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03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周立民
内容概要
最近,对巴金误读的声音越来越大,贬之者称其为“文化恐龙”,褒之者连巴金的一个咳嗽都认为是“举世无双”,作者不愿意把巴金当作神像供奉在天上,试图靠近巴金丰富的内心,试图与他做一次精神对话,这些构成了本书之所以称做《另一个巴金》的缘由。 为什么巴金一再被误读?为什么巴金会强烈地感觉到别人并不理解他?这种误解是不是恰恰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巴金的独特之处?本书作者靠近巴金丰富的内心,与他做了一次精神对话,从巴金1952年朝鲜的梦开始,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巴金的作品,巴金的经历和巴金的思想世界,为我们展现了另一个巴金。
作者简介
周立民,1973年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青堆镇,1996年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机关、报社,2001年被聘为首届辽宁省特约评论家。近年来,一直从事现代文学研究及当代文学评论工作,有十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重要文学、学术期刊,并有三十余万字的书评及随笔见于各类报刊。曾获《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评论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朝鲜的梦——巴金在1952 一、我真的不愿意离开“家” 二、把应该去的去掉 三、我得咬紧牙齿 四、阿里朗,阿里朗 五、责无旁贷地歌功颁德 六、“废品”《三同志》 七、宁要“正确”,不要“真实” 八、脱胎换骨了吗?热情的赞歌与沉痛的悲歌——巴金在1958 一、一天,二十年的速度 二、文艺也有试验田 三、与“旧我”告别 四、思想不断地在变化 五、“创作自由”不是天赐 六、没有写出一篇满意的作品 七、只求平安无事 八、“拔白旗” 九、“旧知识分子必须改造” 十、哪有时间从事写作前夜——巴金在1977、1978 一、《一封信》结束了沉默 二、不知从何处写起 三、恢复了11年前的忙乱生活 四、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五、生命的开花 六、不能忘却的记忆《随想录》的另一个文本——关于《〈随想录〉手稿本》读《灭亡》札记读巴金日记札记读巴金书信札记解读巴金思想世界的另一个视角——从巴金的译文看他的思想发展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