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行草卷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浙江人美  作者:路振平 编  页数:56  

前言

  黄道周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世祖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字幼平,或作幼玄,一字细遵、螭若,号石斋、石道人。福建漳浦人。据明史记载:“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石斋先生,精天文、历数、皇极诸书。”黄道周自幼聪明好学,在孤岛桐山上的石室中读书写字,且博学多才,敏于文章诗词,善绘画,精通天文历法。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官右中允,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他性格严冷庄重,刚正不阿,先后上疏30多次,指论时弊,辨别忠奸,因言辞严厉,开罪于人,触怒龙颜,屡遭贬谪,却矢志不移,忠心不改。清兵入关以后,他集义军9000余人,英勇抗清,兵败江西婺源,被俘后系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狱中,坚不降清,日诵《尚书》《周易》。临刑前夕,故人持酒食与之别,他饮啖如平日,酣寝达旦,毫无惧色。次日起床后说:“过去某某曾素书画,我答应了他,但因战事忙乱,没时间作画,我不可失信于他人。”遂研墨伸纸作小楷,又作大幅行书,随后又索纸作了两幅水墨山水,题识用印如故,然后从容就义。清廷赠谥“忠端”。  黄道周认为:“自古俊流,笔墨所存,皆可垂训。如右军《乐毅论》《周府君碑》,颜公《争座位》,尚有意义可寻。”但他一直视书法为“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告诫自己“切勿以此关心”。还说:“余素不喜此业,只谓钓弋余能,少贱所该,投壶骑射,反非所宜。若使心手余闲,不妨旁及。”尽管如此,并不影响他在书艺上的追求。他早年师法钟、王,旁窥皇象、索靖,并且在颜真卿碑帖上下过相当的功夫。陶淬魏晋,熔铸百家,加上他那坚忍不拔、忠贞刚毅的人格因素,终于形成了瑰丽奇崛、浑厚苍茫、气雄韵高的风格。黄道周与倪元璐、王铎三人都是天启二年的同榜进士,三人“相约攻书”,都在书法上自成一家,在明代书坛上璀璨夺目,人称“明末三大家”,但三人在抗击清兵的政治倾向上却迥然不同。王铎在南京率文武百官开城投降;倪元璐在明思宗自缢于景山时亦自缢殉国;黄道周则率兵抗清,兵败被俘,在南京英勇就义。三人的书法虽均以雄奇见长,王铎在雄奇中欹侧俯仰,擒纵自如,既有绝妙的宏观构图,又有局部经营的奇思妙想;倪元璐雄奇中锋棱尽显,极少连属,意态超然,气势奔放;黄道周则雄奇中古拙茂密,刚劲刻厉,在字形欹侧中巧妙地调形贯气,在字密行宽中娴熟地布白谋篇,既有魏晋的流风遗韵,又有明末的磅礴雄浑。黄道周各体兼擅。

内容概要

黄道周不仅是一位大书法家、大画家,还是一位大学问家,著有《榕坛问业》《石斋集》《黄漳浦集》等百余种。书迹则有《临王羲之誓墓文》《洗心诗》《与乔柘田尺牍》《山中杂咏》《喜雨有作》《五言诗轴》《行书七律诗》《自书诗卷》等。因篇幅有限,本书仅录《行书七律诗》《临王羲之誓墓文》与《白书诗卷》。    《行书七律诗》,绢本,墨迹,  纵25.6厘米,横270.5厘米。主要内容是七言律诗六首。现藏苏州博物馆。该作笔势开张,笔锋犀利,参差错落,牴牾揖让,字距紧密,行距疏朗,充满了潇散淡远、天趣盎然的诗情画意。    《临王羲之誓墓文》,绢本,墨迹,59行,计672字。作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秋。《誓墓文》的内容是王羲之耻居骠骑将军王述手下为官,遂称疾离职,并在父母墓前发誓永不做官。黄道周临写的目的是“用以自愧”,通篇笔力凝重,笔势飞扬,节奏明快,锋棱尽显,充溢着刚毅凌厉的气势。    《自书诗卷》,绢本,墨迹,57行,计456字。主要内容是黄道周的自作五言古诗十首。着重写故乡的青山绿水,丝竹管弦,鸥鹭高鸿,古道醇风,一派美丽的田园生活,令人留连忘返。作品任意挥洒,纵情舒毫,锋棱迅疾,一泻千里,令人击节赞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道周行草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不错,学习良卷
  •   书是好的但送货不及时
  •   老爸喜欢的书,老爸喜欢的书
  •   书法写的不错,苍劲有力
  •   内容较充实,彩色印刷清楚,有释文
  •   全彩印刷,不完全的是简体释文,且无注释。
  •   道周書法乃吾所愛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