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美] 列奥·施坦伯格 页数:492 译者:沈语冰,刘凡,谷光曙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另类准则》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列奥·施坦伯格的艺术批评文集。借着这部评论20世纪艺术的《另类准则》,施坦伯格将艺术批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罗丹、莫奈、毕加索、波洛克、贾斯伯、约翰斯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擅长将严谨的形式分析融入图像志的主题分析之中,目光敏锐、观察精确,为现代艺术的图像学研究提供了卓越的范本。
此中译本是根据芝加哥大学2007年版译出,包含作者撰写的《新序》,以及多达283幅高清插图。特别的图幅版式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细节,从而与作者详尽而奢华的分析合成精美的图文经典。
作者简介
美国著名文艺复兴艺术史专家,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批评家之一。著有《文艺复兴艺术及现代健忘中的基督的性征》、《米开朗琪罗最后的绘画》、《莱奥纳多永远的最后晚餐》、《遭遇劳申伯格》、《另类准则》等。鉴于他对美国艺术世界的巨大影响力。
书籍目录
总序
2007年版新序
序言
致谢
1.当代艺术及其公众的困境(1962)
2.贾斯帕·约翰斯:最初7年的艺术
3.另类准则
4.毕加索的窥寐者
5.毕加索的“头盖骨”
6.《阿尔及利亚女人》与一般意义上的毕加索
7.莫奈的《睡莲》
8.冈萨雷斯(1956)
9.美国近期素描(1956)
10.德·库宁的《女人》(1955年)
11.波洛克的第一次回顾展(1955)
12.帕辛(1955)
13.躯干雕像与卢奥·海格(1956)
14.弗里兹·格拉纳和菲力普·加斯顿在现代艺术博物馆(1956)
15.保罗·布拉奇的画(1963)
16.眼睛是心灵的一部分(1953)
17.客观性与畏缩的自我
18.罗丹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中国的士大夫说,描绘一座山有十种方法:用斧劈皴以表现褶皱,或者用牛毛皴来表现褶皱,用笔触来表现褶皱如枯柴描或者荷叶描。其余的有如折芦描,或如高古游丝描,或如战笔水纹描,或如行云流水描,等等。经过严格的训练,中国明朝的画家可以而且也确实掌握了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技艺。他们熟练地使用这些正确的皴法,来描绘关于自然全景的一些被长期同化了的和熟悉的事实。他们已经掌握了并在运用某些学究式的技艺来创作山水画——但这决然不同于描绘真实山水的技法。因此,这种机械的、毫无创造力的元素,不是在模仿自然,而是在进行学究式的风格传承以及对程式化图案毫无激情的运用。艺术中的再现是各种绘画符号的时尚化,以充当视觉经验中某些特定领域的相似物。而各种符号的时尚化、这种经验向符号模式的演变和简化,以及对这些符号照搬照套的使用之间也有差异。因此,在那些似乎复制了自然可见之外观的作品中,我们必须在一个已知事实的叙述及相关的探索之间进行区分,我们必须在工具的熟练使用和工具的发明之间进行区分。所有的再现艺术必须支撑起这种区别。有鉴于此,那种指责维多利亚学者用过分挑剔的眼光看待自然形式的观点,似乎变得十分荒谬。正如罗杰·弗莱所主张的那样,他们的错误不在于“热情追求自然主义的外表”,而是在于他们继续以过时的传统方式去观察和再现自然的真实。某些19世纪学院派艺术家那种所谓的自然主义是毫无价值的观点,是通过规诫和模范的典型事例,而不是通过纯视觉理解来驱动的。这些人从来不去模仿自然,他们只复制前人对自然的模仿并运用那些形式上的法则。他们相信,前人的模仿和这些形式上的法则,已经使它们的那些样式切实可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他们的视觉已经习惯于按照他们的期待来看待生活。因此,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以及今天在官方艺术中的某种残留,在这方面苏俄艺术尤为显著)的弊病不是自然主义,也不是缺乏想象力的平实再现,而是创造生动艺术的那种假设。
后记
译后记补记在这部译著即将付梓之时,我得到了列奥•施坦伯格先生驾鹤仙去的消息,这不能不令人扼腕,令人叹息……我看到的、有关施坦伯格先生去世的消息是这么说的:“《纽约时报》记者Ken Johnson报道:20世纪下半叶最有才华、最有影响,也是最具争议的艺术史家之一列奥•施坦伯格(Leo Steinberg)上周日(3月13日)在曼哈顿家中去世。”欧美各艺术媒体都在第一时间为这位研究“文艺复兴及战后美国艺术的巨人”(Giant of Renaissance and Postwar American Art)的逝去感到痛惜。但是,在中文网络里搜索他的名字,我们只能找到两三篇与他相关的论文。这似乎令人难以理解,为何在我们总是陶醉于与国际全面接轨的今天,国内外对列奥•施坦伯格的了解程度,差别竟如此悬殊?在《另类准则》中文版的“译后记”里,我曾对“三伯格”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力有一个总的判断。这当中或许包含了一点个人偏好,但即使到了今天这样“盖棺论定”之时,施坦伯格对于20世纪美术史和美术批评的贡献,恐怕仍然难于估计。事实上,施坦伯格先生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对于画面(形式、主题和意义)那种强烈的关注和热爱,以致潜移默化地感染了他的读者。这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写作方法,使得西方众多“视觉文化研究”者和后现代主义者的写作,相形失色,也使得国内大量批评写作,对比之下,沦为幼稚的美文或浅薄的理论叫嚣。我以为,缺乏形式分析和图像学的训练,是我国美术批评这个学科始终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因为古典的品评传统在我国已经中断(即使不中断,在现代美术馆体制中也已经不敷使用),而现代的批评方法又没有建立起来。在西方,现代的批评方法,从出现了罗杰•弗莱、格林伯格等职业艺术批评家以来,已经经过了长达一百年的建设,早已发展为一个繁荣的学科(至少已经成为美术史这一学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形式分析和图像学则构成整个学科的基础,就好比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一样。奇怪的是,国内的美术学院(尽管有批评专业或策展专业)似乎从来不教如何做批评。罗杰•弗莱的形式批评、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批评、施坦伯格的图像学批评,迈克尔•弗雷德的后期现代主义批评,人们还所知甚少;伊夫-阿兰•博瓦的结构主义批评、罗莎琳•克劳斯的后结构主义批评,以及像哈尔•福斯特的精神分析批评、本雅明•布赫洛的“批判理论”、托马斯•克洛的体制批评,更是未之前闻。我的这种担忧常常被指责为杞人忧天,因为,据说西方已经进入“后形式主义”、“后图像学”时代了。然而,不管种种“研究”和“主义”还将热闹多少时日,美术界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是:这些“研究”和“主义”,给予读者的抽象理念是如此之多,而真正提供人们的赏心悦目又是如此之少。当然,艺术可以不再是赏心悦目的东西,可以成为单纯的社会政治力量。但是,正如美国另一位古典人文主义大师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在一个有关阅读经典的语境里曾经指出的那样:“假如我们读经典是为了形成社会的、政治的或个人的道德价值,那我坚信大家都会变成自私和压榨的怪物。……获得审美力量能让我们知道如何对自己说话和怎样来承受自己。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的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我无法断定施坦伯格先生是否会无条件地认同布鲁姆的话,但有一点大概可以肯定,那就是,就施坦伯格先生对种种“研究”和“主义”感到不耐烦,就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传统美术史和美术批评所受到的威胁而言,他是,并且只是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或许成了西方美术史和美术批评中的最后一位大师。2011年3月15日晚沈语冰补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些论文构成了……当代艺术现实的一部分,而此书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文化事件……我们时代精神中的一种力量。 ——阿瑟·丹托:《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本年度最佳艺术类书籍,如果说还不是整整十年,或一个世纪的最佳艺术类书籍的话。……此卷的意义并不在于洞察力的质量——尽管质量非常之高,洞见也极其重要——而在于风格的丰富、精确与优雅……与列奥-施坦伯格的心灵相遇,是当代艺术批评所能提供的最富有启示意义的经验之一。” ——阿尔弗雷德·弗兰肯史坦:《艺术新闻》“人们通常并不把勇气这样的概念与学术工作联系在一起,但是没有比它更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列奥,尊坦伯格作为一个艺术史家与艺术批评家的事业了。”, ——安德烈·海伊姆《伯灵顿杂志》“此书确证了我一个长期拥有的信念,即施坦伯格不仅是艺批评家中最明晰和独立的头脑之一,也是最深刻的头脑之一。即使人们不向意他的观点:也不得不绝对尊敬他。” ——罗伯特·马瑟韦尔
编辑推荐
《另类准则:直面20世纪艺术》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