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千高原 著 页数:274
内容概要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知识面拓宽,开始学会自己观察、思考后,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有时觉得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跟父母说,这样父母对孩子就会缺乏了解,相互间的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父母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积极的沟通,会影响两代人的共同进步。其实,每种教育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养育孩子的态度,并非有千篇一律的规条,无论采用哪一种教育方式,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采用你与孩子都适合的教育方式进行沟通。千高原编著的《这样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教你如何与孩子沟通。
作者简介
千高原工作室成立与1999年,成功策划了700余种图书,在出版发行界享有盛誉。千高原工作室策划组织了“商务书库”、“语研书库”、“中小企业创业文库”、“宾馆酒店管理实务丛书”“亲子教育”等成系列丛书,2012年底加盟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问题来了
第二章 陷阱:沟通在哪里出了问题
第三章 父母的角色
第四章 孩子需要高素质的父母
第五章 静下心来倾听
第六章 民主、平等、尊重
第七章 有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第八章 升华“爱”的境界
第九章 艺术性地教育、感化孩子
第十章 几种教育孩子的经典理念和做法
第十一章 善待孩子的青春期
第十二章 增强孩子的沟通素质
第十三章 边交往,边成长
第十四章 把任性拒绝掉
第十五章 让孩子的心里充满健康气息
第十六章 告诉孩子:快乐自己决定
第十七章 关爱孩子的内心
第十八章 解开孩子情绪的“结”
第十九章 批评、惩罚孩子的艺术
第二十章 代沟怎样“填”
第二十一章 融洽亲子关系
第二十二章 关心、帮助孩子的学习生活
第二十三章 顺畅沟通的基础
第二十四章 跟孩子说话的讲究
第二十五章 父母的忌语
章节摘录
陷阱:沟通在哪里出了问题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沟通困难的时候,许多父母都会禁不住问:我 们的沟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孩子很好地沟通?理想化的沟通模式 首先,父母要问问你自己,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是否太过于急躁,是 否有过“理想化的沟通”?作为一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可能有过“理想”。在孩子尚未 出生时,就早早设计了各种“走向天才”的训练方法。但是,当孩子出生 后将所有的方案诉诸于实际,往往失败多于成功。在教育培养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按着教条走,要因循孩子的成长天 性,慢慢地和他们沟通,一步步地将孩子领到天才的路上。如果违背了孩子自身的发展天性,以填鸭式教育强行灌输给孩子各种 知识,逼迫他们练习各种大人看来“有用”的技能,结果很可能是适得其 反,会大大影响和孩子的沟通质量。韩国儿童心理学教授、育儿专家申宜真在她的《好妈妈慢慢来》一书 中写道:“当孩子们按照父母和学校的命令和训诫,以决死的努力进入大 学后,才开始为自我存在和自我认同这样的问题苦恼。在这之前,他们所 有的自我的东西都被压制了,只能被动地活着。”她说,早期教育的一个 最重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有了这种正确的观念,孩子才会拥有 健全的心智,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种情况,很容易使沟通出现问题。其实,慢速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 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提倡的是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的基本特征循序渐进,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成长。它对父母提出的首要条件是,有一颗 平常而宽容的心,真正因循孩子的成长天性并和孩子沟通,将他们引导到 天才的路上。父母自以为是 父母对孩子的不了解或者误解也会为沟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许多时候,父母以为自己一切的教育方针,都是为了孩子好而做的,他们并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并不知道在他们的付出中有相当 一部分是孩子并不需要的,这种过分热心的教育,有时会令父母陷入自以 为是的深渊中。他们有了这种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的作风,便无法为自己 的态度和观念做出冷静的分析与判断,对彼此间的沟通有极坏的影响。许多父母认为,不可以娇纵孩子,养成一哭便抱的习惯,否则便会造 成孩子依赖的性格。因此,每当父母认为孩子已吃饱奶或没有其他引起孩 子哭的外在因素时,便误认为孩子的哭声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而不加 理会。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哭声,是有许多心理或生理上的因素影 响的,例如身体不适或感到害怕、寂寞等,父母因为不了解而妄自做出自 以为是的判断是错误的。一般刚出生的婴儿,父母都会硬性规定喂奶的时 间与分量,并主观地认为婴儿也像成人一般,每天定时进食,才不会出现 过饱或过饿的情况。其实每个婴儿出生的体重和消化系统都不同,一些体 重较重或消化力较强的婴儿,可能需要吃较多的奶,就如一个一百磅与一 个二百磅体重的成年人,吃东西的分量便截然不同。因此父母必须首先了 解原因,才能作适当的处理。孩子的自我意象,自一出生便开始形成,所 谓“自我意象”,即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他就如精神上的地图,他的 行为便全靠这幅地图来指引。父母会认为刚出生的孩子,每天不是睡觉便 是吃奶,不需要学习什么,日后他自然会坐、会爬,可是现在毕竟太小,不能学会什么。作为父母,你要了解,其实,你的孩子并不因太小而不能学习,反之,自出生一刻起孩子已开始学习。两岁以下的幼儿,是父母实施幼儿教育 的最好时刻。这时,便开始培育孩子,对你们以后的沟通有着极大的好处,以为如果等到孩子两岁至三岁,自我形象发展完成时,父母才开始作规 范性的管教便会太迟,因为这是孩子生长过程中的反抗时期,每每喜欢跟 父母作对,令父母烦恼不已,愈加对孩子严加管束,孩子的对抗也就愈见 激烈,以致造成恶性循环、互相反感,对日后亲子间的沟通造成极大的阻 碍。两至三岁的孩子,也是语言发展的高峰期,喜欢向妈妈问个不休,许 多妈妈对此不了解,会感到厌烦而禁止孩子再追问或说话,这样不但阻碍 了孩子语言发展的机会。也隔绝了亲子间沟通的渠道。孩子的功课出现问 题时,妈妈总会认为是孩子不用功所致,不去查究原因,反而终日唠唠叨 叨,令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负时,父母会认为自己最 清楚孩子,认定是孩子的错,不问原因便立刻责备孩子,并要孩子向别人 道歉,令孩子感到妈妈不但不了解他,还站在与他敌对的立场,因而会对 妈妈产生敌意,开始讨厌父母。,有时父母要求孩子独立完成某件事情,或协助帮忙做家务时,却没有考虑是否孩子的能力所及,当孩子无法完成 时,又以责备的态度去教训孩子,更令孩子失去信心,并对父母产生不满 的情绪。与孩子的沟通,是需要了解孩子的。父母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做得对不 对。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的童年生活,总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下课时,和同学跳飞 机、玩橡皮胶圈、扯大绳。放学回家,做完功课,又可以和邻居的孩子玩 飞行棋、弹球跳棋,或一同到海边拾贝壳、到山腰采摘野果吃等,真可说 生活得多姿多彩。反观现在的孩子,放学后,不是立刻到补习班,便是走回家做习作、温习书本,聪明勤快的,晚饭前还有一段空余时间看卡通片,或打电子游 戏机。若是成绩欠佳的孩子,便只有晚饭的时间才可以松弛片刻,饭后又 要立刻投入书本的行列,直至睡觉前的一刻才可以吁一口气。这种不是对 着书本、便是对着电视的生活,和父母小时候相比,实在枯燥乏味得多。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令孩子有更好的物质享受,拥有自己的私人房间、有无数的玩具、丰富的食物,只要孩子喜欢,做父母的都会尽量供应。父 母只要孩子努力读书,考到好学校,经常要求孩子关上房门温习,尽量不 作打扰。加上家居产品电器化,更不用孩子放学后协助家务,导致孩子与 父母甚少有沟通的机会,就是有相聚的时间,也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业 方面,而少有问及孩子的其他生活细节的。由于孩子放学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关在房中,不会再出家门半步,无 法和邻居的其他孩子接触。除了学校生活外,甚少有参与群体的学习机会,因此,便逐渐不懂得与其他人相处之道,形成自我中心,与父母或家人 沟通时,便很容易出现问题了。P7-10
编辑推荐
海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