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丁玲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江苏教育  作者:沈从文  页数:234  字数:13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以诚挚的情感、素朴的语言记叙了胡也频和丁玲的故事和丁玲早期步入文坛的契机。现时也记下了在风雨如磐的年代中,三个朋友相濡以沫的不凡友谊。    关于三人的友谊,《记胡也频》及沈从文致王际直信亦多涉及,可参看《友情集》。    感谢巴金先生在1992年6月29日来信,同意将他写的《怀念从文》刊于本集之中。

作者简介

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先生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郭沫若斥责沈从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1949年,沈从文先生放弃了文学创作,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担任了一名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沈从文先生的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与沈从文先生在国内的默默无闻相反,沈先生在国外名声鹊起,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

书籍目录

代序  巴金:怀念从文从文家书选 元宵夜致云六大哥 丁玲女士被捕 丁玲女士失踪 记丁玲 记丁玲续集 《记丁玲》跋

编辑推荐

  她其实仍然是一个多情善怀的女子,而且也不把这样一个女子在这份不幸生活中应有的哀恸抹去。但她却要强,且能自持,把自己改造一个结实硬朗的女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记丁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该书是<记丁玲>和<记丁玲续集>的和合本,原名<记丁玲女士>,是从文先生为丁玲写的一部传记,从文先生用诚挚的情感和文字记述了丁玲和胡也频的生活故事,亦流露出三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爽直、勇敢、活泼、热情、坚毅的丁玲。但不知何故丁玲在晚年时评价该书是‘一部编得很拙劣的小说’。只有读者自辨之了。
  •   写论文买来研究的,书印刷包装都不错,不过沈从文还是擅长写小说了,写传记实在啰嗦随性。
  •   她其实仍然是一个多情善感的女子,而且也不把这样一个女子在这份不幸生活中应有的哀恸抹去。但她却要强,且能自持,把自己改造成一个结实硬朗的女人。不然如何写得出《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样的情怀和文字?
  •   喜欢沈从文的文字,用笔细腻,心里描写精准。仰慕。
  •   此套丛书是沈从文的代表之作,纸张和印刷都很好,值得收藏。
  •   这套书,买了就是准备慢慢读,细细品的,以前买的凤凰集,反复读了不下五遍,还会继续读。
  •   书壳虽有些脏,但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现在有新的版本出来,价格上高出不少,比较后发现,两套内容相同,就不计较是否成册了。这系列缺的,就到新系列里补吧。
  •   书有点旧。不过版本和内容都还不错。
  •   老版书,再不买就没货了。
  •   被左迷惑的可怜虫
  •   刚拿到包裹,很开心,送货速度真快。可看了这本书还是很郁闷。怎么这么旧啊,难道是旧书还是二手的?书的内容很好。
  •   多一份了解沈和丁的背景吧。
  •     看到沈从文写的丁玲,里面各种对女性的猎奇和窥探心理。在女人方面,沈从文实在是个下里巴人,如同他写的《第四》。象丁玲那样的女性,不管是学生期还是革命期,还是为民族而呐喊,从文写作的时期,最多是表现为谦虚,但绝对不是沈从文所猜想的男女上床相安无事,那么简单。遇到过渣男,拿提供性服务说事的,觉得所谓性就是侍候了女性,然后女性就应该付出家庭和劳力,其中沈从文还各种扁低海军生,好象海军生就会有丁玲这样的女人甘苦与共,而丁玲仿佛为了男性的肉体,才会找这样一个不如沈的海军生。而事实,不是这样的,沈从文喜欢的女性,还是那种传统的旧式的,尽管有学识,还是要相夫教子的,哪怕沈从文不明白那完全是跟性事无关的,所以沈才会害怕离婚,后期受了张兆和的精神“折磨”,因为张兆和甚至是认为沈从文是落后的,整理沈从文别集时,张兆和可能才发现那是沈从文的天真,但是沈的提辞用笔,对丁玲造成的伤害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沈从文提及的一切,丁玲根本就不愿意提笔,就仿佛如果回复,身份或观念就会降低到沈从文的水平,甚至是要打起嘴仗来。现代社会女性,没有满脑子那种猪狗的两性情欲知识,或情欲互足的相法。性不过是写在笔纸上的,哪里有读书识字写文来得快乐和精神兴奋;这些是那些提笔能文下马能武,观念里还保持性欲原始的男性,不可能想像到的。毕竟对女性来说,精神上思想上的独立,也即解放的成果,远比身体甚至是健康上的更难能更贵,那意味着不受旧势力干扰,不把女人形容为器物生产工具生育机器的纯动力,而且还要有身份上的依附属性,就是纯粹的老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女性独立却不愿意被男性占有,甚至是在意是不是能不能占有某个男性,从精神到思想上的支配,完全是个人价值优胜的体现。
      现代女性,完全没有了旧式家族小姐那种不事生产,一应嫁妆和婚后劳力,都是从属于男性支配使用的,这一点在张爱玲的母亲上就有体现,可惜那个母亲走极端甚至是走偏了,张爱玲也许在某些现代文人眼里看是晚景凄凉,没有什么人均可占有的财物。可是对于张爱玲而言,她一生所追求的不是生活器物的精致,或文字的鼎盛。那些器物文字不过是为了吓唬别人,保护自己的,张爱实在是个小胆的女人。所以她追求的不是统治多少财物,以显示个人价值,所要求的不过是一个绝对的空间。哪怕财物那么少,却能让她安全,不害怕失去,并且有完全的占有权,对每一事物都不害怕失去,也不惮于浪费其价值。全部可以打理的很好。
      现代女性这样的不少,指经济能独立或经济能生产。但是又要兼故人文,不只是经济,就要多花费很多心力,或者是不修边幅,或者是脾气暴躁,或者是宅而独立,总之是各式样的。
      丁玲为什么不回应谣言,如果提笔,则要把自己往年的生活重点,转移到工作学习之外,去迎合那些“猜测”,而作个人回忆的分解,那对于丁玲是一种浪费和不必要。原因只有一个,沈所提的感情或肉欲或混乱的人际关系,在于丁玲而言,是从来没有过的,只不过是从当时的经济着想。当时的女性如果不是嫁人生子,对男性有相对的依托,也是很难有完整独立的个人学习和工作时间的。这一点,比照林徽因和杨绛就知道了,再端看张兆和与沈从文共用的那一张书桌,还不能说明问题么?更何况那一张书桌对于张兆和,还有做饭洗衣之用,哪来必须的文字工作满足。
      沈从文以为丁玲已死,于是不能印证的,就多有猜测。沈从文的想像力应用于乡下人,是那样神性,兼顾了信仰。应用到城市人文的形成,比如丁玲这样的家庭出身,就只能用历史资料或无端猜想去着补。从不可能有影响或影响极远处入手,比如军事;从根本没发生,但是用自己的经历猜测去构想,就认为丁玲跟任何人的关系,都如同丁玲与沈从文、海军生的三人行。
      沈从文永远不知道,对于都市女性,三人行不是随便的,即要有安全上的可能性,丁玲的相貌根本就不是沈从文爱好的那口,所以男女性别上就安全了许多,这对沈从文这种提笔温和平静但是骨子里大男子气息十足的人而言。
      有人奇怪沈从文为什么能挨(三声)过文革,作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其实对沈从文这样的文人来说,没有什么难的,沈从文的信仰就是家庭。当初行文是因为行伍中的危险,赚钱要白搭上性命,看沈从文写湘兵到处总有无缘无敌的死,每每不是亲历全部耳闻,这耳闻的惊悚更可见一斑;用文笔换几文稿费,后来行文是因为家庭,改行也是为了家庭,钱财收益安稳,只要不被女人所误解 ,视为无用,并招致分手或离婚就行。文人的贬损、误读,没有伤害到沈从文,但是担心张兆和离婚,或者被迫离婚,却使沈从文,研究了不少自杀的文字,也很做了自杀一类的事情。
      丁玲的一生,不是什么城市大家闺秀正常的相夫教子,而谋求的生路。完全是把婚姻与感情,凌驾在某种信仰上面的,所以那些性事或可能有的性事被放大,或者可能有的结识革命男性,或者仅仅是人文思想性的,为了接受教育,思想革新,往往就没有了那种应该有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界线。本来求学在外,就不应该受那些地方旧习乡亲乡里的杂议,却想不到沈从文一双眼睛,却怀足了猎奇。何况丁玲和张兆和的影响相比,丁玲的粗枝大叶不室家庭,那是太明显了。当然会招致沈从文的非议。于是犄角旮旯,全部都被沈从文放大了研究,放大了猜测,放大了意淫。也是难免的,毕竟丁玲和跟沈从文等过从甚密的时候,沈从文也不过刚接触城市男女,这其中还有船上的那种娼妇,又是被自己丈夫送出去,沈从文在其中受了刺激,可想而知,但是袒然接受之余,如何自控呢?当然是提笔行文换钱,解决生活问题,就能暂时压抑下种种想法。于丁玲沈从文海军生,三个在一起时,沈从文放大了好多海军生投稿未遂、不受重视的层面,虽然是拿海军生在对比丁玲,按沈从文当时的思想,何尝不是在暗拿海军生对比沈从文呢。只不过是借写丁玲,对比沈从文自己的文笔功底,至于表扬了丁玲,那其实是说,三个人当中,沈从文的文笔更高,丁玲次之,海军生最次之;表扬丁玲,不过是说沈从文自己对文字的观察功底,是得了其他编辑印证的,海军生屡被退稿就是证明;而丁玲投稿获中,又因为丁玲是女性,因为海军生和丁玲互换名义时,还是署名为丁玲的好发表些,于是写足了丁玲是占了女性身份的便宜,相比之外,沈从文则即可以提笔,又可以当编辑。沈从文之后,也是很当了许多年的编辑,包括沈从文对历代服饰的研究,那就是一种浩繁的汇编工作,还要加以提新议、作判定。如果不是在男女两性问题上吃鳖,其后还是想偷嘴的,沈从文也未必不可能再把丁玲视为人尽可夫的前提下,想一解性事,了解或解决均可。一个女人从文,在沈从文自身的处境来看,可能也不过是为了缺钱,沈从文也没少提笔写丁玲和海军生之间生活窘迫,所以沾了沈从文不和便宜。如果是男性,如巴金,这种也就算了,巴金还有一处形容感受他自己仿佛为沈从文“食客”,讲的是沈从文的好客;而海军生和丁玲这种患难夫妻,则更象是沈从文的寄生,同样是贫困,沈从文却从这种没有太多婚姻形式,一味求生的结合里面,看出了沈从文的优越来。——而这种优越,很支持了沈从文的一生。大山的平静和朴素,沈从文一生也没有吃完,足足当了饷薪,但是却露了端倪,不得不让人震惊。男女授不亲。
      沈的确是老实人,而沈一直从文,所以忽略了男女感情,其实是很片面的。所以读别集时看到一句,是写在小说里的,《自杀》或是其他文章里有一句,形容男主人公,看到国外小说,觉得那些才是爱情,相比不如。
      从沈个人几段感情经历看,包括所谓的出轨和前期的追求,追求张兆和,那是热男热女当下都会有的行为,何况张兆和当时有众多追求者,而沈从文从讲课说不出话来到写信热烈追求,这都是很大的过渡,象是迷迷惘惘用求爱这种方式,淡化沈乡下人的紧张感,沈写到张兆和时,用得是“不体面”一词作为定性的,一个乡下人追求一个不体面的城里人,大概是觉得般配的,何况这个“不体面”的姑娘,还是有学识的,沈从文写作后期,也是沈的研究项目转型期,从试笔改为考据,沈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有更多书写更多字的机会,会更好,如果有一个能懂他的伴侣,是更更好。张兆和当时等于听父母之命,嫁给沈从文这样的白面书生,所谓理解,并不是知道沈从文多少苦闷,看别集《湘行记》,沈会写书信,也是把情书或家书,当成是风景随记练笔,只不过有了更多新婚小别的情义,山水或旅程就不至于只是山水旅程了。
      沈认识丁玲时,不算情窦初开,感情方面也不是全开化的。所以看不惯丁玲和海军生,至少是不理解女性当时的选择也是有可能的。而且很提了些生活艰苦,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女子从文,学习思想,要么是如同张爱玲文笔出众可以卖文增值、出名要趁早;要么如同林徽因,得嫁梁思诚,还要梁家资助相扶留学后归国成名;要么如萧红,其实感情与人生均不过愁苦艰辛;可比之下,丁玲的早期,不过是幸运的显如风流。也恰恰因为遇到沈从文这样的乡下人,才理解或猜测出乡下人的意识,所以丁玲反感沈从文,觉得沈的人物写作,尤其是针对女性的,不如沈从文写历史事件写大小人物写山水风景一样平淡朴直,很有些乡下人的市侩于其中,把丁玲的感情或生活经历,描写的如同船上娼妓,好象女人无以傍身,但是回想到沈从文对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光和的第一印象,不外是“不够体面”,那更不体面的、发如蓬草的丁玲,对于沈而言如同娼妓也不足为奇了。
      沈对城里人,是很有旧式贵族想象的,第一次看到别集中的《白菜》,吃了一惊。除去白菜妇人是个落寞的京贵遗族,还有对白衣公子亭立的描述,到被查为共产党,妇人失常自杀,并分割家产与雇工,承前启后当中,如同话本小说或现代言情了,所以难怪有一时期郭沫若把沈规定为桃红作家,文史上险被归类到“张恨水”之流。
      沈没有彻底粉红,一是京城或他处,求生均不易,不得不考虑现实问题,兵丁、年荒、求学、失业,等等、等等,如果沈的生活再经济些,文字会飘到哪里,其未可知,国事家事天下事,沈是有了解的,后期沈正名,就流传些讲稿,事理事外,还是分得清晰,也略谈了些国事,虽然是属于赞扬的,有没有违心,或甘于顺从,其未可知;但是沈对文革之类运动的痛恨,不外是担心失了工作,不能提笔修身,而工作或文笔,对于沈从文而言,都是谋生工具,活在城市里的必需品。
      《第四》、情书、家信,还有其他文章中的城市生活描写,还有各种乡人如何用本能适应城市需求,或被斥或嘲讽。涉及到二性描写的,沈从文其实是提了不少态度,于文笔之中的。仿佛追求女性大抵就是那么简单的过程,或一击必中,或稍溯回且长,比如沈绕道于胡适、张兆和的父亲,而没有完全求于张兆和必先和他精神沟通,更谈不上完全交流。这一场婚姻,单方面的追求更多,也不过是利用了张兆和的弱点,女大当婚。因此合肥四姐妹里,其实是更喜欢充和先生的。更现代独立女性些。再回说丁玲,如果丁玲不是在国内,求学和作文生涯与“革命”历史揉杂,丁玲也更象充和称称先生的脾性的,只不过二个人学识不同,一个现代思想些,一个古文明传承些。
      边想边记,如误再补。写作行文,还是男性较有生命力,女性总见机巧偏峰,比较伏案工作,耐寒耐暑,不是人人都行,贵在坚持,还要躲过一应外力。
      
      
  •     丁玲不喜歡這本書,八十年代看到這本書后認為沈從文純粹是「低級趣味的夢囈」,她說:「我最討厭拿他的眼光和趣味看生活」。
      
      於是,我翻開書,有些忐忑。奇怪的是,我喜歡這本書,也喜歡上了丁玲。我覺著書好看又有趣,書中的丁玲也可愛親切。沈從文說她是個「圓臉長眉大眼睛的女孩子」,沈從文說和她一處,常常忘了她是個女子,而把她當男子看待了,沈從文描述她的夭折的電影夢,描述著她和胡也頻極盡天真的戀愛,尤其說到他們吵架那段,兩個人孩子般地置氣,說著賭咒發誓的氣話,而沈從文在一旁手忙腳亂地說和,真是有趣。
      
      我以為沈從文的厲害處在於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添上一份原始的天真的趣味,這份趣味在他或許是好的,是獨屬於他的一種看待人事的態度,也因此他筆下的人事便常常顯得與眾不同,但是在經歷了許多滄桑苦難的丁玲看來,這種「趣味」便成了對自己的侮辱了。
      
      不管怎樣,我想沈從文是絕沒有惡意的,這是他在以為丁玲死後的懷戀文章,文字雖然仍是他慣有的恬淡風格,但那份喜愛的感情是透在字裡行間的。因為是“以為死後”,所以便少了些顧忌,一心只顧著懷念,便少了些避諱。
      
      若沒有這後來的事,我想在我這兒,這會是篇極美的回憶錄;但雖然有了那後來的事,我依然覺得它是很美的。歷史的,便交給歷史吧,我們讀著這美好的文字,歡喜著這文字中的男子和女子,便也够了。只是惋惜他們的友誼,曾經那麼好呵,都消散在上海的迷霧般的過去了。
      
      這是本不完全的集子,據說當初出版時因為政治原因刪去了約三分之一,大概五萬字的樣子,剩下的文中還有不少用……代替的文字,不過民國的好處倒是,不能刊出的都用……代替,一個字一個點,於是有的地方倒也可以推出些什麽,有的地方卻是一大串的……占了大半張紙。
      
      沈從文因為不滿丁玲對自己作品的責備,在出十二本的文集時故意不收這一篇和《記胡也頻》,算是沉默的抗議,到這份上,兩人又都像當初的孩子般的時代了。不過後來的《沈從文全集》和《沈從文別集》都是收了的,這本和《記丁玲續集》合在一塊兒,當初刪掉的那些字也找了舊報紙對照著補全了,倒是很想找來接著讀下去。至於兩人的恩怨詳細,一個叫李輝的作者寫了一本書,就叫《沈從文與丁玲》,說是查了好些資料,尋訪了好多人,尤其是沈從文的妻子張兆和和丁玲的丈夫陳明,應該是相當可看的,有時間倒是也可以找來一讀。
      
      據說丁玲最初跟著「海軍學生」胡也頻去看沈從文,不過因為聽胡也頻說自己這個朋友長得「很好看」。而《記丁玲》中也收了一幅沈從文的照在書前,倚著墻靠在窗臺上微微地笑,不知是六月天裡的日頭太毒還是日影的緣故,黑黑的,倒看不出「很好看」,只是三十左右的年紀卻整個透著少年的青澀味道。同樣還收有一張丁玲的照,低頭寫字的側影,沒有沈從文說的男子氣,倒是露出幾分難得的小女兒的柔婉。
      
      少年不知愁滋味,曾經年少足風流。不知多年後,那麼多齟齬后,兩人是否還會憶起,當時三個人吵過鬧過后,一塊兒過街吃麵條看電影的滿足與快活。
      
      Ps:我看的是1934年第一版《記丁玲》。
      在線看(1934年版):http://book.chaoxing.com/ebook/read_11353805.html
  •   心比天高,心比针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