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同志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艾伟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关于精神和肉体疼痛的小说。刘亚军是一个屡建战功的侦察兵,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因为偷看敌营中的裸体女人而触雷受伤,断了脊椎。
战后,一个叫张小影的女学生爱上了他……
一个另类英雄,一个当代圣母,一个变化无常的社会。在被人遗忘的艰难的日常生活中,“战争”转移到两性之间。

作者简介

艾伟
一九六六年生。当代作家。著有长篇《风和日丽》、《爱人有罪》、《爱人同志》,中短篇小说集《乡村电影》、《水中花》、《小姐们》、《水上的声音》等。作品多次获奖,其中《爱人同志》获《当代》文学奖,《风和日丽》获春申原创文学年度最佳小说奖,多部作品曾登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书籍目录

第一章摄像机下的婚礼
第二章两人世界
第三章寂静的时间令人恐慌
第四章虚构的生活
第五章一个孩子的诞生
第六章情色作料
第七章爱与恨同等强烈
第八章干点什么吧
第九章黑暗中的绳索
第十章存在与虚无

章节摘录

  张青松来到办公桌前,把一张摊在上面的报纸小心地折好,放入一只印有“为人民服务”语录的破旧的牛皮公文包里。他打算立即去一趟省城,找到自己的女儿张小影。  现在他坐在去省城的夜行列车上。列车在寂静的旷野中行进,它单调而清脆的轰鸣声听起来像一支安眠曲。很多旅客在自己的座位上睡着了,他们睡着时那麻木的脸像婴儿一样软弱,显得十分愚蠢,有几位头像啄米的鸡那样在不住地点动,有几位则无耻地流着口水。车厢十分拥挤,连走道上也站满了人,有的甚至站着睡着了。总是这样,这个国家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多。张青松浑身疲乏,他很想如坐在对面的那两个人,美美地睡一觉,但他的焦虑早已把他的睡意赶到九霄云外。他索性把目光投向窗外。窗外一片漆黑,零星有几点灯火一闪而过。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他仿佛看到了窗外的群山和土地的模样,仿佛闻到了土地散发出来的清凉气息。这种感觉让他觉得飞奔的列车就像一只在大地上爬行的渺小的虫子。  站在走道上的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注意到张青松手中的公文包。公文包的拉链已经坏了,那张省报露出了一角。戴眼镜的中年人看上去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他有一颗硕大的头颅,眼睛很亮,脸上布满了那种生疮后留下的硬硬的疤痕。照他的样子似乎不应该戴一副眼镜的,这么一个粗人怎么会戴一副眼镜呢?可他偏偏戴了副金丝边眼镜,而且镜框特别小,配在他那张宽大的脸上,让人觉得就连他的眼珠都没有遮住似的。这个人这会儿感到很无聊,他显然需要找些事儿消磨时光。他看到那张报纸,就说:  “同志,可不可以看看你的报纸?”  戴眼镜的中年人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张青松被吓了一跳。见那人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张青松才知道那人是在同自己说话。张青松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那中年人的手已经伸到了他的公文包里,迅速地抽出那张报纸。他看着张青松惊愕的表情笑嘻嘻地说:  “我看一眼。”  张青松对这个人很反感,这世界上总是有这种没礼貌的无耻的人,但他已没有办法阻止这个人了,他没有理由把报纸要回来,那会显得太小气。他打心里不想给人看,他不想任何人看到这张报纸,他知道人们看了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  那个中年人看完后发出长长的“啧啧啧”声,那是发表感叹的前兆。果然,那人就发表起高论来,他说话时慷慨激昂的样子就好像他正站在万千人面前演说。  “这些报纸真他娘的无耻,宣传这种东西,简直没有一点人道主义。一个花季少女怎么能爱上这种男人?他是个英雄没错,但都瘫掉了还有什么用?他已经不是个男人了,那玩意儿一定也废掉了,嫁给这样的人不等于是活守寡吗?政府宣传这种东西,赞美少女的献身精神,那是误导……”  中年男人的每句话都像子弹那样击中了张青松的要害,他的脸一下子变得苍白,耳根发烫,额头冒出些许虚汗。他很想把报纸夺过来,但他忍住了。他闭上眼睛,心里祈祷此人安静一点,不要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事与愿违,列车上的人听到中年男人的议论后,他们的头像乌龟那样伸长,落在中年男人手中的报纸上,他们的脖子拉伸得又细又长,几乎到了极限。  有人看了报道后对中年男人的看法不以为然,“你以为这个女人天真啊,这个女人不会天真的,这个女人这么干一定有她的目的,可能是想出风头。女人们大都喜欢出风头,她们为了上报纸上电视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不要上女人的当,你以为她真的会同那个瘫了的英雄结婚啊,不会的,她们可都是些投机分子。”  中年男人见有人答他的腔,一下子兴奋起来,终于找到可以释放他过剩精力的事儿了,他和那人争执起来。他说:“你怎么说起女人来这么尖刻,好像你吃过女人大亏似的。”  那人被中年男人说得哑口无言。中年男人很得意,又说:  “我可不会说女人的坏话,我他娘的就是喜欢女人。”  周围的人脸上露出鄙弃的表情,看来这个外貌丑陋的家伙是个色鬼,他们不屑和这样的入说话。当然他们也意识到他们说不过这个外貌丑陋的家伙。中年男人见没人再跳出来,多少有点失望。他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同时收起了报纸。  中年男人有着机敏的洞察力,他把报纸还给张青松时,发现张青松呼吸急促,脸色也不对头,苍白中透着黑色。他就把兴趣转移到张青松身上,他问:  “你怎么了,病了吗?”  张青松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没事。”  中年男人说:“你的气色这么差,是不是晕车了?你要不要晕车药?我这里有。我虽然不会晕车,但我总是带着晕车药,这样我见到像你这样的人就可以积点德。我他娘的简直是个活雷锋,可就是没有一家报纸给我宣传一下。嘁,他们只知道报道这种事情,有病!”  张青松痛苦地闭上眼睛,他不打算同这个人说一句话。他听到火车的声音这会儿闷声闷气的,好像正行驶在水底。  2  医院设在一个安静的山谷里面。这是一家军队开设的医院,主要是为军人服务的,同时也对一定级别的官员和有社会地位的人士开放。进出医院的人不是很多,因此显得有点冷清。  几个月前这里出了一桩新闻,引来了不少记者。各式各样的记者都有,有情绪亢奋的,有为眼前这一事件而热泪盈眶的,也有明显打不起精神纯粹是为了写一篇报道应付了事的。这些记者分别来自报纸、电台和变得越来越红火的电视台。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心情或来自哪家新闻单位,这些人总是显得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脸上大都有一种救世主般的神情。人们很难搞清他们为什么有这种表情,只不过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了,觉得记者似乎就该是这个样儿。  热闹是在前一阵子,这几天医院已平静如旧了。  住在医院的病友们喜欢坐在病房向南的走廊上晒太阳。这家医院是新建的,设施足够现代化,墙壁白得晃眼,一尘不染。病人们的神态并不无精打采,相反,他们充满生机。他们的样子有点像关在笼子里的困兽,有一种精神无法消耗掉的既亢奋又无聊的劲儿。倒是那些医生大都神情木然。病人们双眼望着远方,看东边群山在阳光下所呈现的深褐色,看远处道路上零星过往的人。大约九点钟光景,病友们看到一个身材单薄的女孩出现在远处的道路上,看她走路的样子,病友们就认出那是张小影。其实也用不着辨认,即使闭上眼睛他们也猜得出这会儿来医院的入必定是张小影。他们知道张小影是从城市东面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来的,从学校到这里要转好几次公交车,先是512路,然后是9路,再换32路。张小影走路的样子很特别,别人走路时两只手是一前一后地摆动,但她却是两手横向小幅甩动,这使她看上去有点天真烂漫的味道。张小影一边走,一边看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医院。这会儿,天上有几只鸽子在盘旋,它们发出悦耳的叫声。病友们看到她的脸上露出孩子般愉快的微笑。虽然还是早春,但因为赶路,她的小鼻子有几粒细微的汗珠子,这令她看上去像一个还没发育完全的少女。鼻子上的汗珠子是她的特征,病友们发现她只要一运动,最先出汗的必定是那里。  一会儿,张小影就走进了医院。由于医院太安静,脚步稍重一点就会在走廊引起回响,几乎每个来这里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脚步放轻。张小影走得尤其轻,她走路的样子简直像传说中飘浮的女鬼——当然这女鬼一定是美丽和好心肠的。走廊的南侧是一大片草地,上面洒满了阳光。这时候,张小影身后响起一个快乐的声音。是有人在叫她,“张小影”三个字说得字正腔圆。叫她的人名叫刘亚军。刘亚军虽然是南方人,但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嗓音浑厚且有磁性。病友们知道她迷恋他的嗓音(她有一次对病友们说,她是因为听到他的声音才注意他的,她最初喜欢的是他的声音,)。张小影听到叫声,并没有马上把头转过去,而是侧耳倾听,就好像空气中残留着美妙的余音。一会儿,她才突然转向刘亚军,并给他一个灿烂的笑容。刘亚军正坐在轮椅上。他看起来还是蛮阳刚的,理了一个板寸头,脸形硬朗,目光明亮而热情。刘亚军盯着张小影的脸,似乎在辨析着她的表情。病友们看出来了,张小影今天的笑容有点儿勉强。  他问:“出了什么事吗?”  她说:“没有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人同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作为80后的我并未曾经历过那个到处称呼“同志”的年代。但是,看了一本题为《爱人同志》的小说后,我却开始对那个年代,那个年代的英雄产生了一种悠然而发的悲伤和叹息。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写得相当地有深意,却也在深意背后有着诸多值得我们当代深思和探讨。

    《爱人同志》一部真实呈现转型期中国人的心灵痛史;一章揭示人性中难以捉摸的黑暗深处;一段深刻探求生活无法道明的爱恨伤痛;一个引发读者感受光辉背后现实残酷的故事。这所有的一切便是此书的内层深意。令人感伤,令人深思,更令人反省。

    在这部小说中,故事的内容围绕这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下诞生了一名因公受伤的战士刘亚军。他的出名不是因为真正执行任务的战功**,而在于他伤残后居然有一个纯情善良的女学生深深的爱上了他。尽管他的受伤背后有着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他却并不忌讳地有一天宣扬于公众。这个秘密是属于神圣战功背后的阴暗面;这个秘密更死他作为一个战争中有血有肉的正常男人所产生的反应。只不过在他的光环背后,这个秘密却让所有的一切会蒙上阴影。而与此同时,这个女学生因爱而和他结合了。他们二人从最初的到处做宣传讲演,被人们所崇拜的岁月中逐渐淡出了那个被世人所关注的光鲜面。现实残酷的生活,让这个英雄和这个英雄的妻子倍感冷落和伤痛。一个是另类的英雄,一个是当代的圣母,当一切的一切神圣被现实的残酷撕裂,当一切的一切在真实的生活面前变得虚无,这个英雄无法接受如此虚无;这个圣母终究不得不低下原本高昂的头颅。面对着拆迁时的他们为了小小生活而提出的要求无法得到解决;面对着孩子因为生病住院而焦虑无比的圣母,他们二人原本构筑的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坍塌。于是乎,这个当年的英雄走上了不归路。爱人同志,虽然有爱,却也无爱;虽然有情,却也无情。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真的无爱无求,实在是因为英雄背后也有无奈的那声叹息。这个看似光鲜的英雄皇冠压垮这这对原本其实只是向走向平凡和普通生活的男女。更因为那一场战争,英雄的男人无疑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了无限的创伤。哪怕到行文的最好,我感觉他伤的最痛的并不是那两条无法走动的双腿。相反的,这其中更多的是他的自信,他的尊严,他的人格,他的虚无-------当一切化为灰烬,当一切走向不归路,于这位英雄而言他是一种解决,于社会而言这则是形成一次无声的反思。

    作为英雄,他是无奈的。所谓的无奈是因为“英雄”的头衔只是于他的一场意外而遭遇的飞来横祸。他并不觉得自己是英雄,但是社会却给了他如此一个华而无实的头衔。作为圣母,她也是无奈的。所谓的无奈是因为:圣母“的头衔让她只是爱一个男人却变得如此地另他人觉得动机不良。她不觉得自己是圣母,但是社会却让她不得不活在那杨的头衔之下的礼节与形式。当原来的那么一点爱也就在现实而又残酷的生活中逐渐被消逝,迎接她们的只是一次生与死的告别!

    虚构的小说下是生动的人性勾勒和无奈的叹息演绎。爱还是不爱?一声爱人同志,道不尽的冷暖心酸。
  •   还不错的小说 自己 读吧 懒得写很多字了 什么不都是要自己 体会嘛
  •   艾伟的著作也很有特色,会成为未来的名作家
  •   第一次购艾伟的书,感觉还挺好。
  •   应该挺不错的 刚刚收到
  •   同志在那个年代很是普遍,但是这个年代可能给予了不同的意义。很是单纯的相识到相爱,当中所经历的情感变化,也是本书的内容之一。
  •   作者你为什么要把这个书名起这样,好吧怪我太没文化。这本书从内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