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北京年度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作者:周振甫 页数:4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广泛地从古今人谈论或评点文章的著作中选取了精辟独到、具有代表性的例话,其中既包括先贤的《文心雕龙》、《朱子语类》等经典,也包括近世、今人的名著如章学诚《文史通义》、包世臣《艺舟双楫》、林纾《舂觉斋论文》、钱钟书《管锥编》等,仅直接引用的就有五十余种。大体按照阅读、写作、修辞、风格四个部分归类编排。周先生结台原文,对这些评论详加解释,并且引申开来,分析比较各家得失,探幽入微,指导和启发读者开阔眼界、破除拘执,体味文章下笔、剪裁的精妙以及昕蕴涵的真情和思想。 《周振甫著作别集》系列汇集了周先生的《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学风格例话》、《中国修辞学史》、《中国文章学史》、《陶渊明和他的诗赋》七种专著,其中《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写作时间较早,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性的陶渊明大讨论期间。该书对陶渊明的评价很高:“渊明高洁的人格,真挚的感情,开拓了诗的境界,揭开了自然的秘密,这些通过他朴素的语言和多样的风格表现出来,具有极高的成就。正如萧统说的,他的诗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从他在创作上的成就看,他确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为同时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
作者简介
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著名学者,古典诗词、文论专家,资深编辑家。1931年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跟随当时著名的国学家钱基博先生学习治学。1932年秋,入上海开明书店任《辞通》校对,后任编辑。1951年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任该社编辑。1971年借调到中华书局,参加《明史》的点校工作。1975年正式调入中华书局,任文学编辑室编辑、编审。 主要著作有《严复思想评述》、《毛主席诗词浅释》、《鲁迅诗歌注》、《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今译》、《李商隐选集》、《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论散记》、《文哲散记》、《中国修辞学史》、《中国文章学史》、《周振甫学术文化随笔》、《周易译注》、《诗经译注》、《周振甫文集》。
章节摘录
韩愈写了《毛颖传》,用拟人化手法,把毛颖(毛笔)比做人。当时用兔 毛做笔,所以从兔写起。毛笔是用来写字的,所以称为“中书君”。“后因 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 上嘻笑日:‘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耶? ……因不复召。”“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 少恩哉!”《旧唐书·韩愈传》说:“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 文章之甚纰缪者。”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认为:“以发其郁 积,而学者得以励,其有益于世欤!”这里见出对同一篇文章有两种相反的 看法:一种认为很荒谬,一种认为“有益于世”。前一种把它看作一般的传 记文章,是替毛笔作传,所以说它很荒谬。后一种认为它有寄托,是对有功 被弃的感叹,所以有作用。那么前者的批评,即把有寄托的文章看作一般传 记,显然是不正确的。 再是把一般议论看作有所寄托,如柳宗元的《伊尹五就桀赞》。汤是仁 君,桀是暴君,那么伊尹为什么五次到桀那里去呢?柳宗元说:“彼伊尹, 圣人也,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日:‘孰能由吾言? 由吾言者为尧舜,而吾生人(民)尧舜人(民)矣。’退而思日:‘汤诚仁,其 功迟;桀诚不仁,朝吾从(听我)而暮及于天下可也。’于是就桀。桀果不可 得,返而从汤。既而又思日:‘尚可十一(十分之一的希望)乎?使斯人(民) 早被其泽也。’又从就桀。桀不可,而又从汤。”柳宗元认为伊尹是位圣人 ,心里只有百姓的利益,他五次到桀那里去,因为桀是天子,只要桀肯听他 的话,立刻可以对天下百姓有好处,收效快些。如果投靠汤,汤只是一个诸 侯,要取得天下后才能使天下人受益,功效缓慢。柳宗元的这篇文章,是为 了说明伊尹五次就桀的原因。 苏轼对柳宗元的《伊尹五就桀赞》另有理解,他在《书柳子厚论伊尹》 中说:“汤之当王也久矣,伊尹何疑焉?桀能改过而免于讨,可庶几(希望) 也。能用伊尹而得志于天下,虽至愚知其不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