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赵德润 编 页数:273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陵基金会、炎帝陵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文化丛刊。本辑设“炎黄二帝及其时代”、“思潮与学派”、“文物与考古”、“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探索与争鸣”、“中华学人”、“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共收入30余篇论文,围绕中华文化这个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华文化的性质、作用及其当代价值,当代炎黄文化研究及有关问题,历代的思潮与学派等。
书籍目录
专论
求同存异,如切如磋;关怀世界,承担责任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话
论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人类文明的反思
炎黄二帝及其时代
世界华人的自豪与光荣
一一谈共祖炎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无限创造力的象征
沅湘神农氏族文化遗址、遗存图注
思潮与学派
追寻天道性命相融构的文化教养生活
一一试析早期儒家的礼乐本原论说
经世致用:湖湘学派和浙东学派之比较
文化丛谈
对文化发展的七点思考
乾嘉时期东南海岳诗章
文物与考古
龙之原型
正在消失的长城
一一“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明长城研究与保护的新思考(二)
秦对巴蜀的统治及其移民
文献整理与研究
战国竹简人清华 古史再建出新学
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著作考略
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多元种族环境下的新加坡华人认同
探索与争鸣
“和而不同”新解
比较、会通与世界思想史
“书法不隐”无隐吗?
一一质疑董狐史案
简论司马光的相对主义君臣观
开放还是封闭:两种中国史观
中华学人
易学泰斗 国学栋梁
一一记未伯崑先生
郎志正:以一颗爱国心讲真话
书评与序跋
华夏文化探源的又一收获
一一《华夏黄帝一一中华文化探源》评介
一部发挥以史为鉴作用的科学著作
一一读《马大正文集》
学术访谈
今天该如何评价儒学:儒学与伪善主义
一一“中西马”对话实录(一)
学术动态
“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六届(海外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融旧开新,再续华夏人文慧命;敬德尊圣,重铸炎黄民族心魂
一一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国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综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华夏远古哲学思想的形成是建立在当时人类集群认识天地、自然、物候的基础上,远古哲学思想中一个最基础、最重要的命题是“阴阳”,从文献到出土文化遗址事象都可以证实这一结论。“阴阳”哲学思想和“阴阳”哲学形成以后,对中国古代哲学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古代文献的角度言之,集中反映“阴阳”哲学思想的著作就是《易经》,换言之,《易经》作为一部占卜之书,其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便是“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的存在意义是“对立”条件下的“生成”,“对立”的可能是“生成”,它是“必然”的,不是“可然”的,否则就没有“对立”可言——衍生为“和谐”说就成为“理”之所以然。孔子的“和而不同”说,形成的最深层理论,顺推之则是:对立一生成一和谐。最早的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对孔子“和而不同”说的完成是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产生了后来以“和而不同”说解读《易经》“阴阳”对立生成关系则事出有因。以文献为准的今天所见,最早用“和而不同”解读《易经》相关问题是在东汉至三国时代,到宋代和宋代以后,孔子的“和而不同”说与《易经》中相关事象构成互证成为一种固定的学术思维方式,下略考证之。宋·司马光《易说》说“否”卦“六二”爻辞“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日:否而得位,以柔应君,“包承”者也,故小人居之则为吉,大人居之则为否也。然大人者,体顺履正,和而不同,否不能久,久而必通,故日“亨”也。(《四库全书》本卷二)此卦为“否”,爻辞“六二”是变爻,以“阴阳”属性视之,它属“阴”。此变爻意在阐发“小人”与“大人(君子)”的“吉”与“否”的转换关系。按照古人的认识与理解,“阴、阳”用为人类的道德属性,“小人”为“阴”,“大人(君子)”为“阳”。“小人”居“六二”之位为“吉”,是因为应“九五”之爻,是所谓“阴”应“阳”,“大人(君子)”为“阳”,居此“阴”位,故为“否”。但“六二”爻与“九五”爻相应(两者属交感关系),“六二”为“小人”,为“阴”,“九五”为“大人(君子)”,为“阳”,“二、五相应”(阴阳交感),故始“否”而后“亨”。“大人(君子)”所以得为转“否”为“亨”是因为“体顺履正,和而不同”。
编辑推荐
《炎黄文化研究(第13辑)》由大象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