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黄≈ 页数:363
Tag标签:无
前言
这部书稿的问世,说来话长。其初稿本是我为讲授中国书法史写的讲义,除开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外,还有其他各个朝代的部分。大体都写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底至90年代初,此后不间断地参与了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卷本《中国书法史》、中美合作项目《中国书法艺术》等撰写工作,分给我的工作都是元、明、清部分。七卷本《中国书法史》中的元明卷即是以初稿本为基础,扩展加工重新写成的。以后《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部分,在1996年被立项为文化部艺术类九五研究生重点教材。可是不久因国家体制改革,文化部与艺术院校脱钩,这样立项自然不复存在。2001年该课题重又获准为江苏省教育厅项目,2003年底我完成后结项,却因其他工作而无暇顾及出版。199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校书法教材《书法篆刻》,是我与李昌集、庄熙祖先生合作完成的,其中《中国书法艺术史略》一章,当是我涉足书法史的开端。在先秦至汉代部分,面对新出土的考古资料,是不容回避的新课题,其中因秦简的不断出土,关于隶变问题尤为显得重要。然而,我注意到当人们纠正所谓“小篆生隶书”的旧说时,仅仅将古隶的母体归属于“大篆”,这当然非常重要。但是这种纠正的同时,却忽视了古隶从秦统一文字后至西汉中期向成熟隶书的发展中,其隶变对象已转向小篆。基于古隶作为民间俗体,其重要特征便是始终以官体文字作为隶变对象的认识,我提出了秦统一文字后,古隶迅速走向定型、成熟,是小篆作为官体文字成为古隶唯一的隶变对象的结果。关于古隶书手墨迹的笔法,也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古文字手书墨迹,古文字学家大抵只关心其音、形、义的研究,而对其如何“写”则漠不关心。但是无论是从文字演变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书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写”的研究都是不应该忽略的。我注意到这些古隶墨迹,其笔法的内在发展规律是在快写和圆弧笔势运动中产生的,这种有规律的笔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一时期手书墨迹的风格,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如《云梦睡虎地秦简》和许多古隶墨迹来获得印证。此外,近代以来大量汉代简牍帛书墨迹的出土,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我以江淮汉简与西北汉简两大板块来分析不同的汉简书法风格,也是一种尝试。上述观点虽最初写入了《中国书法艺术史略》,而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中我依然强调了这些观点。
内容概要
近十年来,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中丛文俊兄的先秦、秦代卷,华人德兄的两汉卷,刘涛兄的魏晋南北朝卷,皆成果累累,又如张天弓兄关于先唐诸多早期书论的考辨、祁小春兄关于二王书迹书事的考辨和研究,更有很多青年学者在硕博士论文中发表的精辟见解,这些都从各种角度使研究更加深入。 黄惇教授注重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以篆刻和篆刻理论擅名于世。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惇主编的《书法篆刻》教材,至今已重印逾十万册。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印论史》,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96年被定为文化部艺术院校重点教材之一。本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为秦代书法、第二卷为汉代书法,第三卷为魏晋南北朝书法。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秦代书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书同文字与秦书八体 第二节 隶变大趋势 第二章 秦代石刻文字 第三章 秦代金文 第一节 秦诏权量铭文与秦诏版 第二节 虎符、泉币、印章铭文及其他 第四章 秦陶文 第一节 秦代陶器上的印陶铭文与刻画文字 第二节 秦葬瓦文 第三节 秦瓦当文 第五章 秦简书 第一节 《云梦睡虎地秦简》 第二节 《龙山里耶秦简》第二卷 汉代书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汉代社会发展与书法 第二节 汉代初期至汉代末期的书体演变和笔法嬗变 一、篆书 二、汉隶 三、草书 四、楷书与行书 第三节 东汉书法的自觉现象 一、朝野的好书之风 二、汉代文人书法家流派的形成和书法技法的承递 第二章 汉代简、帛、纸书及地域风格 第一节 江淮汉简 一、马王堆简、帛书 二、江陵张家山汉简 三、江陵凤凰山汉简 四、阜阳双古堆汉简 五、银雀山汉简 六、长沙东牌楼汉简 第二节 西北汉简 一、居延汉简 二、敦煌汉简 三、武威汉简 四、甘谷汉简 五、大通汉简 六、玉门汉简 七、定县汉简 第三章 汉代的石刻书法 第一节 西汉至东汉初期的刻石 第二节 东汉中期至东汉末期的刻石 一、东汉中后期的篆书碑铭 二、东汉中后期的隶书碑铭 第四章 汉代的砖瓦铭文 第一节 汉瓦当铭 第二节 汉砖铭文 一、模压砖铭 二、刻画砖铭 第五章 汉代的金文与骨签刻辞 第一节 汉金文 一、汉金文中的篆隶书法 二、汉金文中的装饰文字 第二节 西汉骨签刻辞 第六章 东汉后期的代表书家和书法流派 第一节 曹喜和篆书流派 第二节 杜操、崔瑗与章草流派 一、杜操 二、崔瑗 第三节 张芝流派与东汉后期的草书热 一、草圣张芝 二、张芝的追随者 第四节 汉末的其他文人书法流派 一、刘德升 二、蔡邕第三卷 魏晋南北朝书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两种现象 第二节 魏晋玄学、道教、佛教对书法的影响 第三节 文人流派书法的勃兴 ——文人书法流派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一、笔法承递 二、流派沿革 三、书法理论 四、鉴藏与文房 第二章 三国、西晋时期的铭刻与墨迹书法 第一节 三国、西晋时的铭刻书法 第二节 三国、西晋时的墨迹 一、东吴的简牍 二、魏晋楼兰残纸 三、魏晋时代的经籍抄本与其他遗存墨迹 四、平复帖 第三章 三国、西晋时的书法家 第一节 锺繇 第二节 胡昭 第三节 皇象 第四节 韦诞 第五节 卫氏一门 第六节 索靖 第四章 东晋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与同时代的书法家 第一节 王羲之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王羲之书法艺术 一、王羲之书法的来源及其各个发展阶段 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 三、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影响及意义 四、王羲之书迹的流传 第三节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 第四节 东晋的士族文人书家及其他书家 一、王氏一门 二、郗氏一门 三、庾氏一门 四、谢氏一门 五、道教书家杨羲与许翔 第五章 东晋、南朝的铭刻书法 第一节 东晋时代的碑刻与墓志 一、碑刻 二、墓志 第二节 南朝时代的铭刻书法 第六章 南朝书法 第一节 南朝书法之发展 一、历史上第一次由新妍向古质的回归 二、南朝帝王对书法的影响 第二节 刘宋时期的书法 一、彭城刘氏 二、刘宋四家 三、刘宋时期书风走向及其他名家 第三节 南齐时期的书法 一、帝王萧氏一族 二、竟陵王萧子良、竟陵八友及新潮“杂体”书 三、琅讶王氏与王僧虔 第四节 南梁时期的书法 一、梁武帝萧衍与复归锺、王 二、陶弘景与萧子云 第五节 南陈时期的书法 一、吴兴陈氏 二、智永 第七章 北朝书法 第一节 北朝书法的发展 一、北朝书法与南朝书法之比较 二、北朝的文人书法 (附)北朝代表文人书家一览表 第二节 北朝刻石 一、几个应该澄清的问题 二、北朝刻石的三个阶段 三、北朝的碑刻 四、北朝的造像题记 五、北朝的墓志 六、北朝的摩崖刻石尾语 北书南学,南北融合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卷 秦代书法第一章 概论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六国,自号“始皇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由于秦王朝推行暴政,故不到十五年,便被六国残馀贵族及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所推翻。第一节 书同文字与秦书八体秦王朝为巩固统治,曾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即: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废分封,置郡县,徙六国贵族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销毁兵器,禁止私学,集中全国图书,制定严酷刑律,筑长城等等。在一系列政策中,统一文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里所说“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即是在原战国秦以外六国所使用的文字中,将与秦文形构有异的文字废而不用。因此书同文就是以秦文字为基础,对当时的文字进行规范和整理。“书同文”之后的秦篆——小篆,成为了秦王朝标准的官书正体。
编辑推荐
《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是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