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浙江少儿 作者:牟琳琳 页数:2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宋朝(960—1279)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合称两宋。 960年,北宋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避免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这项政策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但也导致了北宋军事力量的薄弱,打起仗来,内无守城之兵,外无将帅之才,北宋成为了任人宰割的鱼肉。1127年四月,北宋的两个皇帝,太上皇宋徽宗和只当了一年多皇帝的宋钦宗被金军当作俘虏押解北上,北宋覆灭。 同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宋高宗,拉开了南宋的序幕。南宋的统治者只顾寻欢作乐,根本没有收复中原的决心和勇气。1279年,南宋被元朝灭亡。宋朝宣告结束。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都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都实现了通商。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尊师重教的风气浓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开明廉洁。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现在,让我们倒转时光,回到后周大将赵匡胤披上龙袍的时候,来听听两宋时期发生的故事吧。
书籍目录
引言1 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愿把心肝献给周世宗 一觉睡醒成了皇帝 杯酒释兵权 雪夜定策 宋太祖与豆油藕卷2 宋太宗灭北汉 金匾之盟 攻克北汉 急于求成反失败3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 坚持已见的赵普 海产原来是金子 给宋太宗正名?4 万世流芳杨家将 雁门关大捷 杨业战死沙场 三代名将英雄传 巾帼不让须眉5 王小波、李顺起义 杀贪官、均贫富 李顺做了大蜀王6 怕打仗的宋真宗 从小信天命的皇帝 寇準力劝真宗亲征 用钱财换和平 受天书,封泰山7 称雄西北的西夏 李继迁诈降 雄心勃勃的元昊 用鸽子作信号8 宋仁宗和名臣 节俭仁慈的宋仁宗 铁面无私包青天 狄青巧胜侬智高9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变法前奏曲——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新法敌不过旧规矩10 保守的历史学家司马光 知交变仇敌,皆因变法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1 女真建立金政权 走近女真族 生女真完颜部 不愿跳舞的阿骨打 北宋赎买燕京12 宋末农民大起义 祸害百姓的“花石纲” 漆园誓师,方腊起义 镇压起义军 宋江起义13 靖康之难 胆小鬼皇帝退位 李纲守东京 太学生请愿 骗子成了神将军 两个皇帝做俘虏14 苟且偷安的南宋 宗泽三呼“过河” 韩世忠阻击金兵 人人相信“天大圣” 杨么领导起义军15 岳飞抗金,秦桧卖国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家军大破金兀术 秦桧卖国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莫须有”冤狱16 书生救国不让武生 虞允文退敌兵 辛弃疾活捉叛徒17 蒙古入侵,南宋灭亡 成吉思汗的遗言 贾似道私订秘约 骗子大王贾似道 文天祥护国 张世杰死守厓山,陆秀夫负帝投海 留取丹心照汗青18 光芒四射的文学成就 奉旨填词柳三变 婉约一派李清照 欧阳修改革文风 陆游临终留《示儿》 父子三个文学家 旷世奇才苏东坡19 灿烂的艺术成就 宋代书法四大家 不爱江山爱艺术的宋徽宗 中国又叫“瓷国”20 丰富的科技教育成果 沈括和《梦溪笔谈》 改变世界的三大发明 遥遥领先的天文、数学和医学 宋代的学校和科举制度帝王世系表
章节摘录
1 开国皇帝赵匡胤 历朝历代的政变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说的是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的故事。这是一次不流血的兵变,赵匡胤顺顺当当就坐上了皇位,成了北宋的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吸取前朝政变的教训,一当上皇帝,就巧妙地把军权收回到自己手中,解除了后顾之忧。 宋太祖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日常生活十分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不过,宋太祖有时又非常慷慨,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给予优厚的待遇,在一些造福百姓的工程上也肯花大钱,这在历代帝王中是不多见的。 宋太祖虽是军人出身,但很懂得治理国家。他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使宋朝经济蒸蒸日上,文化日益繁荣,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高峰。 北宋刚建立时,仍然维持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统一天下是宋太祖最大的心愿。但是,直到宋太祖去世时,这个心愿还没实现,只好由下一任皇帝宋太宗来继承遗志了。 赵匡胤愿把心肝献给周世宗 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只有宋太祖赵匡胤是职业军人出身。927年三月二十一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受家庭的熏陶,赵匡胤自幼喜爱骑马射箭,练出一身好武艺。 周世宗柴荣即位后,赵匡胤跟随世宗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 周世宗疑心很重,见到方脸大耳有福相的人就要杀掉,想取得他的信任非常不容易。赵匡胤相貌堂堂,体魄魁梧,整天待在世宗身边,却能安然无事,除了万死不辞、冲锋陷阵之外,还因为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有一次,周世宗召赵匡胤喝酒。酒过三巡,世宗盯着相貌堂堂的赵匡胤打量了半天,突然说道:“你这小子方面大耳,有帝王之相,说不定日后是九五之尊呢。” 赵匡胤一听,吓得汗流浃背,酒也醒了。他看着世宗的眼睛说:“臣不仅方面大耳,而且体壮如牛,这些都是属于陛下的。别说耳朵、脸面,臣的心肝也很肥厚,陛下如果需要,只管命人来取,臣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世宗听了直点头。 赵匡胤又接着说道:“陛下所言,令臣如万箭穿心。臣方面大耳,是父母所赐,臣不能违父母之命,只能生成这个样子,就像陛下做皇帝是天命所归一样。请陛下指点,臣该如何行事才好?” 周世宗听了赵匡胤一席话,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肩膀说:“酒后戏言,何必当真?” 959年春天,周世宗在进军契丹的路上,拣到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几个字。点检是禁卫军首领,相当于皇家直属部队司令员,掌握着最精锐的军队,肩负保护皇帝的重任,地位极其重要。 看到这块木牌,世宗心里七上八下的。不久,世宗染上重病。临死前,他下令把点检换成信得过的赵匡胤。就这样,赵匡胤成了后周禁军统帅,为日后登上帝位铺平了道路。
编辑推荐
读《细说两宋》让我们倒转时光,回到后周大将赵匡胤披上龙袍的时候,来听听两宋时期发生的故事吧。你将打开的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宝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