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大纲

出版时间:2005-04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岱年  页数:555  字数:44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张岱年先生早期的力作,是关于中国哲学颇具特色的著作。本书以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展示中国哲学整个的条理系统,阐明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    本书将中国哲人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分为三类:宇宙论、人生论和致知论,在每一问题下,按时间顺序,分述从先秦至清中期诸家学说,并析其传承流变,因而也可以看做是一本中国哲学问题史。

作者简介

张岱年,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1909年出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33年大学毕业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1937年抗战爆发,闭门著书。1943年,任私立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讲师。1946年回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

书籍目录

再版序言新序自序序论  一、哲学与中国哲学  二、中国哲学之区分  三、中国哲学之特色  四、中国哲学之发展第一部分 宇宙论  引端 中国宇宙论之发生  第一篇 根论    第一章 中国本根论之基本倾向     第二章 道论    第三章 太极阴阳论    第四章 气论一    第五章 理气论    第六章 唯心论    第七章 气论二    第八章 多元论    本根论综论  第二篇 大化论    第一章 变易与常则    第二章 反复    第三章 两一    第四章 大化性质    第五章 终始、有无    第六章 坚白、同异    [补录]形神问题简述    大化论综论第二部分 人生论  引端 人生论在中国哲学中之位置  第一篇 天人关系论    第一章 人在宇宙中之位置    第二章 天人合一    [补录]天人有分与天人相胜    天人关系论综论  第二篇 人性论    第一章 性善与性恶    第二章 性无善恶与性超善恶    第三章 性有善有恶与性三品    第四章 性两元论与性一元论    第五章 心之诸说    人性论综论  第三篇 人生理想论  第四篇 人生问题论第三部分 致知论  引端 中国哲学中之致知论  第一篇 知论  第二篇 方法论结论 中国哲学中之活的与死的补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哲学大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这本书很好,把中国哲学的精髓写出来了,看完这本书可以说就把中国哲学的精髓学得差不多了
  •   这本书是在一位学长的推荐下买的,这本书虽然完书时间早了点,但在哲学史的介绍上不遗余力,读完此书基本上可以将中国哲学史理顺,有些还可以有深入的理解,总体很不错
  •   系统性很强,先学点中国哲学史再看这本专著比较好。
  •   怎么说呢,各有所长吧。这本以专题分类,不论是本体论,认识论还是其他都单独成题目解答,然后按历史脉络结构发展,有宏观思维,却也觉得如果不了解当时当世的历史背景就难以完整构图。冯友兰本按人物分类,横向排列思想,再纵向排列,就要多看几次,否则一次把一个人一生的各种所学所想一时间全都挤在脑袋里也会无所得。
  •   毕竟是大家,毕竟是经典。
  •   如题。收到书的时候,发现封皮有些尘迹。但是有橡皮擦一遍,在用纸巾稍微弄湿再拭擦一遍,尘迹被差不多弄掉。虽然看起来还有岁月的痕迹,毕竟是05年印刷的。但是效果还可以接受。至于内容,还没开始看。嘻嘻。
  •   内容丰富,观点独到。
  •   读得很辛苦,比自己写还辛苦,但却有一种畅快感
  •   书的内容果然名不虚传书的纸张也非常好,字引得清爽,用2B铅笔做笔记十分流畅难得的好书
  •   哲思精微
  •   在图书馆看过之后才买的,读不读都要收藏的书。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偷懒的办法
  •   这本书我仔细看过 很好 写的角度不是一般的哲学史可以比较的 但是毕竟写作时间有点久远 很多方面存在纰漏 作为现在还是值得参考 或送的速度不错 就是书品相保存的不太好。
  •   应该保证图书质量,前面几页开胶
  •   整个封面都被磨破了妈的本来想换奈于没时间在考虑以后还会不会从当当买书但是绝不是针对本书本书写的非常非常之好对中国哲学有很好的把握
  •     因为昨天在读邓晓芒那本《思辨的张力》,看他批判中哲的时候,洋洋洒洒,从《易经》一直批到王夫之,中间还提到一些极为冷门的人物,如方以智。对于什么法藏啊、宗密啊、范应元啊、王弼啊、欧阳建啊的观点学说更是信手拈来、随口举例。
      
      当时我就惊艳了。他一研究西哲的怎么对中哲这些人物和学说这么门儿清啊?他哪儿有这多功夫看这么多人的书啊?赶紧翻到书末的参考文献看,这才松了口气,一大堆西哲书目里找到一本中哲的参考书,就是张岱年先生那本《中国哲学大纲》。
      
      基本上像我这种玩票性质的哲学爱好者,中哲看到诸子百家后面就懒得看了,二程朱子王阳明他们写得都太长,真心看不下去。又想了解,就找一些后人写的通史来读读。
      
      一般说到中哲的通史,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冯友兰先生那本《中国哲学史》,不过我觉得,如果从入门的角度讲,其实张岱年先生这本《中国哲学大纲》要更好。
      
      我不评判这两本书谁好谁坏,因为我不了解中哲。像人家告诉我冯友兰老先生为了让毛主席满意而几次删改《中国哲学史》这些话,也就当个段子,听了也就听了,不能全当真。就我观感而言,《中国哲学史》也不见得有他们说得那么不客观,毕竟资料详实、罗列人物面面俱到,除了文白夹杂的风格有点点别扭外,都还挺好的。
      
      但说张岱年先生这本《中国哲学大纲》更适合入门,意思是这本书的的结构布置更符合我们现代人的思维。
      
      张岱年先生在这本书里胆子最大的地方,在于他试图为中哲整理出来一个条理系统。
      
      他首先去总结:中哲里最核心的问题是哪些?他总结了三个:宇宙论(对应西哲的本体论)、人生论(对应西哲的伦理学)、致知论(对应西哲的认识论)。
      
      然后再根据这三个问题,去总结出历代中国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阐释、研究,从而得出一条明晰的发展脉络。
      
      你当然可以指责这种方法,是用西哲的范畴去硬性割裂中哲的思想体系。比如孔子也好、老子也好,他们的宇宙论,是直接与他们的人生论、致知论相呼应、相一致的。你其实很难把这三者单独划成三个部分,在不谈另外两者的情况下单独说一个。
      
      但我们还是要看到难能可贵的地方。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其实比冯友兰先生按时间顺序写《中国哲学史》要辛苦得多、艰辛得多,而且,对中哲的意义,也更重要得多。
      
      我一直觉得中国哲学缺就缺了个像亚里士多德这样干细活儿的人,因为中国的哲学家都是文人,最多就是对科学带点兴趣。这些文人不愿意细致而条理分明地将一套学说整理并剖析给你看。他们是想到哪说到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宇宙论里夹带点人生论,人生论里夹带点致知论。总之要玄而又玄,才能让你取乎中。好像你如果确实得出个什么结论,他们就嫌你落了下乘。
      
      结果搞得中哲和西哲之间就像文科生和理科生一样,没法沟通交流。
      
      我觉得张岱年先生这本《中国哲学大纲》,好就好在他敢于给中哲划范畴、下定义、清条理,像对待西哲那样,认认真真整理中哲的学说脉络,让人看得清晰明白。
      
      所以邓晓芒跟中哲的学者,不是爱答不理就是一见面就吵架,惟独对张岱年,他在自己书里推崇备至、客气有加。大概也是觉得,只有张岱年这样研究中哲的人,才真正算得上跟自己同行的哲学家吧?
  •     这本书我读的很仔细,也是第一次系统的读关于中国哲学,很幸运,选择了张岱年的这本书,这本书讲的很透很朴素,也纠正了很多我对儒道两家的偏见,为我铺筑了一个踏实朴素的基本哲学态度,实在珍贵。
      
      中国哲学某些部分“不免被讥为朴素,然而,如是真理,朴素何害?如非真理,纵讲的精微,亦不过善于诡辩而已。”
      ——张岱年
      
      
      
  •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
      
        张岱年是冯友兰的姻亲,只是忘了谁是谁的舅子了。冯友兰这个人我不太喜欢,无论从治学还是为人;但张岱年我却很喜欢,无论是治学还是为人。
        张岱年算是一个低调的人,没有引起轰动的大作,也没有引起轰动的大事件。但治出来的学问却很精深,也很独到,但不张扬。
        我手头的《中国哲学大纲》是张岱年的一部专著。和由他发起编写的《中国的智慧》一书可以对比阅读。《中国的智慧》是模仿罗素《西方的智慧》一书的体例,叙述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哲人及其理论。当然《中国的智慧》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明清交际一段,只陈述了明末请初三大老中的两位。《中国的智慧》外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内以中国哲学的特质为结构。所以虽然上下数千年,却能散而不乱。
        我不知道《中国哲学大纲》和《中国的智慧》孰先孰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结构是一致的。现在我来引用一下此书的目录(前二级,括弧中的是对比西方哲学体统的名称):
        第一部分 宇宙论(世界观)
          第一篇 本根论(本体论)
          第二篇 大化论(发生论)
        第二部分 人生论(人生观)
          第一篇 天人关系论
          第二篇 人性论
          第三篇 人生理想论
          第四篇 人生问题论
        第三部分 致知论
          第一篇 知论(知识论)
          第二篇 方法论
        在西方的哲学系统中,是以本体论为究竟的世界观的,而以发生论为不究竟。其实以树为喻,根是本根(根本),枝叶是大化(变化出来的万象),其中有枝末之分,却无究竟与否之别。不过一个主静,一个主动,乃是一体两面,所以太极理论来关照,又如何有这等分别呢?
        另外,张岱年有一本《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看得出是精心之作。如果要深研国学,推荐一读。
  •      我08年看的这本书,觉得没有总结得更详尽的版本了。现在的人更不可能有耐心去写这样一本书了。很喜欢这本书 ,希望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中国古代哲学历来没有总结的习惯,张先生此书始将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问题统一纲要,力在总结前贤历史,以推究今世之事。读完令人条脉清晰,不像冯氏,尤其是任式的哲学史,让人读之渐烦。
  •   哦,因为你的日志想买这本书了
  •   :)不会后悔的
  •   欲深究中国哲学史之精要,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当为首选;昔日胡适先生有开创中国哲学思想之功,可惜至于先秦,且叙述语焉不详;2011年隆冬时分,旧书摊偶遇张先生书,如醍醐灌顶,欲罢不能;
  •   冯友兰先生之书,任绪而行,多宗儒教,贬低他教;且屡有孟夫子再世的王者气,远不及张岱年先生冲合平淡,与静观中论述中古哲学思想之源;至于任继愈先生未通马列之宗,读若味同嚼蜡,不忍翻中国哲学史,实为误伤国人之继往开来之精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