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李跃忠,康保成 页数:289
内容概要
皮影的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对研究中国的历史、戏剧、美术、民间文学、民俗以及宗教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从具体的方面来说,它对研究中国的传统建筑、家具与室内陈设、服饰、生活用品、兵器以及交通工具。也提供了非常丰富、形象的资料;作为一门艺术,其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和深邃的。皮影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肯定,更有待于人们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书籍目录
绪言 第一节 中国影戏与民俗关系概说 第二节 中国影戏与民俗研究综述 第三节 几点说明第一章 中国影戏的请戏习俗(上) 第一节 影戏与民间庙会 第二节 影戏与中国传统节日 第三节 影戏与农业丰产祭祀仪式 第四节 行会戏第二章 中国影戏的请戏习俗(下) 第一节 影戏与人生礼仪 第二节 其他请戏名目 第三节 影戏的“写戏”第三章 中国影戏戏台及其相关习俗 第一节 影戏的固定戏台 第二节 临时戏台 第三节 影戏戏台相关习俗第四章 中国影戏的演出习俗 第一节 演出程序 第二节 影戏的“例戏” 第三节 影戏的散场第五章 中国影戏的行规 第一节 师承习俗 第二节 戏班习俗 第三节 影戏艺人特殊的交流方式第六章 中国影戏起源、形成传说的民俗解读 第一节 行业神崇拜 第二节 “观音传说”的民俗解读 第三节 “王宫传说”的民俗解读第七章 中国影戏与信仰民俗 第一节 佛教与中国影戏的发展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影戏的发展第八章 中国影戏的民俗文化功能 第一节 巫术功能 第二节 心理调适功能 第三节 教育、教化功能结束语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中国影戏的请戏习俗(上)第一节 影戏与民间庙会庙会是一种围绕着神庙而进行的集体活动,其实质在于群体性的祭祀,常通过歌舞、牺牲供奉等礼仪行为来实现人神相通的目的。庙会的生成,与人类的原始信仰密切相关,是原始信仰的表现,是原始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中国是个多神的国家,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川河流,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小到个人衣食住行,甚而茅房马厩,百姓无不以为冥冥之中有某种超自然力的力量在掌控着它,无不有一个神灵在支配着它。这也就是英国著名的古典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ylor,1832-1917)所说的“万物有灵”。泰勒指出,“万物有灵观构成了处在人类最低阶段的部族的特点”,这些“灵”在原始人看来,是“不死”的,也具有强大的神力,而且“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所以由此而产生了各种信奉、崇拜。泰勒说:万物有灵观的理论分解为两个主要的信条,它们构成一个完整学说的各部分。其中的第一条,包括着各个生物的灵魂,这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亡之后能够继续存在。另一条则包括这各个精灵本身,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系列。神灵被认为影响或控制着物质世界的现象和人的今生和来世的生活,并且认为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于是对他们存在的信仰就或早或晚自然地甚至可以说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他们的实际崇拜或希望得到他们的怜悯。这样一来,充分发展起来的万物有灵观就包括了信奉灵魂和未来的生活,信奉主管神和附属神,这些信奉在实践中转为某种实际的崇拜。
后记
本书是我博士生毕业论文的修改稿。2004年9月,我有幸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师从康保成教授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参加了导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我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并主持了其子项目《中国影戏与民俗研究》的工作。论文的撰写得到了保成师的悉心指导,导师团的黄天骥教授、欧阳光教授也一直关注论文的完成,从选题到开题,从预答辩到答辩,在论文框架构思、观点的提炼、论述等方面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书稿的修改还得到了中山大学的叶春生教授和麻国庆教授、山西师范大学的黄竹三教授、广州大学的刘晓明教授、黑龙江大学的薛瑞兆教授等人的指点。2004年9月以来,我一直致力于中国影戏与民俗的研究,并以之为个案思考中国戏曲与民俗的关系,迄今已有20多篇相关论文在各种刊物发表。在此,感谢《中华戏曲》、《中国非物质文化》、《民族艺术》、《艺术百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学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重庆大学学报》、《重庆工学院学报》、《皖西学院学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中国道教》、《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嘉兴学院学报》等刊物给予了我发表研究心得的阵地。本书出版之前,我已完成了《灯影里舞动的精灵——中国皮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民俗丛书:影戏》(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两部书稿。
编辑推荐
《中国影戏与民俗》是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