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禅研究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黄夏年 编  页数:496  

内容概要

  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影响了众多信徒的生活,这是中国佛教取得的最大成绩,也是我们最值得赞叹的殊胜之处。今天我们讨论临济禅、赵州禅、生活禅这三种禅,就是让佛教的精神能在当下得到发扬光大,让佛法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心灵的归依。  临济禅、赵州禅和生活禅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是一个统一的关系。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禅是中国佛教的核心观念之一,中国人对印度禅的发挥与理解,超过了印度人,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禅活了起来,将原来的观心打坐的禅法,变成了与生活紧密结合,有了活泼泼动力的禅法,这一变,性质就不一样了,于是禅就有了深厚的土壤和现实的生命力了,这正是中国人的聪明之处。临济禅是义玄禅师在河北临济寺开创的禅法,它的禅法特点是机锋峻峭,迥然独脱,不执著。赵州禅也是在河北创生的,从谂禅师用“吃茶去”,启人开悟。临济与赵州都是用的直指人心的顿悟法门,是祖师禅的杰出代表。生活禅是佛教结合现代社会特点而提出的禅修理念和方法。生活禅重点在强调佛教对社会与人生的贡献方面,所以生活禅的口号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也就是要把禅融入到人生之中,让禅的花朵在生命中绽放出来。生活禅的使命是对佛教的基本理念作全新的诠释,对佛教的修行实践作全新的定位。我们可以把临济禅、赵州禅、生活禅看成一个整体,三者都是围绕着“禅”这个法门来说事,只是时代背景不同而已,其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人们提高觉悟,展现美好的一生,过着清醒而惬意的当下生活而设立的。

书籍目录

生活禅与临济禅、赵州禅一脉相承
赵州禅
 赵州禅的公案诠释与修持进路探微
 赵州禅的风格
 赵州从谂与“平常心是道”
 赵州禅师的禅法宗旨
 赵州禅法的历史脉络考述
 从谂与赵州禅
 赵州从谂礼峨眉山考
 由《正法眼藏》看赵州禅
 赵州《十二时歌》略疏
 赵州从谂《十二时歌》之解析
 赵州禅与生活禅
 从赵州禅与蜀僧看祖意与教意的异同
 赵州从谂与丛林体制
  一一从南宋五山十刹制度视角出发的一个观察
 赵州禅在日本
 一一以道元对赵州禅师的理解为中心
 光绪本《畿辅通志》所收赵州佛教石刻类笺
禅学
 关于“中国禅”
 中国禅学史上的“坐禅”观念
 一一以初期禅史为中心
 佛教的“出世”与“人世”观念及禅宗特色
 禅宗水斋考
 试说禅境
 丛林轨度:金山规约
 一一中国佛教僧制研究之
 永明延寿对五乘佛戒的比较探究
 从俄藏黑水城所出《慈觉禅师劝化集》看宗赜
 佛教思想的世俗化倾向
 法常及其《渔父词》考辨
 智旭大师禅学思想浅析
 三论宗思想渊源及其特质
 保护和发展正定佛教文化的若干建议
 从山林走向社会:重现本真契合时代的生活化
 略论当代禅之开展
 2l世纪禅宗道风建设刍议
 内观与精神分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之比较
 禅心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导论
 禅·禅画与生活禅的和谐统
 一一论晓云法师绘画中思想与艺术精神的
 双重体现
 林怀民的舞中禅机
 一一以《流浪者之歌》为起点

章节摘录

  光绪本《畿辅通志》由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主纂,全书凡300卷,包括纪、表、略、录、传、识余、叙传等诸体。因为有学术名家的参与,其体例之完备,资料之充实,在康熙、雍正、光绪等三部官修《畿辅通志》中最为完备,也最堪实用。缪荃孙负责的《金石略》从卷一三八到卷一五三,有16卷之多,采撷详赡,内容丰富,是我们认识河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但是,缪氏在制定体例时,将元以后内容排除在外,以致我们只能看到元代以前的碑志。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另一方面,作为官修直隶全省志书,《畿辅通志》虽然可以利用官方力量搜集资料,但因牵涉面广,不可能每件事都到实地调查,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是转引、抄录。赵县地处要冲,屡有汉魏以来石刻见于著录,宋、金以来的石刻,特别是佛教石刻亦保留颇多。清同治元年(1862),陈钟祥撰集《赵州石刻录》一卷,收罗当时尚存的碑刻甚详,理所当然地成为缪荃孙等人的重要参考,①但因多系转录,出现疏漏甚至谬误在所难免。例如,《畿辅通志》收赵州佛教石刻凡34种,经分类校对并合并后,不论错误与否,只有22种。就编辑手段而言,出现这一情况,是以下错误的必然结果:第一,误收。《元傲律师碑》原本立于越州,只因为赵、越亦形近,且徐浩是名家,能为地方带来声誉,所以袭误不改,径直抄录。而《转藏经碑》,不仅望文生义,误断王承规为僧人,而且将原本在真定开元寺混淆为在赵州开元寺,从而为赵州增一名迹。此外,《庄严寺碑》、《曹溪能大师碑》亦属此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赵州禅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学界目前对赵州大师的研究还很不够,更多的是误读,希望此论文集有所澄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