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弟子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作者:[美]理查德·沃林  译者:张国清 王大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1927年出版《存在与时间》,奠定了其在现代哲学界的地位,1933年因介入纳粹政治而受到批评,更因其战后拒绝检讨纳粹问题而激起公愤。其哲学影响了数代人,培养了阿伦特、马尔库塞、约那斯和勒维特等著名哲学家。本书是研究海德格尔对其杰出弟子思想影响的专著。    本书揭示了海德格尔与弟子之间的爱恨情仇,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展示了海德格尔情感和世俗一面。

作者简介

理查德·沃林(1952—),早年曾师从哈贝马斯,美国政治思想史家、新左派代表人物、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和比较文学杰出教授,著有《存在的政治》(1980,2000中文版)、《文化批评的观念》(1992,2000中文版)、《迷宫》(1995)、《非理性的诱惑》(2004)、《海德格尔争论集》(1992)等著作。

书籍目录

代译者序 距离产生力量_理查德·沃林访谈录中文版作者序英文版前言 英文版序言英文版序言《死亡赋格曲》和《死寂之山》第一章 哲学和家庭罗曼司第二章 日耳曼人和犹太人的对话——记错了的小站第三章 汉娜·阿伦特——文化、“轻率”和政治爱慕第四章 卡尔·勒维特——对现代虚无主义的斯多葛回应第五章 汉斯·约纳斯——生命哲学家第六章 赫尔伯特·马尔库塞——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到翼海德格尔主义第七章 劳动 创造 自由——作为德国“道路”哲学家的海德格尔附录《存在与时间》——一部失败的杰作?结论人名和术语索引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德格尔的弟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一直想买,正好有活动!
  •   没看见这本书时就是不知道,海德格尔还有这么多的赫赫有名的弟子,他不仅自己是当代哲学思想的大师,而且还把这么多的弟子也培养的这么厉害,都是学有专攻,真不愧为大师啊!我们不可因人非言。看看吧。
  •   看到的是一个浅薄的人对一群伟大人物的品头论足!
  •     美国作家理查德。沃林(我更愿意称他为作家,是因为他简洁凝练而有光泽的文风确实当得起作家的称呼,而并不代表对其学术能力的怀疑)的《海德格尔的弟子》,讲海德格尔和几名著名的犹太弟子的关系。其中一章专门讲犹太女弟子兼情人汉纳。阿伦特。
      
      这是艰深和神秘乃至故弄玄虚之外的哲学史。它有空气、阳光、鸟鸣和钟声,有男人和女人,有现世的欲望和终极的理想,有爱、恨和人类相关的一切情感。当18岁有着杏仁般瞳孔的少女汉纳。阿伦特和35岁“来自迈斯科林的魔术师”海德格尔相遇,她大概没有想到,这个小个子的年轻教授会成为她一生的阴影和光明。
      
      海德格尔显然是人,就像尼采也是人一样,他们不能天然获得任何意义上的豁免权。时代中的人脱离不了他的时代,但这不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全部的奥秘。设若有一些美德和伟大的人从内在相关,那么,一定有一些属于他本质的恶不能推卸到外在的身上。海德格尔所做的那些并不是希特勒所关注或授意的(这更显出海德格尔以及类似的人骨子里的献媚),作为政治环境中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更多是作为政治文化事件和政治分子出现在场。他在纳粹期间所做和所得的,以及纳粹之后所坚持的,显然不能用其作为思想家在思想上的盲点或弱点为其辩护。
      
      而作为政治思想家,作为弟子,更作为情人的汉纳。阿伦特,从在同处一个学校里时的秘密调情到日后在某一个火车小站上的幽会,再到从精神到肉体,从个人到民族的彻底的背叛,多年以后的汉纳。阿伦特依然为海德格尔说话。看起来,汉纳。阿伦特有足够的理由诅咒,而不是辩护。
      
      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色。戒》。
      
      即便海德格尔“又黑又矮”,并且有“黑森林”的绰号,但是35岁时作为天才和导师出现的海德格尔,不论从两性意义的肉体上还是思想上,对18岁的汉纳。阿伦特来都有绝对的优势。终其一生,汉纳。阿伦特不能忘却或者忽视,乃至“背叛”的就是他。
      
      汉纳。阿伦特作为政治思想家的成功无助于她从内在治疗自己对爱和爱的幻觉的欲望。她的出走是自尊的出走和不得不如此的被遗弃后的出走,而她的回归因为带着光荣和学术意义上公正的面纱,是更终极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说,汉纳。阿伦特的成功使她从道义上获得了回归的合理性,她因此获得了某种和海德格尔对话和施予的机会。
      
      回归之后汉纳。阿伦特,或者面对被诱惑并且被遗弃的事实(她可以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于少女阿伦特的姿态出现),或者用现在的抹布擦去昨日的尘垢,乃至重新创造不存在的诗意(不论以何种表面的姿态出现,她所做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也就是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那些岁月)。她原本可以选择前者,她选择的是后者。她对海德格尔所做的辩护,在多大程度上是为了海德格尔,又在多大程度上是为了那些曾经与其共度的、侵润着爱的光辉的青春岁月,为了给她自己一个美好人生的安慰和确认?
      
      这是有意义的吗?有人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有人说不是,它只是一个叫做爱情的有固定形状的容器,碰巧找到了合适被装进去的东西。阿伦特和海德格尔之间,是容器在先,还是所装之物在先?阿伦特开口说话,会说:我只是爱上了我自己;或者说:是的,我爱上了海德格尔,一生都爱。
      
      阿伦特已经不是阿伦特,海德格尔却仍是原来的海德格尔。起码在作为女人的阿伦特这里。不论阿伦特和海德格尔各自的社会地位如何变化,他们的关系始终停留在最初的阶段,阿伦特始终是海德格尔视野内受其控制和检视的小鸟,而海德格尔作为导师、引领者以及带有父亲般神性不可选择和更改的优势地位。
      
      在这样的一种控制和被控制、看顾和被看顾、怜悯和被怜悯、施舍和被施舍的关系中,阿伦特作为一般浪漫主义倾向的女性的内在感性需要战胜了作为政治理论家的理性需要。仿佛王佳芝最后一秒钟内的犹豫造就了张爱玲无可奈何的“苍凉的手势”,汉纳。阿伦特选择了后者。或者,只是因为她是女人?一个没有爱,又渴望爱,不惜创造爱的女人?
      
      这像极了张爱玲在小说中写的那些令人觉得恐怖而又绝望的话: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之间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只不过,《色戒》中的王佳芝没有机会确认的瞬间,由汉纳。阿伦特勉力完成:或者他们原本明白,并且愿意,苍茫中回首,仍然会幽幽的说:这是值得的。
      
      
  •   原谅我的无知,竟幻想着诸如“阿伦特是男人该多好”的假设。好文,阿女子与张女子若地下有知,也能为你的文章含笑九泉了~
  •   在强烈占有 的经历下,才会有后来的反思。
  •   只是感觉很怪异。阿伦特的生命太不同寻常了~。。。
    这个女人不寻常~~
  •   海德格尔对阿伦特有真正的爱吗?
    作为女人,我看没有
    仔细思考一下男女之间的真爱吧
    不要因为海德格尔是海德格尔就神化他的爱情
    总觉得这二者都是软弱的
    相比较之下,阿伦特无疑更加勇敢
    只不过
    后来她远离了
    作为纯粹的男人而言
    海德格尔显然不值得阿伦特付出毕生的爱
  •   没有吧。。太理性的人,会感性的爱上一个人吗?也许会,但是我怀疑这种爱是一秒,还是一个小时。。
    要确认一秒钟的爱,其实不容易,《色戒》中那一秒钟的爱的结果是死亡,要得到这样的确认,显然并不容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