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林韬 页数: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册因无年款,故鉴赏者据其书风未臻晚年豪放不拘之境界,多定为祝允明中年之作,应可信。本册行书一段,风格中蕴涵了苏、黄、米、赵,尤其以赵子昂的影响为最多,但又不是全仿,意在通过赵氏而上追晋、唐意趣;草书一段,仍是规矩有度,而未放任挥洒。两段用纸相同,应为同一时期所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册应该是祝允明尝试着将宋、元意趣融入晋、唐法度时期的作品。就书法风格而论,与他正德五年(1510年)所书的《等诗卷》(珍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等较为相近.因此,它们应该中祝允明50岁前后尚未入仕时期的作品,可视为祝允明中年时期的书法精品.
编辑推荐
在中国书法史上,祝允明与文徵明被看作是“吴门书派”的两座高峰,祝允明书法更曾被看作是自赵孟頫以后二百余年内创造书风转变的一个枢纽。这种成就与他早年师法古人,继而集众家之长,晚而创为一家的书学道路有关。对此,晚明王世贞曾有明确阐论,他认为祝允明早年在楷书上自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行草书自王献之、智永、褚遂良、张旭、怀素、李邕、苏轼、黄庭坚、米芾,“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直足上配吴兴,它所不论也。”正是因为祝允明在晚年病归故里后,以崇尚放浪形骸的江左风流之情怀和强烈鲜明的个人书风之面目,才跳出了前人的窠臼,在师古的基调下,既与纯学黄山谷的沈周和专攻苏东坡的吴宽等师辈不同,也和纯雅清劲的同辈文徵明等拉开了距离。这才是祝允明的书法价值和书史地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