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夹缬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河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琴  页数:196  
Tag标签:无  

前言

  现代工厂制造的许多一次性用过即丢的产品,轻率地消耗自然资源,从而打破了人类与自然的平衡。自然环境的每况愈下使人们更加怀念手工时代的田园生活。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自然环境相处友好,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很少有掠夺性破坏。传统手工技艺利用自然而不违背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正是人类应该对待自然的生存智慧和求生态度。  在农耕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促使人们用不同的求生手段争取生存,决定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丰富多样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目前,这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正被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不稳定的文化观念所消解或代替。一个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改变,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以及民族特征的弱化甚至消亡,也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混乱。保留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弥补这种损害和缺失。保护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意义也正如此。

内容概要

这本《寻找夹缬——蓝夹缬工艺命名人张琴》由张琴所著。张琴对夹缬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我国的夹缬在古代是彩色的,材质多为丝织物。棉布推广后,夹缬从彩色改为蓝色,并多以戏曲作纹样,流传于东南地区。张琴从工艺的角度出发,在五年田野调查和数千件实物的基础上,将夹缬划分为古典和传统两个阶段,最早提出“蓝夹缬”概念,为学术界所公认。这是她对我国印染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书籍目录


第一章从乡土中来
第一节文字梦里的少年
第二节浙南的印染积淀
第二章在媒体的日子
第一节邂逅地理热
第二节《乡土温州》之蓝夹缬
第三节几则田野札记
第四节花版寻根
第五节六进靛青村
第六节求证流传范围
第七节纹样初解及压力
第三章为夹缬北漂
第一节首饰当来的《中国蓝夹缬》
第二节在收藏中研究
第三节让多数人一起保护蓝夹缬
第四节谁来整理织染绣文化遗产
附录一蓝夹缬工艺流程图
附录二蓝靛印染文物展
附录三个人相关田野调查时间表
附录四个人相关专著及作品目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我希望先缓缓。薛师傅好像挺着急,隔一段时间就催问一下进展。我只好暂停了书稿,跟他约定经济方面互不牵涉。然后到处找人,落实项目在北京文化管理部门的登记备案,寻找合适的商业场所开辟窗口等。等到这些事情一一完成时,薛师傅突然没音讯,此后再无一句解释。我没有追问缘由,就此丢开手,回头重拾荒废了几个月的书稿。那几个开辟的窗口,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老蓝夹缬的“免费宣传栏”。后来乐清市的南向北女士帮助陈姓作坊重新恢复蓝夹缬生产,打听到我在北京有现成的好几个窗口,就找上门来,推销她们的蓝夹缬。老作坊的手艺毕竟不一样,这批产品在质量上无可挑剔。从此,北京的这几个窗口,就成了乐清陈师傅蓝夹缬作坊的对外经销点。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前,北京的蓝夹缬工艺品窗口,最多时曾经在六个商业场所设有专柜,品种上还增加了蓝印花布和手织布,销路一度不错。经营这一块花费了我不少时间,但我个人从中所得利润极少,因为需要给合作的商业场所让利,还有宣传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我的看法是,传统工艺要想真正得以传承,不能寄望于政府部门或社会各界的资助,那只能是一种临时行为;唯一的正道,还是恢复工艺的自身“造血”功能,在传统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交叉点,从而重新回到生活中来。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在北京开辟商业窗口是有意义的。到2008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开始走下坡路,直接影响到传统工艺品的销量,这几个窗口的业绩直线下跌。这也是大环境使然,只能静待良机。2007年年底,我大弟准备在北京再投资一个项目,问我是否把蓝夹缬博物馆正式做起来。面对现成的投资方,我最终还是犹豫了。我的顾虑是:第一,合作博物馆不同于合作收藏,收藏是可进可退,随时可以停止投入,已经投入的,只要是东西真,价值总在那儿。而博物馆一旦运作起来,各种费用就每时每刻在产生,根本回避不了。

编辑推荐

《寻找夹缬•蓝夹缬:工艺命名人》是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找夹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又快又好!满意
  •   话说不知为何,最高分只能打到4分。。。诡异。已经读了两本张琴的书,对作者对夹缬的执着表示致敬。这本书的封底有鞋印,给当当提个意见,教育员工要爱惜书啊。幸而封面覆了亚光膜,不然更惨不忍睹。
  •   书是不怎么浪漫的。收集已经近乎失传的传统工艺碎片。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文中提出了台湾汉声在《夹缬》一书中一些不足。
    作者脚踏实地地走访多地,历行数年,精神令人钦佩。这本书能出版也挺感人的。
    不过没有我想找到的蓝染配方。估计中国手工者,很多都是一个“感觉”,不会象手工皂一样,写得一清二楚。植物染的路还是很漫长呀。
  •   非常喜欢民俗传统的艺术,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传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