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徐迪华 等编著 页数:3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了使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完善,作者对第一版做了一删四增的工作,删掉临床较为少见的医案6则,以节省篇幅。增补的内容有: 1.《内经》认定真脏脉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但对它们的形态仅做了初步揭示,其真实的形态却成了中医脉学的千年之谜。本书第二版的第二章对此又做了充分论证,使真脏脉的形态落到实处,能为临床所用。 2.识别标脉与本脉是临床中医判断正邪虚实、久病新病、有无兼挟证存在的重要诊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书的第一版第二章有此论述,但未举实例,本版增补了14个经典病例,以加深读者的理解。 3.在第二版第二章浮、中、沉取法中,增补了传统的三步按脉及五步按脉的操作法,指出了这两种按脉法的适用范围,并且介绍了融会和转换的方法。 4.在第二版第四章中,增补了消渴(糖尿病)、妇女闭经、痛经三种常见病的平脉与证治,以适应读者的需要。 本书再版,旨在进一步阐明中医脉学理论及三部九候及十五候的诊法,进一步揭示真脏脉的脉形及识别标脉与本脉的临床价值,促使广大同道继承发扬中医平脉辨证的特色,为人类健康服务。
作者简介
徐迪华,男,1924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师从全国名中医屠揆先,为孟河医派奠基人费伯雄的第五代弟子。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老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行医62年,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脉学、证候学及辨证方法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长期致力于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研究,发表重要论文30余篇。1997年出版《中医量化诊断》一书,被列为江苏(97)优秀科技著作,并获世界传统医学第四届金像奖。
主持“慢支电脑辨证论治”、“肥儿消化散”、“运用量(级)值概念临界理论提高中青年医师辨证水平”等研究项目,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奖及科技进步奖。《论中医证的临界状态》一文被全国中医学会认定为证候学中的重大发现,并在全国性学习班上推荐学习。“运用量(级)值概念临界理论提高中青年医师辨证水平”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江苏省内40余家中医院推广。
1985~2006年,先后去长沙、北京、南京、上海、深圳、广州,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等地讲学,受到同道的好评与赞誉。
书籍目录
上篇 脉诊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传统脉学概论 第一节 脉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脉学的指导理论 第三节 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第四节 病理脉的种类、形态、主病范围 第五节 生理脉与病理脉的鉴别 第六节 五脏功能标志脉的形态、诊法及临床意义 第二章 脉诊的方法论 第一节 阴阳脉法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量(级)值概念在四诊从舍过程中的应用 第三节 30种病理脉模拟定量(级)的方法 第四节 寸、关、尺分候脏腑的诊法与“上以候上,下以候下”说的再认识 第五节 浮、中、沉(举、按、寻)诊脉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六节 识别主脉与兼脉、标脉与本脉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七节 平脉辨证、判断疾病预后吉凶的方法 第八节 诊尺肤法的运用 第三章 脉诊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脉诊在八纲辨证中的运用 第二节 脉诊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第三节 脉诊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中的运用 第四节 脉诊在脏腑辨证中的运用 第五节 脉诊在气血辨证中的运用 第六节 脉诊在情志病辨证中的运用 第四章 常见病的平脉与证治方法 第一节 外感病表证阶段的平脉与证治 第二节 外感热病气分证阶段的平脉与证治 第三节 外感热病营、血分证阶段的平脉与证治 第四节 伤暑、中暑病证的平脉与证治 第五节 卒中(脑出血)病的平脉与证治 第六节 类中风(脑梗死)的平脉与证治 第七节 头痛病的平脉与证治 第八节 眩晕病的平脉与证治 第九节 咳嗽、哮喘病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节 胸痹心痛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一节 惊悸、怔忡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二节 胃痛、胃胀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三节 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证、肝阳上亢与肝火上扰证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四节 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五节 肾虚病证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六节 妇女崩漏病及月经过多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七节 妇女经绝期病证的平脉与证治 第十八节 闭经的平脉与诊治 第十九节 痛经的平脉与证治 第二十节 消渴(糖尿病)的平脉与证治 第五章 清代至民初(公元1730~1927年)全国名中医优秀医案选析 第一节 《叶天士医案》选析 第二节 徐灵胎《洄溪医案》选析 第三节 《九峰医案》选析 第四节 曹仁伯《继志堂医案》选析 第五节 张大曦《爱庐医案》选析 第六节 王旭高《环溪医案》选析 第七节 《马培之医案》选析 第八节 《张聿青医案》选析 第九节 《丁甘仁医案》选析 第十节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选析下篇 脉图解析 第六章 常人的脉图与脉图的要素 第一节 脉图的解释与测图的方法 第二节 正常脉图的特点 第三节 脉象与脉图要素的对应关系 …… 第七章 常见主脉的形态、病理、定量(级)及命名方法 第八章 兼象脉的形态、病理、定量(级)及命名方法 第九章 常见病证的代表脉图附录一 李时珍《濒湖脉学》二十七“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附录二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章节摘录
上篇 脉诊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传统脉学概论 中医脉学,有近3000年历史,经历了萌芽、成熟、发展三个时期,内容十分丰富。脉学的形成,与中医学的脏腑、气血、经脉等学说的兴起息息相关。诊脉技术,公元前10世纪时已用于临床,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逐渐形成当今的中医脉学。不可否认,脉学仅是中医学诊法的一部分,涉及医理、哲理、物理、天文、心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是中医学诊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需要一套专门的技术。纵观祖国医学的历程,脉学对中医学的发展,对中医学诊病、治病水平的提高,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当然,脉学亦有自身的局限性,难免混杂一些玄说,使脉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有了距离。作为当今的中医医师,应该正视现实,担当起研究脉学的责任,在继承和发展的宗旨下,去芜存菁,整理提高,使它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以下就中医脉学的发展史和现状、脉学的指导理论、脉象的形态和种类、诊脉的方法、生理脉和病理脉、五脏脏气的标志性脉等课题,作概括性的叙述。 第一节 脉学的历史与发展 中医脉学,随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而形成,周朝(公元前12世纪),医巫开始分立,中医学处于萌芽时期,彼时诊脉,仅用单指诊察头部及四肢浅表动脉处(后称气口),观搏动强弱,以了解气血运行状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