈(共4方) 四、肺痨(共5方) 五、喉痹(慢性咽炎、梅核气,共4方) 六、肠痈(急性阑尾炎,共4方) 七、心悸(共3方) 八、胸痹(包括冠心病,共6方) 九、胸胁腹痛(包括心绞痛、胆囊炎、胆结石等,共6方) 十、胃脘痛(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共12方) 十一、胃出血(共1方) 十二、吐酸、嘈杂(共2方) 十三、噎嗝、反胃(共5方) 十四、呕吐(共3方) 十五、呃逆(共4方) 十六、泄泻(共10方) 十七、痢疾(共8方) 十八、便秘(共4方) 十九、黄疸(共8方) 二十、臌胀(共5方) 二十一、悬饮(共2方) 二十二、癥瘕(共3方) 二十三、腰痛(共7方) 二十四、水肿(共20方) 二十五、癃闭、淋证(共12方) 二十六、遗精(共5方) 二十七、阳痿(共12方) 二十八、男性不育(共3方) 二十九、阳强不倒(共1方) 三十、消渴(共6方) 三十一、遗尿(共4方) 三十二、汗证(共6方) 三十三、血证(共22方) 三十四、头痛(共10方) 三十五、眩晕(共10方) 三十六、失眠(共5方) 三十七、痿证(共2方) 三十八、癫、狂、痫证(共18方) 三十九、郁证(共1方) 四十、尿浊(乳糜尿,共2方) 四十一、中风(共12方) 四十二、痹证(共20方) 四十三、血虚(包括紫斑证,共10方) 四十四、脱发、白发(共10方) 四十五、脱肛(共2方) 四十六、诸虫(共8方) 四十七、药物中毒(共3方) 四十八、癌症(共4方) 四十九、误吞金属(共3方) 五十、戒烟(共2方)第二章 外科疾病 一、丹毒(共5方) 二、痈、疖、疔毒(共15方) 三、发背(共5方) 四、无头疽(深部脓肿,共1方) 五、蛇头疔(共2方) 六、疮疡(共7方) 七、脓疱疮(共3方) 八、发际疮(共5方) 九、无名肿毒(共2方) 十、臁疮(共9方) 十一、缠腰火丹(带状疱疹,共3方) 十二、湿疹(共20方) 十三、冻疮(共5方) 十四、烧烫伤(共8方) 十五、破伤风(共2方) 十六、荨麻疹(共8方) 十七、疣、瘊(共7方) 十八、秃疮(共2方) 十九、斑秃(共3方) 二十、粉刺(共2方) 二十一、雀斑(共4方) 二十二、牛皮癣(共8方) 二十三、顽癣(共7方) 二十四、鹅掌风(手癣,共6方) 二十五、脱骨疽(共3方) 二十六、瘰疬(共8方) 二十七、附骨疽(包括骨髓炎,共5方) 二十八、坐骨神经痛(共2方) 二十九、滑囊炎(共1方) 三十、鹤膝风(共2方) 三十一、乳头破裂(共5方) 三十二、乳癖(共5方) 三十三、乳痈(共12方) 三十四、痔疮(共8方) 三十五、鸡眼(共4方) 三十六、脚气(共6方) 三十七、白癜风(共2方) 三十八、狂犬咬伤(共4方) 三十九、毒蛇咬伤(共3方) 四十、虫伤(共6方) 四十一、扭挫伤(共5方) 四十二、跌打损伤(共8方) 四十三、外伤出血(共7方) 四十四、疝气(睾丸炎,共4方) 四十五、腋臭(共2方) 四十六、疥疮(共1方) 四十七、脚跟痛(包括骨刺、骨质增生,共5方) 四十八、竹木刺人肉(共2方)第三章 妇科疾病 一、闭经(共6方) 二、月经不调(共4方) 三、痛经(共5方) 四、行经吐衄(共1方) 五、月经过多(共2方) 六、崩漏(共7方) 七、带下病(共10方) 八、滑胎(习惯性流产,共5方) 九、胎动不安(共3方) 十、妊娠腹痛(共l方) 十一、妊娠恶阻(共4方) 十二、胎位不正(共1方) 十三、妊娠小便不利(共l方) 十四、妊娠咳嗽(共2方) 十五、难产(共1方) 十六、产后腹痛(共3方) 十七、阴户痛(共2方) 十八、胎衣不下(胎盘滞留,共1方) 十九、乳汁不通、乳汁少(共4方) 二十、产后受风(共2方) 二十一、产后大便难(共1方) 二十二、产后泻利(共3方) 二十三、阴痒(共4方) 二十四、宫颈炎、宫颈糜烂(共3方) 二十五、产后出血、血晕(共2方) 二十六、产后头痛(共2方) 二十七、产后发热(共3方) 二十八、产后血痹(共l方) 二十九、回乳(共1方) 三十、卵巢囊肿(共2方) 三十一、阴挺(共3方) 三十二、不孕症(共4方) 三十三、更年期综合征(共1方) 三十四、腹部术后腹胀(共l方)第四章 儿科疾病 一、小儿口疮(共9方) 二、小儿食积(共6方) 三、小儿腹泻(共9方) 四、小儿痄腮(共8方) 五、小儿麻疹(共4方) 六、小儿发热(共4方) 七、小儿咳喘(共10方) 八、小儿贫血(共2方) 九、小儿遗尿(共7方) 十、小儿惊风、癫痫(共8方) 十一、小儿夜啼(共4方) 十二、小儿解颅(脑积水,共2方) 十三、小儿脱肛(共8方) 十四、小儿诸虫(共6方) 十五、小儿疝气(共3方) 十六、小儿耳脓(共3方) 十七、小儿呕吐(共4方) 十八、小儿哮喘(共l方) 十九、小儿痱子(共1方)第五章 五官科疾病 一、急性结膜炎(共6方) 二、内障眼(共3方) 三、胬肉攀睛(共3方) 四、夜盲(共4方) 五、角膜溃疡(共2方) 六、泪囊炎(共2方) 七、赤风烂弦(睑缘炎,共2方) 八、角膜云翳(共2方) 九、眼底出血(共2方) 十、眼球疼痛(共2方) 十一、病毒性角膜炎(共2方) 十二、暴盲(急性视神经炎,共1方) 十三、麦粒肿(共2方) 十四、迎风流泪(共2方) 十五、目赤不退(共1方) 十六、鼻渊(慢性鼻炎、副鼻窦炎,共7方) 十七、鼻出血(共8方) 十八、酒渣鼻(共3方) 十九、鼻息肉(共3方) 二十、中耳炎(共14方) 二十一、耳聋、耳呜(共4方) 二十二、耳内疖肿(共1方) 二十三、牙疳(共3方) 二十四、齿衄(牙龈出血,共2方) 二十五、牙痛(共12方) 二十六、鹅口疮(包括口腔炎,共7方) 二十七、失音(共4方) 二十八、吞咽不利(食管炎,共l方) 二十九、梅核气(包括咽炎,共6方) 三十、白喉(共2方) 三十一、扁桃体炎(共6方) 三十二、异物刺喉(共3方) 三十三、骨鲠(共3方)
章节摘录
(一)黄疸第1方 【方药】黑矾(研细)60克、胡桃仁60克、黑豆面60克、大枣(煮熟,去核)120克、红糖60克。 【制用法】共为一处,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早晚各服1次,开水送服。 【功效】解毒燥湿。 【适应证】阴黄,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 【备注】此方源自于杨仁甫医师。 (二)黄疸第2方 【方药】青黛25克、白矾10克、栀子25克、木香15克、黄柏20克、鸡蛋5个。 【制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天用1个鸡蛋的蛋清调药末的1/5,1次服下。连服5天。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适应证】阳黄湿热型。 【备注】此方源自于王宪清医师。 (三)黄疸第3方 【方药】皂矾120克、茵陈60克、香附60克、红糖60克、大枣500克。 【制用法】将皂矾用芝麻油拌炒,至烟尽为度,再将大枣(去核)捣泥和诸药研细末,为丸,每天3次,每服15克。 【功效】解毒,燥湿,退黄。 【适应证】阴黄,黄色晦暗,脘腹痞胀。 【备注】①阳黄忌服。②此方源自于吴荣昌医师。 (四)黄疸第4方 【方药】大枣(去核)500克、皂矾(炒透研末)120克、面粉适量。 【制用法】共捣泥,做成丸如楝子大。每天服1—3丸。 【功效】解毒,燥湿,退黄。 【适应证】阴黄,黄色晦暗,纳谷减少。 【备注】此方源自于张圣之医师。 (五)黄疸第5方 【方药】干姜12克、黑矾18克、茵陈60克。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