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传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版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英)昆汀·贝尔  译者:萧易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弗吉尼娅·伍尔夫,英格兰的百合。美丽的容颜、不凡的才情和气质,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王后”,20世纪意识流小说大师,女权运动先躯……她是上帝的宠儿;早早残缺的家庭,少女时代噩梦般的戕害,不时发作的歇斯底里的精神病……她又是上帝的弃儿。    她是优雅的,更是神经质的;她是感性的,更是深邃的;她是幸福的,更是不幸的。如含羞草般的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优美、优伤……昆汀·贝尔为你讲述弗吉尼娅·伍尔夫的一生。    本书是伍尔夫最经典的传记,作者昆汀·贝尔是伍尔夫最疼爱的外甥,英国著名的艺术家。本书问世后好评如潮,曾获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传记文学奖(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for biography,英国的最高传记文学奖),达夫·库珀奖(Duff Cooper Prize Memorial)等多项大奖。

作者简介

昆汀·贝尔(Quentin Bell,1910—1996),英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雕刻家、画家、作家,苏塞克斯大学历史与艺术理论教授。他自幼生活在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里,在离经叛道的氛围下长大,深受自由主义意识的浸润,是布鲁姆斯伯里第二代艺术家。他是弗吉尼娅·伍尔夫的外甥,其父克莱夫·贝尔是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最著名的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其母瓦奈萨·贝尔是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著名画家。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1882年  第二章  1882-1895年  第三章  1895-1897年  第四章  1897-1904年  第五章  1904-1906年  第六章  1906-1908年  第七章  1908-1909年  第八章  1909年  第九章  1910-1912年6月第二部  第一章  1912-1915年  第二章  1915-1918年  第三章  1918年11月-1922年12月   第四章  1923-1925年  第五章  1925年6月-1928年12月  第六章  1929-1931年  第七章  1932-1934年  第八章  1934-1936年  第九章  1936年11月-1939年9月  第十章  1939-1941年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伍尔夫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2条)

 
 

  •   喜欢伍尔夫,实在是佩服她的才气,她诗意的笔端和永远那么旺盛的表达欲望,写作是她活着的理由。中国现代女作家中张爱玲与她有几分相似。
    这本传记的作者,他与伍尔夫的特殊关系并没有影响他客观的评价,反而提供了许多为外人所不知的较为真实的伍尔夫曾经的生活侧面,并且栩栩如生,另提一句,翻译很好。
    我一直不太喜欢看人物传记,但是这一本却让我难忘,当然也是因为我太喜欢伍尔夫,现在的作家尤其是中国的作家,笔下看不到思想撞击的火花,他们更不敢意识流了,因为太浊。
  •   质量:书封面简装,朴实,纸张印刷都非常好。拿过很多传记文学奖。
    感觉:译者或许翻译的不好,但是译者对书的理解非常好,从他的开篇语就可以知道。我觉得这本书作者懂得扬长避短,不对伍尔夫妄下断论,像伍尔夫这样的作家根本不能下定论。作者做的很好,译者也感受倒了。客观而又富有生气。是我最喜欢的传记风格。
  •   了解伍尔夫最好的一本传记,译者也甚为用心.
  •   作为中国的学生,伍尔夫在学生阶段就已经听说了,可是你从来不知道,原来伍尔夫是这个样子的。你甚至不必把它当做名人传记来读,只需要当做一个女性成长的传记来读。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来读
  •   是画家对伍尔夫从其他角度描写的
  •   很好的一本书,伍尔夫,
  •   伍尔夫,是了解西方现代文学不可绕过的人物
  •   我买了两本,一本给自己,一本送好友,只因我们都喜欢伍尔夫,我还有许多关于这个圈子的书籍。
  •   解读伍尔夫作品的必读书
  •   伍尔夫的侄子写的,绝对第一手资料,不能不看
  •   书是一个喜爱伍尔芙的朋友推荐的,据说是最好的伍尔芙传记,还是由伍尔芙的外甥撰写的,很有兴趣去探访一下这位和乔伊斯、福克纳齐名的意识流大师的人生轨迹。
  •   国人应该学学人家,传记应该怎样写才好。
  •   非常不错的传记书籍,不需要多说。
  •   作者对传主的生平和性格进行了较为详细生动的描写,而且,叙事的方法很有风趣的味道,。
  •   都是很棒的书~
  •   确实是好书,还没看完。
  •   写论文需要,没仔细看呢,翻了翻,感觉很满意
  •   印刷不错,正品。
  •   不平凡的人生造就不平凡的女人!
  •   内容被翻译得有些不流畅,错别字也多,不过看在资料很宝贵的份上,不追究了。希望那个翻译的注意点
  •   像序里写的那样,作者只是把生活中的伍尔夫展现在我们面前,没有加入个人的主观情感,很客观.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而且那种日常琐事让我感觉有点无聊.我想看过她的作品再看这本书,在了解她为人及思想之后再看这本书可能感觉会更深,体味到更多的东西
  •   书很厚,只好慢慢读了。书中的内容很丰富,还有引用不同出处的文献,能够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伍尔夫的生平。
  •   经典之作,难得有货
  •   在豆瓣上看到萧易谈翻译王尔德的文章,对这位译者产生兴趣,想看下她的旧译作。这本书已断货许久,本来已经在淘宝上下了订单,但突然看到当当有货了,就赶紧取消了。在当当下了单,总算到手了~~
  •   书有点儿旧,但是好书则是无疑的。
  •   书没受影响。
  •   书比较旧封面脏晕死将就吧对爱书的人来说有点失望
  •   买了四本慢慢看。
  •   看到封面上大大咧咧的《伍尔夫传》这几个字,作为女性,我觉得很高兴。因为Woolf虽然是VirginiaStephen婚后继承自丈夫LeonardWoolf的姓,然而人们现在提起Woolf这个姓时,想到的是Virginia,而不是她的丈夫Leonard。无论是作为作家的Virginia,而是作为女人的Virginia,在历史上都已经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Virginia在好莱坞电影《TheHours》播出之后,在中国大大火了一把,人民文学出版社火速推出了她的那套淡蓝色网格封面的12册文集,包含了她的大多数作品,不过或许太匆忙了,多数作品翻译的不怎么样。而在电影风行之时,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或介绍:弗吉妮娅•伍尔芙(妮可•基德曼),住在1920年代的伦敦郊区布鲁姆斯伯利,开始写她生前最后一部小说《戴罗薇夫人》(Mrs.Dalloway),被写作的天才燃烧的同时,游走在疯狂的边缘。在这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几乎被沮丧击溃。可实际上,《达洛维夫人》发表于1925年,是她第一部获得广泛声誉的现代主义小说,此后她还活了16年,发表了5部小说、4部随笔集和2部传记。我记得03年的时候我经常在网上向人家解释《达洛维夫人》并不是她的最后一部小说,但除了她的几部作品之外,我对她其实一无所知。虽说Virginia作品里的个人印迹很明显,我并不喜欢以此推断她本人的经历。昆汀•贝尔的《VirginiaWoolf》的中文版的出版终于满足了我的一大心愿。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寻思着是否需要将她的小说找出来再看一遍,记忆力在此似乎没有那么管用了,但我还是决定把这项工作留到以后,如若不然,我可能抓不住昆汀的传记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在我拥有的或者看过的Virginia的书中,最喜欢的是《到灯塔去》,其次是《海浪》、大部分书评和《一间自己的房间》之类的女权主义著作,对《达洛维夫人》和《奥兰多》则立场不太坚定,《岁月》等传统小说则从来没有打算阅读。因而,我希望在《VirginiaWoolf》中看到的是作为现代主义小说家和女权主义者的Virginia,不过写书的人是昆汀而是我。昆汀在这本书里很小心谨慎,评论/剖析小说并非他所长,他不打算越俎代庖,他只打算写Virginia这个人,写她的生活,尤其是她的精神状态,至于这些对于她的作品有啥影响,她的读者心知肚明。所以,他在这里采用的是编年体,以1912年和LeonardWoolf结婚为分界线,分为2卷。有意思的是,她的生命被婚姻划成了几乎相等的2段时间,每段都是29年多。而在两部分中,各自的章节划分是以Virginia生活中出现的重要事件为界线的,像在第一部分中,1895年、1904年、1906年分别是她的母亲、父亲和哥哥去世的时间,第二部分里则主要以作品的创作阶段为划分,当然一次大战也毫无疑问是她人生的重要经历。这种划分手法在人物传记里虽然是屡见不鲜的,但用在Virginia这里还是其特殊意义的,因为Virginia一生曾三次精神崩溃,外界事物对她的影响要远大于普通人,而对于读者来说,她的这些经历是需要正视并且接受的。
  •   晚上继续读《伍尔夫传》,读得非常缓慢。本来我一直没多想,为什么读得这么累?读到后来,我有点生气了。因为自己外语不好,我从来不怎么计较翻译质量。但这个翻译实在太让人痛苦。这本书从一开始读,我就觉得别别扭扭,有时读得拗口就放过去了。后来我试着重读一遍拗口的句子,就是这样的:“通过一节手段被夸大和葬仪式地强化了。”(六十三页第八行)“他的孀妻斯蒂芬夫人是个虽然志趣不合但为人冷淡的人。”(六十五页第二行)
    本来我想从这章(第四章)开始把“拗口”的句子都记下来。如果有机会,给出版社或翻译写封信,请他们在再版的时候改正一下。结果,我发现这是徒劳的,整个翻译都很成问题。虽然我没看过原文,但我读得懂中文。来看看下面的句子。“在此过程中,毫不夸张地,莱斯利捶打着自己的胸脯,哭泣着,声称他这样一个可怜的、垮掉了的、丧失了亲人的老人被无情地追逼到了绝路上。”这句话前面还有逗号,我从中间取的。“写生室里,在那片只会被碳条在纸上的柔和刮擦声打破的幸福的寂静中……”我觉得一口气都喘不上来了。这样的句子在整本书里频频出现,不想一一例举了。我才读了七十多页,全书一共四百多页。
    没想到读《伍尔夫传》也会这么艰难,比我读伍尔夫的意识流作品累得多。看在伍尔夫的份上,我还会读下去。只是,译者和出版社出这样的书不觉得羞愧么?年初我读《圣诞忆旧集》的时候,那种阅读的快乐还在。那么流畅优美的译文,使我牢牢地记住潘帕这个名字。我没有要求像周成林那样对自己的译作字字推敲,也没有要求像潘帕那样追求文字的美感。你们能不能做到文字通顺、语法正确呢?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   不知道这个“深度”女人这个词用得却不确切。一个患有抑郁的女性,写出的意识流小说,好像在预示着一些不平常的社会现实。不论男人,女人,爱情还是婚姻。再看这本传记之前,看了根据弗吉尼亚.伍尔芙写的《达罗卫夫人》改变的电影《时时刻刻》开始对这个女权主义倡导者开始关注。我很好奇,她总是在病魔纠缠时候考虑女人的幸福,女人的价值,女人为什么要结婚,女人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切却都要在男人的眼中,男人制定的法规中生存,卑微的,胆怯的。我开始想象自己就生存在她所在的时代,正在探索者她眼中的社会。
  •   了解伍尔夫的生平,恐怕读英文版不错,毕竟翻译过来明显感到英文思维对于中文语言的不适。
  •   语言很流畅优美,就是感觉很多都是赘述,不过记传的文字都是这样吧,书不厚,就是没页的字都很多,需要读一阵子了
  •   应该先看她的作品,再看她的人生的~~~也许是我颠倒了~~~~所以看来有些乱~~~~
  •   我一次性买了她好多本书,想好好认识她,货还没到,希望书质一定要好啊。
  •   替他人买书,还能借阅
  •   一个绝望的 天才的女人
    她的故事 在这里可以 体味
    可以 延伸
  •     先做申明。标题不来自《伍尔夫传》,来自《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两本书没有相提并论的可能性,不论是写传的方式还是被传记的主角。可是偏偏觉得这种态度在此仍通用。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善意的警告。
      过去年代里的人物,他们一直活下来,等着今日彼此的发现,这注定是精妙事件。它让一个局限性的人所能感知的世界有无穷尽的衍生。而这衍生绝非一个单向层面,绝非种种定论。很难辞尽其意地描述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巨大的迷宫一个接一个,跑马进出,愉悦与困惑都迷人。
      关于伍尔夫精致而不可抑制的疯狂,关于那些更为精致的脱离左右主义的个人生活及精神(她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呈现了一种才华和敏锐性,以及诚实的情趣,前两者超越了她所处的环境阶层,后者是隶属于她那个阶层的,只是就个人口味而言,我会觉得繁复迂回了点,不是我喜爱的),的确不必做任何界定性评判,正如三岛由纪夫经由内心迫切而逼仄的渴求,而绝然、刻意处置自己的生命,需要以逻辑、分析去质疑吗?显然可以,但显然也可以说全无必要。
      无论是创作者本人还是他(她)所创作的作品,有诚实而充满魅力的呈现,就是我们遇见的最好意义。你被什么击中,你被怎样击中,那取决于你的人生储备你的反应力你的宿命。
      我想说我喜欢《伍尔夫传》第199页,因为从这一页开始,伦纳德出现了。伍尔夫揣上石头投入河流以前,写给伦纳德的那封信,是这个世界上我能想象的最好的爱情与婚姻的一种,比之真正的白头偕老一点都不差(相对于其作品,这在更残忍细碎的现实生活里流露的心性表达,更令我折服)。我甚至犯忌地认为那大概就是一种没有悲伤的爱与死亡。很好,活得好,虽然多的是琐碎甚或无聊的痛苦,死去也不差,始终有对生命本身存在非常清晰的确定、领受,就极好。然后,我想重复一句三岛由纪夫的悲剧命运,“我走上舞台,期待着观众会流泪,可是相反,他们会爆发出种种笑声”。我相信,这笑声至今仍回响。那又如何呢?在这笑声中,三岛由纪夫也是永远存在的,这个存在,凭借的是自己内心真正的痛苦(哪怕是错误)而非人群的嘲笑。
      用创作,用某种方式确定、感受自己的存在。被流传或者被湮没,都没有问题。这是我的看法。
      多说一句,《伍尔夫传》的笔法很好看。但我要承认,第一回我看了将近100页都在云雾中,几乎放弃。然后倒着翻最后一页,看到了那封绝笔,有如醍醐灌顶,重看,头脑居然清明得很,一切复杂关系均迎刃而解,并深深体会到写传者本身的文学叙述才华及深刻冷静的洞察力,不矫饰的诚意。
  •     虽然喜欢传记文学(限文学艺术类),但作为一个挑剔的读者,想要找到一本好的传记文学作品却并不容易,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来说,这几年读过的,能够达到经典标准的,基本上只有《伍尔夫传》《杰克逊传》这两本书,当然这不包括《见证》,《我的艺术生活》,《蛤蟆的油》这类作者自述的作品。在积累了一些挑选传记文学的经验之后,我总结了一点,就是一部好的传记文学,不仅仅要看说的谁,还要看谁来说。通常我觉得一本好的传记文学,如果作者同时拥有以下两种身份的话,比较有可能写出一本经典传记来,一是他本人最好是个作家,或者艺术家;二是他和书中人物本身最好有一定的私人关系。
      
      和书中人物有一定私人关系,可以有第一手资料优势,这自不必说。但是传记文学的作者本人最好也是个作家或者艺术家,这却只是我个人的偏好而已,不过这偏好到也不是空穴来风。我曾经兴致勃勃的开始阅读《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传》,读到一半,就被作者弗吉尼亚·斯潘塞·卡尔女士搞得失去了耐性。卡森·麦卡勒斯是一个有魅力的人,但是卡尔女士却太没有魅力了。可以看得出,这位一辈子搞文学研究的女士是深爱着卡森·麦卡勒斯的。但也许是因为太深爱了,所以她太过用力的追求冷静和客观的描述,细节铺排,事无巨细的繁复陈述到了没有节制的程度,而且她自己本身又过于严肃,缺少诗情和才情,语言缺少高潮和亮点,也许她的确客观陈述了卡森的生平,但却并没有能力抓住麦卡勒斯的魅力。当然,这和搞创作和搞研究的人思维方式本身不同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当然还是把《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传》给看完了,不管怎样,虽然作者缺少才情,这基本上还是一本很好的书。更何况写传记文学,传记作家的仰视的视角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卡尔女士在这方面至少是有一个学者严谨的自觉性。无论如何,这些很正面的仰视角度的作品还是比较正面和老实的,也很好辨认。毕竟一位了不起的人没有一定的成就,不足够伟大,不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话,那么它也就压根不值得书写了。其实相比于这种正面的仰视来说,还有一些作者会更喜欢 “天才都是疯子,他们之所以有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有病。”,再比如“这些了不起的人,他们生活常常是一团糟,道德也有问题等等。”这些调调来解读这些伟大的人,这种看似平视的视角,其实也不过是另一种仰视而已。而且更会制造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我到不是说经常持这种调调的人都是骗子。我宁愿相信他们都是很真诚的这样以为的,毕竟这是平庸的人自我安慰的最好方式了。
      
      那么这些天才的魅力到底在何处,为什么他们如此疯癫,不靠谱,生活穷困潦倒甚至是道德败坏,满身缺点,但人们依然爱他们。我一直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最近读埃里克·胡佛的《狂热分子》,读到这么一段:“人们会感到厌烦,主要是他们的自我让他们厌烦。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贫乏和无意义是人们厌烦感的主要来源。”“只有从事创作或得为三餐糊口的人才不会有烦闷感。”于是我恍然大悟,天才的巨大魅力,不是来源于其他,而正是来源于他们非凡的创造力。他们让我们这些平庸的人所嫉妒的是,虽然他可能身体有疾病,生活一团糟,穷困潦倒,虽然也会承受巨大的痛苦,但是痛苦却并不是无聊和烦闷的生活。无聊和烦闷这种东西,它轻飘飘的,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它就是那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过什么样的富足的好日子,和谁谈恋爱,花多少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候我们会过着好日子,却依然对从事创作的人怀有羡慕或者嫉妒的心理,虽然我们明知道他们的生活过得没有我们舒适,未来也没有我们安稳。但是他们的生活,却的确比普通人的生活有意思得多。
      
      人们常常并不知道自己心怀妒意,但却又需要平复缺乏创造力,过着烦闷的生活这等等因素在自己内心引起的自卑感。有时候就会下意识的曲解和误读。将天才解释为疯癫和病态,就可以让更多没有创造力的普通人得到自我的安慰。前一阵子,我看到某个书评人的长篇大论,明理暗里的暗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伍尔夫,梵高等等这类人,他们都有精神疾病或者遭受过性骚扰之类,他们能创造出非凡的作品只是因为他们不正常。我知道这世界上很多平凡的人是这样想的,但是你要知道全世界每一千个人里就有五个癫痫病患者。仅1983年,中国癫痫病患者的最低估计数字就有500万,更不用说全世界的范围内,有多少癫痫病,抑郁症,性骚扰的受害者?但是这世界有几个梵高,几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呢?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们拥有非凡的创造力,这上天的恩赐,而不是癫痫病或者抑郁症的礼物。癫痫病不等于创造力本身,没有创造力的癫痫病患者,疯人,抑郁症者,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疯子,他们成不了梵高。至于道德问题,生活能力问题,这也是拉近天才和凡人之间的一种手段,虽然这些和创造力同样没有关系。但是在这些方面的批评可以抚慰平凡人因为缺乏创造力,终日过着烦闷的生活的自卑的灵魂。评论家,传记文学喜欢这样说,是因为平凡的人需要听这些而已。不然的话,他们如何能将那枯燥无味的生活继续忍耐下去呢?
      
      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往往最能理解创造者的魅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个人会比较喜欢作家艺术家写的传记文学。因为往往是这样的人,才能抓住被书写对象的灵性之光。就像《伍尔夫传》里的伍尔夫,昆汀·贝尔让我体会到了,和一个非凡的,有创造力的天才生活在一起,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因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她的灵性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所以他们不仅仅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即使是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中,常常也是同样充满魅力,充满创意幽默感,有趣的,有营养,妙语连珠的人。他们也许会给身边的人造成麻烦,但是他们不羁的灵性之光,也同样照亮了身边的人烦闷的生活。而并不像很多人主观臆想的那样,和天才在一起生活,就是没完没了的承受痛苦,无私奉献。就像伍尔夫家的印刷工人说,看到伍尔夫赤着脚,穿着棉布长袍走下楼来看他们干活,感觉看到了天使。这才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天才的家人,朋友,会选择忍受他们,爱他们的原因。因为自己的无聊和烦闷的人生,被他们照亮了,而那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而我们这些读者,再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跟这些了不起的人呆在一起过一样。也同样体会到了这种被照亮的幸福。
      
      最后想说一下我理解的疯子和天才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我看来,人是天生就有创造力的,只不过上天给每个人赐予这种能力的大小不同而已。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天生会跳舞会画画,只是我们后来长大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这种能力,后来被社会的教化给扼杀了,因为它们看上去,没什么用。而那些疯狂的天才,并不因为他是疯子,所以才有创造力的,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有神赐的创造力,但是因为疯狂,而无法被社会教化,创造力得以保存了下来而已。所以毛姆才会说,天才才是最正常的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希望写作,画画,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那种原始的创造力,创造的欲望,它虽然被社会压制了,但是它还是在蠢蠢欲动的的原因。这就是我读《伍尔夫传》的感受,它让我看到了与我不同的另外一种生活的魅力所在,让我知道人生虽然要经历很多痛苦,但是它特别有趣,特别值得探索下去,好奇下去。而不是看完了自欺欺人的说,看,那些人都是疯子,我没有成为有他们是因为我是一个正常人,所以我就应该继续缩在壳里,畏手畏脚的生活下去,这才是正常的。这样的传记文学作品,才是最好的传记文学作品。它给我们的,是勇敢创造,勇敢生活的力量。而一个传记文学作家,评论家,在不从事创作性工作的同时,却每日在这些伟大的创造者中间徜徉。他们也只有先克服自身的自卑和妒忌,走出自己烦闷的生活,才有可真正能接近那些伟大的灵魂。
  •     绝世的美貌,旷世的才华,奔放清醒的内心,百依百顺的丈夫。。。——这女人拥有任何女人渴望而不可得的一切,真让人嫉妒。。
      
      不仅在所有关于伍尔夫的文字和研究中,这本堪称魁首,即便在所有杰出的人物传记作品中,这部也闪闪发光!
  •     最近看了昆汀•贝尔的《伍尔芙传》。在历史上,许多文学家的传记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像茨威格那样充满了激情的作家,他写的传记很容易让读者与传主产生共鸣。但是昆汀•贝尔的这本传记显然缺少这样的功力。作为弗吉尼亚•伍尔芙最宠爱的外甥,他掌握着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但又在很多地方给人留下了为传主辩护的痕迹,而且作为一个著名小说家的传记,贝尔没有对伍尔芙的作品进行介绍和评价,这也和一般的文学家传记不同。当然,由于弗吉尼亚•伍尔芙不同寻常的一生,作者不需要太多才华也可以将她的故事讲得吸引住读者。
      伍尔芙的一生是一个充满了对立的矛盾体。她出生在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但是她本人却没有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只是通过家庭教师的指导和自学才掌握了写作需要的知识;她天赋奇高,却终其一生受到精神崩溃的困扰,思维经常陷入黑暗之中;她貌美如花,拥有众多的追求者,但是直到30岁才嫁给了一个相对贫穷的犹太人伦纳德(当然,这是她一生中最明智的选择);她雅量高致,但是也不免会像普通妇女那样喜欢说八卦和搬弄是非……
      福斯特认为伍尔芙“用一种只有少数作家才有的那种紧张精神从事写作”,他说:“大多数作家写作时用半只眼睛紧盯着稿费,用半只眼睛窥探批评界动向,用半只眼睛巴望着他的作品能造福世界,只剩半只眼睛落在工作上;伍尔芙却全神贯注于她的工作。”确实,伍尔芙在写作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以至于完成一部重要作品后都极度不安,常常会接近疯癫状态,直到作品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认可才会好转。她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她说:“假使一个人醒来,发现自己是个骗子,结果会怎样?那种恐惧是我的疯癫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她是一个为写作而痴狂的人。
      除了童年时受到同母异父的兄长猥亵造成的心理创伤,也许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来解释伍尔芙的疯癫远比从遗传方面去寻找原因更符合实际情况。作为一个维多利亚时代出生的女子,伍尔芙充满了自卑,而其表现形式常常就是嫉妒。她嫉妒受过剑桥的大学教育的哥哥和弟弟,她嫉妒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中名声比她大的作家,她因为膝下无子而嫉妒儿女众多的姐姐瓦奈萨……同时,死亡的阴影也对伍尔芙造成了很重的心理压力。在她13岁的时候,母亲去世,接着是同母异父的姐姐,然后是父亲和哥哥,家族中不断的死亡事件不可能不冲击她的心灵。因此,在二战中面对伦敦的大轰炸,伍尔芙接近崩溃并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说来也巧,伍尔芙与另一位意识流大师乔伊斯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去世。1941年3月28日,伍尔芙投河自尽,再次之前,普鲁斯特已经去世,而福克纳在其后其创作中也逐渐放弃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因此1941年对意识流文学也应该是重要的一年。
      当然,伍尔芙能取得那样的文学成就,与自己的时代还是很有关系的。在历史上,一个时代往往会牛人云集或者万马齐喑,想想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那些人:文学家托马斯•艾略特、亨利•詹姆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福斯特、伍尔芙,经济学家凯恩斯,哲学家罗素……
      顺便说一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如果伍尔芙被称作英格兰的百合的话,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也许可以被称为英格兰的雏菊:没有百合高贵典雅却生命力更加顽强,同时也更贴近下层。曼斯菲尔德出生在澳洲,后来回到英国,生活困顿(在她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忙于寻找工作的女子形象就是她自己生活的写照),甚至差一点沦落风尘,婚后生活也不很幸福,她在得了肺结核后仍坚持创作,虽然盛年早夭,但是她留下了那些短篇小说仍然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的地位。中国诗人徐志摩在剑桥时候,除了写了《再别康桥》,也曾去拜访过这位作家,当时曼斯菲尔德已是肺结核晚期,但是徐志摩在相关文章中仍然把她写得像女神一样,就像《红楼梦》写病入膏肓的林黛玉仍然写得是暗香盈袖、香气逼人及香艳无比一样。这不知应看作文坛佳话还是中国文人的酸腐。
      
  •     對一本傳記不知道要怎么評論
      最后的篇章很匆忙地看完,不想看下去,沒辦法看到她怎樣在看上去歡樂的情緒中突然走向了死亡
      笑,大概還是因為那個醫生說,你至少不能讓leonard擔心
      所以有了那樣的遺書和那樣的選擇
      很喜歡卡夫卡對她的評論,說她是一手抵擋著命運,一手迅速記下了幻覺、想象、心中的圖畫
      她就是她,那些蒼白的加諸于她的形容詞和頭銜,都不能改變她只是這樣一個平凡纖弱的女人的事實
      敏感或者自我中心,容易受傷也容易攻擊別人
      整本看著看著覺得只想要哭
      明明沒有理由 但是想要為她哭 為她反反復復沒辦法康復的精神疾病 為她受到的形形色色的打擊 或者 什么也不為
      無論怎樣去看她的日記 或者書信 或者這本傳記,她始終已經是一個不可能觸及的存在 縹緲 虛無 或許只是構想
      卻想要了解更多
      為這樣的矛盾糾結并且難過著
      笑
      無論怎么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傳記,寫了很多V的一生,寫了很多并不是那些所謂的批評家口中的V,寫得很客觀,也很詳盡
      按照年代,從斯蒂芬家族一直寫到1941年3月28日,從家庭環境到生活背景到這幾十年來的許許多多細節,組成了一個完整的V
      自我中心,自大,迷人,敏感,纖細的V
  •      这个假期算是与她结下一段潺潺的情缘,从墙上黑色的斑点,到小溪边的蒲苇之歌,再进入夜航的海面,缓缓地驶向灯塔那边,为一次在布鲁斯伯里的美丽邂逅那位叫达洛威的夫人,独自踯躅在幕间。为她着迷,因为她是英格兰高雅的百合;崇敬她,因为她诚实,真挚地袒露心灵的点滴;同情她,因为她不诚实,对于一个饱经精神疾病折磨的才女,要大胆承认自己是个病人的确很难;爱她,这点我可做不到,但她有瓦奈萨、伦纳德温室般的呵护,给予她生活的力量,充实地走完她平凡但暧昧的一生。
      
       说实话,我对后人贪婪地搜罗她遗留下的笔迹,像疯狂的海浪,汹涌澎湃地袭击属于她一人的沙滩,炉火烧毁一部分的信件、文章,但人们的发掘女作家私生活的雄心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有些行为甚至是可耻,中国的习俗是掘别人祖上的坟要毁掉别人宗族,那么,伊人已去多年,今天的人不断地揩故人的的油,是跟抢劫、放火等罪行有什么两样。有天在街角的书店,本来看上一本讲述伍尔夫文学创作的书,精装本还镶了一层金边,看起来提挺气派的。“包装华丽的书往往是在掩饰空洞的内容”——我的惯有想法。果不其然,翻开厚实的书壳儿,序言里有关她生平的介绍文字就让我感到颇为不快,“英国同性恋女作家”,明显是在哗众取宠。为何不说“英格兰著名作家”?即使带有些性别分化也行,称作“英国女作家”。偏偏“同性恋”三字引人注目吗?好事者不怀好意地涉猎,那些“钱作家”滥用的煽情段落,直吸引有意的读者一股脑儿地往里钻。
      
  •     伍尔芙在还没成为伍尔芙之前,是斯蒂芬的小姐。童年也曾和姐妹兄弟一大堆地热闹放肆乐趣无穷,还办过一份家庭报,报上最吸引人的是新闻,记载了很多趣闻。这让我想起《小妇人》里的每一个场景,只是一个是真实一个是虚构。外国的成长环境无论如何离我太远,只能通过臆想去无限接近。虽未亲见,却早已是刻入脑中的。《小妇人》里的四姐妹何止办报纸,中间还出了一个大作家。当然依旧是虚构。而那边的伍尔芙才真是日后声名雀起的一代神人。
      
      一个人的童年之所以是金黄色的,是因为那在她的生命还没有被损毁的时候。没有被命运之神盯住不放,对死亡也殊不认识,更遑论是抑郁、空虚、沉闷、单调的生活细菌。生命是新鲜如初的,完整属于自己的。渐渐长大开始接触苦难与无可奈何,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生命已经遭到贬损了。
      
      英国人写作,感觉总是严肃的。英国作家看待人与事,是有着英国传统标准的。有些教养不得不有,有些规条不得不记,但就在这条框内,却衍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活泼。这活泼多数与讽刺自嘲有关。女主角都应该是懂得自嘲的人,这样才有资格去嘲笑他人。她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一点点的俏皮。啊,你看,说着说着我还是说到伊丽莎白·班纳特这儿了。
      
      伍尔夫当然也有这份尖酸刻薄的本领,当然她更叫人领教得吃力的是她想象力太过丰富的本领。有时候她的想象力盖过了事实本身,而要命的是她会将那些想象力本身当成事实向他人诉说。于是她身边亲密的人都不得不担心自己在她脑海中的形象。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多少是杜撰。
      
      天才不大好当,当她成年后,所有成人世界的烦恼与琐碎都压了过来。包括婚姻也成为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个29岁的老姑娘,的确是有点碍人耳目。疯病的折磨让她的传奇频添几分色彩,到如今我也闹不明白那到底是一种怎样折磨人的病状,会让她不堪折磨除非死。
      
      书已经翻到了第二部,第一部的最后一页,29岁的斯蒂芬小姐答应了伦纳德的求婚。生命里关于女孩那一幕要结束了,新的篇章要开启了。而在这终点起点互换之时,她还没有出版第一本小说,尽管她已经改版七次,并且立志要成为一个小说家。
      
      看书时让我最为怀想的是信。她与姐姐、朋友的来信,多少勾起我拿起笔的欲望。阳光、春日、朋友的玩笑、对他人的看法、刻薄的打趣,通通让过往的时光跃然纸上。可是现在把信写给谁呢?那些巨大的篇幅,点滴里凝聚的结晶,写给谁才会珍藏,让它在很久很久以后,再度跃然纸上?
      
      这本传记当然好读,问题是其中牵涉的人物实在太多,而且昆汀·贝尔很多的话语实在是值得回味再三的。跟小说里哲学般的思考不同,昆汀的见解是出自伍尔夫的大脑,伍尔夫会如何看待人与事,她的欢乐和烦恼,还有那么多的书信来往,当然没有直来直往的小说阅读得快。它的阅读快感是出自体会而不是一气呵成。不,它不能一气呵成地读完,除非你想看完之后什么也不没留下。它需要你去细感那59年的光阴,以及流动在其中的骄阳和大雨。
      
      伍尔夫少女时曾为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而耿耿于怀,13岁时开始萌芽的疯病更是纠缠了她一辈子。但是砒霜中的蜜糖如此甘甜,她从疯病中展现了她捕捉影子的天赋,钻进人类的内心深处聆听低语。到日后大学真的授予她博士头衔时,她一笑拒绝。说不上不屑,只是她终于明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也并不等于消除了不平等的待遇,智性上也不见得会受到更优秀的启发。
      
      伍尔夫拒绝与不懂的人讨论有关文学的问题——虽然她曾如此去讨论绘画——那除了谈不到点子上之外还是浪费生命。我想我也许一直在这样做,但更多的时候是连找不懂的人谈论都找不到,想浪费一下生命都没处去浪费。一个文学圈子或一个文化现象的形成,多数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结果。祖辈如此,祖辈的朋友如此,流传下来,大家也就在智性上培养了能力和自信。
      
      伍尔夫的信件和日记都活泼有趣,如果看她的小说觉得疲倦——当然她的小说无疑是令人震动并惊讶且可以深深热爱的——可以从信件中发现一个顽皮的伍尔夫。那个她退去了意识流大师的光环,也可以浑忘那瘦削高傲的侧影,只留下绝对的真诚。
      
      昆汀在这本传记中有所避讳吗?他如此诚实地写出了克莱尔·贝尔(他的父亲,伍尔夫的姐夫)与伍尔夫数十年的调情,以及母亲与其他男人有过的情感交流。当年月里出现了变故或转折点,他的笔墨只是那样浓重地关注于她一个人,其他人仿佛微不足道。于是有时候我看不到全景图,他的目光只停住她身上,只能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对,这份专注浓重到昆汀也不存在了,包括世人所说的他是伍尔夫最疼爱的小外甥这个事情也仿佛隐形。他们二人在书里只有过一次直接交流,就是伍尔夫询问昆汀的意见(并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在书里仿佛朱利安——昆汀的哥哥——更令伍尔夫担心些。以及昆汀的妹妹的21岁party也有所提及,但是他们的出生却没有一一打上注脚。
      
      小一辈的年轻人对伍尔夫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可能是一点影响都不曾作用在她身上的。何以昆汀如此拒绝道出姨甥间的感情关系与智性交流。这幅原本就不是全景的图画再次被切割。到最后,也许可以明白,昆汀只想刻画特写。什么全景图,是读者如我贪心的欲念罢了。
  •      也许弗吉尼娅·伍尔夫早在1926年就预感到传记作家们会在她身后或多或少的胡扯八道,于是她以自己特有的鲜明风格写道:
      
       “没有传记作家能猜到1926年夏末我生活中的这件重要事儿,可传记作家们佯装他们了解人们。”
      
       这口吻颇带点儿弗吉尼娅式的自得,但昆汀·贝尔,她的外甥,即使在四十年后,仍然决定,还是不要被弗吉尼娅的这记巴掌打到为妙。于是,昆汀在这部《伍尔夫传》中,每一行,每一页,都渗透着无比的小心,他甚至颇为心虚地写下这样的话以回应他的姨母:
      
       “他们(传记作家们)不了解,或至少他们不该了解。他们所能声称的就是,他们比普通公众稍微多知道一点儿,还有就是,通过从回忆录或作品中零星捕捉到的少许迹象。他们能更正一些误解。”
      
       昆汀正是这样做的,他下定决心,跳下自己生来即占据的有利地形,和所有的“他们”一样,从大家所熟知的文献----无非是弗吉尼娅浩如烟海的日记还有书信里淘取宝贝。而且,他自始至终坚定地拒绝评论,无论是对弗吉尼娅这个人,还是对她的作品,他就象是一个倔强的孩子,闭紧嘴巴,只是伸出了手。这样做也许是明智的,但这样的明智显然也要承受这样的结果,这一点,他也颇为明智地预料到了:
      
       “如果他们技艺高超或非常幸运的话,还能勾画出一个连贯,令人信服的轮廓,不过,和所有的轮廓一样,在光线、姿势、情绪和伪装的一切方面,它和被画像人的实际形体只有着微弱的联系。”
      
       但是,为什么本书在宣传的时候,又要打着“伍尔夫最疼爱的外甥”这样的幌子呢?这个标签给予了我们一些颇为暧昧的心理暗示,似乎我们能看到一个私密的弗吉尼亚,她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或者,如果我们幸运的话,也许会在这个性情复杂的女作家灵魂最深处发现某些东东……,然而,正当我们遐想连篇的时候,翻开书页,却促不及防地遭遇到另一部文献汇编,或诸如此类的东东。
      
       没有《玛丽·斯图亚特》中的人性凶猛,也没有《巨人三传》那样的巨人传记作家与巨人传主所碰撞出的智性火花,弗吉尼娅的一生可谓波澜不惊,堪称“凶猛”的事件,无非如下:
      
       1、 幼时曾遭到过同母异父的兄长程度不明的性骚扰;
       2、 13岁时迸发的精神疾患断断续续地折磨了一生;
       3、 由于性冷淡造成的无性婚姻以及同性恋倾向;
       4、 用自杀的方式,消灭自己的肉体以战胜精神上的病魔。
      
       然而,尽管昆汀在这部传记里,将自己彻彻底底、严严实实地藏匿起来,他还是太爱姨母了,这使得他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闪烁其辞,语焉不详。在尽量客观地摆事实的同时,他还是竭尽全力地从四面八方来维护她,活象“老鹰捉小鸡”游戏中的老母鸡那样,在文字中闪转腾挪。
      
       例如:弗吉尼娅在少女时期所受到的性骚扰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个别关于弗吉尼娅·伍尔夫的生平介绍中,曾明白无误地指出弗吉尼亚确曾被某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强奸了,且这直接导致了其在13岁那年的疯癫。且不说“强奸”是否是实情,仅从后来造成的弗吉尼娅性冷淡的事实来看,这种性骚扰的程度应该不止是昆汀羞羞答答所承认的:充满暧昧意味的抚摸。
      
       对于弗吉尼娅后来所表现出来的性冷淡,“瓦奈莎、伦纳德,我想还有弗吉尼娅自己都倾向于怪罪乔治·达克渥斯(她的异父哥哥)。乔治无疑使弗吉尼亚对性欲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厌恶;可或许他只是加剧了一种更深的伤口,巩固了弗吉尼娅那种对性之粗鲁加以回避的性格倾向,那种倾向源于某种根深蒂固的,也许是天生的自抑。我认为在她的人格中,性欲是微弱、单薄的”。
      
       作者很想将问题的焦点引向弗吉尼娅先天性的性冷淡,一来,可以适当地回避家庭丑闻,二来,烘托出弗吉尼娅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精神特质。但显然,乔治所造成的伤害是肉体上的,而不是“乱伦”这个词所带来的道德层面的伤害,否则,又怎样解释弗吉尼娅和姐夫克莱夫·贝尔长期的公然的暧昧?在这一点上,弗吉尼娅从开始到结束都表现出全无内疚之感的理直气壮。如果将之归于当时蔑视传统道德的风气,似乎也不全然是那么回事。
      
       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昆汀似乎面临着比伦纳德大得多的困境:一方是自己深爱的姨母,一方是自己的父亲,这使得描绘他们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变得尴尬,且难以用辩护来绕过去。于是,昆汀再次采取一种不予置评的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本是一个很好地分析传主性格特点,内心世界之所以形成的机会,却很遗憾地被作者放弃了。当然了,我们也免于看到类似于弗洛伊德似的精神分析,利必多什么的,对男人的看法,对性的看法,以至于对世界的看法,诸如此类。
      
       但是,作为真诚地想了解弗吉尼娅的读者,不知道是应该觉得抱撼还是该谢天谢地呢?
      
       昆汀当然是果断而彻底地放弃了自己做为“弗吉尼娅最疼爱的外甥”的权威性,没有一点点“据说”,没有自己眼中的姨母,没有一点点可以供人搓牙花子,嚼舌头的爆料,他就象是一个勤勤恳恳的钉耙,细致地耙梳着那些史料:弗吉尼娅说了什么;弗吉尼娅做了什么;弗吉尼娅去了什么地方;弗吉尼娅新结识了什么人;弗吉尼娅怎样评价这些人(当然,这方面作者也是颇多保留的),适度的轻狂,适度的疯癫,适度的刻薄,……看似方方面面,但我们始终无法接触到那个叫做弗吉尼娅的杰出女性的内核。昆汀将他的姨母展示在一个玲珑剔透的玻璃屋内,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她,揣摩她,可就是不能接近她。我想,这样做,虽然把弗吉尼娅很好地保护了起来,但也从根本上背离了弗吉尼娅自己的写作理念。
      
       所以,如果不是弗吉尼娅的死忠粉丝,谁能忍受得了这样一本长达四百多页,絮絮叨叨的巨型“言行录”呢?兴许是做为补偿,作者尽可能地在语言风格上继承----或者说模仿----或者说被影响----了弗吉尼娅的风格,不时地带给读者一些惊喜,例如这句:
      
       “像匹小马驹似的,她小跑着闯进贝尔夫妻和伦纳德夫妻的生活。……她骑着辆脚踏车出现了,像颗纽扣那么熠熠闪亮。”
      
       弗吉尼娅的语言风格,就象个一路小跑的少女,轻轻地喘着气,眼神发亮,昆汀虽然缺乏那种女性的轻灵,多了些男性的笨拙,但也足够了。
      
  •     放弃了,我肤浅,读不懂,还是看妮可演得《时时刻刻》来得明白些
      希望我闹清楚这些人后,在好好看
      
  •     当弗吉尼亚"伍尔夫向衣兜里揣进石块永远地走入乌斯河的时候,大不列颠在远东的一块弹丸属地上,21岁的张爱玲正趴在图书馆的书桌上,戴着厚厚的近视镜,写着她崭露头角的作品——《我的天才梦》。一位作家以毕生所描摹的生命之流归结自己的生活,另一个则梳理好自己的羽毛雄心勃勃地向文学的天空展翅待飞。这也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她们在宿命的洪流中划出的唯一一道对称的轨迹。
      作为女作家,她们如同一道菜里的西芹和食盐,是无可比较的。或许两人都会厌恶这类比较,当某些学人尝试从女性意识的主题将她们对照的时候。作为女性,她们所感受到的幸运和不幸,是上帝给予每个女人的独特礼物,无论她们是海德公园门街角处流浪的乞丐,或者从常德路某个公寓窗口探身的主妇。而她们只是恰巧隔着天南海北,迥然相异的地域与时间选择了相同的职业,两个同样才智非凡、系出名门、在写作上天赋异秉的女人,貌似与二十世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有着无法避免的瓜葛。
      而单纯地比附她们的创作之路是荒唐的,难以想象一个严肃文学家与一个畅销小说家之间会有几点交集或对映,她们对于文学史的意义正如大本钟的机芯和一场繁华的桂花蒸,是精准深刻与感性生动,曲高和寡与门庭若市的对应。
      伍尔夫出身书香门第,幸运地继承了父系家族的才智与母系家族的美貌。她在保育室里学习音乐绘画跳舞和少女礼仪,读英法史,卡莱尔、斯各特、克伦威尔的传记和一些书信集。父亲去世后,她成为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宠儿。自此在她生前的三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剑桥的各色才俊始终站立在她身后的幕景中。由于自己的女性身份而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这使她终身抱憾。然而天赋和勤奋却令她超越了那些剑桥出身的男人们。她是骄傲的,衡量别人的唯一准绳就是才智。27岁时她许诺了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里的利顿"斯特雷奇的求婚,他是她在圈里唯一的一个强大对手,她心怀着嫉妒与满足答应了与这个酷好男风的传记作家的婚事。她认为婚姻可以、而且最好是没有性爱的,却不能没有才智上的情投意合。从这一点来看,斯特雷奇是最好的人选。然而斯特雷奇对婚姻的幻想很快就被更大的恐惧感冲散了,求婚后第二次见面时,两人和气地解除了约定。而其后,除却性爱生活以外,弗吉尼亚与她的犹太夫君伦纳德"伍尔夫的婚姻是完满的,以至于传记作者要把她的一生以婚姻为界分为两部分。
      弗吉尼亚注定会完成自己对小说做出的贡献,就像她体内的免疫力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义务。她十六岁时便确定自己要写那么一本书,当她行走在二十二岁海边的沙丘上时,那景象清晰地出现了,她要创造的是一种现代小说,不是H.G.威尔斯、高尔斯华绥那样无意义的华丽奢靡;不是托马斯"哈代那样的史诗;不是乔伊斯的低俗;也不是普鲁斯特与现实隔绝的回忆(尽管这已经相当接近弗吉尼亚的理想)。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小说,包括一些最浅显乏味的情节与最深刻卓越的思考命题。她完成《雅各之室》的那一年,世人终于见识了她想要的东西,她写的根本不是故事,而是一个女士要去买指甲油这样的琐事。十五页之后我们才能读到她没有买成。之后相继还有同样令普通读者难以理解也揣摸不到主题的《达洛维太太》《到灯塔去》以及《海浪》等,没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取而代之对人物潜意识的捕捉以及冗长的内心独白、回忆、梦境,作品里的时间不再是传统中如水一样均匀、如路灯一样排列整齐的钟表时间,而是被打碎的一打鸡蛋,混乱无序,粘稠与稀淡彼此混杂着的心理时间。这些作品忠实地描绘出内心的真实,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中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也是在那一年,她结识了小说家兼诗人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这位大使夫人成为弗吉尼亚余生中除却丈夫伦纳德与姐姐瓦奈萨以外最亲近的人。很多著作将伍尔夫的同性恋情结、对性欲的抗拒甚至精神疾患都归咎于少女时代所遭受到的性骚扰,然而正如她的外甥昆汀"贝尔在她的传记中认为的那样,早年的遭遇并不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对于她这样才智卓异的女性来讲,无论怎样不合伦常的遭际都是无需深究因由的。
      如果说英国上层社会保守规范的道德教育和战争与国力衰败的双重作用造就了伍尔夫的勤勉自律与神经兮兮,张爱玲那淡漠孤僻的性格以及缥缈传奇般的人生,同样是祖国与时代的成全。她的祖父张佩纶与祖母李鸿章小姐的姻缘故事被谱就成才子佳人小说收录在《孽海花》里,她的母亲姓黄,是将门小姐,由妾室所生。临产的时候她的外祖父已经亡故了,尚无子嗣,这一胎成了黄家传宗接代的唯一希望,当母亲落地时,大太太气昏在地,产婆回禀说是双胞胎,接着她的舅舅黄定柱就被拉出来。尚未出世的张爱玲注定要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定式中成就传奇小说般的一生。她曾为封建旧族的最后一道门所羁押,在那道门后,她见识了祖母的旧衣、继母的嘴脸、鸦片烟与古典小说,逃离后因为二战而与留学英国失之交臂,追求西学的她又遭遇了香港沦陷的炮火。
      她不喜欢读枯燥的哲与史,对文学的渴求却不可遏止。在将中西名著精髓谙熟于心之后,她自觉地认可了国学文化,认为《红楼梦》与《西游记》好过《战争与和平》或是《浮士德》。在西方文学思潮与运动此起彼伏的二十世纪,孤岛上的张爱玲像中国绝大多数作家一样,从未打算把形而上的思考或打破旧传统的技巧运用到创作中。她头脑中一幅幅画面的主题,是在红楼梦、海上花这类章回小说的根基上建筑起来的,饱蘸尘世烟火的饮食男女。她相信世界就是爬满虱子的华丽的袍,故事也正如香港的炮火,一定是有因有果,响亮圆满的。
      也许是封建末世沉重的喘息声拖延了太久,张爱玲在漫长的等待中变得异常漠然和执拗,她不喜欢与人交往,坦言对父母和弟弟都没有很深的感情,被叫化子抢了馒头还要追上整条街夺回一半。她有健康的精神,也坦然面对关于她作品的捧场与倒彩。也许这种姿态是她的一种自我保护,反而出生在健全家庭的伍尔夫没有这么顺畅的生活,几乎每一次家人离世,每一次作品的完结与发表,都将她推上精神崩溃的边缘。
      伍尔夫对于美貌的态度正如对待祖产,在需要时理所应当地取用。也许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才智可以让自己不必太费力就得到男性的赞美,于是对于必要的打理从来都是漫不经心,她对衣着的潦草态度让她的异父哥哥乔治——一个受绅士精神教育的纨绔子弟,大为不以为然。张爱玲尽管没有继承母亲的美丽,却很在意衣着打扮,花第一次稿费的时候选择了买口红,又为不断变迁的服饰作总结归纳。
      1995年9月的洛杉矶,死于一所公寓中的张爱玲被人们发现,那已是在她真正辞世时刻的六七天之后了。比起半个世纪前的伍尔夫,这个受自己的国人同样宠爱的女作家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河流,她死于无期限的静止中。或许无处可归的结局正是属于她的归宿,宿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位诗人笔下,在她第一位恋人的口中就交代清楚了,“永结无情契”,这是她用以报答感念她的国人,以及回复妄图将她纳入某些无意义比较的一切愚蠢命题的答案。
      
  •     上帝为什么不先做一个女人,然后再抽一根肋骨做男人呢?因为上帝知道,哪怕只是做一根肋骨,女人对世界来说都是如此重要。
      所以,在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以后,你会不会突然有一天想起,这些璀璨的文明都是由女人创造的人来创造的,而这些创造者的创造者却并没有被我们记住。
      除非,她们学会了一项技能:既不是纺纱织补,也不是生火做饭,更不是刺绣缝纫,不是任何文明里要求女人做的事情,而是写字,她们或许就能在文明的拥挤的车厢里,拥有一条自己的缝隙。
      四百年前,莎士比亚也许有过一个和他一样具有天赋的妹妹,只不过在他跑去伦敦戏院里做二流子体验生活的时候,妹妹却要放弃天赋嫁给村口的木匠;于是妹妹决定出走去跟随哥哥的脚步,兴冲冲来到大城市后的她找到了哥哥,却被勒令立即回家。赌气决定与哥哥一较高下的妹妹,跑到了隔壁的戏院。在这里,戏院老板收留了她,不是看上了她的才华,而是看上了她的身体。几个月后,她带着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和脑子里未写成的绝世之作一起跳进了泰晤士河。
      三百年前,勃朗特家无法无天的三姐妹像男人一样写起了书。这一方面是因为妈妈早死没人教她们纺织刺绣,另一方面,父亲也乐得看自己的闺女能和自己多说上几句聪明话。三姐妹里面,大姐最热情,终于写出了贫穷女教师奋力嫁入豪门的故事;三妹最温柔,写了写同样多情的家庭女教师不太波折的爱情故事;而害羞敏感甚至有些冷漠的二女儿,却在笔下营造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充满绝望的山庄,里面的人物几千年以后依然能让人唏嘘感叹。当三个读书的女人,在荒野上破败的屋子里奋笔疾书的时候,我们发现,她们竟然能如此有趣,写出如此不同的东西来。
      一百多年前,一个同样出身在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子,她从小读书,却不被受教育,她一生结交的都是最顶极文化圈内的人,却几乎足不出户,且四体不勤;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她的一生,穷尽才智,目的就只有一个:写字,为女人写字。
      她就是伍尔夫。这个创造了《达洛薇夫人》、创造了雌雄同体的《奥兰多》的女子。这是在她的书籍之前早就吸引我的故事,因为她的故事是如此有趣。而一个想写故事的人,首先就得有这样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伍尔夫,似乎是古今中外第一个天生的为写书而生的女子,并且她真的如此幸运,一生啥事情都没干,只是写书来着。
      尽管如此努力,但在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下,她并没有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而且她敏感的脆弱的心灵还常常需要不断的修复。然而这必定又是另外一个写字的女子必备的条件。而伍尔夫在一生之中所身体力行的写作事业,恰恰为后世如此多想写字为生的女子积累下了如此丰富的经验。
      从她的这本传记,我们得知:写字的女人,要具备如下条件:从小她就要有丰富的想像力、敏感脆弱神经质、非常乐衷用文字表现、几乎忘记自己的外表却无限重视自己的魅力、最后的归宿是一个不会打扰自己世界的丈夫、具有不断阅读的能力与时间、经济宽裕不需要为生存奔命,最后,要相信女人的天赋,只要拥有恰当的条件,完全可以做得和男人一样好。
      纵观伍尔夫的一生,她从未摆脱一个女人受到来自父权、兄权、男权等男性社会的压迫和困扰;但作为一个写字的女人,伍尔夫显然在纸上走的很远。她已经明白了,一个女人写字,完全可以跳出女人本身的窠臼,就像她赞赏的艾米丽·勃朗特、简·奥斯汀,以至于后来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所做到的那样,在男人的文学世界里与他们并驾齐驱。
      所以伍尔夫的传记,是所有希望靠写字让世界记住自己的女人所一定要读一读的。尽管如今生活已经有了如此多的选择和机会,可真正要突破女人的窠臼,相信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     书名:伍尔夫传/Virginia Woolf
      作者:昆汀•贝尔/Quentin Bell
      译者:萧易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不朽的肖像•传记经典,2005.10
      评分:原著8.5/10,译文7/10
      
       看到封面上大大咧咧的《伍尔夫传》这几个字,作为女性,我觉得很高兴。因为Woolf虽然是Virginia Stephen婚后继承自丈夫Leonard Woolf的姓,然而人们现在提起Woolf这个姓时,想到的是Virginia,而不是她的丈夫Leonard。无论是作为作家的Virginia,而是作为女人的Virginia,在历史上都已经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Virginia在好莱坞电影《The Hours》播出之后,在中国大大火了一把,人民文学出版社火速推出了她的那套淡蓝色网格封面的12册文集,包含了她的大多数作品,不过或许太匆忙了,多数作品翻译的不怎么样。而在电影风行之时,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或介绍:弗吉妮娅•伍尔芙(妮可•基德曼),住在1920年代的伦敦郊区布鲁姆斯伯利,开始写她生前最后一部小说《戴罗薇夫人》(Mrs. Dalloway),被写作的天才燃烧的同时,游走在疯狂的边缘。在这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几乎被沮丧击溃。 (http://ent.163.com/edit/021217/021217_145517.html)。可实际上,《达洛维夫人》发表于1925年,是她第一部获得广泛声誉的现代主义小说,此后她还活了16年,发表了5部小说、4部随笔集和2部传记。我记得03年的时候我经常在网上向人家解释《达洛维夫人》并不是她的最后一部小说,但除了她的几部作品之外,我对她其实一无所知。虽说Virginia作品里的个人印迹很明显,我并不喜欢以此推断她本人的经历。昆汀•贝尔的《Virginia Woolf》的中文版的出版终于满足了我的一大心愿。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寻思着是否需要将她的小说找出来再看一遍,记忆力在此似乎没有那么管用了,但我还是决定把这项工作留到以后,如若不然,我可能抓不住昆汀的传记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在我拥有的或者看过的Virginia的书中,最喜欢的是《到灯塔去》,其次是《海浪》、大部分书评和《一间自己的房间》之类的女权主义著作,对《达洛维夫人》和《奥兰多》则立场不太坚定,《岁月》等传统小说则从来没有打算阅读。因而,我希望在《Virginia Woolf》中看到的是作为现代主义小说家和女权主义者的Virginia,不过写书的人是昆汀而是我。
      
       昆汀在这本书里很小心谨慎,评论/剖析小说并非他所长,他不打算越俎代庖,他只打算写Virginia这个人,写她的生活,尤其是她的精神状态,至于这些对于她的作品有啥影响,她的读者心知肚明。所以,他在这里采用的是编年体,以1912年和Leonard Woolf结婚为分界线,分为2卷。有意思的是,她的生命被婚姻划成了几乎相等的2段时间,每段都是29年多。而在两部分中,各自的章节划分是以Virginia生活中出现的重要事件为界线的,像在第一部分中,1895年、1904年、1906年分别是她的母亲、父亲和哥哥去世的时间,第二部分里则主要以作品的创作阶段为划分,当然一次大战也毫无疑问是她人生的重要经历。这种划分手法在人物传记里虽然是屡见不鲜的,但用在Virginia这里还是其特殊意义的,因为Virginia一生曾三次精神崩溃,外界事物对她的影响要远大于普通人,而对于读者来说,她的这些经历是需要正视并且接受的。
      
       Virginia离开人世已经快要70年了,身后的名声比起生前还要看涨,戴上了光环,很是光鲜。但这位意识流小说家和女权主义者的实际生活却远不是这么甜蜜,这就是昆汀•贝尔告诉我们的。这句话也是可以用到有史以来的所有伟大作家抑或世上所有人身上,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过每当传记家们以此来切入他所要描写的人物上时,我们仍不禁动容。Virginia的例子也一样,并且因为她也是个女性,感触还要深一些。
      
       看《到灯塔去》的时候,我已经知道,拉姆齐夫妇就是以Virginia的双亲为原型的,但我还是觉得很难接受。Virginia的父亲居然是拉姆齐先生这样一个无休止要求女性的同情和牺牲的人?Oh,My God。她的老爸难道不是那个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文人吗?我那会儿觉得我无法把两者等同起来。但现在可以了,斯蒂芬爵士俨然一副拉姆齐先生的做派,即使不需要身体上的暴力,也不会让人怀疑他的家庭暴君的地位,精神上的暴君。但在朋友眼里,却又是十全十美的绅士。两者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统统留给家人去品味了。Virginia的母亲和同母异父姐姐都为这个男人耗尽了最后一点精力。这种索取可能不仅对女性有压力,所以父亲去世后姐弟四人忙不迭的搬离了那座老房子。男性对女性的优越感或者有意无意的索取是Virginia的童年的第一个阴影。也由于这个原因,Virginia虽然能和男性朋友交谈甚欢,对于将自己的生活和别人永久的捆在一起,还是抱着极大的恐惧,所以成年后她拒绝了多次求婚。不过接受Leonard Woolf的求婚,正如昆汀所说,确实是她的一生作过的最明智的决定,确实无法想象她能嫁给别人。
      
       第二个阴影则是同母异父哥哥乔治对妹妹的过分亲热,可怜的Virginia和姐姐Vanessa简直是寻找一切机会来逃避这种亲热。这个直接导致了Virginia的性冷淡,把热情转向了同性。在两人相处中,Virginia不是太强,而是太弱,太需要对方的照顾,对方太强势会令她害怕。她是个非常女性气质的人。她的评论也许有点咄咄逼人,但那是因为她对弱势地位的耿耿于怀,这里既有性别上的弱势,也有学历上的弱势,而在教养和才华方面,她则处于强势地位,但把这摆在前面的那些先天不足面前,她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吗?她可不是弱势到没能力思考这一切。对同性的感情在Virginia的生活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这方面,昆汀•贝尔决不吝啬笔墨。而就她和Leonard的关系来说,之所以Virginia能够接受Leonard并终身深爱他,我想更多的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平等,性别差异不再是需要考虑或必须考虑的,两人在思想上达到了完全的平等。
      
       第三个阴影是她没有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看着她的哥哥弟弟们理所当然的步进剑桥的大门,她却不行,这种焦躁简直要把人逼疯。作为补偿,她可以自在的享用家庭的藏书,但这也许就像私生子看着婚生子,充满了无奈和不甘。并且,正规教育的剥夺使得她终身对理工科和财经一窍不通,甚至算术也存在困难。如今她的声望远远超过了那些正规剑桥生,这也许能给她带来一点安慰。但在生前,她只能愤愤不平。当他们姐弟四人迁到布鲁姆斯伯里后,哥哥索比的剑桥同学们不断前来拜访,姐妹俩也和男人一样参加到谈话中来,这个在当时算是离经叛道的行径想必给Virginia带来很多乐趣,虽然昆汀说她并不是一个健谈者。和男人平等的谈话是重要的一步,虽然他们在学历上仍然不平等。
      
       第4个阴影是她的疾病,她的精神状况。Virginia从小体弱,这也是她没能上大学的一个原因,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精神崩溃。她母亲去世后她第一次精神崩溃,婚后不久也发生了一次,以后每当她太在意某事,太焦虑,就有可能复发,可能休养一阵就会好起来,但最后一次例外,她把自己沉进了河水。虽然她的作品中没有疯狂的痕迹,但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显然不能忽略。她的生活和创作可以说是在和疾病打拉锯战,她的亲友都不可避免的卷了进去,但对他们的爱最终导向了对他们的愧疚,从而让疾病或者死神赢得了她。很难想象Virginia会对疾病满不在乎,她痛恨疾病,害怕疾病拖累她所爱的人,尤其是Leonard和Vanessa,但疾病却不是由她控制的。即便是清醒之时,她也害怕自己哪天就病了,病后偏偏又眼睁睁看着别人照顾自己,怎能不痛苦?所以一旦她对痊愈失去了信心,她也就丧失了活着的信心,希望可以一了百了所爱的人的痛苦。亲友却不能这么想,这就不禁令人叹息了。
      
       在Virginia的后半生中,昆汀的描述很简练,不经意间,几年就过去了,然后我们就读到了Virginia自杀前给丈夫的那封哀婉的诀别信。除了按年代发表各种小说、散文、评论、传记,她的公众生活还包括与Leonard一起创建Hogarth出版社并为之工作和成名后应邀进行各种讲座。她的私生活倒是丰富的多,Virginia和Vita Sackville-West的相恋以及由此产生的Orlando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不过Virginia的韵事决不止这么一件,昆汀真是不惜笔墨,这2卷中甚至包括了Virginia对哥哥索比和姐姐Vanessa的依恋,而Virginia与她姐夫Clive Bell和朋友Roger Fry的韵事,倒真让我大吃一惊,后者我一向只知道其与Vanessa有过风流韵事。由此可见昆汀爆料的尺度。喜欢八卦的也许有福了,可回过头来想想,爆的料虽然猛,却并非真对主题或者Virginia的形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我想是因为她和Leonard的感情在那里摆着。
      
       但Virginia的卓越的想象力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Virginia和William Faulkner一样,有着那种能把想象的事物说得像真实事物那么可信的天赋,甚至自己也混淆了两者的界限。这个天赋不仅用在创作上,也有少许落在现实生活中。于是,Virginia在朋友圈里不幸有着大嘴巴或长舌妇的坏名声,很有点搬弄是非的感觉,虽然并非恶意,却也不免引起亲友的不快。这方面昆汀提供了很多例子,终于也让我相信Virginia大概真是个长舌妇了。这可真不够愉快,不知昆汀在写的时候想到了没有。
      
       对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实际上这本书的分量要远比昆汀的另一部著作《Bloomsbury》来得重,因为这里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和鲜活的例子,而那一本里没有。出版于1968年的《Bloomsbury》竭力为这个圈子的长辈们当年离经叛道和各种理念辩护,而出版于1972年的《Virginia Woolf》中则又不吝笔墨,放开手脚对这个圈子的大量重要人物进行了最生动的描写,行文不乏幽默感,绝妙的片断随处可见。满篇的“鸡奸者”的字眼令我也不禁愕然,回过头来却又要称妙,因为这部传记里终于没有该死的假道学了。与之一起平反的不仅有布鲁姆斯伯里的一干人物,还有昆汀本人的文笔,不过重新看了一遍《Bloomsbury》之后,我还是觉得那本书的平衡没把握好,文笔也比不上《Virginia Woolf》。
      
       昆汀的这本传记其实还是有个重大缺陷的,说到底仍然是对平衡的把握。昆汀对Virginia的病痛和日常生活上的无知的反复强调给人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使得我不禁开始怀疑这个女人是否真的是写出了《到灯塔去》、《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和大量随笔的Virginia Woolf,因为从昆汀笔下的她的生活中我实在很难看出她也有那么严谨的思维,她看起来完全是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人。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所以我只好不断的对自己说,这个女人写出了《到灯塔去》,她真的不会小白到这种地步,以此来抵抗昆汀的叙述带来的影响。这可真够尴尬的。昆汀不去剖析Virginia的作品,这是对的,但是对连Virginia怎么思考问题也不着笔墨,这就无异于打破权威却不想再树立一个了。要知道并非所有存在与Virginia所面临的一样的阴影的女人或者男人都能写出那些作品的啊!难道昆汀觉得Virginia的脑瓜子是天赐的?
      
       另外,昆汀在书中不断强调Virginia的美貌,这个很令我困惑。在一般人看来,Virginia虽然优雅,但应该谈不上美貌吧。否则Nicole Kidman在扮演Virginia的时候就不会给人带来那么大的容貌落差的感觉了吧。不过这也许是昆汀作为亲友的看法吧。要不然,Virginia可就是80年前的美女作家兼才女作家啦。封面的“英格兰的百合”和封底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王后’”的名头同样令我困惑,简直令我觉得说的是不是Virginia。上天保佑,Virginia只是《到灯塔去》等书的作者,伟大的作家和女权主义先驱。
      
  •     这篇评论我拖了又拖。其实书早就还给图书馆了。不是因为看完,而是实在读不下去了。大串大串陌生的英文名字充斥在伍尔芙的日常生活琐碎中,她的生命中出现的亲人、朋友,相关的不相关的人,弄的我的眼睛发涨头脑发昏。我想如果不是对她喜爱至深或者是文学研究者,很难认真的读完这部厚厚的传记。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去窥探别人的八卦,尽管好奇心它仍在作祟。
      
      书的封面形容伍尔芙是英国的百合。这意味着被撰写者是一个干净高雅的女子。干净表现在伍尔芙不受世俗社会的熏染,主张女权主义的灵敏头脑本就不符合当时社会对一名居家女子的标准。她讨厌社交,性格上似乎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单纯的认为身边的人没有不是正派的。爱情于伍尔芙也是干净的,剔除了潮湿的粘腻和欲望。小时候的性侵犯给伍尔芙尚未成熟的心志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阴影仿佛恶魔,如影随形。也造成了伍尔芙对性的反感和厌恶。伍尔芙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恋爱,迷恋具有男性的自信、沉着、冷静品性的女子,与她们有着超越友谊的恋爱关系,当然一切都干净的只限于精神上的。在传记中曾多次表示了伍尔芙的这种倾向:“迄今为止,作为爱人的男人在她的想象中似乎根本不存在。她的信笺和日记中没有任何东西暗示了曾有哪个男人激起过她最轻微的性爱兴奋。她所有的激情、嫉妒和温柔都留给了她自己的同类。”
      
      当伍尔芙的姐姐结婚后并过着甜蜜的生活时,伍尔芙根本无法理解并体味到姐姐的幸福,甚至还认为是该死的婚姻从她的身边抢走了姐姐。她讨厌幼小的孩子,认为这些小家伙尖叫着,仿佛不吉利的猫。小家伙在她的眼里根本不是人类,而是制造无限麻烦的异类的可怕的东西。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伍尔芙不同于常人的性格特点。她的乖张、古怪使这个表面看起来平和安详的美丽女子不容易被人轻易走进她的心灵。
      
      伍尔芙视创作为生命。“当她发现自己要行进的方向,她会和作品非常亲近地生活在一起。任何创作过艺术作品的人都不必说就明白,一旦开始,这样一种过程会怎样完全控制人的精神。它成了一个人醒着时的生活本质,比其他一切事物都更真实,是一种喜悦也是一种折磨。”可以说伍尔芙大部分时间里,是活在一个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过分沉溺于自我世界或自我情绪虽然让伍尔芙创作出更出色的文字,但也让她的心绪走向过分敏感和纤弱,随时面临着崩溃和低落。阴霾与苍白不仅在伍尔芙的脸上,也在她的心里。
      
      1912年,伍尔芙还是与伦纳德订婚了。从此一段注定了不断付出和包容,隐忍和关爱的婚姻生活就此开始。我深信不疑伦纳德对伍尔芙的爱,或者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伦纳德更爱他的人了。因为爱,他包容了他一切的不同常人的性格和习惯,用无限宽大的爱抚慰着受精神病摧残的妻子。不论这段婚姻是否真的幸福,伍尔芙得到的伦纳德的爱是让我羡慕的。这段婚姻干净到没有性,只有爱。这一切的一切,无畏的付出,敏感的伍尔芙怎能无所察觉。而到死,我想她的内心都是愧对她的爱人的。无疑,伍尔芙也是深爱着伦纳德的,但注定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伍尔芙患有精神病。她疯癫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她神志清楚到足以意识到自己精神错乱,就象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梦,却怎样都苏醒不了。这种孤独和因为无法控制生命的无助感充斥着伍尔芙每次发病的头脑。这些要命的感觉将伍尔芙拉下痛苦的深渊,万劫不复。她认为人们在笑话她,她是造成每个人麻烦的原因。她深陷在负罪感之中,她认为自己应该为此受到惩罚。她开始确信自己的身体从某方面来说是畸形的,肮脏的嘴巴和肮脏的独自要吃食物,唯一的办法就是拒绝吃东西。物质于伍尔芙呈现出险恶,不可预测的外貌,既凶残又可怕,时而有着吓人的美。她精神错乱、恍惚,不断的伤害自己和身边的人。最痛苦的人除了她,就是她的丈夫了。伦纳德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忍受着她不断的自杀威胁,保持着持续的警惕性,在进餐时没完没了地想花招说服她吃东西,经受着无休止的希望和失望的更迭折磨。我惊讶于伦纳德竟然没有因此垮掉或者疯掉。他的耐心对伍尔芙似乎永远都消耗不尽,任凭怎样挥霍。伍尔芙曾经企图自杀但未遂。长时间在黑暗中受紧折磨的伍尔芙再也无法忍受精神的折磨,她同样不忍看着身边的人因自己的疾病受到伤害和痛苦。在一个晴朗、明净、寒冷的日子,伍尔芙照常去花园的工作室,她在那儿写了两封信,一封给伦纳德,另一封给她的姐姐——两个她最爱的人。在两封信里她结实自己听到了幻音,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康复了;她不能继续毁掉伦纳德的生活。她把这封欣放在起居室的壁炉上。然后,大约11点半,她悄悄的带着手杖,穿越侵水草甸来到河边。她放下手杖,把一块石头塞到自己的口袋中,然后走向死亡。
      
      她最终选择了在水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样的澄明清澈。恐怕这一刻是她一生中最轻松的时刻。死亡于她不是沉重,而是解脱。生命的痕迹留下的是对丈夫的爱和愧疚:让我们记住爱,记住时光。
      
  •     
      很多年前我就知道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存在,就象我知道伊甸园神话存在一样——她是一个在不同语境中被反复引述和重复的名字,她带着她明净的额头,尖刀背似的大鼻子,常常出没在唯美派画册里的那种知性的鹅蛋脸,穿行于一列大不列颠知识分子军团的书简和信笺里。那是一群在二十世纪前三十年度过了他们成熟期的人,也是埋葬了维多利亚社会又试图让它纤细僵化的道德活跃的一代人。达尔文的进化论,让他们失去了相信上帝七天造人的可能性,残忍的爱因斯坦,更在1905年抛出相对论,这下连时间和空间都无法信任了,他们只好转向去精研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用尽心思,他们每天要写大量的日记,余时就给另外一些人写无数的信笺。所以这个叫做布卢姆斯伯里团体里的成员,个个都是书信体大师。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这个团体的核心成员,弗吉尼亚被喻做英格兰百合,这个意象很契合她,最美的百合都开在唯美派画册里,圣母的手边,圣婴的笑颜附近,百合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意味大于肉身美的花,相对于桃花的艳情,牡丹的肉感,玫瑰的甜俗,它简直是禁欲味道的,弗吉尼亚本人正是如此的精神化:她醉心于朝拜艺术圣地,收集艺术品,但在生活里,她一辈子都穿着粗布工作服,在冬季没有取暖设备的“冰窖”里工作;她视肉欲为肮脏的动物性,却苦心收集别人对她美貌的口头称赞;她择偶时从不关心对方是否有肉体美,或物质背景,甚至性向,却一定要足以与她的智性匹配;象S.波娃一样,她背离并且鄙夷上流阶层的生活方式,却从来没有淡化过骨子里,从属于这个圈子的精英意识;五岁的时候她给姐姐写信,“谢谢你对我仁慈的耐心”,而姐姐的回信是“我多么喜欢你香豌豆色的头发”,后来姐姐成为画家,她却成了作家,审美角度的歧途,其实在早年就足见端倪。
      
      她很象一台配置失衡的电脑,思辨力,逻辑力,想象力,凡是智性系列的操作系统配置都很高,而性欲芯片配置却几乎为零,她并不是敌视性欲,她是压根就不理解这玩意儿,所以她选择的多是同性伴侣,只是因为这样便于操作她无垢的“精神之爱”而已。小时候她同父异母的哥哥把她抱在窗台上,扒开她的私处迎光看着,长大了他继续用拥抱,接吻等临界动作猥亵她。这些暧昧的性侵害史,象频频发作的病毒一样,使她本来就已是低配置的性欲芯片几乎瘫痪,直到1941年,她投水自杀,用死亡疗法彻底使自己死机了为止。
      
      从九岁那年,她就开始顽强的自我教育,她的营养源只是爸爸的书房和与哥哥交谈的碎片,还有伦敦图书馆而已,她不眠不休的写作,不舍昼夜的阅读,每写完一部作品,她就要崩溃一次,在崩溃的间歇期她写一些轻量极作品作为松弛动作,余时她写大量的日记用以观察自己的下意识,她此生最大的娱乐是写信,大概有几千封之多,她参加有限的社交活动,也是为了带上捕蝶网为她的小说收集人物和情节标本,她交友恋爱都必须经过文字这个介质,他们必须和她一样是文字的信仰者——我从未见过一个人,象弗吉尼亚这样,终其一生,从各个方向,顽强的与文字发生关系,它们是她的伤口,也是止疼片,是她的宠物,也将她驯养。就象小王子的狐狸一样“你对你的玫瑰所花费的时间,使得这朵玫瑰,对你变的那么重要”。
      
      可笑的是:这个连自己独自上街买件衣服都会打哆嗦的神经质女人,居然常常被比喻成狼,她要是匹狼,也只是身着狼皮而已,伏在她貌似强势的女权攻势下的勇气,只是一块蓄电池,真正的勇气电源来自于她身后的人,小时候是妈妈,未成年时是姐姐,最后这电源的终身接班人是她的丈夫伦纳德.这个女人活在文学史上是个傲然的奇迹,真要移植到你家客厅里,只能是场不折不扣的灾难:她会在作饭时把婚戒丢在猪油里,还在参加舞会时把衬裙穿反,她的锋利不过是“舌辣”,而不是“根辣”,而她的丈夫伦纳德呢?他曾经在噩梦中把自己的拇指拔脱节了,这种“噩梦中的畜力”,看似优雅的弗吉尼亚身上一样有,他们在某些地方是完全对称的,在弗吉尼亚还很小,无法熟练使用语言暴力的时候,她就有一种阴郁的能力,只要她一旦震怒,她的兄姐们立刻感到周围气温陡降,头顶飞过一团乌云,恐惧压顶。这两股子畜力,有时是反向的,比如弗吉尼亚疯病发作的时候,伦纳德就得用自己的畜力去压制她的,在她无恙的时候,这种畜力转而成为一种远景式的呵护,保护着她在生活中的低能。为此他搭上了他的青春,生育权,一根健全的神经。这一切,我想大于一个男人对妻室的爱意,它更是他对她文学天才的保护,对某种绝对事物的信仰,这种纯正的反犬儒气质,才是真正的布卢姆斯伯里精神。
      
      很多艺术家都有自我形象设计癖,并不是他们刻意撒谎,只是他们太热衷于虚构,比如克里斯蒂,她喜欢把自己设计成一个素人作家,以写作打发闲时的闲妇,但是任何人胆敢质疑她的作品,她立刻象母狼一样,从窝里凶悍的扑出去捍卫它们,还有弗里达,她明明是1907年出生,可她在所有的官方履历表上填的都是1910 年,那是墨西哥大革命发生的一年,她觉得这有利于把自己塑造成“革命之女”,这种激越鲜亮的背景色,更能映衬她波澜壮阔的政治思想。与她们的耽于自我戏剧化不同,弗吉尼亚的自我调节恰恰是反向的。她在行文时也是一样,非常淡漠人物的戏剧特征,却很关心她们的精神构造。
      
      1917年她认识了新西兰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基于对一种即将出现的新鲜文体——意识流文学的敏感与革新意识,她们彼此投契,又基于同样的原因,她们彼此嫉恨,在交谈甚欢的流沙之下,是弗吉尼亚比水泥地还结实的顽固势利眼,她是个超级势利眼,但却是一种教养和智性的势利,并不涉及对方的物质背景,这也是她全部的价值观,这种势利眼的证据频频出现在她六卷本的日记里,关于曼斯菲尔德她写道:“这女人是个商人的女儿,她穿着象妓女,谈吐象婊子,身上有体味,象一只刚刚卖过淫的麝鼠”。
      
      还好,弗吉尼亚除了有一根多刺和不忠的舌头,过于精密的头脑,踩了油门就踩不住刹车的想象力之外,还有尚算健全的自省机制,她象一只冰箱里的表,低温,精密,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的自我精确定位,她又在日记里盘点了自己的灵魂,承认自己嫉妒曼斯菲尔德活泼自主,实验性的生活方式,比她本人大的多的异性社交半径,正负加减之后,帐面显示的结果是中正的:(曼斯菲尔德)是一只可爱的猫科动物,镇静,疏远,独来独往。
      
      甚至她的发疯也是同样质地的,这种发疯的可怕之处也正在于此:她是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发疯,象是一个人隔着雾气班驳的玻璃窗,看着屋子里的另外一个自我在发疯,却无法打破窗子把那个自我救出来。想一想,这个热爱阅读的女人,她甚至把不能阅读都当作了她自杀的一个原因,如果她不停的发病,能阅读的只余下自己的疯狂,会把她带到一种怎样的境界。如果她选择放弃这种智性生活,不再写和读,做任何刺激智性的事,医生说她可以不发疯,但是她说"不能写,毋宁死",谁说放弃生命不是一种爱的方向,选择与卑琐的形而下生活苟且求和,是一种勇气,放弃也是.这才是布卢姆斯伯里精神的骄傲绝尘处.
      
      在那部叫做《时光》的电影里,伍尔芙一边走上楼梯,一边说“I may have a first sentence.”这第一句话就是:戴罗薇夫人说,“我要自己去买花。”自己去——不受他人干涉,她去了花店,她说,百合太苍白了,她不要。弗吉尼亚,这朵英格兰百合,亦被她自己放弃了:“亲爱的伦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 ,然后,放弃它。—— 伍尔芙” ,至此她已经有过两次自杀的经验,她熟练的淌过浅水,走向河中心,边走边把一块大石头塞进口袋里,我合上眼,耳边是电影里的音乐,它简单地重复,平直的来去,并不太汹涌,像时间,回复往返。
      
      
      
      
      
      
      
      
      
  •     还在看《伍尔夫传》,这本444页44万字的书,我看了一个冬天,到现在还只是看了一半。刚看到1911年,弗吉尼娅29岁,她后来的姓伍尔夫的丈夫向她求婚。
      
      一个世纪前,欧洲知识分子,那些从剑桥毕业的年轻人,或者像弗吉尼娅和瓦奈萨那样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很多行为和观念与一个世纪后的今天,生活在东方受过一些高等教育的我们,没有太多区别。甚至看他们在婚姻面前自省用的措辞和逻辑都是我熟悉的。对自身与世界的体验,大家都处在相当的水平。
      忽然觉得,无论这个世界如何信息化,人们用自己的躯壳和灵魂去体验外界,得到的答案,也许不会再有多大改变了。(这句话是从进化角度讲的。)
      
      很羡慕,弗吉尼娅和瓦奈萨以及众人拥有一个叫布鲁斯伯里的文化圈,以此方式联系和交流。一个文化圈,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这话我对包包说过。
      如果我能拥有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定期地聚首,一同谈谈最近的话题,轮流朗读一部小说,坐在一起看一部电影或者话剧,办个舞会,交流交流小打小闹的作品,比如诗歌、小小说、画、DV什么的。我会觉得幸福。
      只是,我和我的朋友们总是被“别的事情”牵绊着,那些事情还很要命地被冠上“正事”之名,堂皇地占据我们的时间、心力和情绪。
      听起来,好像我比较轻率,用一种拒绝“长大”和拒绝责任的方式在表达着我自以为是的幼稚。
      
      想起来,我一个朋友W,在ctrip上一场又一场乐此不疲地举办着他的网友聚会。以美食的名义,聚拢频率相同的人,企图在上海小资(呕,痛恨这个词)群里经营他自己的圈子。他是单身,但是谢绝以寻找爱情为目的的人加入。到现在,已经四、五个月了,而他的聚会在ctrip上也开始小有名气了。
      这也许是一种方式吧!
      布鲁斯伯里圈有一个世纪前世俗无法接受的同性恋等,所谓的丑闻。想想,这些,在现在一样是世俗无法接受的。
      W也不止一次向我提起他在北京的朋友们玩得怎么另类。但某种纯粹意义上的另类,又似乎违背了他的初衷。
      
      其实,要的只是几个能玩到一起的人,一块儿做做过瘾却不无聊的事情。
      
  •      普鲁斯特曾经这样回忆他童年的房间:“我在布鲁塞尔睡过的一个房间便是如此,形状是那么明媚宽敞,又是那么内秀封闭,使人感到好像躲进安全洞穴的同时又好像身处自由自在的社会。”房间随着语言缓慢地延伸出了双重功能,犹如窗户上的玻璃:除了提供居住,房间自身也成为存在的隐喻,普鲁斯特追求的就是这种尽可能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又能无拘无束地窥视它的存在方式。散发着芬芳的鲜花,漆面光滑的扶手椅,温暖的炉火,厚重的窗帷,房间里一切都布置得井井有条,但是如果缺少玻璃窗,就仍然无法获得某种持久的乐趣。玻璃窗的出现,使房间更加完整,也使它更为封闭。这是一种纯粹的旁观,普鲁斯特与这个世界的所有关系都维系于芦苇般脆弱的视线上。窥探的本质在此超越了任何道德警笛,上升到了存在的高度。
       和普鲁斯特一样,达洛维夫人也沉湎于拥有一间这样的房间,遗憾的是,她无法抵挡外部生活潮水般的涌入。房间向世界敞开了它的神秘,在外部的视线下它显得笨拙,紧张。通过昆汀·贝尔的《伍尔夫传》,我们对弗吉尼亚表现出的这种笨拙更为熟悉。伦敦上层社会的交际,外表和睦的大家庭下隐藏的阴影,维多利亚时代座钟一样机械的生活,所有这些都让她感到压抑。直到多年以后,她依旧热切地渴望“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但是在表面上,她似乎总是向平庸屈服。“必须通过伪装才能更好地掩饰自己。”这是穴居动物的生存原则。
       因此,女权运动者们一直没能真正理解弗吉尼亚。她们过于注重将弗吉尼亚装扮成向男性社会挑战的英雄,而忽略了她和普鲁斯特在生存本质上的相似性:一个玻璃窗背后的窥视者。他们与霍夫曼笔下那位躲在阁楼终日远眺的堂兄有着共同的精神血缘,生活的全部乐趣来自于这种旁观的快乐,弗吉尼亚试图在她和世界之间建立起这样一道透明的墙壁,就像书中的达洛维夫人端坐在房间中央那样,无数细小的事件在她身边汹涌澎湃,形成漩涡,她却隔着时空的玻璃兴致勃勃地观察它们。房间里透露出一种慵懒的气息,而潮水般的意识流挡住了读者向内窥探的欲望。
       弗吉尼亚的文字似乎也由此具备了封闭与开放的双重特性,这在她的小说和评论之间鲜明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解读达洛维夫人的内心是艰难的事,我们必须保持罕有的耐心和缓慢的节奏来深入闺房;而评论恰恰相反,这些文章读起来令人愉悦,尽管不乏独到的见解,但总的来说,没有超过客厅沙龙讨论的范围。感情把握得恰到好处,充满了一位女士应有的优雅。维多利亚时代的木刻风格在这里得以发挥出来。轻盈的文字游戏,正像作者置身于伦敦上层社会中的聊天那样生动活泼。但是,仅此而已,现在女作家已经转身走进房间不见身影,而我们站在客厅里,不知所措地读着她留下的笔笺-—那是她的下一部小说《奥兰多》。
  •   写得真好,不过就像一切的书评一样,往往里面是书评人的灵魂,就像书是作者的灵魂一样。读LZ的文字,觉得好安静。
  •   写的真好 最爱看你的书评 写一本 看一本 哈哈
  •   您和困困曾供职一处?
  •   2010-09-09 16:12:01 全能战士
      您和困困曾供职一处?
    没有啊,何出此言?
  •   水木丁 是认真写字的女子,很喜欢
  •   伍尔芙写的评论看得真过瘾,不过我也怎么看传记。
  •   喜欢你的文字。书评写得很好 、就书评、、我就值得看这本书。
  •   眼拙,记错。我以前在花名册看见过您。
  •   伍尔夫家的印刷工人说,看到伍尔夫赤着脚,穿着棉布长袍走下楼来看他们干活,感觉看到了天使。
  •   说的太多!真正理解的东西是表达不出来的,道,无言!
  •   亲爱的水木丁,一直看你写的文字,有一份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透彻,是有温度的,有深度的,喜欢喜欢喜欢~~~
  •   几年前看的伍尔夫传,outstanding的一本传记。其实我认为传记可以用注释的方法写,用相对平实的语言叙述被传纪人的一生,用注释来展现作者主观感受。不过这样一来传记就显得很不融洽了.....感觉伍尔夫传还是融入了挺多的作者感观,这当然是这本书很耐读的原因之一。那时候我摘录了特别多的片段-----是贝尔的,不是伍尔夫的文字。您写的书评啊,我都看不懂哦,我学工科的,一般挺长挺专业的文章都不咋看....深入到精神层次心里层次的剖析,我觉得作为学者,可以为之;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断不是什么引以为傲的技能。还是喜欢简单点的书评,从自己能有的深度去看,但宜从普罗大众的角度去写。哇哈哈
  •   这本书我也评过,不过我觉得它不是很客观。离传主近,不意味一定客观,反而可能偏见更深。自传和身边人的传记,从某个角度来说不一定比陌生人的更可信。
  •   您写的书评啊,我都看不懂哦,我学工科的,一般挺长挺专业的文章都不咋看....深入到精神层次心里层次的剖析,我觉得作为学者,可以为之;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断不是什么引以为傲的技能。还是喜欢简单点的书评,从自己能有的深度去看,但宜从普罗大众的角度去写。
    ————————————————————————
    我被深深震撼了~
    怎么会有这种人?
  •   从你的评论里看到鲜活温润,就如从黎戈的评论里看到冰冷刻毒。
  •   天才的巨大魅力,不是来源于其他,而正是来源于他们非凡的创造力。
  •   对于艺术家来说,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审视与重塑,如果有那么一天,你也能写出一本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小说,你会发现你的心会变的如何的不同。。
  •   写的好。尤其是关于天才的本质。我要去读这本书。
    谢谢你,给了这么多。
  •   我觉得你就很有创造力
  •   以前为了学习放弃我喜欢的画画,结果成绩不怎么样,画画也荒废了,后来我妈让我少看课外书,我不听,我觉得那是我最后的爱好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坚守,现在我才明白,选择爱好与前途根本是一个伪命题,关键是你选择了什么就要坚持到底
  •   我觉得欧文斯通先生为梵高写的传记也写得很好呢,不知道您看过没有,什么看法?
  •   关于天才的魅力在于创造力的观点,非常赞同,包括伍尔夫在内的Bloomsbury Set一小撮人,道德上都不完美的人,但每个人都充满创造力,我正是从这本伍尔夫传开始了解Bloomsbury Set诸人物,并打算一本本读完以下豆列里的书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681755/
  •   看了你这篇文章,我竟然看到心跳加速,发抖的状态。也许是一语揭开了现实的残酷和自身的悲哀。
  •   看完的第一渴望就是去读这本书
  •   好犀利
  •   较为赞同你的观点,国庆节才看完这本书,确实是本全面的传记...你对v的看法,也是她所认可的一个方面的自己...伦纳德说过维吉尼亚像冰山上的圣女,有难以触及之感。对我来说,她像乌斯河对面的精灵,在另一个精神世界...精神疾病的痛苦,她出于对生活的热爱一次次坚强的战胜了;和谐的爱情和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快乐,她也领略过...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也是幸福的....
  •   没看过这本书,不知道如何. 但一向由别人写别人的传记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见或看法. 若是这样,干脆不要买这些书就好.
  •   我只看过她的《达洛威夫人》,但已能感受到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灵。我们谁不曾在夜深人静时放纵过思绪奔涌,就无法体会她如水长流般的感受和思考。意识流,我觉得它适合每一个关注自我的人。而伍尔夫,用作家的力量,将它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感谢她!
  •   不爱看名人传记,
    但觉得你评论写的很不错
  •   应该是本不错的数
  •   嗯^楼主运用文字介于中式和西式之间,不过墙上都爬满了常春藤……
  •   我爱伍尔芙,我爱时时刻刻,我爱暗玉
  •   爱昏金!我要更正你错误的称呼。
  •   暗玉喊起来更亲切
  •   呵呵,这是要发表在哪里的文章么
  •   这是看完伍尔夫传写的,也算读书笔记吧
  •   写得不错啊
    看伍尔芙时我可一点没想到张爱玲
  •   也许只是我觉得,可以用张代表中国女性文学与之对照
  •   是啊,看伍尔芙很难想到张爱玲;看萧红的时候,有时候会想到张爱玲。
    虽然她们都是女性的文学家,但是精神气质相差得很大。
    作者的这篇读书笔记写得很不错。
  •   恩,萧红,不错......
    这读书笔记的名字起得也不错
  •   分节好吧?
    这样看起来实在有些累
  •   这篇评论写的好,不过张爱玲和Virginia之间也是有一种不太相关的因子,联系起来不是那么恰当.
  •   同意樓上~
    “她相信世界就是爬满虱子的华丽的袍”
    這句話是不是又太多種理解了?!
  •   “她们对于文学史的意义正如大本钟的机芯和一场繁华的桂花蒸,是精准深刻与感性生动,曲高和寡与门庭若市的对应。 ”
    神比喻~
  •   女人本来和男人一样,只是人.是社会把她们变成女人的.
  •   这个我也读过。对伍尔芙的故事很感兴趣。
  •   你看懂啦?我恭喜你,我是因为压根看不懂所以几乎没有读完.当时我实在是从没见过如此莫名其妙的传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