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朝花夕拾》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浙江文艺  作者:鲁迅  页数:245  译者:张震雷导读  

内容概要

你一定记得《爱丽思漫游奇境记》中那个有点神经质的兔子吧?就是它匆匆忙忙的奔跑和嘴里嘟囔“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引起了爱丽思的好奇,引领她进入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幻境……这套以“美文智读系列”命名的丛书,就是这样一只带领你进入一座神妙园地的兔子。    “走近作家”,走到这里,你会看到作家的照片或图像,跟作家有一个亲切的会面,你还可以详细了解作家的生平和成就;“回味课文”,这里提供的是广角镜,显微镜,你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对语文课中已经耳熟能详的文章悟出另一番滋味;“深度阅读”,这里汇聚的是精美大餐——作家更多的、适合你阅读的名篇佳作,并有“赏析”的小指示标给你作充满情感的阅读指导,“文外知识”和“延伸阅读”则让你加入到更加开放活跃的阅读语境;“开阔视阈”,这里展示有作家更多的趣闻轶事和值得纪念的丰富资料。

书籍目录

走近作家  鲁迅小传回味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和《山海经》  藤野先生深度阅读  五猖会  《二十四孝图》  无常  父亲的病  琐记  范爱农  狗·猫·鼠  小引  后记开阔视阈  鲁迅的自传  鲁迅的笔名  鲁迅的作品  鲁迅的名言  鲁迅的诗句  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的评论  写给鲁迅的挽联  纪念鲁迅的诗  回忆鲁迅的文章  鲁迅的兄弟  鲁迅的手迹  鲁迅的遗嘱

章节摘录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光宗耀祖,这被认为是读书人的“正路”;这条路走不通,则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僚”(俗称绍兴师爷),为其出谋划策,奔走效力,依仗其权势,获得相应的地位,这是当时读书人常走的第二条道路;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则一般去经商,虽然这被当时的读书人所不齿,但至少可以发家致富,不致沦落到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母亲鲁瑞多方筹措的8块银圆,抱着到“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目的,离开家乡,前往南京,先后就读于南京水师学堂和南京矿路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当时的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这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在这期间,鲁迅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大大开拓了他的文化视野。特别是维新派人物严复翻译的,由英国人赫胥黎著的介绍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而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历史的必然规律,树立了将来一定胜过过去,青年一定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认识到了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1902年1月,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并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他认为,要救国,要革新,就要学习外国,而日本就是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的,于是决定到日本留学。  1902年,他东渡日本,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是因为知道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更希望毕业以后回国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改善被讥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但他的这种梦想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特别是有一次课堂里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片,看到一个替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砍头,而一群中国人却站在旁边看热闹的情景,让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病弱更加可怕,医治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重要。他认识到改变中国第一要事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最能改变精神的当推文艺。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他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呼唤“精神界之战士”。但他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和弟弟周作人合作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  1909年,他从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尽管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民众思想的愚昧落后,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这期间鲁迅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的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初,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编辑推荐

  《名家经典插图本:鲁迅与朝花夕拾》将带你走近鲁迅与《朝花夕拾》!“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喻指鲁迅青少年时的生活:“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鲁迅与《朝花夕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很好的书,适合孩子阅读
  •   课外阅读帮助大
  •   本书是一些传记和鲁迅身边人对他的评价,很好
  •   体会作者与作品的密切结合,读懂作品的写作背景
  •   内容很好,很适合初中生看.
  •   书得质量和包装都很好
  •   孩子非常喜欢,很不错的一本书
  •   老师让我买的,买回来一看还算是可以
  •   无关文章的很多,像介绍之类的很多,这些能另我们更好理解文章,是不错的书
  •   小孩自己挑选的,很喜欢
  •   给弟弟买的,看起来还不错
  •   帮朋友买的,听说不错是老师的指定作品
  •   质量一般,好像不是老师要求的那种
  •   帮朋友买的,这种书也是学校要求吧。小朋友看看这样的书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