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张西平 著 页数:306
内容概要
汉语哲学与德语哲学之互动、朱熹与伽达默尔对话中的存有论转化、关于“中国哲学之正当性问题”的一个批注、儒学气论与内在性哲学:从德语之张载研究谈起、从Kant到康德:论当代新儒家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汉学如何进行哲学思考、汉学一家言、三十年来的中国海外汉学研究略谈、汉学家专页、波兰汉学的奠基人:卜弥格、西方早期汉学文献、《卜弥格文集》摘要、西方文献对雍正继位的记载、汉学家访谈录、傅熊访谈录、传教士汉学研究、在灵与肉之间抉择——马国贤的困境、美以美驻华会督贝施福简论等。
书籍目录
汉语哲学与德语哲学之互动朱熹与伽达默尔对话中的存有论转化关于“中国哲学之正当性问题”的一个批注儒学气论与内在性哲学:从德语之张载研究谈起汉学家专页波兰汉学的奠基人:卜弥西方早期汉学文献西方文献对雍正继位的记载汉学家访谈录傅熊访谈录西方早期汉语研究19世纪俄国在中俄边界地区组织的汉语教学对欧洲出版的第一部中文字典的注释(1670年)汉学书评评《轴心时期的儒家伦理》
章节摘录
从事域外汉学第三个方面意义在于:在从事海外汉学研究的同时,在对国外各国文化研究中开拓一个新领域,即中国文化对各国文化的影响,或者说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文化和思想中的影响。在这方面严绍盪教授已经做出了很大贡献,其研究直接推动了日本的文化史研究,如日本关于太阳神的研究、有关其国民性的研究,很客观点是日本学者未曾思考过的。而日本文化实际上是在与汉文化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这也就是说汉学已经深入到了对象国的集体想象以及文化形态之中。换句话来讲,以往在描述国外的(比如法国或德国)的思想进程时,只是在一个纯粹的欧洲文化中来描述他们的精神进程。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就像中国近代的思想进程受西方的影响一样;西方在大航海时代之后也受到了东方的影响。恰恰是从汉学的角度,才能重新描述出欧洲和西方真实的学术历程,只有在了解了汉学之后,才能真正诠释清其精神形成史。可是,大部分的欧洲现代思想家都把中国因素排除在外,因为他们大都不是东方学家,他们没有能力从这个角度进行这样的研究。由此可见,汉学的学术意义在于,一个中国学者如果想要进入某一国家的研究领域,应该能够阐述出在欧洲精神形成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与西方的文化之间曾经有过怎样的互动,如何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话语权。我们的前辈学者已经做过这样的工作,钱钟书先生的《英国十七、十八世纪文学中的中国》就是如此。这样的研究其实不仅是在清理我们自己的学术史。也在厘清对象国的学术史,而且是他们本身难以推进的。另外,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文化和学术的自觉,我们应该了解世界如何看我们,我们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别人对我们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