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赵永忠 页数:246
前言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对教师生涯的一种诠释和感悟。 人生就像一个调味盘,有甜蜜也有苦涩,缺失了哪一样,生命都不能算作是丰盈和圆满。我们每个人都满心期望着成功,但成功的路上难免会遭遇挫折。然而,挫折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人生财富,这笔财富可以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使我们的精神更加丰富。对于这笔财富,我们应该微笑着接受,并尽数收入自己的行囊。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教育生涯的路上亦是如此,微笑着向前看、向前走,终会硕果累累。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所以,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永远怀揣一颗童心。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正如夏丐尊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整整26年。26年来,我从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到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从教导主任、副校长到校长,无论岗位怎样调整,角色怎样变换,我都尽职尽责,努力进取。1996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城关区教学骨干”,2001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07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8年再次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同时,被城关区教育局聘请为“城关区校本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专家”。2009年再次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同时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我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人一直自强不息,努力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工作之余,注意搜集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功案例,现在,特选出一些典型的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编成此书,献给我的同仁们。 本书是送给整日辛苦工作在教育前沿的教师们的心灵鸡汤,它用温情、智慧和爱诠释教育的真谛,用一篇篇激情澎湃的教育故事礼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平凡而真切的故事抚慰教师的心灵。书中选取了八十多篇充满爱心、温情、智慧,富有启发意义的教育故事。它们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成功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智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它们会让您对生活、对学生以及对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向往,从而实现心灵上的超越。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身为教师,不但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也要用心呵护自己的心灵。这本《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将带领您从打开心窗开始,摆脱心理顽疾,学会调节情绪,躲过人性的暗渠,感悟爱与善良,懂得感恩与宽容,理解选择与放弃,直至寻觅到快乐和幸福。这一路,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陪伴着您,有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您,也有充满智慧的心灵教学给您反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它们,就能够得到心灵上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洗涤。用心去读,您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鲜灿烂的,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探索,我们终将收获教育教学上的丰硕成果。 行为的改变源自心灵的呼唤,换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就会获得一次重生。 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本书时,可以把您的心灵感悟与体会及时和家人、朋友、学生一起分享,您会欣喜地发现:这些故事、感悟与体会是最贴心的祝福、最好的礼物,将会滋润生命、感动心灵。 赵永忠 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
内容概要
本书是送给整日辛苦工作在教育前沿的教师们的心灵鸡汤,它用温情、智慧和爱诠释教育的真谛,用一篇篇激情澎湃的教育故事礼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平凡而真切的故事抚慰教师的心灵。《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中选取了八十多篇充满爱心、温情、智慧和富有启发意义的教育故事,它们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智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它们会让您对生活、对学生以及对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向往,从而实现心灵上的超越。
书籍目录
教师课堂上的故事
一次难忘的尴尬
《地球村的公民》
发现美丽
道歉
愚人节的故事
教师教学路上的探索
一次特殊的悼念
你最珍贵
风波
鹰和鸡
关爱无痕
心灵教育的殿堂
布兰博的故事
荒漠中的奇迹
绝境中的生者
翻越远方的大山
不知的境界
泥泞留痕
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
美丽无声
有爱,就有奇迹
丁大卫的故事
教室垮塌时
撑起爱的绿阴
我是老师啊!
爱的过错
美丽的谎言
女教师的感人故事
特殊的爱心使者
他托起了山乡的明天
为了心中的梦想
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教学生涯的别样风景
凤凰山下的红烛
孤岛上的女教师
肩膀上的学校
独臂教师何美基
让总理感动的人民教师
拐杖如桨,人生如歌
25年从没缺过一节课
她留住了一方最美的山水
情牵梦绕恋库岛
超越生命的奉献
一棵高大的老槐树
吊角楼里的读书声
望月山下的孺子牛
绽放生命的美丽
四川河上的“桥”
一生的追求
三尺讲台,一生的舞台
三尺讲台的“孺子牛”
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教书
一朵默默守望太阳的云
“永远快乐”的山村教师
三十年教育追梦
有我在就有学校在
造就教育的绿洲
照亮山里孩子们的烛光
做老师真的挺好
教师教育的闪光点
影响一生的六个苹果
永远的一课
“老师!是您挽救了我”
美丽的歧视
善意的批评
半个弃饼啃动人心
海滩上没有发生的事
阳光下的绽放
一份贵重的礼物
做个宽容睿智的老师
心灵的暖风
手背上的月牙儿
说出来你会舒服点
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香味
宽容的力量
爱在心灵信箱中
为你点亮心中的灯
那年秋天,桂子飘香
我是“虫虫”班主任
难忘的一课
春天里的感悟
别让批评成为我们的口头禅
放羊的孩子
窗里窗外
感谢学生
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欢迎谢老师”
乡愁是一种紧张
追求
惩罚,是一则寓言
因为改变,让学生更加喜欢你
优秀教师李镇西的教学故事
爱心教育与民主思想
把智慧带人情感思想教育中
章节摘录
情牵梦绕恋库岛 张真弼 王建明 22年前,她的讲台设在高山上的一间破庙里,13岁的孩子才能上一年级,而早晨她醒来,枕边经常蜷伏着黑光发亮的蛇;12年前,她的讲台设在水库的孤岛上,她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艘木船,能安全地接学生上学;今天,她的心愿就是孩子们能不再提心吊胆地在危房里读书,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小船风雨 每天清晨,鄂南山区还在沉睡中,一条小木船劈开仙岛湖宁静的水面,一位年轻的湖区女教师划着小木船从一个小岛到又一个小岛,将一个个身背书包的小学生接到船上,载着欢歌笑语,向一个叫希望岛上的希望小学驶去。她就是湖北省阳新县王英乡仙岛湖希望小学唯一的教师——王月娥。 甫庄岛面积不足10亩,岛上仅有一所希望小学。一名教师和20多名学生,组成一个一至三年级复式教学班,生活极为单调。1993年暑假前,来岛上的教师耐不住寂寞与清苦,走马灯似地换了5茬。 库岛上的孩子需要读书,没有教师哪行?作为王英乡青年骨干教师的王月娥主动请缨。这年夏天,她毅然踏上小岛,开始了库岛教学生涯。 俗话说,隔山容易,隔水难。库区孩子上学,头疼的就是交通问题。24名学生分散居住在周围的七个小岛上,每天上学的交通就成了大问题。远的水路七八里,近的也有二三里,每天都要靠老师用船接送。王月娥每天清早用船把学生接到学校,中午送回家去,下午再接来学校,晚上再送回家,一天来回四趟,乐此不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盛夏还是隆冬。天气好还行,赶上刮风下雨就更难了。但令王月娥最担心的是,学校那条使用多年破旧不堪的小木船多处漏水,难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1995年4月8日,是令王月娥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下午,她驾船接学生上学。就在小船驶向甫庄岛时天气突变,湖面上白浪滔天,小船在巨浪中上下颠簸。船上八名学生惊恐不已,失声大哭。“有老师在,不用害怕,快手拉手蹲在舱里!”王月娥一面鼓励学生沉着镇定,一面使尽全身气力划船。经过近一个小时与风浪的生死搏斗,就在小船离岸边还有一二米远时,积水满舱的小船开始渐渐下沉。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月娥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使劲用身体推船,一步,二步,三步,小船终于靠岸,学生安全脱险了。精疲力竭的王月娥却因过度紧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地。 要是有一条新船该多好!这,成了王月娥梦寐以求的夙愿。可买条新船需要1000多元钱。对于年薪只有360元的王月娥来说,只能望水兴叹。 1995年9月,王月娥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希望工程园丁奖。她听说奖品是一辆山地自行车,赶忙给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写了一封信:“学校急需购置一条接送学生的木船。希望把奖给我的那辆自行车卖掉换成钱,为买新船凑个份。”。 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同志被深深地感动了,破例决定,自行车照奖,另向王月娥所在的王英乡希望小学捐款1000元。 最终王月娥还是将自行车变卖了430元钱,加上捐款,为学校买回一条新船。 心系学生 王月娥的丈夫在外打工,她将孩子交给婆婆照管,自己把家安在库岛上,和学生朝夕相处,既当教员,又当生活保育员。 库岛上,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中午一般不回家。王月娥的家就成了学生的公共食堂,她也成了义务炊事员。学生有的带点米,有的带点剩饭或红薯当午餐。王月娥便用自家的米做好热腾腾的新鲜饭让学生吃,自己啃红薯或吃学生带的剩饭。她还在岛上种菜,免费供学生食用。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王英乡,是省级贫困乡之一。由库岛组成的石林村又是全乡最贫困的山村。村民们不仅交不起孩子的学杂费,连书本费也没有。 学生尹景芳的父亲病逝,家里全靠母亲撑着。秋季开学了,尹景芳没来上学。王月娥驾船登门走访,只见她家房屋破烂,大人小孩衣衫褴褛。“景芳报名的费用,我来付!”王月娥一口答应下来。 可第二天,尹景芳还是没来上学。王月娥再次家访。尹景芳的妈妈过意不去地说:“王老师,家里实在需要景芳当帮手干活啊!”王月娥反复向这位山村妇女讲解送子女读书的义务,开导她克服困难。接着,王月娥再一次来到尹景芳家,接她上学。尹景芳的妈妈深有感慨地说:“王老师,你这样关心我的孩子,即使我家里困难再大,也不能让孩子成文盲。”王月娥关爱着库区每一个家境贫困的孩子。自她上岛任教以来,附近库岛上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连年达到100%,无一学生辍学流失。 助学甘苦 作为一名民办教师,王月娥的工资收入极其微薄。多年来,她没买过一件新衣,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可她却不遗余力地资助贫困学生。库岛上先后有62个贫困生在她的资助下完成了义务教育。她用于助贫的钱多达1.4万余元。 1997年暑假,王月娥安顿好自己的小孩,就冒着盛夏酷暑,只身踏上了去黄石市打工的旅途。 辗转于人生地不熟的黄石市街头,见贴有“餐馆急招女服务员”的招聘广告,王月娥就前去应聘。哪知,餐馆老板见她穿着破旧、土里土气,连连摇头。6天时间里,她一连找48家餐馆,均遭拒绝。随身带的37元生活费所剩无几,连回家的路费也不够了。一天下午,她走到一个单位车棚旁,又饿又累,坐下小憩,不知不觉睡着了。 下班时,一位好心的女干部发现了王月娥。得知了她的情况后,这位女干部深为感动,便介绍她到冶钢实业有限公司做家教。一个月时间,王月娥挣了400元。临走时,该公司职工又捐助了一些钱和学习用品。回校后,王月娥用这些钱为一些学生交清了学杂费,并将冶钢职工捐赠的学习用品一一分发给学生。 为资助学生读书,王月娥连续四年利用暑假外出打工,先后做过家教,当过保姆,干过勤杂工。 人生追求 王月娥走上从教之路,有着比库区孩子求学更为艰辛的经历。生长于山区的王月娥,祖辈父辈都是文盲。她是靠一边劳动,一边上学读完小学、初中、高中的。她曾暗暗立下心愿:长大后当教师,让库区的孩子都念上书。 1983年3月,王月娥当民办教师的丈夫见一年仅260元的工资,无法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决意外出打工。1984年,王月娥毅然拿起爱人的教本,走上讲台,到库区小岛担任民办教师。 没过多久,在一次护送学生回家途中,下起了大雨,山陡路滑,怀孕几个月的王月娥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全家盼望已久的孩子流产了。婆婆、公公说什么也不让她再当教师,丈夫回家后一气之下,将她的课本、教案全扔进了水库。待婆婆、公公、丈夫息怒之后,她拉着丈夫的手泪流满面地说:“我和家里人一样,何尝不想有个孩子?可这今后还有机会,但我们不能只为了自家的利益,而不顾岛上20几个孩子啊!”全家人被她的真情感动了,不再说什么。三天后,她又走进了课堂。 艰苦的条件,清贫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了王月娥的身体健康,她患有严重的咽喉炎、风湿病、低血糖等疾病,曾几次晕倒在讲台上。1999年5月4日,她出席“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表彰会,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左肋骨撞断了两根,住院治疗一个月,还未痊愈,她就提前出院回到了学校。 1997年7月,王月娥加人中国共产党。2000年,她转为公办教师,月工资提高到600多元。虽然荣誉多了,待遇提高了,可她仍保持着普通教师的本色,一如既往地为库区孩子们奉献着青春和年华。 近10年来,有62个贫困生在她的资助下完成了义务教育,她用于助贫的钱多达1.4万余元。1.4万元对于城里人不算什么,可对于自身就很贫穷的王月娥来说,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给孩子们筹集学费,王月娥每年的寒暑假都到外面去打工,严冬酷暑,历尽艰辛,她就是用这样的血汗钱使一个个失学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学校。 目前,经她启蒙的学生已有28人考取了大中专院校,她满足了,她说,当看到我的学生考取了理想的学校,我觉得我的付出非常值得。教师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希望老师们都珍惜、重视这个职业,希望学生们都成为有用的人。2002年王月娥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大杰出教师称号。上级领导想让她到乡里工作,或离开仙岛湖,都被她一一谢绝了,因为她离不开仙岛湖,更离不开仙岛湖的孩子们。 评析: 为了岛上的孩子能够上学,她能够用一条破旧的小木船一个个地接送他们;为了岛上的孩子能够上学,她毅然卖掉了获奖得到的自行车;为了岛上的孩子能够上学,她利用暑假外出打工;为了岛上的孩子能够上学,她甚至不慎流产了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王英乡仙岛湖希望小学唯一的教师——王月娥。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每一位教师的灵魂都能够做到像王月娥这般纯洁高尚时,那么他/她所铸造出来的灵魂工程必定也是博大雄伟的! (徐艺) ……
编辑推荐
教师,一个神圣的职业!身为教师,不但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更要用心呵护自己的心灵。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身为教师,不但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也要用心呵护自己的心灵。赵永忠主编的这本《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将带领您从打开心窗开始,摆脱心理顽疾,学会调节情绪,躲过人性的暗渠,感悟爱与善良,懂得感恩与宽容,理解选择与放弃,直至寻觅到快乐和幸福。这一路,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陪伴着您,有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您,也有充满智慧的心灵教学给您反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它们,就能够得到心灵上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洗涤。用心去读,您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鲜灿烂的,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探索,我们终将收获教育教学上的丰硕成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