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汪忠镐 编 页数:1568
前言
血管外科学是现代医学中相对前沿,与多个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我国血管外科建设起步较晚,许多技术的开展明显晚于世界先进国家。20世纪50年代,我国血管外科临床工作仅限于血管结扎和截肢。虽然1963年我国成功施行世界首例前臂离断再植手术,但是血管外科整体水平很有限,当时很多医院根本没有血管外科建制,整体学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血管外科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等方面的进展也迅速加快,陆续开展了腹主动脉瘤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及腹主-髂-股动脉、股-胭动脉和更远侧动脉的血管重建术等许多新手术。特别是以汪忠镐教授为首的一批血管外科专家,在当时医疗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在大动脉炎、动脉瘤、颈动脉体瘤、淋巴疾病治疗,以及腔內疗法治疗大血管疾病等方面,做了大量原创性工作,为我国血管外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令人振奋的是,汪忠镐教授对布加综合征这个以往被医学界视为临床罕见、治疗棘手的顽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终于在该病的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提出组织工程概念之前,率先进行人工血管生物化研究,全方位提高了我国血管外科学整体水平,为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一优异的创造性成果通过国际交流,受到各国学者的一致赞赏与椎崇,从而推动我国血管外科学走向世界。
内容概要
本书由汪忠镐院士亲率国内外200多位血管外科专家,数易其稿,千锤百炼,历时14年编撰完成。荟萃汪忠镐院士从医50年的智慧结晶,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我国现代血管外科学最新理论与实践的权威巨著。全书共129章,300万字,1800多幅插图,附数十例作者首创的术式,以血管外科基本原则、少见疑难危重病例诊治、大动脉疾病诊治、大静脉疾病诊治、腔内治疗为重点,突出体现权威性、原创性、实用性、国际性。
作者简介
汪忠镐院士,生于1937年,浙江杭州萧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是我国血管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终身名誉主任委员、国际脉管学院副主席、国际血管联盟顾问、美国和印度血管外科学会名誉会员,前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脉管杂志副主编、为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创始主席,是我国血管外科杰出带头人。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忠镐院士在布加综合征、大动脉炎、颈动脉体瘤、血管腔内治疗和人工血管生物化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在国内首先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脑缺血和以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肢体缺血等。
汪忠镐院士曾在哈佛、耶鲁、Johns Hopkins、Duke和Stanford等国外60多所大学做特邀报告。发表论文400多篇,主编专著11部,参编专著68部,为国际权威Victor教授的《下腔静脉缩窄》一书作序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专利11项。在国际会诊中任主刀6次。于1996、1998、2002和2004年分别获国际脉管学院、国际血管联盟、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和印度总统颁发的研究成就奖、功勋奖、终身成就奖和为发展血管外科事业和亚洲血管学会的成就奖。2007年获吴阶平医学奖。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绪论第一章 血管外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内地血管外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血管外科学的发展 第三节 国际血管外科学的发展 (附) 血管外科名人简介第二章 一名外科医师的成长第三章 跨学科思维在临床上的应用——肠系膜上血管综合征与胃食管返流 (附) 做人、做事、做学问 (附) 对外科医师的几点希望第四章 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一节 理性分析误区 第二节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第三节 医师与患者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第二篇 基本理论第一章 血管外科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患者的利益必须放在首位 第二节 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不能代替科学的思维 第三节 严格详尽的术前评估 第四节 KISS原则 第五节 动脉疾病的治疗原则 第六节 静脉疾病的治疗原则 第七节 并发症在于预防 第八节 术后处理特别重要第二章 血管的发生 第一节 原始心血管的建立 第二节 动脉的发生 第三节 静脉的发生 第四节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第三章 血流动力学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三节 漂浮导管监测 第四节 动脉内压力测定 第五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并发症及防治 ……第四章 血液高凝状态第五章 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第六章 血管外科研究进展第七章 血管组织工程第八章 生物反应器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进展第九章 血管代用品第十章 治疗性血管新生第十一章 提高动脉疾病的外科诊治水平第十二章 代谢性肌肾综合征第十三章 分子生物学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第十四章 血管内皮细胞的种植、铺植、移植第十五章 胚胎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及其在肢体缺血中的作用第三篇 基本操作第一章 血管外科基本技术第二章 血管外科手术入路及阻断、结扎原则第三章 血管外科手术的麻醉第四章 体外循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第五章 手术中难控性大出血的处理第六章 血管外科的药物治疗第七章 血管外科术前准备与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第八章 整形外科技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第九章 神经外科技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第十章 大网膜移植治疗组织或器官缺血第十一章 脐静脉移植物的由来与现状第十二章 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第十三章 戴戒术第十四章 人工血管感染第十五章 血管镜的临床应用第十六章 机器人辅助血管手术第十七章 血管外科护理第四篇 辅助检查第一章 血管外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第二章 超声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第三章 CT、MRI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第四章 DSA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第六章 淋巴管造影第七章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第五篇 大动脉疾病第一章 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病变的外科治疗第二章 主动脉夹层第三章 胸主动脉瘤第四章 胸腹主动脉瘤第五章 腹主动脉瘤第六章 主动脉缩窄第七章 腹腔镜辅助下的腹主动脉瘤治疗第八章 主动脉一十二指肠瘘第九章 Leriche综合征第十章 近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阻塞症第六篇 大静脉疾病第一章 布加综合征第二章 门静脉高压症第三章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第四章 上腔静脉综合征第五章 下腔静脉综合征第六章 Abernethy畸形第七篇 周围动脉疾病第一章 多发性大动脉炎第二章 颈动脉瘤第三章 颈动脉体瘤第四章 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症第五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外科治疗第六章 颈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第七章 颈动脉夹层第八章 巨细胞性动脉炎第九章 烟雾病第十章 胸廓出口综合征第十一章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第十二章 肾血管性高血压第十三章 肾动脉疾病第十四章 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第十五章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阻塞第十六章 非肠系膜血管阻塞性肠缺血第十七章 急性动脉栓塞第十八章 上肢动脉瘤第十九章 下肢动脉瘤第二十章 内脏动脉瘤第二十一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第二十二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第二十三章 胭动脉挤压综合征第二十四章 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第二十五章 糖尿病足第二十六章 蓝趾综合征第二十七章 乌脚病第二十八章 职业性血管性肢痛第二十九章 血管型白塞综合征第三十章 雷诺综合征第三十一章 红斑性肢痛症第三十二章 网状青斑症第八篇 周围静脉疾病第一章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第二章 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第三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第四章 深静脉血栓形成第五章 胡桃夹综合征第六章 经济舱综合征第七章 肺栓塞第八章 颈静脉性扩张症第九章 腋一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第十章 人类直立性静脉疾病第十一章 Cockett综合征第十二章 Mondor病第九篇 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第一章 脉管肿瘤第二章 大血管肿瘤第三章 下腔静脉肿瘤第四章 先天性脉管畸形第五章 先天性骨血管肥大综合征第六章 先天性动静脉瘘第十篇 血管损伤第一章 血管损伤概论第二章 血管冷损伤第三章 医源性血管损伤第四章 主动脉减速伤第十一篇 淋巴疾病第一章 淋巴水肿第二章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第三章 乳糜腹水第十二篇 腔内血管外科第一章 我国腔内血管外科的发展第二章 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第三章 开窗型支架和分支型支架在腹主动脉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第四章 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血管性疾病第五章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第六章 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术第七章 静脉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第十三篇 涉及血管外科技术的相关手术第一章 断肢(指)再植血管外科技术第二章 肝移植血管外科技术第三章 肾移植的血管外科技术第四章 胰腺移植的血管外科技术第五章 冠状动脉搭桥术第六章 透析血管通路
章节摘录
插图:国内率先完成脾-肾静脉吻合术,以异体主动脉为移植物的腹主动脉瘤切除置换术。兰锡纯教授、冯友贤教授已经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我国医务工作者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医疗技术的同时,努力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疾病,积极研制开发国产人工血管、国产血管支架,以及其他血管外科专用器械、设备等,以适应我国血管疾病患者难以承受昂贵的进口药品、器材这一基本国情。上述适合我国国情的种种努力,对于促进我国血管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我国血管外科学在中医中药治疗血管疾病、显微外科、断肢(指)再植、布加综合征的研究和治疗,真丝人工血管和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制,以及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下就我国在血管外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特点分别叙述。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我国古代医学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许多医学研究机构对该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阐明了“血淤”的本质和“活血化淤”治疗的原理,并提出辨证施治,从而创造了许多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新方法。1963年,吉林医科大学采用中药“四妙活血汤”为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获得肯定疗效。1971年,广东省五华县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报道应用中药毛冬青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95年,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取得较好的疗效。另外,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应用其他中药组方或传统方剂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编辑推荐
《汪忠镐血管外科学》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