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浙江少儿 作者:凡尔纳 页数:204 译者:韦德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海底两万里》是他著名的三部曲之一,最能代表他那丰富多彩的想象和缜密细腻行文的特色。那艘“鹦鹉螺”号潜艇的设计和对海底世界的精彩描述,不仅使小读者们如痴如迷,事实上也给后来的工程师们在制造真正的实用潜艇时以有益的启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凡尔纳不愧是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凡尔纳的作品不时透露出一种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奴隶制的进步倾向,但受时代局限,也有若干对土著居民的片面描述和对环境保护的错误认识。白璧微瑕,人们当然不会也不必去苛求这位充满同情心和民主精神的伟大作家的。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 凡尔纳 (Verne.J.) 译者:韦德福 丛书主编:任溶溶
书籍目录
飞驰的暗礁尼德·兰 搏斗遇救“鹦鹉螺”号海底森林瓦尼科罗群岛 深海葬礼 锡兰岛采珠人 阿拉伯海底水道地中海水底金库沉沦的大西洋洲 火山腹申 南极 冰山 大章鱼 “复仇”号沉船 尼摩船长的忏悔
章节摘录
插图:飞驰的暗礁一八六六年发生一件离奇的、无人解释也无法解释的怪事,恐怕不少人至今还能记得起。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各大洲的舆论,当时议论纷纷,航海人员对这件事尤其关注和激动。大致的情况是:一段时间以来,出海航船偶尔会遇到某种“庞然大物”。它呈长条状,纺锤形,有时会放射磷光。它的体积远远超过鲸,而游动之快更是鲸望尘莫及。那年的七月二十日,加尔各答一布纳赫汽船公司旗下的“喜金逊总督”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五海里处,首先发现海怪。起先,船长巴克以为那是一座无名暗礁,于是打算测量它的方位。他刚拿起仪器,那暗礁突然喷出两道水柱,高度足有一百五十法尺!看来,除非暗礁上有间歇喷泉,“喜金逊总督”号很可能遇到了某种尚不为人知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三天之后,类似的情况被西印度一太平洋轮船公司所属的“戈隆”号碰上了。当时,船正在大西洋上航行。请注意:这怪物出现的两地相距二千一百海里。怪物惊人的机动性可见一斑。类似的报告接连不断。在世界各大城市,谈论这件新闻成为时髦。咖啡馆在歌唱它,报刊在嘲笑它,舞台则竞相演出它。谣言制造者们总算逮到一个好机会了:从这怪物身上,可以编造多少奇谈趣闻呵!与此同时,在学术团体和科学刊物中也很快出现两派:相信派和怀疑派。双方各自言之凿凿,争论得天昏地暗。至于那些自以为懂科学的新闻记者,跟以才高自诩的文人们交战起来,那才真叫好戏连台呢,他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墨水!有人甚至还真的洒了几滴血!第二年,一八六七年,年初的时候,这件事似乎平静下来,它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出。但接着出现的一系列危机迫使人们又重新认真对待它。因为,新情况表明,它已不再是一个科学上有争议的问题,而成为一个必须设法避免的实在危险了。三月五日,蒙特利尔大洋航行公司的“摩拉维安”号轮船,在夜间航行到北纬二十七度三十分、西经七十二度十五分的水域。船的右舷突然撞上礁石,可是,任何地图上都没有关于这块礁石的记载。当时正风急浪高,船在四百马力的驱动下,以时速十三海里快速前进。如果不是船身非常坚牢,船上二百三十七名加拿大乘客恐怕已葬身海底了。事故发生后,船员急忙进行检查。他们仔细察看水面,发现在船后方有一个巨大的漩涡,此外一无所有。他们将碰撞地点的方位记录下来,然后继续航行。似乎,船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后来,当将船拖到船坞检修时,才发现有一部分龙骨折断了!尽管性质严重,但若不是三星期后,在同样的条件下,又发生了类似的事件,这件事恐怕也会和许多其他的事一样,很快被人遗忘掉。后来发生的那件事,由于受害船的国籍,以及它所属公司在航海界的声望,使它立即受到普遍关注。英国船东昆纳德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经营的轮船公司在——一八六七年拥有十二艘船:八艘明轮,四艘暗轮。由于经营得法,公司享誉世界。二十六年来,昆纳德公司的船队在大西洋航行两千多次,从未发生延误,更没有损失过一人一船。事情发生在一八六七年四月十三日,公司所属的“斯戈提亚”号正在西经十五度十二分、北纬四十五度三十七分的海面上前进。当时风平浪静,乘客们在大厅里用茶点。四时十七分,在船左舷后侧,似乎有一下轻微的碰撞。也正因为轻微,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然而,底舱管理员气急败坏地奔上甲板大叫道:“船要沉了!船要沉了!”顷刻之间船上秩序大乱,旅客们十分惊慌。不过,船长安德逊很快稳住了大家的情绪:“斯戈提亚”号有七间隔水舱,稍微进点水并无大碍。船长立刻派人下底舱检查。在第五间隔水舱,海水正在汹涌而人,这说明漏洞一定很大。幸好这不是锅炉间,否则一定会熄火了。船长马上命令停船。他派一名水手潜到水下检查。水手回来报告,在船体吃水线以下,有一个宽近两米的大洞。这样大的裂口是无法堵塞的。船长决定继续前进,尽管明轮的一半都已浸泡在水中。当时船距离克列尔角尚有三百海里。最后,当船勉强支撑到利物浦港的时候,已经误了三天行程。在这三天里,苦苦等候在码头上的人真是望眼欲穿!船很快被拖进船坞。工程师们立即对“斯戈提亚”号作检查。眼前的景象,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在吃水线下方两米半左右的位置,有一个十分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缺:口。铁板上的缺痕,边缘清楚,即使用穿孔机钻洞,也不见得能钻得那么完美!造成这种缺口的机械一定不同寻常。因为,在以惊人的力量刺穿四厘米厚的钢板之后,它居然还能自行倒退并且脱身!这就是最新一起的类似事件。舆论重又激动起来,从现在起,新账旧账一起算,所有以前原因不详的海难事件,都怪罪于怪物了!不幸的是,沉船的数量实在巨大。据年鉴记载,每年沉没的汽船和帆船有三千艘之多,至于因下落不明而列为失踪的船舶,每年少说说也有两百艘!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正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做完科考回来。我是以巴黎自然科学史博物馆教授的身份,受法国政府派遣,在那里工作了半年。三月底,我满载珍贵的标本抵达纽约。从那里启程回法国的日期预定在五月初,因而,我正好利用这段逗留时间,从容整理各种矿物和动植物的标本。恰好在那段时间里,报刊对怪物的报道沸沸扬扬,我自然不会不知道。我把欧美各国的刊物读了又读,作了种种猜测。由于拿不准主意,我始终在是与否两个极端之间游移不定。说“是”,无疑是对的;说“否”,那就去摸摸“斯戈提亚”号的裂口吧!还在我抵达纽约的那一天,就有几个人特地前来征询我对怪物的见解。因为在法国时,我曾写过一部书,上下两册,标题为“深海奥秘”。这部作品获得学术界的普遍好评,我也被公认为这一相当神秘领域的专家了。相信人们因此才前来听我的意见。另外一个情况是,《纽约先驱论坛报》干脆登出广告,约请“巴黎自然科学史博物馆教授、尊敬的皮埃尔.阿隆纳克斯先生”就这个问题发表意见。我现在再也无法沉默了,不得不说几句话。下面是我发表在四月三十日《纽约先驱论坛报》上的评论文章的摘要。我逐一研究了各种不同的假设和所有被斥之为不能成立的猜想之后,不能不承认,确实存在着一种力量惊人强大的海洋生物。对海洋深层的情况,我们完全不了解,探测器也无法达到。水下深渊是什么情况呢?在一万二千海里或一万五千海里的深处,居住着什么生物,或者说,可能有什么生物呢?它们的组织构造如何呢?对此,我们难以猜测。如果说我们尚不认识所有的生物,而自然界对鱼类仍保留着若干秘密,那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在对探测器而言都深不可及的水域里,有可能存在一种鱼类——或鲸类——的新物种。它的躯体有适合在深层水域生活的构造。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偶然的情况下,因为兴之所至,或者说因为任性,它有可能突然浮出水面。反过来,如果认为我们已经认识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那就需要在已经作了分类的海洋生物中,寻出这种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承认,存在着一种巨大的独角鲸。常见的独角鲸体长可达六十尺。如果将这长度扩大五倍,甚至十倍,同时它的力量随躯体增大而成比例地加强,并且还拥有相应强大的攻击性武器,那么它就是刺穿“斯戈提亚”号的怪物了。因此,在没有得到更新、更丰富的资料之前,我认为它是一种海上独角兽。它的躯体一定十分庞大,它的武器也不再是剑齿,而是像战船所拥有的冲角。估计它的体重和动能也跟一艘战舰相仿。我的文章引起热烈的讨论,反响巨大。文中提出的结论可以任人发挥,没有限制。神奇的幻想原本属于人的天性,而海洋正是幻想的最好泉源。因为,唯有海洋才可能有巨型动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条件和环境。既然在古代,造物主用巨大的模型缔造陆上生物,为什么在今天在深海中,就不会存在着它们的后代呢?一些人把这件事看作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尚待解决的学术争论,但另外一些讲究实际的人,譬如美国和英国的很多人,主张把这个怪物立刻清除掉,以保障海上交通的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北美合众国首先发表声明,宣布成立清除独角鲸的远征队。由法拉古舰长指挥的快速战舰“林肯”号,承担这一任务。一切准备活动都已用最快的速度办妥,就等生火出发了。……
编辑推荐
《海底两万里》由英、法、德、意、丹麦、阿拉伯、西班牙、古希腊等语种原文翻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经典名著、经典品读、经典收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