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浙江少儿 作者:葛玉丹 页数:192
内容概要
中国的史前文化,一般可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开始于二三百万年前,是古人类起源、发展的年代,大致包括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个阶段。比如我们所熟悉的蓝田人和北京猿人是属于直立人阶段的,而山顶洞人则生活于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人们是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他们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一万年,是氏族公社由盛转衰的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是出现了磨制石器、陶器,人们开始定居并发展原始农业。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华夏大地开始踏入青铜文明时期,也即历史学上所说的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最早的王朝诞生了,华夏文明渐趋成熟了;阶级社会来临了,奴隶制度形成了;青铜礼器成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斑驳的龟甲上刻下了最早的文字……中国古代文明也由兴起走向了繁盛。
书籍目录
引言1 人类祖先的神话 盘古用身体创造万物 女娲捏泥人,补窟窿 夸父想让太阳永远待在天上2 远古时期的发明和发现 不断改进的“树屋” 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 神农上高山,入森林,遍尝百草 天刚男孩,糖食君王3 再现先民的真面目 山顶洞人爱美人 河姆渡人住水乡 神秘“失踪”良渚先民5 令人尊敬的尧 只敲簸箕不打牛的耕夫 斑竹一枝千滴泪 羿射日,嫦娥奔月6 治水英雄大禹 要疏通,不要围堵 “面条”锁蛟龙 四神相助伐三苗7 “甘誓”,夏启的战争动员令 从石缝里跳出来的“启” 夏传子,家天下8 昏君失国,后羿代夏 “五子之歌”诉悲情 后羿代夏9 还我夏朝 小康的“乐国” “夏历”就是“农历”10 这种太阳,我们宁愿与它同归于尽! 贪吃龙肉的昏皇帝 贪恋女色的坏皇帝11 改朝换代第一人 十一征而天下无敌 网开三面,只留一面 商代夏,顺天命,得人心 焚人祈雨12 家奴出生的名臣 “头号卧底”伊尹 旧臣囚禁新王13 “前商”和“后商” 前八后五,屡迁国都 从龙骨刻文说起14 与“小人”同出入的杰出君王 上帝托梦赐“傅说” “尸位素餐”见孝心15 残暴的纣王,灿烂的殷商文化 罄竹难书纣王之“纣” 会做生意的“商人” 巨型国宝司母戊方鼎16 “周人”来自“周原” 装疯卖傻的西伯侯 文王与钓鱼老者相见恨晚 神秘的八卦17 牧野大战 姜太公“兵法” 武王对付付武庚有妙着18 成康之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 周公握发吐哺 东方据点的落成 周公“制礼作乐”19 艺术珍品再现西周风貌 周昭王只为了一只小鸟断送了性命 穆王“西游记” 农夫们的四季生活20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早已“过时”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暴风雨”过后21 失而复得的太子 第一位统计人品的国君 胆敢公然挑战宣王权威的人22 一个史官的预言:老天爷将抛弃周王朝! 美女“褒姒”的身世之谜 烽火戏诸侯23 与古人相约“三星堆” 三星堆“复活记” 青铜造像蕴藏身世之谜
章节摘录
2 远古时期的发明和发现 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 在远古蛮荒时期,原始人不知道有火:即使后来他们看到了自然界里的火,也不会利用,反而心生害怕。所以,那时的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植物果实还好,可打来的野兽,也是连毛带血地吃,就很容易使人得病。 有个叫伏羲的天神看到人们受到黑暗、寒冷和疾病的折磨,心里非常难过,决定要帮助人类认识“火”。伏羲氏施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一声巨响,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吓坏了,四处逃散。 有一个年轻人躲在离大火最近的一块石头后面,惊讶地观察着这一切。不久,雷歇雨停,年轻人第一个来到了火边。他发现周围的野兽也都吓跑了,剩下一些来不及逃走的则被烧死在了火堆旁,似乎还散发着阵阵香味。他顺手拾起一块被火烧过的野兽肉放进嘴里:“哇,太好吃了!”接着,他把逃散的人群召集到了火堆旁。 人们一边取暖,一边分食烧烤过的野兽肉,不禁感叹火的可贵。于是,他们不断地捡来树枝,往火上添柴,轮流守候着火种,不让它熄灭。 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树枝燃尽,火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 一直关注着人类的伏羲氏又一次伸出了援手。他特意来到了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说:“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来后,想起梦里天神说的话,便决心去遂明国寻找火种,他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令他失望的是,这里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 “难道天神只是在和我开玩笑吗?”年轻人垂头丧气地坐在一棵遂木树下休息,两眼呆呆地望着天空。突然,眼前一闪,有一道光掠过。年轻人立刻跳了起来,开始四处找寻光源。原来是几只大鸟正在用喙啄食树上的虫子,每啄一下,树上便会迸出明亮的火花。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